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宁帅军 何静 +3 位作者 周琼 陈湘颖 王鑫桐 何叶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为掌握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多样性,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借母溪的10条样线进行系统调查,并对不同生境和类群的蝴蝶进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在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记录蝶类127种,隶属于5科77属... 为掌握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多样性,于2022—2023年采用样线法,对借母溪的10条样线进行系统调查,并对不同生境和类群的蝴蝶进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在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记录蝶类127种,隶属于5科77属。其中,蛱蝶科物种最丰富(70种,占55.12%),其次为灰蝶科(23种,占18.11%),另外还记录弄蝶科15种(占11.81%)、凤蝶科11种(占8.66%)、粉蝶科8种(占6.30%)。不同样线的蝶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陈家溪样线多样性指数最高(3.269),袁耳坪样线多样性指数最低(2.033)。不同蝴蝶类群中,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2.838),凤蝶科最低(1.579);丰富度指数以蛱蝶科最高(10.170),粉蝶科最低(1.006);优势度指数则粉蝶科(0.362)最高,蛱蝶科最低(0.256)。各样线的优势种类随生境和植被的不同而有差异,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完璧矍眼蝶Ypthima perfecta Leech、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 Linnaeus、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 Kollar、飞龙粉蝶Talbotia nagana Moore、波蚬蝶Zemeros flegyas Cramer、蓝凤蝶Papilio protenor Cramer等分别为不同样线和不同季节的优势种;另外,菜粉蝶为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以东洋种最多,有75种(占59.06%);广布种次之,有50种(占39.37%),古北种仅2种(占1.57%)。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保护区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物种多样性 生境 优势种
下载PDF
引进意大利蜜蜂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蜜蜂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2
作者 王凯 周瑞琪 +5 位作者 达娃 土艳丽 李万里 旦真 吴黎明 黄苑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蜂种,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优势传粉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意大利蜜蜂A.mellifera ligustica的引进,其对保护区内中华蜜蜂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着重探讨了引进意大利蜜蜂对西藏地区本地中华蜜蜂及生态平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意大利蜜蜂的引入对中华蜜蜂构成了多重挑战,包括削弱中华蜜蜂种群竞争力、降低繁殖效能、增加疾病交叉感染风险及破坏生态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同蜂种蜜源争夺优势、性引诱干扰及病原传播。另一方面,引进意大利蜜蜂也可能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益,如促进经济作物授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为保护本土蜂种优势和生态平衡,本文提出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包括划定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养殖区、规范蜂农放蜂等养蜂活动、加强入侵物种管理和本土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等。这些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当地农户以及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促进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也为我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以及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意大利蜜蜂 物种引进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3
作者 彭琳 陈烨 《园林》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亟需科学的土地冲突评估方法作为精准介入的技术支撑。构建由制度性冲突、保护利用冲突、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三类构成的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分类和评估框架,采用矩阵分析法、MaxEnt生境模拟法、土地多宜性分析法等方法,以位于重庆主城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进行实证运用。识别结果表明,从冲突规模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大,制度性冲突易发区的面积最小;从冲突类型来看,不同利用方式冲突与保护利用冲突的分布重叠度较高;从冲突强度来看,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冲突大部分位于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从空间规划和冲突治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的规划调控建议,为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的规划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自然保护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鼬獾和花面狸时空分布格局
4
作者 孙捷 章蜜 +2 位作者 罗伟 顾杭敏 张微微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 同域分布的物种通过生态位分化减少竞争,实现共存。为探究同域分布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两者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存机制。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重叠指数法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鼬獾和花面狸的活动节律及其时间生态位重叠程度进行分析,以MaxEnt模型对二者的适宜栖息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运用ENMTools 1.4.4计算二者的生态位重叠度,比较二者在空间生态位上的选择差异,同时探讨环境因子对二者共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鼬獾和花面狸均属于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二者日活动节律重叠指数较高(Δ=0.93,P>0.05),且未通过时间生态位的分化来减少竞争;鼬獾和花面狸共同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庐山保护区的山脚林缘,空间分布格局大量重叠,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具有相似性,均受海拔影响最大,但在植被类型和坡度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二者通过空间生态位的部分差异来避免对食物资源和领域的竞争。本研究揭示了鼬獾与花面狸在庐山保护区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二者时空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建议充分考虑二者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能力,积极探讨加强栖息地保护,合理控制人为干扰,以实现对两个物种甚至更多同域近缘物种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花面狸 日活动节律 空间格局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白头鹎
5
作者 陈阳 张淼 +3 位作者 王波 燕红 张超凡 马琼芳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33-35,共3页
2022年5月7日,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岛阔叶人工林内观察并拍摄到2只小型鸟类,经查阅相关图鉴及检索确定为白头鹎,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白头鹎 分布 新记录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附生地衣的分布特征
6
作者 杜来提罕·托合荪 金斯古丽·巴合努尔 +1 位作者 雍海英 艾尼瓦尔·吐米尔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 附生地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分布受到不同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为了探查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的关系,采用树干取样法对不同分布海拔、不同胸径及不同树干朝向和高度的198株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Linn.)附生地衣的种类组成和总相对盖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对不同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共有33种,隶属于8科20属,其中,蜈蚣衣科(Physciaceae)为种类最多的科,蜈蚣衣属〔Physcia(Schreb.)Michx.〕为种类最多的属。该保护区内欧洲山杨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均随着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和树干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特征,分别在海拔(1200,1300]m、胸径(60,90]cm和高度(100,120]cm宿主树干上达到峰值;并且,北向树干上的附生地衣种数和总相对盖度明显高于南向树干。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少部分种类附生地衣盖度与宿主分布海拔和胸径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综上所述,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欧洲山杨树干的附生地衣分布与宿主分布海拔、胸径及树干的朝向和高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地衣 欧洲山杨 新疆巴尔鲁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
7
作者 何芳 王秦韵 +7 位作者 肖梅 张玉泉 蔡丽君 刘浩 李明富 陈鹏 谌利民 阙品甲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 为了解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通过野外巡护记录、红外相机监测、鸟类环志,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公众观鸟记录等多种数据来源,梳理得到了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名录。保护区共记录野生鸟类378种,隶属于17目68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二级68种。此外,还包括中国特有鸟类29种,占中国鸟类特有种总数的26.6%。相较于历史文献记载的鸟种,新增鸟类66种,其中有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保护区的鸟类组成表现出物种多样性丰富和特有物种丰富等特征,完善后的鸟类名录可为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多样性 国家公园 特有种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
8
作者 曾阳金 肖金海 +2 位作者 李远球 饶兴权 蔡锡安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在2000—2022年间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藤本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饲用、纤维化工、生态利用和其它等7大类... 在2000—2022年间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藤本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饲用、纤维化工、生态利用和其它等7大类别,其中药用藤本资源最丰富,有50科120属214种;观赏藤本植物次之,有37科72属105种;食用藤本植物23科34属65种;纤维化工藤本植物10科15属20种;生态利用藤本植物26科51属65种;饲用藤本植物3科6属6种;药用和观赏藤本植物是该区较为重要的类别。研究结果可为藤本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资源多样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石门台
下载PDF
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9
作者 毛秋瑢 李亚男 李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全面掌握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现状,为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在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从多样性、生境类型、区系成分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保护区内共有... 目的:全面掌握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资源现状,为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在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从多样性、生境类型、区系成分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保护区内共有地衣15科23属36种,其中1科2属5种为山西省新记录。生境主要有树生、石生、藓丛生、草地生、土生地衣和多生境等类型,其中以石生为主。保护区内地衣区系成分主要有世界广布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及北美间断、泛北极成分。该保护区与驼梁山保护区物种相似性最高。结论: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以茶渍科(Lecanoraceae)为优势科,石蕊属(Cladonia Wigg.)为优势属;泛热带成分为主,与泛北极成分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 生境 区系 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10
作者 魏严严 刘成东 +2 位作者 许仕 翟健程 段雪岩 《江西科学》 2025年第2期391-399,共9页
通过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0户村民家庭年收入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户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不同旅游发展水平村庄的农户家庭年收入有显著差异,旅游发展水平中度区农户家庭年收入... 通过对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0户村民家庭年收入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使用卡方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农户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不同旅游发展水平村庄的农户家庭年收入有显著差异,旅游发展水平中度区农户家庭年收入最高,以年收入5~10万元区间农户为主。2)保护区内、外村庄的农户家庭年收入有显著差异,保护区内以年收入1~5万元和5~10万元为主,保护区外以年收入5~10万元和10~15万元为主。3)家庭年收入低水平农户与个人年收入、土地数量、家庭总人口、家庭房屋建筑面积因素有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中水平农户与教育程度、土地数量、家庭总人口、家庭储蓄因素有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高水平农户与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土地数量、家庭总人口、家庭储蓄因素有显著正向影响。以上研究结论,望为同类型保护区提升周边农户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户收入 影响分析 卡方检验 多分类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
作者 敖门达来 张静 +2 位作者 涂玉涛 刁兆岩 程兴华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42-44,共3页
1997年12月,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辉河自然保护区;1999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辉河珍禽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审定,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 1997年12月,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辉河自然保护区;1999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辉河珍禽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审定,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辉河保护区”)管理局是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鹤、白枕鹤、大鸨等珍禽及湿地、草原、沙地樟子松林等典型生态系统及其珍稀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12
作者 冉景丞 蒙秉顺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扩张 黑颈鹤 栖息地选择 行为响应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高山同域鸡形目鸟类的时空分化研究
13
作者 刘名洋 姚雪岚 +6 位作者 李旭琴 赵鹏 李忠伦 李英 蒋勇 阮光发 杨楠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高山生态系统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模式,探究高山同域分布物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态位的分化,对于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20年的红外相机数据... 高山生态系统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模式,探究高山同域分布物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生态位的分化,对于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2020年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3种高山雉类的时空分化情况。从空间分布尺度上来看,藏雪鸡偏好海拔≥4000 m的草甸和流石滩生境,而白马鸡和血雉偏好较低海拔的灌丛和林地生境;从栖息地利用尺度上来看,3种雉类对环境变量的偏好存在差异,在繁殖季血雉和藏雪鸡偏好离人为干扰较远、资源丰富的区域,而在非繁殖季3种雉类均偏好温暖且能获取资源的区域。时间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活动节律在繁殖季存在一定差异,且差异在非繁殖季增大。研究结果揭示了高山雉类在时空上的分布差异及栖息地选择偏好,为高山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同域雉类 高山生态系统 日活动节律 生态位分化
下载PDF
扎根林海护绿梦——记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郑笑傲
14
作者 张学敏 《绿色天府》 2025年第1期48-49,共2页
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袤林海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血书写着绿色的诗篇。他叫郑笑傲,一个出生于秦岭脚下,现年26岁的青年生态卫士,自2020年起便投身于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在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袤林海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用心血书写着绿色的诗篇。他叫郑笑傲,一个出生于秦岭脚下,现年26岁的青年生态卫士,自2020年起便投身于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成为这里一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巡护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巡护 林海 四川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变化
15
作者 郑彩之 黄雅茹 +8 位作者 麻建雪 牛志明 庞海威 张玉 郭佳诚 侯森 耿琪康 边振 刘建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预测2030年保护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保护区内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以及草地的碳密度较大,导致草地碳储量增大;2030年保护区在自然变化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分别增加2.39×10^(5)、1.05×10^(5)t,而在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则减少0.1×10^(5)t,自然变化情景更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数据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绿色守望者——记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
16
作者 刘玉明 建韶英 徐兵 《资源导刊》 2025年第5期49-49,共1页
“这场雪下得真大,进山后多留点神,看看有没有需要救助的动物。”2月25日上午,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和同事一边交流着工作,一边踏着齐膝深的积雪向老鸦岔垴保护站前行。25年的护林生涯,贾少琼扎根山林,用赤诚之心... “这场雪下得真大,进山后多留点神,看看有没有需要救助的动物。”2月25日上午,在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贾少琼和同事一边交流着工作,一边踏着齐膝深的积雪向老鸦岔垴保护站前行。25年的护林生涯,贾少琼扎根山林,用赤诚之心守护着这片珍贵的生态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家园 守望者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护林员
下载PDF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17
作者 汤军强 王修华 +2 位作者 范龙 杨帆 祁冬霞 《甘肃林业》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199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尕海和则岔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晋升为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挂牌运行。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也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和长江水系白龙江的发源地。2011年9月被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是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重要湿地 省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水系 尕海 陇南山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跨黄河 碌曲县
下载PDF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象监测与食源地建设现状及优化建议
18
作者 罗婷婷 董玉林 苏启照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66-68,共3页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是国内外生态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者关注的焦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众多,其中亚洲象最引人注目。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亚洲象的生存空间与食物来源在减少,人象冲突愈发严重。为了更好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是国内外生态学家和野生动物保护者关注的焦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众多,其中亚洲象最引人注目。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亚洲象的生存空间与食物来源在减少,人象冲突愈发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亚洲象,缓解人象矛盾,需要加强对亚洲象的监测保护,并对其食源地建设情况进行重点关注。该文首先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保护区内亚洲象监测与食源地建设现状,最后提出了亚洲象监测与食源地建设的优化建议,以期强化保护区内亚洲象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监测 食源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发展探讨
19
作者 孔芳毅 周露 王亮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4期18-20,共3页
森林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森林,急剧改变... 森林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被誉为“生命的摇篮”,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森林,急剧改变森林环境,严重损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甚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生态保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森林火灾预防是这项事业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贺兰山 森林防火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20
作者 朱高红 崔博亮 +2 位作者 车宗玺 郝虎 张恒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选择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为了探讨该保护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IUCN-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实地考察和问... 选择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为了探讨该保护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IUCN-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背景、规划、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5个方面的管理信息,对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级打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总得分为69.6分,总体来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处于合格状态.从分指标上看,有6项没有达到要求,由此发现了管理存在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对策.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有效性 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