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剑叶和倒二叶形态性状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兰芝 卢开阳 +1 位作者 牟同敏 胡中立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2-478,共7页
利用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及其与两亲本的回交群体,对剑叶和倒二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6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并探讨了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共定位到39个QTL,分别在除染色体3和染色体5外的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 利用珍汕97/明恢63的重组自交系及其与两亲本的回交群体,对剑叶和倒二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6个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并探讨了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共定位到39个QTL,分别在除染色体3和染色体5外的1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介于4.6%~45.4%,大部分小于10%.其中,影响倒二叶宽的杂种优势QTLQSlw11c的贡献率为45.4%,该QTL对超级稻株型育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水稻叶片杂种优势位点的遗传效应主要是超显性.同时,控制叶片面积杂种优势位点的效应值远远大于叶片长宽的杂种优势位点效应值.因此,可以利用叶面积杂种优势位点改变叶片形态,提高光合作用面积,塑造理想株型,从而提高水稻生物量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二叶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两优培九抽穗期倒二·倒三叶片光合膜部分光能转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项秀兰 陈国祥 +5 位作者 李小蕊 高志萍 施大伟 韩彪 江玉珍 于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79-10782,10795,共5页
[目的]在光合膜水平上对两优培九倒二、倒三叶的光能转化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功能叶倒二、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以揭示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抽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测定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 [目的]在光合膜水平上对两优培九倒二、倒三叶的光能转化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功能叶倒二、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以揭示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抽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测定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类囊体膜室温发射光谱等指标。[结果]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采样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都下降,但倒三叶下降幅度比倒二叶大;PSⅠ电子传递活性都在不断下降,PSⅡ电子传递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两者的室温发射光谱则是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功能叶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比倒二更明显,叶片的光合功能比倒二叶弱,衰老比倒二叶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二叶 光合色素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类囊体膜
下载PDF
SO2污染环境下水稻叶片SPAD值与光谱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子恒 常静 唐延林 《光谱仪器与分析》 2009年第Z1期128-133,共6页
利用光谱仪和叶绿素计,通过田间试验,测量了孕穗期不同SO_2熏气浓度下水稻(圣稻13、阳光200)叶片光谱和SPAD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叶片吸收光谱特性,及其一阶导数光谱特征。并进行了叶片SPAD值与吸收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性研究... 利用光谱仪和叶绿素计,通过田间试验,测量了孕穗期不同SO_2熏气浓度下水稻(圣稻13、阳光200)叶片光谱和SPAD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叶片吸收光谱特性,及其一阶导数光谱特征。并进行了叶片SPAD值与吸收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叶片SPAD值、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光谱的峰值均随着SO_2熏气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片SPAD值与一阶导数光谱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吸收光谱的相关系数,达到0.7以上,通过0.01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D值 水稻 SO2污染 光谱特征 田间试验 一阶导数 倒二叶 遥感估产 产量构成因
下载PDF
硅肥对水稻抗倒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穆春生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89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探讨在延边地区施用硅肥对水稻生产的效果,从每公顷施硅肥一吨与 CK 进行比较,研究了硅肥对水稻品种京引127号抗倒及增产的效果。施硅区比对照区增强水稻对倒伏的抵抗能力。表现在增加了基部节间的折损重、N_3节间茎粗、N_3秆断面积、... 为探讨在延边地区施用硅肥对水稻生产的效果,从每公顷施硅肥一吨与 CK 进行比较,研究了硅肥对水稻品种京引127号抗倒及增产的效果。施硅区比对照区增强水稻对倒伏的抵抗能力。表现在增加了基部节间的折损重、N_3节间茎粗、N_3秆断面积、N_3节间秆壁及机械组织厚度和大小维管束数目。前者比后者由结实粒数的增加而提高稻谷产量,增产率为5.8%,对每平方米有效稳数及千粒重影响不大。结实粒数的增加幅度在二次枝梗上大于在一次枝梗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增产效果 实粒数 次枝梗 节间 稻谷产量 倒二叶 乳熟期
下载PDF
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叶片水势及含水量的变化
5
作者 李常宝 周爱灵 +1 位作者 贠建民 荆春琳 《河西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工作以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叶片水势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水势和含水量均存在着短期变化,抗旱性强的品种含水量高于抗旱性弱的品种,而水势则在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春小麦品种 片水势 抗旱性 短期变化 倒二叶 拔节期 小麦幼苗 胁迫条件 县农科所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水稻对稻纵卷叶螟为害补偿作用的测定(一)
6
作者 金德锐 《百泉农专学报》 1983年第1期31-37,共7页
作物被害虫为害以后,在一定的害虫种群密度或为害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然补偿作用(Natural compensation action)(Tammes.1961),特别是作物对食叶性害虫为害的补偿能力尤为明显.测定作物的补偿能力及补偿作用的机制,是测定害虫为害量... 作物被害虫为害以后,在一定的害虫种群密度或为害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然补偿作用(Natural compensation action)(Tammes.1961),特别是作物对食叶性害虫为害的补偿能力尤为明显.测定作物的补偿能力及补偿作用的机制,是测定害虫为害量阈限水平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明农田内保持一定种群密度的载虫量.作物产量不受损失的原因.从而认为,这是制定害虫防治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作用 性害虫 作物产量 种群密度 害虫种群 害虫防治 倒二叶 虫量 稻株 compensation
下载PDF
大麦不同叶龄期施用氮肥的研究
7
作者 郑开明 黄建明 +1 位作者 姜交贤 袁聘卿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89年第3期39-43,共5页
按大麦主茎叶龄来确定施肥的时间是一种科学的施肥方法。本研究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葆蘖肥的增产效果,证明了大麦一叶一心施苗肥,五叶一心施保蘖肥,倒二叶露尖施穗肥是最佳的追肥施用时期。
关键词 倒二叶 氮肥施用 龄期 增产效果 成穗率 穗实粒数 增穗 生育进程
下载PDF
大麦叶面积和芒对穗重影响的遗传分析
8
作者 陆根尧 俞信光 张雅静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21,共4页
两个年度分别对12、13个品种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运用相关分析、遗传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大麦最后三片叶面积和芒长对穗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叶是影响穗重的主要因素,倒二叶较为重要,倒三叶也有效应,但芒长未表现对穗重有作用。
关键词 穗重 遗传分析 倒二叶 面积 随机区组试验 通径分析 高产育种 浙农大
下载PDF
吨田宝不同时期喷施对二晚产量及经济性状影响的总结
9
作者 曾广初 刘昌炽 +4 位作者 罗伟民 王建军 郭小平 胡春 彭芳麟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期73-74,共2页
为了防止二晚早衰,延长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功能期,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二晚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产,改善稻米品质。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我县在官田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上,实施了吨田宝在二晚不同时期的施用效果试验,... 为了防止二晚早衰,延长剑叶、倒二叶、倒三叶的功能期,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加二晚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产,改善稻米品质。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我县在官田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上,实施了吨田宝在二晚不同时期的施用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由禾田泽公司下属的中农吨田宝公司生产和经营的作物生长调节剂—吨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施处理 经济性状 倒二叶 施用效果 官田乡 生长调节剂 光合作用能力 农业技术推广
下载PDF
双季优质稻“两优一增”丰产高效生产技术
10
作者 曾勇军 孙明珠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7期62-63,共2页
一、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1)“降总控后”优化施肥技术。针对双季优质稻耐肥性差、抗倒能力差、后期吸肥能力差的特点,构建了“降总控后”优化施肥技术。一是降低肥料施用总量。本施肥技术比传统施肥技术施肥量减少20%以上,一般中等肥力... 一、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1)“降总控后”优化施肥技术。针对双季优质稻耐肥性差、抗倒能力差、后期吸肥能力差的特点,构建了“降总控后”优化施肥技术。一是降低肥料施用总量。本施肥技术比传统施肥技术施肥量减少20%以上,一般中等肥力田块早稻每亩宜施氮肥(以纯氮计)8公斤、磷肥(以五氧化二磷计)4~5公斤、钾肥(以氧化钾计)8公斤;晚稻每亩宜施氮肥(以纯氮计)10公斤、磷肥(以五氧化二磷计)5~6公斤、钾肥(以氧化钾计)10公斤。二是严格控制后期施肥量。氮肥一般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6∶2∶2的比例施用,严格控制后期穗肥的施用量,穗肥在倒二叶抽出期施用,避免穗肥施用过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高效生产技术 施肥技术 肥料施用 能力 倒二叶 分蘖肥 传统施肥
下载PDF
矮秆、早熟、大穗大粒冬小麦品种衡观35籽粒干物质积累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书娈 陈秀敏 +3 位作者 乔文臣 孟祥海 魏建伟 李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冬小麦品种衡观35灌浆期粒重干物质积累研究,初步发现该品种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略低于对照,灌浆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长量多,且增长率快。整个灌浆期,平均日增量比对照高0.007g,相对增长率高18.92%。灌浆特点是灌浆前、... 通过对冬小麦品种衡观35灌浆期粒重干物质积累研究,初步发现该品种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略低于对照,灌浆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长量多,且增长率快。整个灌浆期,平均日增量比对照高0.007g,相对增长率高18.92%。灌浆特点是灌浆前、中期旗叶比对照贡献率大,后期贡献率小,5月30日后的灌浆中后期旗叶贡献率明显比对照低;倒二叶在灌浆中、后期比对照贡献率大,前期与对照接近。除旗叶外,该品种倒二叶不仅灌浆前、中期起很大作用,在灌浆中、后期,对照倒二叶失去功能时,该品种倒二叶功能仍然很强,贡献率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倒二叶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醉尼早”简报
12
作者 郑九如 林文彬 +1 位作者 郑回泳 田斌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3期33-34,共2页
一、品种来源“醉尼早”是省农科院稻麦所以(106-4/28早)F<sub>3</sub>代作母本与(78130/圭辐3号)杂交、经连续选育而成的早稻中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熟期适中,适应性好的突出优点,该品种生育期114~117... 一、品种来源“醉尼早”是省农科院稻麦所以(106-4/28早)F<sub>3</sub>代作母本与(78130/圭辐3号)杂交、经连续选育而成的早稻中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熟期适中,适应性好的突出优点,该品种生育期114~117天,尤宜早晚兼用。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450~480公斤,高产田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1992年早季和晚季分别在福州、长乐、南靖等地试种,其产量表现如表1。同年本所品比试验单产比“119”增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比试验 熟期 稻麦 代作 抗纹枯病 大田用种量 中国水稻所 穗部性状 倒二叶
下载PDF
大麦拔节前后应用MET的矮化增产效应研究
13
作者 赵德才 申玉香 《大麦与谷类科学》 1992年第S1期35-39,共5页
在寻求既能有效地防止大麦倒伏、又有利于大麦优质高产稳产群体培育的“化调”技术工作中,我们注意到了 MET(Multip-le-effecttriazole,即多效唑)。
关键词 大麦品种 MET 增产效应 高产稳产 化调 起身期 拔节期 倒二叶 矮杆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基因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强 吴昌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409,共6页
为研究水稻开花调控的分子网络,构建了水稻品种中花11幼穗分化前倒二叶叶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制备了高质量的总RNA,用Oligo(dT)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Long Distance PCR合成双链cD-NA,通过SMART同源重组交换技术在酵母菌株AH... 为研究水稻开花调控的分子网络,构建了水稻品种中花11幼穗分化前倒二叶叶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制备了高质量的总RNA,用Oligo(dT)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Long Distance PCR合成双链cD-NA,通过SMART同源重组交换技术在酵母菌株AH109中建立酵母双杂交所需的水稻倒二叶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转化率为1.178×106/3μg pGADT7-Rec,文库滴度为2.65×108 cfu/mL,重组率为94.7%,插入片段长度为350~2 000bp。该文库可用来筛选水稻抽穗期基因的互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抽穗期基因 酵母双杂交 SMART技术 CDNA文库 水稻倒二叶
下载PDF
“N548”等早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初报
15
作者 陈永贤 《福建稻麦科技》 1990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性强的早稻新品种、今年早季,从省农科院稻麦所引进“N548”等早稻新品系,与县主要当家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田设在金谷乡金东村、海拔90米、土壤类型灰泥田,前作小麦、肥...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性强的早稻新品种、今年早季,从省农科院稻麦所引进“N548”等早稻新品系,与县主要当家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田设在金谷乡金东村、海拔90米、土壤类型灰泥田,前作小麦、肥力中等。 2.参试品种(系):“N548”、“358”、“756”、“171”、“496”、“8802-5",“79106” (CK)、“汕优64”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48 对比试验 土壤类型 金谷乡 稻麦 金东 熟期 穗期 幼穗分化 倒二叶
下载PDF
极端天气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王振学 《科学种养》 2015年第3期14-15,共2页
一、晚霜冻害1.主要表现3月中下旬,小麦大部分品种进入返青期,部分品种进入拔节期。小麦在晚霜冻害之前,一般生长在较温暖的环境里,组织柔嫩。细胞内外游离水较多,遇较低温度,容易结冰。轻者细胞间隙结冰,重者原生质冻成晶体。细胞间隙... 一、晚霜冻害1.主要表现3月中下旬,小麦大部分品种进入返青期,部分品种进入拔节期。小麦在晚霜冻害之前,一般生长在较温暖的环境里,组织柔嫩。细胞内外游离水较多,遇较低温度,容易结冰。轻者细胞间隙结冰,重者原生质冻成晶体。细胞间隙结冰后,细胞内水分外渗,解冻时气温往往上升较快,使细胞来不及吸回外渗的水分,从而引起水分散失;若原生质冻成冰晶体,则直接遭受损伤。生长势弱、土壤干旱的麦田晚霜冻害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生长发育 晚霜冻害 冰晶体 游离水 拔节期 土壤干旱 倒二叶 返青期 氮肥施用量 综合抗性
下载PDF
裸燕麦籽粒灌浆进程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淑华 金文林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75-77,共3页
燕麦是我国古老的粮草兼用作物,它具有抗旱、耐瘠、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燕麦籽粒也是一种优良的药用食物和保健食品。前人对裸燕麦栽培、育种方面曾有研究。但对裸燕麦籽粒灌浆进程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作者将1987年在北... 燕麦是我国古老的粮草兼用作物,它具有抗旱、耐瘠、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燕麦籽粒也是一种优良的药用食物和保健食品。前人对裸燕麦栽培、育种方面曾有研究。但对裸燕麦籽粒灌浆进程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作者将1987年在北京农学院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籽粒灌浆 倒二叶 花后 北京农学院 粒宽 开花受精 蜡熟期 茎杆
下载PDF
一代玉米螟在麦套棉田产卵及为害习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景治 黄再荣 张牧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46-47,共2页
随着耕作制度改革的发展,麦套棉田面积逐年增加,一代玉米螟在麦套棉田危害日趋严重。一般被害株率为10—20%,重者达50%以上。现将1984—1989年以来我们对玉米螟在麦套棉田产卵、危害习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方法 5月20日开始,固... 随着耕作制度改革的发展,麦套棉田面积逐年增加,一代玉米螟在麦套棉田危害日趋严重。一般被害株率为10—20%,重者达50%以上。现将1984—1989年以来我们对玉米螟在麦套棉田产卵、危害习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研究方法 5月20日开始,固定有代表性一、二、三类麦套棉田各2块,每1-3天调查一次,每次取样调查棉花100株,小麦100-500株,记载卵块,幼虫数量和幼虫危害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棉 棉田面积 耕作制度改革 倒二叶 幼虫危害 取样调查 落卵量 基部
下载PDF
行内植株分布均匀度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永光 张维城 姚新明 《百泉农专学报》 1981年第2期16-21,共6页
麦苗在田间的布局状况是合理密植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布局状况是由行距大小和植株在行内分布状况两种因素决定的。通常,行距大小可以根据地力肥瘦,肥水条件好环,品种特性等情况确定,并且完全受人所控制。而植株在行内的分布状况则由于... 麦苗在田间的布局状况是合理密植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布局状况是由行距大小和植株在行内分布状况两种因素决定的。通常,行距大小可以根据地力肥瘦,肥水条件好环,品种特性等情况确定,并且完全受人所控制。而植株在行内的分布状况则由于整地质量、土壤墒情、播种方式、播种用的工具和动力的种类等因素的不同,常造成非均匀分布状态,特别是在整地质量较差,不用机播的情况下麦株在行内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质量 肥水条件 播种方式 品种特性 均匀度 倒二叶 亩穗数 基础肥力 光能利用
下载PDF
小麦后期管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芳 《河南农业》 2021年第13期44-44,共1页
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抽穗开花、灌浆到小麦成熟收获这一段时间,约40 d,时间虽短,但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一)保护叶片功能小麦抽穗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 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抽穗开花、灌浆到小麦成熟收获这一段时间,约40 d,时间虽短,但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小麦后期管理的主攻方向(一)保护叶片功能小麦抽穗后,主要是旗叶、倒二叶和穗下节间进行光合作用,生产碳水化合物供给籽粒灌浆。因此,保护好旗叶和倒二叶,延长它们的绿色功能期,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质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强度 抽穗开花 倒二叶 小麦抽穗 籽粒灌浆 主攻方向 小麦后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