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1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碳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微观偏析模型
1
作者 李民 刘洪波 +5 位作者 车晓锐 刘颖 张杰 张彩东 田志强 徐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6,共8页
通过定向凝固、电子探针(EPMA)、Factsage等多种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元素微观偏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定向凝固试验中当拉速为50μm·s-1时,中锰钢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59.77μm;中锰... 通过定向凝固、电子探针(EPMA)、Factsage等多种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元素微观偏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定向凝固试验中当拉速为50μm·s-1时,中锰钢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59.77μm;中锰钢凝固过程组织转变为L→L+γ→γ属于奥氏体凝固模式,无包晶反应的发生,也无铁素体相及其他相的出现;中锰钢定向凝固过程中Mn、Cr在枝晶间的含量明显高于枝晶内,表明Mn、Cr元素发生了明显的正偏析行为;通过对各特征参数求解,构建了中锰钢溶质元素微观偏析模型,发现中锰钢定向凝固过程中Mn元素偏析指数与Brody–Flemings模型符合较好,而Cr元素偏析指数与Clyne–Kurz模型分布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耐磨钢 电子探针 定向凝固 二次枝晶间距 微观偏析模型
下载PDF
氧化铝坩埚在注浆成型中的颗粒偏析调控
2
作者 李杰 樊嘉显 +4 位作者 范红娜 李鑫 齐长见 郭亚杰 许西庆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高性能坩埚的研究对高温合金的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坩埚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颗粒偏析导致坩埚微观结构不均匀、综合性能较差等问题,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了高温合金熔炼用Al_(2)O_(3)坩埚,研究了分散剂、固相含量在注浆成型中对Al_(2)O_(3)... 高性能坩埚的研究对高温合金的发展至关重要,鉴于坩埚制备过程中容易产生颗粒偏析导致坩埚微观结构不均匀、综合性能较差等问题,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了高温合金熔炼用Al_(2)O_(3)坩埚,研究了分散剂、固相含量在注浆成型中对Al_(2)O_(3)坩埚颗粒偏析的影响,并结合颗粒偏析的理论分析进行探讨,以减少成型过程中颗粒偏析现象对坩埚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加入0.3 wt%柠檬酸铵和0.3 wt%阿拉伯树胶作为分散剂,固相含量为66 vol%时实现了注浆成型Al_(2)O_(3)坩埚中颗粒偏析的调控,制备的Al_(2)O_(3)坩埚结构均匀,可用于高温合金熔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成型 Al_(2)O_(3)坩埚 颗粒偏析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双辊铸轧2060铝锂合金的偏析行为
3
作者 许知湛 李勇 张彦东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为探究溶质偏析行为对双辊铸轧Al-Li合金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成功制备了不同工艺范围下的铝锂合金铸轧板坯,并构建了热-流耦合模型。结合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探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组... 为探究溶质偏析行为对双辊铸轧Al-Li合金组织和腐蚀行为的影响,成功制备了不同工艺范围下的铝锂合金铸轧板坯,并构建了热-流耦合模型。结合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探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组织的耐蚀性差异。结果表明:TRC-3高铸轧速条件下的制备出现了显著的宏观偏析现象。通过结合温度和流速的计算,详细分析了这种偏析机制的结果。偏析将遗传到最终的T6状态组织,恶化T_(1)相的析出,并恶化最终的耐腐蚀性能。深入讨论了偏析对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低偏析、高耐腐蚀性的铸轧铝锂合金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辊铸轧 2060铝锂合金 热-流耦合模型 偏析行为 耐腐蚀抗性
下载PDF
改善弹簧钢小方坯中心偏析及线材性能工艺优化
4
作者 孙剑 李杰 +3 位作者 张彩东 李杰 赵海涛 任刚 《特殊钢》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55SiCr弹簧钢,用户加工后的油淬火钢丝断面收缩率在40%以下,影响后续卷簧过程和弹簧的使用寿命,通过低倍酸洗试验,拉伸试验,油淬火调质处理,钻屑试验等方法对铸坯和线材进行评价检测,发现铸坯中心偏析是导致拉拔性能差...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55SiCr弹簧钢,用户加工后的油淬火钢丝断面收缩率在40%以下,影响后续卷簧过程和弹簧的使用寿命,通过低倍酸洗试验,拉伸试验,油淬火调质处理,钻屑试验等方法对铸坯和线材进行评价检测,发现铸坯中心偏析是导致拉拔性能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连铸工艺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过热度控制对铸坯偏析及线材拉拔性能有显著影响,过热度为35℃相较于过热度18℃,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分别提高2%和0.8%;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从150 A增加到320 A,中心等轴晶率由8%~8.5%增加到10.5%,但是中心碳平均偏析指数也随之增加;相同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时,降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强度有利于改善中心偏析;铸坯中心碳平均偏析指数由1.10降低到1.02时,油淬火调质态线材断面收缩率由39%增加到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过热度 电磁搅拌 中心偏析 断面收缩率
下载PDF
复合电磁搅拌对45钢连铸圆坯碳偏析的影响
5
作者 范方国 贺继勇 +2 位作者 解洪超 刘磊 李鹏超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1期16-17,共2页
以齿轮用45钢Φ210 mm连铸圆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复合电磁搅拌(M+F-EMS)与单独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连铸圆坯碳偏析效果的影响,确定复合电磁搅拌参数对连铸圆坯碳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电磁搅拌比单独使用结晶器电... 以齿轮用45钢Φ210 mm连铸圆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复合电磁搅拌(M+F-EMS)与单独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对连铸圆坯碳偏析效果的影响,确定复合电磁搅拌参数对连铸圆坯碳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复合电磁搅拌比单独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的碳偏指数波动小。最佳复合电磁搅拌参数为M-EMS 2 Hz/200 A;F-EMS 8 Hz/2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连铸 复合电磁搅拌 偏析
下载PDF
高质量铸坯的连铸夹杂物及偏析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长华 《中国金属通报》 2024年第2期197-199,共3页
伴随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尤其汽车板及建筑领域钢材更为严格。为了提升最终钢材产品质量,炼钢精炼过程中应提升钢材的纯净度,降低钢材中夹杂物成分比例。为进一步实现铸坯质量提升,改善铸坯心部质量及... 伴随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尤其汽车板及建筑领域钢材更为严格。为了提升最终钢材产品质量,炼钢精炼过程中应提升钢材的纯净度,降低钢材中夹杂物成分比例。为进一步实现铸坯质量提升,改善铸坯心部质量及成分偏析问题,对铸坯夹杂物、铸坯偏析进行系统分析,对连铸工艺进行现场调研,查找影响铸坯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控制环节,并根据分析结果研究确定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中间包低氧浇铸复合控制技术、超大规格圆坯凝固偏析控制技术,从而实现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升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偏析 电磁感应 应用
下载PDF
方坯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世存 宋宗亮 赵祥峰 《甘肃冶金》 2023年第3期57-59,共3页
分析了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的原因,制定了降低过热度、优化各牌号高碳钢二冷水量等控制措施,借助铸坯内部白亮带验证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搅拌效果,措施实施后铸坯碳偏析指数明显降低,高碳钢铸坯中心偏析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控制。
关键词 中心偏析 杯锥状 过热度 V型偏析 偏析指数
下载PDF
B对Mo等合金元素在γ-Fe∑9、∑11晶界偏析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闫新 张翊 +2 位作者 杨静 陈津 韩培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5-1062,共8页
【目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Cr、Mo等元素的严重偏析,使得其在热轧过程中析出大量富Mo、Cr第二相,从而引发轧制开裂、分层等问题,B微合金化有利于遏制σ相的析出。【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B对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基体、析... 【目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Cr、Mo等元素的严重偏析,使得其在热轧过程中析出大量富Mo、Cr第二相,从而引发轧制开裂、分层等问题,B微合金化有利于遏制σ相的析出。【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B对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基体、析出相的影响及其Cr、Mo等元素分布,并结合实验结果,以γ-FeΣ9(221)、γ-FeΣ11(113)两种晶界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r、Ni、Mn、Mo、Cu、Si在两种晶界处的偏析倾向,探讨了B处于晶界时,对以上元素晶界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以上合金元素均可固溶于γ-FeΣ9、γ-FeΣ11晶界结构体系,Cr、Mo均有在γ-FeΣ9、γ-FeΣ11晶界偏析的倾向,Mo在晶界处偏析倾向最为严重;而B处于晶界时,可抑制Cr、Mo在γ-FeΣ11晶界的偏析,对Mo在γ-FeΣ9晶界偏析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从原子层次上诠释了实验中B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抑制富Mo析出相析出的本质,为后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晶界 偏析
下载PDF
高纯铝旋转偏析行为研究
9
作者 张飞 马冰 +1 位作者 孙耀宁 陈长科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纯铝的旋转偏析设备、Element GD型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结合界面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偏析速度和旋转速度对高纯铝提纯效果的影响以及杂质元素在偏析锭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晶体以平界面生长的临界速度为52 mm/h。偏...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纯铝的旋转偏析设备、Element GD型辉光放电质谱仪(GDMS),结合界面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偏析速度和旋转速度对高纯铝提纯效果的影响以及杂质元素在偏析锭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晶体以平界面生长的临界速度为52 mm/h。偏析速度增加,导致杂质元素在晶体中的浓度明显增加,提纯率显著降低,偏析速度增加破坏原有稳定扩散状态,改变了杂质元素分凝能力。旋转速度增加,诱发杂质元素在晶体中的浓度明显降低,提纯率显著增加,旋转偏析有效提高熔体温度梯度,降低有效分配系数(K_(e)),改善晶体提纯效果。平衡分配系数(K0)<1的杂质元素含量从偏析锭心部到表面逐渐增加,K_(0)>1的杂质元素正好相反,杂质元素浓度极差表明偏析锭底部均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偏析 偏析速度 旋转速度 提纯率
下载PDF
30Cr13中厚板中心偏析原因分析及改进
10
作者 蒋鹏 胡自明 +2 位作者 李翠 曹鹏 张林 《山东冶金》 CAS 2023年第6期26-28,共3页
使用200 mm厚度30Cr13连铸板坯生产中厚板时,中心厚度层位置出现严重中心偏析缺陷,为查明原因取样进行分析。低倍检测发现中心偏析B 2.5级,金相分析中心偏析缺陷出现残余奥氏体组织+簇状的碳化物析出,通过调整连铸机二冷水冷却工艺,投... 使用200 mm厚度30Cr13连铸板坯生产中厚板时,中心厚度层位置出现严重中心偏析缺陷,为查明原因取样进行分析。低倍检测发现中心偏析B 2.5级,金相分析中心偏析缺陷出现残余奥氏体组织+簇状的碳化物析出,通过调整连铸机二冷水冷却工艺,投用电磁搅拌,提高轻压下值,中心偏析缺陷得到了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13钢 中心偏析 碳化物析出 电磁搅拌 二冷水
下载PDF
TA10钛合金中合金元素偏析行为研究
11
作者 李佳佳 任驰强 +3 位作者 丁一明 王超南 李维 贠鹏飞 《特钢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分析了TA10钛合金中的合金元素的宏观及微观偏析行为,并提出了针对TA10钛合金真空自耗熔炼时减小合金元素偏析趋势的控制方法。通过对铸锭取样分析、对该铸锭所制备棒材进行高倍检查及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Ni、Mo... 本文分析了TA10钛合金中的合金元素的宏观及微观偏析行为,并提出了针对TA10钛合金真空自耗熔炼时减小合金元素偏析趋势的控制方法。通过对铸锭取样分析、对该铸锭所制备棒材进行高倍检查及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Ni、Mo元素在钛合金中在微观偏析中表现为自晶内向晶界处富集,且Ni元素在晶界处富集程度更为明显;2)、针对TA10钛合金熔炼,可采用分阶段控制熔速+浅熔池、小稳弧长搅拌的方法,以此来减小铸锭中的元素偏析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0钛合金 真空自耗电弧熔炼 宏观偏析 微观偏析
下载PDF
中锰耐磨钢Cr、Mn元素偏析行为分析
12
作者 李民 刘洪波 +4 位作者 车晓锐 谢荣圆 刘颖 张彩东 田志强 《河北冶金》 2023年第12期40-45,共6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和电子探针(EPMA)检测技术对Fe-0.95C-0.2Si-8.5Mn-2.1Cr-0.32Mo中锰耐磨钢的宏、微观偏析特性进行了研究。ICP结果表明,在铸锭横截面不同位置处,Cr、Mn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偏析指数都接近于1,即Cr、M...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和电子探针(EPMA)检测技术对Fe-0.95C-0.2Si-8.5Mn-2.1Cr-0.32Mo中锰耐磨钢的宏、微观偏析特性进行了研究。ICP结果表明,在铸锭横截面不同位置处,Cr、Mn元素含量相差不大,偏析指数都接近于1,即Cr、Mn元素未表现出明显的宏观偏析行为;EPMA点扫描结果表明,从二次枝晶中心轴线向枝晶边缘Cr、Mn元素含量逐渐增加,Mn由8.34%增加到10.34%,Cr由2.41%增加到3.43%;线扫描和面扫描结果同时表明Cr、Mn元素在二次枝晶间残余液相中的含量显著高于二次枝晶内,而Si、Al等元素在枝晶内外分布较为均匀。这表明在中锰耐磨钢的凝固过程中Cr、Mn元素发生了明显的正微观偏析行为,而Si、Al元素未见明显微观偏析行为存在。采用偏析指数对Cr、Mn元素的微观偏析程度进一步表征,经过计算得到Cr、Mn元素最大偏析指数分别为1.17、1.14,表明在此成分下元素的偏析程度为Cr>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耐磨钢 宏观偏析 CR MN 偏析指数
下载PDF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的铸轧7B05铝合金元素偏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冰 孙丹丹 +4 位作者 万卫浩 王辉 董彩常 赵雷 王海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3-1419,共7页
材料内部微观尺度上成分、组织结构控制精度低、波动大是制约高铁铝合金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大尺寸铝合金成分均匀性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研究铝合金偏析的区域通常较小且不连续,定量统计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微区分... 材料内部微观尺度上成分、组织结构控制精度低、波动大是制约高铁铝合金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大尺寸铝合金成分均匀性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研究铝合金偏析的区域通常较小且不连续,定量统计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微区分辨率较高的微束X荧光与原位定量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点、线、面、频度分布等方面对成分分布数据进行解析,研究了较大尺寸范围内铝合金成分偏析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铸轧7B05铝合金截面中心层存在接近2 mm的偏析带,Al,Cr,Ti和Zr元素为正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表面高,Cu,Fe和Zn元素为负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层含量低;各元素含量分布的统计偏析程度整体较小,分布最均匀的为Al元素,统计偏析度最小为0.01%,Ti和Fe元素分布较不均匀,统计偏析度分别为0.81%和0.6%;Fe元素与Mn元素在面分布中出现较明显的点状偏析,这是由于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经显微偏析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后续的热轧成型中破裂成多个连续排列的第二相所致。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该方法所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30 mm×6 mm尺寸范围内所测元素面分布与线分布结果与荧光结果趋势完全一致。综上所述,使用微束X荧光结合原位统计的方法,对铸轧7B 05铝合金点、线、面、频度分布及偏析程度的计算,可提供大量分析数据,对于量化研究大尺寸范围内轧板截面组织、性能的波动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 原位统计分析 铸轧铝合金 显微偏析 偏析 偏析
下载PDF
Cr/W合金元素在α-Fe晶界上偏析热力学行为研究
14
作者 赵宏睿 曹金利 +4 位作者 王瑾 贾丽霞 豆艳坤 潘才富 贺新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9-198,共10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聚变堆的候选结构材料,溶质元素在晶界上的偏析行为会引起材料晶界强化或弱化(脆化),因此研究溶质元素的晶界偏析行为对RAFM钢的研发和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Metropolis蒙特卡...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是聚变堆的候选结构材料,溶质元素在晶界上的偏析行为会引起材料晶界强化或弱化(脆化),因此研究溶质元素的晶界偏析行为对RAFM钢的研发和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Metropolis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300~800 K下不同模拟合金(FeW、FeCrW)中Cr/W元素在晶界上的偏析行为,讨论了空位、温度对合金元素在晶界偏析的热力学影响以及W和Cr元素在晶界偏析上的耦合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FeW模型合金中,W元素会在晶界附近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在FeCrW模型合金中,未观察到W元素在晶界处富集,Cr元素会在大部分晶界处富集。因此,Cr元素会抑制W在晶界处富集,主要原因是Cr与W之间的排斥作用。此外,研究表明,空位对Cr和W在晶界上的偏析行为无明显影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质元素在晶界上的偏析程度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M钢 对称倾侧晶界 溶质元素 晶界偏析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偏析带对贝氏体钢轨钢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韩青阳 程丹 +3 位作者 任映奇 郑春雷 吕博 张福成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6,共9页
以实际使用的含有偏析带的贝氏体钢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贝氏体钢在不同偏析角度下腐蚀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控制磨损方向与成分偏析带夹角呈0°、45°以及90°,用以模拟列车直线段打滑以... 以实际使用的含有偏析带的贝氏体钢轨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贝氏体钢在不同偏析角度下腐蚀磨损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控制磨损方向与成分偏析带夹角呈0°、45°以及90°,用以模拟列车直线段打滑以及曲线段晃车过程。结果表明:在45°时,腐蚀电位偏负,腐蚀电流较大,易发生腐蚀。在45°磨损时,磨损划过偏析界面,阻力较大,磨损较严重。当磨损载荷为90 N时,腐蚀磨损表面出现与偏析带走势方向一致的锈层。偏析带处较多的Cr能够促进α-FeOOH的形成,并提高锈层的致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轨钢 偏析 腐蚀 磨损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下注式铸轧2624铝合金偏析行为和性能影响
16
作者 任安吉 李贝贝 +3 位作者 徐豫 于巍 李勇 许光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135,共10页
借助模拟铸轧区流场,并采用SEM、EPMA、DSC、电导率和常温拉伸性能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下注式双辊铸轧2624铝合金偏析行为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铸轧过程中偏析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下注式双辊铸轧的2624铝合金边部出现大... 借助模拟铸轧区流场,并采用SEM、EPMA、DSC、电导率和常温拉伸性能测试手段,详细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下注式双辊铸轧2624铝合金偏析行为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铸轧过程中偏析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下注式双辊铸轧的2624铝合金边部出现大尺寸带状偏析,溶质元素呈现宏观反偏析现象;浇注温度和铸轧速率的降低可以增强涡流的峰值速率,减弱宏观偏析程度;冷却速率的增强可以减弱微观偏析程度,降低电导率;此外,铸轧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随着浇注温度和铸轧速率的降低逐渐增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624铝合金 下注式双辊铸轧 工艺参数 偏析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与超声作用对6082铝合金成分偏析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刘俞伯 申玉婷 +3 位作者 张宇博 李绍威 许晨玲 李廷举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6,共7页
消除宏观偏析是制备高品质6082铸坯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电磁搅拌、超声场和添加细化剂等熔体处理手段对6082铸锭宏观偏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电磁搅拌和超声场均能减少Mg和Si的偏析,作用效果随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和超声作用时间... 消除宏观偏析是制备高品质6082铸坯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电磁搅拌、超声场和添加细化剂等熔体处理手段对6082铸锭宏观偏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加电磁搅拌和超声场均能减少Mg和Si的偏析,作用效果随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和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磁场电流强度为20 A时,Mg和Si的偏析比由未施加电磁搅拌的1.113、1.224减小至1.037、1.048,分别降低6.8%和14.3%。施加超声作用150s时,Mg和Si的偏析比减小至1.041和1.047,相较未施加时,降低了6.5%和14.5%。同时,电磁搅拌和超声作用有效促进了元素在横截面径向上的均匀分布。作为对比,加入Al-Ti-B细化剂可大幅减小6082的平均晶粒尺寸,但对元素偏析作用不明显,电磁搅拌和超声作用对偏析的改善作用主要源自物理搅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宏观偏析 电磁搅拌 超声作用
下载PDF
铸态金铂合金的成分偏析调控研究
18
作者 牛劲松 胡锐 罗贤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17,共9页
金铂合金以高密度、高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超低剩磁矩和磁化率在航空领域中作为验证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金铂合金制备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采用高频感应炉和喷铸两种工艺制备... 金铂合金以高密度、高硬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及超低剩磁矩和磁化率在航空领域中作为验证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金铂合金制备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成分偏析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采用高频感应炉和喷铸两种工艺制备金铂合金样品,通过多道次轧制并结合固溶工艺研究金铂合金的成分偏析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高频感应炉制备的金铂合金成分偏析较为严重,喷铸工艺成功实现对金铂合金成分偏析的调控,通过EDS能谱分析发现喷铸工艺较感应熔炼工艺可将成分偏差由20%控制为1%。随后利用Anasys fluent计算模拟得到金铂合金两种不同制备工艺下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流场及溶质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偏析 金铂合金 有限元模拟 溶质场
下载PDF
大型钢锭中通道(A、V)偏析的预测及防止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厚发 方大成 《大型铸锻件》 1995年第3期45-47,50,共4页
通道偏析是糊状区富集溶质沿枝晶间隙流动所引起。本文论述了近年来人们在A、V偏析形成临界条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根据流体流动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些防止通道偏析的措施。
关键词 通道偏析 A偏析 V偏析 流动稳定性 钢锭
下载PDF
板坯二冷辊式电磁搅拌对铸坯偏析的影响
20
作者 李晓冬 黄友坡 +1 位作者 李亮 金柱元 《冶金信息导刊》 2023年第3期11-14,共4页
为解决铸坯中心偏析导致成形过程中存在厚度方向四分之一分层开裂、中心开裂、焊接不良等质量问题,开展了连铸电磁搅拌工艺研究。基于理论计算,优化了电磁搅拌安装位置、频率、电流等工艺参数;通过生产实践及铸坯低倍结果分析,表明电磁... 为解决铸坯中心偏析导致成形过程中存在厚度方向四分之一分层开裂、中心开裂、焊接不良等质量问题,开展了连铸电磁搅拌工艺研究。基于理论计算,优化了电磁搅拌安装位置、频率、电流等工艺参数;通过生产实践及铸坯低倍结果分析,表明电磁搅拌安装位置为三段扇形段,频率为5Hz,电流400A,工艺最优,中心偏析控制低于C类2.0级占比由40.81%提升至88.9%,因偏析导致的四分之一分层开裂、中心开裂、焊接不良等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电磁搅拌 频率 电流 位置 中心偏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