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假体柄长度与股骨远端肿瘤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关系
1
作者 徐刚 陈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究假体柄长度对股骨远端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四川友谊医院行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164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2~8年期间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将患者... 目的探究假体柄长度对股骨远端肿瘤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四川友谊医院行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的164例股骨远端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2~8年期间假体无菌性松动情况将患者分为未松动组和松动组。未松动组126例,男71例,女55例;年龄25~69岁,平均(47.69±5.48)岁。松动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27~70岁,平均(46.12±5.3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的关系;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因素;相关性E值法分析研究结果的敏感性;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假体柄长度与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剂量-效应关系;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假体柄长度与假体使用寿命有关(P<0.001);下肢力线距膝关节中心距离增加是患者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危险因素(P<0.05),假体柄长度、髓腔柄与股骨直径比值、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术后髋-膝-踝角增加是保护因素(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E=2.015;男性患者或女性患者中,假体柄长度与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均不存在非线性关系(P>0.05);当模型预测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概率为0.80时,约登指数最高(77.77),准确度为92.24%,敏感度为85.63%,特异度为92.1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6~0.884,P<0.001)。结论下肢力线距膝关节中心距离、假体柄长度、髓腔柄与股骨直径比值等是股骨远端肿瘤患者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因素,建议外科医生应选择较长的假体柄和较粗的髓腔柄,增加假体髓腔柄与股骨直径和髓腔直径的贴合度,同时术后应定期检查下肢力线偏倚情况,及时重建下肢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柄长度 膝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股骨远端肿瘤
下载PDF
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贾丙申 焦拓 +1 位作者 纪志华 付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84-388,共5页
目的观察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拟定接受TH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防治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拟定接受TH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喷鼻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续断汤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2组术后1年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炎症指标、髋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为6.12%(3/49),对照组为18.75%(9/4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总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个月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中单项评分与总分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续断汤联合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可有效降低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续断汤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骨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关系
3
作者 何耀华 张先龙 眭述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3-405,共3页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下载PDF
RANKL/RNAK/OPG信号通路影响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皓 凃峰 +1 位作者 赵文斌 张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 目的研究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8只小鼠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实验组,最终均分别纳入12只。实验组通过在胫骨近端骨髓腔中注射钴铬颗粒悬液建立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等渗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界膜组织中RANKL、RNAK、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降低,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RANKL、RNAK mRNA及蛋白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实验组建模后6、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建模后6周比较,正常组建模后12周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实验组界膜组织TRAP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小鼠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界膜组织中RANKL、RNAK表达量及RANKL/OPG升高,OPG表达量降低,RANKL/RNAK/OPG信号通路表达失衡与其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 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配 细胞核因子κB受活化因子 骨保护蛋白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庞清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11期1201-1203,共3页
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throplasty,THA)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假体慢性无菌性松动都伴随着骨量的进行性丢失,其丢失的原因主要是骨溶解和作用在髋关节上的机械应力的影响而造成的。应力遮挡和年龄因素引起的骨质... 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throplasty,THA)远期失败的主要原因。假体慢性无菌性松动都伴随着骨量的进行性丢失,其丢失的原因主要是骨溶解和作用在髋关节上的机械应力的影响而造成的。应力遮挡和年龄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磨损都也会造成骨量丢失,从而影响THA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假体无菌性松动 影像学诊断 骨量丢失 机械应力 骨质疏松 年龄因素 应力遮挡
下载PDF
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丰 张超 +2 位作者 姚振强 杨召 孟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6期4886-4891,共6页
背景:近年来,对炎症界膜形成、破骨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应用药物逆转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以"Artificialjoints,Asepticloosen... 背景:近年来,对炎症界膜形成、破骨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应用药物逆转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病理过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目的:综述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以"Artificialjoints,Asepticloosening,Osteoclast,Tumornecrosis factor-a,Interleukin-1,Drugtreatment,Gene Therapy,Bonelos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破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骨丢失"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纳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病机制及预防假体无菌性松动药物的相关研究,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纳入29篇文献进行分析。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治疗所涉及的药物大都已被临床使用,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降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如何提高假体周围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用转基因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是近年来研究的最新进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因为基因治疗的人体安全性尚未解决,所以这些研究还停留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 破骨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骨丢失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韦赤勇 杨有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03-504,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18髋)THR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18髋)THR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3年10个月至18年6个月;骨水泥型10髋、非骨水泥型8髋;假体柄松动10髋,其中Ⅲ型松动6髋,Ⅳ型松动4髋,假体臼松动8髋,其中Ⅱ型松动1髋,Ⅲ型松动4髋,Ⅳ型松动3髋;手术取出的10例骨水泥型假体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区域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8型非骨水泥型假体表层钴铬小珠脱落,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后疗效满意。结论:THR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翻修手术时应彻底清除骨水泥、界膜,植入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假体,使宿主骨和假体界面形成牢固结合,以降低假体植入后的松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 假体无菌性松动
下载PDF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学光 于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期82-83,共2页
人工关节置换现已经成为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晚期髋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能有效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随着科学理念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假体不断研发更新,手术器械不断改进,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10年的... 人工关节置换现已经成为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晚期髋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手段,能有效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功能。随着科学理念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假体不断研发更新,手术器械不断改进,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10年的随访优良率已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假体无菌性松动 诊断价值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 显像 手术操作技术 膝关节疾病 缓解疼痛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雷鸣 王敏 涂利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9期68-69,共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后期假体无菌性松动已日益成为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早期,人们将无菌性松动咎于假体与骨界面间的密贴欠佳,假体安装位置不良以及骨水泥碎裂等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后期假体无菌性松动已日益成为影响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早期,人们将无菌性松动咎于假体与骨界面间的密贴欠佳,假体安装位置不良以及骨水泥碎裂等力学原因,把无菌性松动简单等同于机械性松动。然而目前文献已证实假体周围界膜的存在,普遍认为该界膜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在假体松动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假体松动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实验经兔膝关节植入金属假体后,对其关节滑膜和假体界膜进行研究,探讨MMPs、TIMPs对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实验研究 周围界膜 松动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陈攀宇 黄治龙 +2 位作者 杨茂祥 曾垂剑 李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对比部分翻修与全部翻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5例织金县人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翻修术,并根据翻修程度将... 目的:分析人工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效果,对比部分翻修与全部翻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5例织金县人民医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翻修术,并根据翻修程度将患者分为部分翻修组(6例)与全部翻修组(9例)。比较不同翻修类型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均提高,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双下肢差值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输血量、术后KS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翻修组手术时间更短,血红蛋白(Hb)减少量更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近期疗效显著,且保留部分稳定膝关节假体的部分翻修术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Hb丢失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翻修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唑来膦酸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研究
11
作者 冯文博 李鹏 +2 位作者 王延成 张佩 马红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91-191,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唑来膦酸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择期行THA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本研究已通过邯郸市第二医院... 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唑来膦酸防治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择期行THA治疗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本研究已通过邯郸市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文书批号为FH-202407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原文传递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镁硅玉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漆启华 戴闽 董谢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镁硅玉人工关节假体周围各区的表达和分布变化,探讨髋臼侧及股骨侧各区EMMPRIN...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镁硅玉人工关节假体周围各区的表达和分布变化,探讨髋臼侧及股骨侧各区EMMPRIN和MMP-9表达变化与骨溶解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010年2月-2012年1月8例8髋采用镁硅玉人工关节置换后,因假体无菌性松动行髋关节翻修术中取出的滑膜组织作为实验标本,术中按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股骨分区法取出假体周围各区界膜组织,并结合术前X线片和术中观察,将其分为溶骨区组和非溶骨区组;另取同期8例8髋行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RT-PCR检测EMMPRIN和MMP-9及其mRNA表达,比较分析各组、各区表达差异。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溶骨区组界膜组织中可见大量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聚集增生;非溶骨区组以纤维细胞为主。各组均可见EMMPRIN和MMP-9阳性细胞及基因表达;其中假体周围溶骨区组EMMPRIN、MMP-9阳性细胞率及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非溶骨区组和对照组(P<0.05),非溶骨区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修患者髋臼侧Ⅲ区EMMPRIN阳性细胞率高于Ⅰ、Ⅱ区(P<0.05),I、Ⅱ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区MMP-9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Ⅱ区(P<0.05),Ⅰ、Ⅲ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侧各区EMMPRIN阳性细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7、4、2、3、5、6区,1、7、4区明显高于2、3、5、6区(P<0.05),1、7、4区间及2、3、5、6区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阳性细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l、7、4、2、3、6、5区,1、7区明显高于4、2、3、6、5区(P<0.05),4、2区高于3、6、5区(P<0.05),1区与7区间、4区与2区间以及3、5、6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假体周围EMMPRIN和MMP-9的表达具有一定一致性,其异常表达可能是磨损颗粒造成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溶解 假体无菌性松动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机制及预防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尤田 查振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61-2064,共4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replacement)自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冶金、高分子工业的发展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理论与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术后如何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避免二次手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 arthroplasty/replacement)自发明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冶金、高分子工业的发展及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理论与技术已较为成熟,但术后如何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避免二次手术翻修一直是困扰医务工作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无菌性松动
原文传递
肿瘤型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明 张清 牛晓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40-543,共4页
保肢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假体相关并发症日益凸显,而其中以无菌性松动(asepticloosening,AL)较为多见。Henderson等回顾分析了5个中心的数据后得到肿瘤型假体AL的发生率为4.7... 保肢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常规方法。随着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假体相关并发症日益凸显,而其中以无菌性松动(asepticloosening,AL)较为多见。Henderson等回顾分析了5个中心的数据后得到肿瘤型假体AL的发生率为4.7%,占所有假体失败原因的19%,排在失败原因的第2位;在其进行的文献回顾分析中,AL占肿瘤型假体失败原因的第1位,发生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肿瘤型 治疗 软组织恶肿瘤 失败原因 相关并发症 保肢手术 文献回顾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秦宏敏 葛世荣 +2 位作者 韩会峰 任天成 刘洪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无菌性松动是目前假体翻修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的髋关节翻修手术中有三分之二因为无菌性松动,膝关节翻修中二分之一因为无菌性松动。关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有多种假设和学说,但这些假设多数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报... 无菌性松动是目前假体翻修的最主要原因,目前的髋关节翻修手术中有三分之二因为无菌性松动,膝关节翻修中二分之一因为无菌性松动。关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有多种假设和学说,但这些假设多数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报道等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学说,由此可以看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有诸多的因素造成,绝不是一个单一的病因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 髋关节翻修 病因学说 病例报道 动物实验 手术中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伟兴 张伯生 杨静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年第2期61-63,共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导致假体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受多因素影响,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观察并分析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表现与过程,对于积极开展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治疗与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导致假体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假体无菌性松动受多因素影响,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观察并分析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表现与过程,对于积极开展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早期治疗与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THA后假体无菌性松动临床及影像学的诊断方法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影像学 临床检查
下载PDF
NF-κB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一个潜在靶点
17
作者 杨小刚 戴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1,共3页
1NF-κB家族成员简介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kappaB,NF-κB),于1986年由美国的sen和Whitehead在B细胞提取物中发现,因能与免疫球蛋白的Igk的轻链基因的增强子原件(5’-GGGACTFFCC-3’)结合的核因子,故命名... 1NF-κB家族成员简介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kappaB,NF-κB),于1986年由美国的sen和Whitehead在B细胞提取物中发现,因能与免疫球蛋白的Igk的轻链基因的增强子原件(5’-GGGACTFFCC-3’)结合的核因子,故命名为核转录因子-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人工关节 假体无菌性松动 磨损颗粒
原文传递
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率及相关因素
18
作者 肖何 牛晓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65-369,共5页
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的首例应用是1940年Moore等[1]为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植入的股骨上端金属假体。直到植入后2年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该假体一直未发生无菌性松动。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原发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2]... 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的首例应用是1940年Moore等[1]为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植入的股骨上端金属假体。直到植入后2年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该假体一直未发生无菌性松动。由于术后复发率高,原发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在当时并未被广泛接受[2],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也较少。20世纪下半叶,放化疗的进步为原发骨肉瘤及转移瘤的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3-5]。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的应用才逐渐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无菌性松动 人工关节 肿瘤型 相关因素 原发恶骨肿瘤 保肢治疗 骨巨细胞瘤 术后复发率
原文传递
磨损微粒在无菌性松动关节假体周围迁移聚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建宁 王骏骅 +5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周利武 曾晓峰 郭亭 包倪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的超微结构 ,了解磨损微粒的形态及其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迁移聚积的特征。方法 临床选取 4例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发生无菌性松动病例 ,于翻修术中按照Delee 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 Amstutz股骨分...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的超微结构 ,了解磨损微粒的形态及其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迁移聚积的特征。方法 临床选取 4例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发生无菌性松动病例 ,于翻修术中按照Delee Charnley髋臼分区法和Gruen Amstutz股骨分区法采取假体周围界膜组织 ,以透射电镜进行观察 ,统计各区磨损微粒数目。结果 界膜组织标本含有大量胶原纤维 ,其间可见大量黑色磨损微粒。其中髋臼分区三区磨损微粒聚积数明显高于一区和二区 (P <0 0 5 ) ,股骨分区中一区、七区中磨损微粒明显高于其余各区 (P <0 0 5 )。结论 磨损微粒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微粒 无菌松动关节周围迁移聚积 实验研究 人工关节 骨溶解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药物防治研究
20
作者 何浓 张永胜 +1 位作者 熊福生 陈泽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2期77-80,88,共5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晚期及重度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当前,由于生物材料自身缺陷和人体生物力学等因素影响,并不能保证所有患者术后可以终身正常使用,而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则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老龄化不可避免...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晚期及重度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当前,由于生物材料自身缺陷和人体生物力学等因素影响,并不能保证所有患者术后可以终身正常使用,而髋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则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老龄化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速假体的松动。本文主要对老年骨质疏松症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潜在药物防治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全髋关节置换 假体无菌性松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