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倍骼生与羟基磷灰石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跃 徐欣 +3 位作者 辛宁宁 周同葵 王旭霞 李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3-334,336,共3页
目的 :观察比较倍骼生 (bioglass)与羟基磷灰石 (HA)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 ,为临床上人工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2 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 2组 ,纵行劈开其一侧下颌骨下缘形成牙槽骨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倍骼生和HA ,术... 目的 :观察比较倍骼生 (bioglass)与羟基磷灰石 (HA)在牙槽骨修复中的效果 ,为临床上人工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2 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 2组 ,纵行劈开其一侧下颌骨下缘形成牙槽骨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倍骼生和HA ,术后 4、8、1 2周时取术区标本行大体观察、放射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得出骨修复的速度和质量结果。结果 :Bioglass与HA均可修复牙槽骨缺损 ,bioglass组诱导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均优于HA组。结论 :Bioglass是一种比HA更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人工骨 倍骼生 羟基磷灰石类
下载PDF
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奎封 来庆国 +4 位作者 綦成 郭秀会 石荣纪 徐欣 魏奉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 目的:观察人工骨修复材料-倍骼生治疗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牙槽突裂患者39例,年龄6~12岁,随机分成2组,A组25例,用自体髂骨松质骨行牙槽突裂移植修复;B组14例,应用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结果: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区X线片均示成骨良好,尖牙可在植骨区萌出。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牙槽突裂植骨术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别,但不同牙槽突裂类型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显著差别,即完全性牙槽突裂的临床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单纯性牙槽突裂组。结论:新型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倍骼生修复牙槽突裂骨性裂隙区可以成骨,尖牙可在移植区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人工合成材料 髂骨 倍骼生
下载PDF
倍骼生用于牙槽骨量不足的同期牙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童昕 马建民 +3 位作者 汤春波 李岭 黄政 景建龙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73-175,共3页
目的:评估倍骼生用于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存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在植入36颗种植体的同时,采用倍骼生恢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结果:22例中无一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及种植体脱落,6~8个月后X线检查提示种植体... 目的:评估倍骼生用于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存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在植入36颗种植体的同时,采用倍骼生恢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结果:22例中无一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及种植体脱落,6~8个月后X线检查提示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好,修复效果好。结论:倍骼生可以较好的修复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不但可以扩大种植牙的适应证,而且可以使种植体获得较好的轴向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倍骼生 骨量不足
下载PDF
倍骼生生物活性玻璃在牙槽骨缺损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欣 杨丕山 戚向敏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0年第4期244-245,250,共3页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倍骼生 物活性玻璃 应用
下载PDF
倍骼生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加梅 吕臻 宋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倍骼生PerioGlas誖治疗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缺损情况,评价修复效果。方法:以26例颌骨囊肿住院病例作为实验组,应用PerioGlas誖充填术后死腔;另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碟形手术加碘仿纱条填塞法消除死腔。术后... 目的:观察应用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倍骼生PerioGlas誖治疗颌骨囊肿术后的骨缺损情况,评价修复效果。方法:以26例颌骨囊肿住院病例作为实验组,应用PerioGlas誖充填术后死腔;另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碟形手术加碘仿纱条填塞法消除死腔。术后随访1、3、6个月,以X线片平均灰度值比较其骨密度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1、3、6个月骨密度平均灰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倍骼生PerioGlas誖充填死腔术后反应小,成骨速度快,缩短成骨过程,有利于骨缺损区的快速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颌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槽骨增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童昕 马建民 +3 位作者 汤春波 黄政 李岭 胡勤刚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12期539-541,共3页
目的评估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种植术骨量不足时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存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其中3例行上颌窦提升术,14例种植区牙槽骨骨缺损,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进行骨增量,植入24颗种植体。结果17... 目的评估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用于牙种植术骨量不足时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存在骨量不足的种植牙患者,其中3例行上颌窦提升术,14例种植区牙槽骨骨缺损,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进行骨增量,植入24颗种植体。结果17例患者中,愈合期无1例感染,有3例伤口裂开,经处理后延期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前牙槽嵴平均宽度为(3.99±1.86)mm,骨增量后牙槽嵴宽度平均增加3.36mm,二期手术时牙槽嵴宽度为(7.37±0.91)mm。植骨前与二期手术时牙槽嵴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后和二期手术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种植体脱落,6~8个月后X线检查提示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好,修复效果好。结论富含血小板血浆复合倍骼生可以较好地修复种植区的骨缺损,扩大种植牙的适应证,使种植体获得较好的轴向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倍骼生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修复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明 傅宗云 +1 位作者 陈宁 陈武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价倍骼生(PerioGlas)与牙内骨内种植体复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在兔第二前磨牙区制备牙周骨缺损,翻瓣后去除部分牙周骨质及牙周纤维。缺损处分别植入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组(A组)、倍骼生组(B组),以常规翻瓣手术组(C... 目的评价倍骼生(PerioGlas)与牙内骨内种植体复合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疗效。方法在兔第二前磨牙区制备牙周骨缺损,翻瓣后去除部分牙周骨质及牙周纤维。缺损处分别植入倍骼生与牙内骨内种植体组(A组)、倍骼生组(B组),以常规翻瓣手术组(C组)为对照。术后4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两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A组有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B组新生组织量较A组少,C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倍骼生具有较强骨引导、骨激发作用,牙内骨内种植体植入可稳定患牙,二者联合可有效地提高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倍骼生 种植体
下载PDF
颗粒型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作为骨移植替代品同羟基磷灰石的对比
8
作者 杨丕山 李瑞荣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8年第3期152-154,共3页
骨移植材料一般用在下面几种矫形外科手术中:骨失连或骨迟连的治疗,骨缺损填充,骨肿瘤切除或外伤失骨之后的骨置换。导致骨缺损的原因可能是髋和膝关节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变性囊肿或骨修整术中的骨分解和再吸收。目前来看,自体骨被视为修... 骨移植材料一般用在下面几种矫形外科手术中:骨失连或骨迟连的治疗,骨缺损填充,骨肿瘤切除或外伤失骨之后的骨置换。导致骨缺损的原因可能是髋和膝关节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变性囊肿或骨修整术中的骨分解和再吸收。目前来看,自体骨被视为修复骨缺损的最理想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具有成骨性,但材料来源非常有限,且往往导致供骨部位的缺陷。因而,需要有一种同自体移植材料的功能类似的同种异源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羟基磷灰石 物活性玻璃 倍骼生
下载PDF
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宋晖 张凤河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1年第2期28-30,共3页
单纯应用倍骼生以及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 2 0例。术后定期进行颌骨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复合自体颗粒骨组较单纯倍骼生组骨缺损修复快。两组中倍骼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都有较好结合 ,这表明倍骼生具有良... 单纯应用倍骼生以及倍骼生复合自体颗粒骨修复齿槽突裂 2 0例。术后定期进行颌骨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复合自体颗粒骨组较单纯倍骼生组骨缺损修复快。两组中倍骼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都有较好结合 ,这表明倍骼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 ,而复合自体颗粒骨可诱导骨组织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槽突裂 倍骼生 复合自体颗粒骨 骨修复
下载PDF
倍骼生在颌骨缺损及根尖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秀莲 汪竹平 +2 位作者 王继同 王铎 曹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倍骼生填充颌骨骨腔及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作根管充填剂的疗效。方法对34例因根尖囊肿、慢性根尖脓肿、牙髓牙周联合病变造成的颌骨缺损,用倍骼生充填;对7例根尖诱导成形术患牙用倍骼生填充根管,共41例作实验组;并以10例颌骨缺... 目的评价倍骼生填充颌骨骨腔及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作根管充填剂的疗效。方法对34例因根尖囊肿、慢性根尖脓肿、牙髓牙周联合病变造成的颌骨缺损,用倍骼生充填;对7例根尖诱导成形术患牙用倍骼生填充根管,共41例作实验组;并以10例颌骨缺损不填充任何材料,6例用Ca(OH)2填充根管作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术后软组织无不良反应,一期愈合率达97.5%。X线片显示,骨腔大多在治疗后6月愈合,较大骨腔在治疗后1年左右愈合;根尖孔6~8月闭合。而对照组愈合时间较晚。结论倍骼生组织相容性好,能促进硬组织的早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颌骨缺损 根尖周病 治疗 根管充填剂 疗效
下载PDF
倍骼生应用于牙槽骨缺损的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景妍 雷双喜 李世友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4期9-10,共2页
目的:评估倍骼生用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倍骼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检查患者牙槽骨完整情况及修复体情况。结果:30例中因植入体脱落而失败3例,成功27例。1~12个月后... 目的:评估倍骼生用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倍骼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检查患者牙槽骨完整情况及修复体情况。结果:30例中因植入体脱落而失败3例,成功27例。1~12个月后经X线检查提示植入骨周围的骨结合好,修复效果好。结论:倍骼生可以较好的修复牙槽骨周围的骨缺损,可作为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植骨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应用治疗牙根周骨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军 张玉玲 李宏业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使用倍骼生(生物活性玻璃)与自体骨联合使用植入牙周骨缺损区,观察牙槽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年龄在28-62岁期间,患有中重度牙周病同时伴有牙槽骨明显吸收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牙周治疗与外科翻瓣手术,并应... 目的:使用倍骼生(生物活性玻璃)与自体骨联合使用植入牙周骨缺损区,观察牙槽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年龄在28-62岁期间,患有中重度牙周病同时伴有牙槽骨明显吸收的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牙周治疗与外科翻瓣手术,并应用倍骼生与自体骨结合植入牙周骨缺损区,随诊观察2年,对照组只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牙周袋深度(PPD)与探诊附着水平(PAL)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更加明显,PPD减少3.48mm,PAL增加1.77mm,而且疗效稳定。结论: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使用在治疗牙周骨缺损过程中,体现其优势,容易充填,稳定性好,有良好的骨引导性和骨形成性,新骨形成时间明显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自体骨 联合 移植 引导性
下载PDF
倍骼生在颌骨小范围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平 李良忠 +2 位作者 王凌 何淑芳 王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 :观察倍骼生 (Perioglas)在颌骨小范围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4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后缺损 (直径≤ 30 m m)和 40例因牙槽骨高度或厚度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病例应用倍骼生植入修复缺损。术后拍片检查并测量植入物高... 目的 :观察倍骼生 (Perioglas)在颌骨小范围缺损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4例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后缺损 (直径≤ 30 m m)和 40例因牙槽骨高度或厚度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病例应用倍骼生植入修复缺损。术后拍片检查并测量植入物高度的变化 ,观察其密度的变化。 结果 :倍骼生植入初期高度逐渐变低 ,密度逐渐降低 ,但 4周以后高度不再减低 ,密度开始回升。 8周以后渐趋近正常骨组织密度。 结论:倍骼生在骨缺损区植入时有骨引导和骨诱导的作用 ,对缺损区早期形成有功能性的、成熟的骨组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颌骨缺损 颌骨缺损修复 异质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倍骼生在修复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张玲 海热古丽 邹霄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评价倍骼生在牙髓室底穿孔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用倍骼生作为牙髓室底穿孔的填塞料 ,治疗 6月~ 2年后 ,根据X线片和临床症状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成功 5 2例 (87 3% )失败 8例 (1 2 7% )。结论
关键词 倍骼生 髓室底穿孔 X线片
下载PDF
倍骼生在口腔种植体骨结合中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阎旭 彭滟 +2 位作者 高宇 胡娟 韦海东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10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探讨与评估倍骼生(PerioGlas)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区对种植体骨结合的效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在6只成年杂种狗下颌骨下缘各植入4颗纯钛种植体(共24颗)并在种植体周造成缺损,左下颌2颗为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入倍骼生和自体血混合物,右下... 目的探讨与评估倍骼生(PerioGlas)在种植体周骨缺损区对种植体骨结合的效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在6只成年杂种狗下颌骨下缘各植入4颗纯钛种植体(共24颗)并在种植体周造成缺损,左下颌2颗为实验组,在缺损处填入倍骼生和自体血混合物,右下颌2颗为对照组,在缺损处任其充满自体血。术后4,8,12周分别处死两只狗,先后行电镜观测、骨密度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4,8,12周时实验组种植体骨结合率均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骨缺损区新生骨密度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细胞及新生骨小梁,新生骨组织较成熟,对照组成骨细胞少,骨小梁细而少,纤维组织多见。结论倍骼生具有促进新骨形成及种植体骨结合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种植 骨结合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与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实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和红兵 段莉 +2 位作者 欧炯光 杨保秀 雷雅燕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 :通过建立动物模型 ,观察生物活性玻璃联合胶原膜植入牙周骨缺损对牙槽骨再生和牙周附着形成的作用以及组织的反应 .方法 :于 3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域 ,用人工去骨及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重度牙槽骨水平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胶原膜... 目的 :通过建立动物模型 ,观察生物活性玻璃联合胶原膜植入牙周骨缺损对牙槽骨再生和牙周附着形成的作用以及组织的反应 .方法 :于 3只beagle犬的前磨牙区域 ,用人工去骨及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重度牙槽骨水平缺损模型 ,分别植入胶原膜和 /或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 ,同体对照 ,分别于 6、 12周及 2 4周对新生骨与牙根结合界面进行临床牙周及X线摄片观察 .结果 :(1)牙周临床指标 :生物活性玻璃联合胶原膜组在降低探诊深度及牙周附着丧失方面优于单用材料 (生物活性玻璃或胶原膜 ) ;在术后龈缘位置复位方面优于单用生物活性玻璃 ;(2 )X线摄片 :胶原膜联合生物活性玻璃组新生骨持续增加 ,钙化程度接近正常骨 .结论 :联合应用胶原膜和生物活性玻璃倍骼生 ,可促进牙周骨再生及软组织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活性玻璃 胶原膜 联合 牙周 X线摄片 倍骼生 引导 结论 水平
下载PDF
硫酸钙、β-TCP及生物活性玻璃治疗颌骨囊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珊珊 程继光 +2 位作者 徐文华 陈新 周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 :观察硫酸钙、β-TCP(β-磷酸三钙)及生物玻璃(倍骼生)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颌骨囊肿病例45例,行囊肿刮除术后,随机分为4组,骨腔内填充不同物质。A组:硫酸钙组;B组:β-TCP组;C组:生物玻璃(倍骼生)组;D组:空白组。术后观... 目的 :观察硫酸钙、β-TCP(β-磷酸三钙)及生物玻璃(倍骼生)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颌骨囊肿病例45例,行囊肿刮除术后,随机分为4组,骨腔内填充不同物质。A组:硫酸钙组;B组:β-TCP组;C组:生物玻璃(倍骼生)组;D组:空白组。术后观察患者术区肿胀程度,且1、3、6、12个月后拍摄CBCT或全景片,观察术区骨愈合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1周内术区肿胀明显;A、C组患者6个月后,术区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B组患者12个月后,新骨几乎充填整个骨腔;D组新骨形成明显较A、B、C组慢。结论:在新骨形成方面,A、B、C组分别与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硫酸钙会引起部分患者术区肿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Β-TCP 倍骼生 颌骨囊肿 骨缺损修复
下载PDF
牙槽骨缺损不同材料修复后对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君 陈岱韵 +2 位作者 王旭霞 黄艳 任旭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大鼠牙齿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并比较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缺损的牙槽骨和正常对照侧在牙齿移动距离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4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倍骼生充填组和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2组,每组22只,于上颌一... 目的:了解大鼠牙齿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并比较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缺损的牙槽骨和正常对照侧在牙齿移动距离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44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倍骼生充填组和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2组,每组22只,于上颌一侧第一磨牙近中造成牙槽骨缺损,按组在缺损区分别填入2种材料(倍骼生和羟基聚磷酸钙钠),另一侧作为对照侧。待术后12周在40只大鼠上颌双侧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于术后20周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只大鼠两组(2种材料)修复侧和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牙槽骨侧(2种材料)均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修复侧(2种材料)的牙齿移动距离与正常对照侧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骼生 羟基聚磷酸钙钠 正畸牙移动 牙槽骨
下载PDF
h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兔下颌骨正中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展超 魏奉才 +3 位作者 王克涛 孙善珍 赵华强 李国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对兔下颌骨正中缝的修复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5组,去除下颌骨正中缝的软组织,分别植入如下人工骨:Ⅰ组,Ad-hBMP-2转染的成骨细胞复...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对兔下颌骨正中缝的修复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只,随机分为5组,去除下颌骨正中缝的软组织,分别植入如下人工骨:Ⅰ组,Ad-hBMP-2转染的成骨细胞复合倍骼生(Bioglass)(10只);Ⅱ组,腺病毒介导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Ad-EGFP)基因转染的成骨细胞复合倍骼生(10只);Ⅲ组,未转染的成骨细胞复合倍骼生(10只);Ⅳ组,单纯倍骼生(10只);Ⅴ组,空白对照(5只)。于术后第2、4、8、12周末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新生骨量分析和生物力学测定。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q(Newman-Keuls)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见,4周时,Ⅰ组的兔下颌骨正中缝被新生骨组织代替,表面有皮质骨生成。X线检查,第4、8周,Ⅰ组的下颌骨正中缝内有明显骨痂形成。新生骨量分析显示,与其他组相比,Ⅰ组的新生骨量最多(P<0.01)。Ⅰ组移植骨的最大抗弯曲负荷、弯曲刚度值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hBMP-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可以较好地修复兔下颌骨正中缝,有可能用于牙槽突裂的骨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基因治疗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 倍骼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