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2例
1
作者 刘应生 张贤祚 +4 位作者 马锐祥 黄威 李乾明 朱晨 尚希福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15-1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1,男性,67岁,因左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ry,UKA)后红肿流脓3周入院。3周前因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科行UKA治疗,术后切口红肿、渗出、流脓,再次入院。入院完善血常规、生化、血沉(eryt... 1病例资料患者1,男性,67岁,因左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ry,UKA)后红肿流脓3周入院。3周前因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科行UKA治疗,术后切口红肿、渗出、流脓,再次入院。入院完善血常规、生化、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检查,其中CRP 10.2 mg/L,ESR 26 MM/h,血常规白细胞3.97×10^(9)/L,空腹血糖4.32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单髁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下载PDF
噬菌体疗法防治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研究进展
2
作者 程子梁 吴伟山 +1 位作者 王象鹏 尹纪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指人体关节植入的假体和假体周围存在病原微生物而导致的感染。PJI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治疗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预后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指人体关节植入的假体和假体周围存在病原微生物而导致的感染。PJI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治疗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预后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噬菌体疗法在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临床效果显著。该文就噬菌体疗法防治PJI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噬菌 细菌生物膜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
3
作者 曾子俊 何伟 +1 位作者 魏秋实 何敏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37-1943,共7页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医生及患者最不愿意遇到的并发症之一,其顽固性和难治性一直是让关节科医生头痛的难题。目的:综述国内外近年临床最新治疗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生...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后医生及患者最不愿意遇到的并发症之一,其顽固性和难治性一直是让关节科医生头痛的难题。目的:综述国内外近年临床最新治疗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以期促进国内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22年10月的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初筛获得762篇文献,然后通过阅读摘要,排除内容重复、数据可靠性低、观点过时的文献后获得194篇文献,再通过精读原文最终纳入8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治疗假体周围感染过程中,组合型抗生素给药方案或有助于根除感染;(2)Ⅱ期翻修术仍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指标;(3)Ⅰ期翻修术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4)生物治疗中的噬菌体疗法、新式载药系统已少量应用于临床,在假体周围感染的预防和根除上表现出其优势特点;(5)中医药配合抗生素、手术治疗手段能提高预防、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但缺乏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假体周围感染 手术 生物治疗 中医
下载PDF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进展
4
作者 陈宾 司文腾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35-339,共5页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全关节置换术(TJA)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关注。尽管目前PJI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种,但仍缺乏金标准。已有研究发现,引入局部取材标本和提高病原检出率的方法有望提高PJI的诊断准确率。该文在讨论现有PJI诊断...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全关节置换术(TJA)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关注。尽管目前PJI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种,但仍缺乏金标准。已有研究发现,引入局部取材标本和提高病原检出率的方法有望提高PJI的诊断准确率。该文在讨论现有PJI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临床和未来研究中诊断PJI的新视角,并重点介绍基因测序与超声裂解2种PJI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关节置换 感染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诊断
下载PDF
凝血相关指标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小宇 叶勇裕 +5 位作者 潘柏祺 胡玄韬 郑霖力 陈蔚深 张紫机 盛璞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 [目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目前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许多标志物在PJI的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早期的诊断仍然缺乏金标准。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相关指标与全关节置换术(TJA)患者术后发生PJI的关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在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受了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总共2517例患者(2394例初次置换,87例无菌翻修,36例PJI)。我们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PJI组、初次置换和无菌翻修组之间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应用观察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凝血相关指标在PJ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指标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PLT/MPV,PLT/PDW和PLT/PCT。与其他凝血相关指标相比,FGB水平升高与PJI发生风险密切相关。PJI组与初次置换组相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53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3.07%;与翻修组比,FBG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44 g/L,诊断敏感性为47.22%,特异性为95.40%。ROC曲线分析提示FBG具有中度诊断效能,表明其为PJI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FBG水平与PJI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在临床中作为诊断PJ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血浆纤维蛋白原 凝血相关指标 诊断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术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穆文博 曹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极具挑战性。目前,PJI治疗手段包括保留假体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关节融合术及截肢术等。保留假体清创手术因可避免假体拔除,创伤小,花费少,对医生及患者极具...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极具挑战性。目前,PJI治疗手段包括保留假体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关节融合术及截肢术等。保留假体清创手术因可避免假体拔除,创伤小,花费少,对医生及患者极具吸引力,本文将对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机,术中细节及抗生素使用方案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人工关节 保留 清创术
下载PDF
一期翻修术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双富杭 鲁宁 +2 位作者 唐浩 徐文特 皇甫文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一项严重、灾难性的并发症,已成为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JI的治疗存在极多争议,二期翻修术已被证实有较高的感染清除率和明确的治疗效果,是PJI治疗的金标准,但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创伤小...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一项严重、灾难性的并发症,已成为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JI的治疗存在极多争议,二期翻修术已被证实有较高的感染清除率和明确的治疗效果,是PJI治疗的金标准,但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创伤小的一期翻修术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一期翻修术依旧开展较少,大部分关节外科医生对一期翻修术缺乏了解。一期翻修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不明确,受到区域及医生的影响较大;术前病原菌的培养及术前规划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手术操作要点在于术中感染组织的彻底清创与关节重建,术后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及营养支持有利于切口愈合,进而减少新的病原菌感染,使用药物预防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密切监视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白介素等;抗生素的使用对一期翻修术至关重要,有效使用可以辅助手术达到控制感染的治疗目的;复杂PJI患者已不再是一期翻修术的绝对禁忌,在彻底清创、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对此类患者行一期翻修术也能获得不亚于二期翻修的感染控制率;一期翻修术失败因素是感染复发或其他病原菌的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翻修术 一期手术 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假体周围感染
下载PDF
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接受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客观满意度分析
8
作者 杨晨辰 纪保超 +4 位作者 李国庆 张晓岗 胥伯勇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依明 曹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目的]评估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观满意度与客观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女性7例,男性6例,中位数为69(45~73)岁。所有患者自初次膝关节置换术至截肢手术前因假体... [目的]评估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术后主观满意度与客观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因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膝上截肢术患者,女性7例,男性6例,中位数为69(45~73)岁。所有患者自初次膝关节置换术至截肢手术前因假体周围感染接受手术次数平均为2.9次(范围1~6)。13例患者按接受截肢手术时年龄被分为非老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采用SF-12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4例患者于截肢术后6个月内死亡,9名存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2(1.9~8.2)年,其中3例患者术后因残肢感染再次入院接受手术治疗。非老年组患者术后均可佩戴假肢步行,老年组患者中仅1例患者术后可佩戴假肢行走。非老年组患者截肢术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老年组病例(P<0.05),而老年组病例较年轻患者显示了更高的术后满意度。[结论]年轻的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在接受膝上截肢术后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然而由于对术后功能的较高期望和需求,使年轻患者对截肢手术的满意度低于老年患者;同时,尽管由于欠佳的全身状况导致老年患者截肢手术后功能水平较差,但因截肢手术减轻患者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以及老年人群对于功能相对偏低的期望值和需求,使老年患者对截肢手术后的生活状态感到相对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满意度 功能 膝上截肢术
下载PDF
基于血清IL-6、TLR-2水平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列线图模型
9
作者 马云鹏 李艳 +1 位作者 韩朋 苏晓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 研究隆乳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及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行隆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研究隆乳术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Toll样受体2(TLR-2)水平及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风险并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于某院行隆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参数及血清IL-6、TLR-2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影响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依据筛选出的因素构建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此模型。结果 共纳入446例行隆乳术患者,平均年龄(28.50±3.39)岁。其中感染组42例(9.42%),未感染组404例(90.58%)。感染组患者IL-6和TLR-2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IL-6和TLR-2水平是术后假体周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前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58(95%CI:0.804~0.911)和0.842(95%CI:0.799~0.890),切点值为0.56,内部验证前后灵敏度分别为88.1%、88.2%,特异度分别为92.3%、91.7%,准确度良好。结论 合并糖尿病、乳腺炎病史,CRP、WBC、IL-6和TLR-2水平对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隆乳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可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临床治疗方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2 隆乳术 假体周围感染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分子病原学特征
10
作者 魏莹 刘颖 +1 位作者 刘薇 郭宇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2期65-74,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ASCV)的毒力、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型别,为探讨其致病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收集从19... 本研究旨在了解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Staphylococcus aureus small colony variant,SASCV)的毒力、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型别,为探讨其致病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收集从19例PJI患者关节液中分离出的SASC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数据库比对,以了解其毒力相关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菌株型别,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19株SASCV中,有8株与正常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生长。对全部27株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长度为2696437~3011803 bp,G+C含量为(32.8±0.05)%。共检出23种毒力相关基因:其中14种黏附素相关基因的检出率较高,为21.1%~100.0%;4种与免疫逃逸相关基因的检出率为36.8%~68.4%;5种溶血及杀白细胞素基因也有检出。耐药基因检出12种:blaZ检出率为78.9%(15/19);mecA检出率为31.6%(6/19);大环内酯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也有不同比例的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药基因的检出数量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LST分析结果显示,19株SASCV共分10个型别。8组表型混合生长的菌株中,2组SCV与正常表型菌株分属不同型别,且毒力及耐药基因差异较大,其余6组为同一型别。本研究还发现,PJI中SASCV的生物膜相关黏附素基因检出率高,耐药基因中mecA检出率较高,MLST以ST59最多,其次为ST398和ST25。SCV与正常表型菌株混合生长时可分属不同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菌落变异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时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成凯 刘博 +1 位作者 王彬 贾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0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不同时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假体周围感染患者83例,按照保留假体清创时机的分为早期清创组42例(感染症状持... 目的探讨保留假体清创不同时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假体周围感染患者83例,按照保留假体清创时机的分为早期清创组42例(感染症状持续时间<21d行保留假体清创术)和非早期清创组41例(感染症状持续时间≥21d行保留假体清创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成功率、炎症因子水平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d,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早期清创组低于非早期清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出院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出院时,且早期清创组高于非早期清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清创组手术成功率高于非早期清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保留假体清创术可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炎症反应,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保留清创 不同时机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王洪平 王明友 +3 位作者 杨晓琴 陶崎峰 陈春雨 兰玉平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21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10例为对照组,采用3D打印技术11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21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案10例为对照组,采用3D打印技术11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初次清创及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植入,待感染控制后二期翻修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3D打印技术等比例重建髋关节模型,根据3D打印模型制定手术计划。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两次手术总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总出血量及输血量及两次手术总时间、总术前等待时间、两组患者初次术前及二期术后髋关节VAS评分及Harris评分、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由于年龄大且身体条件差未行二期翻修,两组其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次手术,术后患者均取得随访。观察组患者总术前等待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初次手术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期翻修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较少,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期手术后髋关节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均较初次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费用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在复杂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它能使主刀医师在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局部情况并制定合理手术方案,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复杂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3
作者 鲁启源 卢建华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但目前的诊断标准并不能识别所有级别的感染。在病史和体格检查明确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等传统生物标志物仍然作为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首选指标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对假体周围感染研究...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但目前的诊断标准并不能识别所有级别的感染。在病史和体格检查明确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等传统生物标志物仍然作为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首选指标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对假体周围感染研究的深入,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检测技术不断出现,对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效能不断提高。文章对假体周围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生物标志物 检测技术
下载PDF
肌少症与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白正林 孟增东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321-3326,共6页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有利于重建膝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TKA术后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有利于重建膝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TKA术后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尽管发生率不高,但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并且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作为老年人一种慢性特发性疾病,肌少症表现为骨骼肌量、肌力及其功能下降,肌少症患者常具有高龄、肥胖、低蛋白血症、贫血、高炎性因子、常合并多种疾病,术前CCI、 ASA评分高等特征,这些因素都可能与假体周围感染有关,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液学检查在诊断假体周围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田居杰 郭晓斌 +1 位作者 李亦丞 张晓岗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血液学指标的检测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虽然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往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细菌培养、病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但血液指标是相对经济和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检查。随着中国关... 血液学指标的检测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虽然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往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细菌培养、病理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但血液指标是相对经济和患者最容易接受的检查。随着中国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逐年增加,使用传统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诊断假体感染的漏诊率也在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与凝血相关的标志物和各种标志物比值被用于诊断假体周围感染,这些标志物的应用对早期诊断假体感染、减少漏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检查 假体周围感染 非特异性炎症 关节置换术 早期筛查 漏诊率 血液学指标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案例需求导向式护理模式在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和婷 陈爱华 王斐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需求导向式护理模式在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4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0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45例髋关节假... 目的:探讨案例需求导向式护理模式在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4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0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4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案例需求导向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 d行为疼痛评分量表(BP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Harris量表评分,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关节脱节)发生率。结果:两组出院前1 d BPS评分、SCL-90评分均低于入院当日(P<0.01),观察组出院前1 d BPS评分、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出院前1 d Harris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当日(P<0.05),观察组出院前1 d Harri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行二次翻修术患者实施案例需求导向式干预模式,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感,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二次翻修术 案例需求导向式护理 疼痛 并发症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指标在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杜懿伦 吴焘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8941-18946,共6页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作为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的诊断可以极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及降低治疗负担。虽然PJI的诊断近年来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目前仍是一个难题,它需要血清学、组织病理学... 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作为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的诊断可以极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及降低治疗负担。虽然PJI的诊断近年来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目前仍是一个难题,它需要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等各方面检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需要较高的检查费用且经常是有创检查;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血小板相关指标对于假体周围感染有一定的早期筛查、诊断价值,并且有许多文章报道了血小板相关指标对PJI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这种血液指标的检验既简便快捷,又有数字化的检验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将其作为早期诊断PJI的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 大血小板比率 关节置换手术
下载PDF
关节液AD-1、CRP及sTREM-1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邓怀利 雷碧涛 张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液α防御素⁃1(AD⁃1)、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富顺县中医医院就诊的THA患者122例,根据THA患者... 目的探讨关节液α防御素⁃1(AD⁃1)、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富顺县中医医院就诊的THA患者122例,根据THA患者感染情况分为PJI组(37例)和非PJI组(85例)。对两组的关节液AD⁃1、CRP及sICAM⁃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THA患者术后PJI的诊断效能。结果相比非PJI组THA患者,PJI组的关节液AD⁃1、CRP及sICAM⁃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435,8.265,7.834,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AD⁃1、CRP及sICAM⁃1的AUC值分别为0.827(95%CI:0.732~0.923)、0.825(95%CI:0.748~0.902)和0.764(95%CI:0.673~0.855),三者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43(95%CI:0.785~0.901),明显高于AD⁃1、CRP及sICAM⁃1的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49%、100.0%和95.90%,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THA患者术后PJI的关节液AD⁃1、CRP及sICAM⁃1指标随之增高,而三者联合检测在THA患者术后PJI的诊断中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防御素⁃1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下载PDF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抗生素应用
19
作者 杨青君 曹力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8300-8305,共6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改善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生活。该手术的效果包括功能恢复和疼痛减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目前仍然是人工关节翻修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PJI感染复发率较高,故假体周围感... 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改善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生活。该手术的效果包括功能恢复和疼痛减轻。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目前仍然是人工关节翻修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PJI感染复发率较高,故假体周围感染常伴随着长期反复的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同时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常为耐药菌且常伴有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故治疗难度较高。治疗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指南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假体周围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骨科医生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给予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抗生素治疗
下载PDF
某院行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20
作者 邵彤 孙京涛 姜果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7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分析医院行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37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伤口分泌物或假体周围组织等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137例并发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5株(占70.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39株(占26.35%,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和真菌4株(占2.70%);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20.00%),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青霉素、头孢拉宁的耐药率较高(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3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均<30.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普遍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确保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假体周围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