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钛酸中亚铁离子脱出的研究
1
作者 杨懿 王珏 +3 位作者 徐盼 阳静 周骏宏 潘春瑛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偏钛酸的含铁量严重影响钛白粉的白度。作者利用硫酸亚铁与不同配位剂进行配位,探究适合的配位剂。再利用配位剂与偏钛酸中亚铁离子进行配位,通过水洗过滤的方式将亚铁配合物与偏钛酸进行分离,从而获得低含铁量...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中,偏钛酸的含铁量严重影响钛白粉的白度。作者利用硫酸亚铁与不同配位剂进行配位,探究适合的配位剂。再利用配位剂与偏钛酸中亚铁离子进行配位,通过水洗过滤的方式将亚铁配合物与偏钛酸进行分离,从而获得低含铁量的偏钛酸,提高成品钛白粉的品质。实验结果表明邻菲啰啉溶液与偏钛酸反应时,邻菲啰啉量大除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除铁 硫酸亚铁 配位剂 PH
下载PDF
赤泥硫酸铵焙烧浸出液水解制备偏钛酸的研究
2
作者 潘思呈 徐红彬 +3 位作者 张红玲 董玉明 张宏军 娄太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采用选择性水解的方法利用赤泥硫酸铵焙烧熟料浸出液制备偏钛酸以回收钛。首先添加还原铁粉作为还原剂,将浸出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然后控制水解条件,将浸出液中的四价钛离子通过水解反应合成偏钛酸并对其进行分离回收。... 采用选择性水解的方法利用赤泥硫酸铵焙烧熟料浸出液制备偏钛酸以回收钛。首先添加还原铁粉作为还原剂,将浸出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然后控制水解条件,将浸出液中的四价钛离子通过水解反应合成偏钛酸并对其进行分离回收。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液中钛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还原铁粉加入量为三价铁离子完全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所需铁粉的理论量、水解温度为140℃、水解时间为4 h、终点pH=2.0、添加晶种的含钛量占浸出液总钛含量的9%。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浸出液中钛的水解率达到95%;偏钛酸产物具有锐钛矿晶型且结晶度较低;产物形貌为不规则的圆形球体颗粒及块状聚集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团聚现象;偏钛酸颗粒吸附有一定量的硫酸盐,经计算水解产物组成为TiO_(2)·0.7H_(2)O·0.08S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水解 赤泥 硫酸铵 偏钛酸
下载PDF
偏钛酸作前驱体水热合成TiO_2微粉 被引量:58
3
作者 陈代荣 孟祥建 +1 位作者 李博 孙思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考察了偏钛酸作前驱体水热合成TiO2微粉过程中偏钛酸、正钛酸及水溶液中阴、阳离子,如PO34-、Ac-、Zn2+、NH+够等与TiO2物相的关系,并探讨了阴、阳离子对TiO2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物相与前驱体偏钛酸的微结构有关,HN+4、Zn+... 考察了偏钛酸作前驱体水热合成TiO2微粉过程中偏钛酸、正钛酸及水溶液中阴、阳离子,如PO34-、Ac-、Zn2+、NH+够等与TiO2物相的关系,并探讨了阴、阳离子对TiO2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物相与前驱体偏钛酸的微结构有关,HN+4、Zn+4、Zn2+、正钛酸及小的、低价阴离子能促进金红石物相的形成,而大的、高价阴离子则利于锐钛矿物相的形成,且影响TiO2颗粒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水热法 二氧化钛
下载PDF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中的偏钛酸回收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红 钟璟 +1 位作者 邢卫红 徐南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5-329,共5页
本文采用无机分离膜技术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产生的废酸、废水中的偏钛酸回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烧结生产的α—Al2O3陶瓷膜处理废酸、废水具有性能稳定、再生容易、操作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提... 本文采用无机分离膜技术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产生的废酸、废水中的偏钛酸回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粒子烧结生产的α—Al2O3陶瓷膜处理废酸、废水具有性能稳定、再生容易、操作成本低等突出优点,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提高了钛白粉的收率,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无机膜 硫酸法 钛白粉 回收 水处理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宜江 李红 +1 位作者 徐南平 时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研究了清洗时间、外压脉冲等不同清洗方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结合SEM及EDX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清洗机理,同时对清洗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 对陶瓷微滤膜回收偏钛酸过程中膜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研究了清洗时间、外压脉冲等不同清洗方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并结合SEM及EDX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清洗机理,同时对清洗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效果好且稳定的清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微滤膜 清洗方法 膜分离 偏钛酸 膜污染
下载PDF
用工业钛液制备纳米偏钛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于延芬 柴立元 +3 位作者 彭兵 韦顺文 苏维丰 苑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7,共6页
以廉价的工业TiOSO4溶液为原料,通过热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H3TiO4)。研究钛液酸度、钛液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等主要因素对TiOSO4溶液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偏钛酸粉末粒径厦粒径分... 以廉价的工业TiOSO4溶液为原料,通过热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前驱体偏钛酸(H3TiO4)。研究钛液酸度、钛液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等主要因素对TiOSO4溶液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对偏钛酸粉末粒径厦粒径分布进行检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偏钛酸的形貌和粒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直接影响偏钛酸的粒径及其分布,其中,钛液酸度的影响最大;水解条件时TiOSO4水解率和偏钛酸粒径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结合点,即当c(H^+)为2.6~2.8mol/L,p(TiOSO4)(接TiO2计)为25~28g/L,水解时间为60min,水解温度为125℃时,TiOSO4的水解率可达95%以上,得到的偏钛酸呈球形且粒径为4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钛液 纳米偏钛酸 热水解法 水解因素
下载PDF
偏钛酸制备纳米TiO_2粉体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世英 周武艺 +1 位作者 唐绍裘 万隆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78,共4页
以偏钛酸为原料通过常温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等手段对粉体的晶型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Scherrer方程计算得到晶粒尺寸与电镜照片结果吻合。用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甲基橙的降解性能,当分散剂加入质量分数为... 以偏钛酸为原料通过常温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用XRD和TEM等手段对粉体的晶型和形貌进行表征,根据Scherrer方程计算得到晶粒尺寸与电镜照片结果吻合。用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对甲基橙的降解性能,当分散剂加入质量分数为13.5%,氨水溶液的pH值为4.0时得到的光催化剂粉体的晶粒尺寸均匀,粒径为10—20 nm,降解甲基橙的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偏钛酸爆轰合成纳米TiO_2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晓杰 陈涛 +1 位作者 张越举 曲艳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1-1393,共3页
首先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及目前现有的合成纳米二氧化钛技术方法及特点做了简单的介绍。其次主要地介绍了以偏钛酸为原料,混合炸药爆轰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研究。并用XRD、TEM、DTA/TG和比表面仪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 首先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及目前现有的合成纳米二氧化钛技术方法及特点做了简单的介绍。其次主要地介绍了以偏钛酸为原料,混合炸药爆轰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粉末的研究。并用XRD、TEM、DTA/TG和比表面仪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二氧化钛粉末为纳米级,晶型为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的混晶,颗粒呈球形和片状,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平均晶粒度大小分别为6.8和24nm,纳米粉末的比表面积为116.8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钛 偏钛酸 爆轰合成
下载PDF
以偏钛酸为原料制备纳米TiO_2的方法与工业生产 被引量:13
9
作者 魏绍东 袁良正 王玉倩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介绍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偏钛酸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均匀沉淀法工业生产纳米TiO2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打下... 介绍了以硫酸法TiO2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偏钛酸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的方法,研究了相关的工艺过程及反应条件,对均匀沉淀法工业生产纳米TiO2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偏钛酸 直接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
下载PDF
以工业偏钛酸为原料制备光催化性纳米TiO_2薄膜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成军 钟本和 +1 位作者 刘恒 张允湘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9-1092,共4页
以廉价的工业偏钛酸代替了常用的钛酸丁酯为原料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牢固透明的纳米TiO2 薄膜。扫描探针显微镜 (DFM)观察到TiO2 颗粒的粒径为 2 0~ 30nm。X射线衍射 (XRD)表明 :本研究得到的TiO2 煅烧温度在 5 0 0~ 70 0℃均为稳定的... 以廉价的工业偏钛酸代替了常用的钛酸丁酯为原料在玻璃基体上制备了牢固透明的纳米TiO2 薄膜。扫描探针显微镜 (DFM)观察到TiO2 颗粒的粒径为 2 0~ 30nm。X射线衍射 (XRD)表明 :本研究得到的TiO2 煅烧温度在 5 0 0~ 70 0℃均为稳定的锐钛型。以光降解甲基橙溶液试验检测了TiO2 薄膜的光催化性 ,试验结果表明 :涂层越厚光催化效率越高 ,镀膜 5次时 ,光降解率达到 90 4 5 % ,掺入SnO2 后光降解率由 81 6 8%提高到 91 2 2 % ,薄膜经稀H2 SO4处理后光降解率由 81 6 8%提高到 88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光催化性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 光降解 表面酸处理
下载PDF
偏钛酸为原料烧结法制备超细六钛酸钾晶须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春艳 刘于民 +6 位作者 漆琳 任敏 王爱丽 殷恒波 姚恒平 奉辉 陈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70-2274,共5页
采用偏钛酸(H2TiO3)和碳酸钾(K2CO3)为原料,研究不同碳酸钾和偏钛酸中TiO2的摩尔比(n(K2CO3)/n(TiO2))、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物钛酸钾晶型与形貌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其相组成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偏钛酸为原料六钛酸... 采用偏钛酸(H2TiO3)和碳酸钾(K2CO3)为原料,研究不同碳酸钾和偏钛酸中TiO2的摩尔比(n(K2CO3)/n(TiO2))、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物钛酸钾晶型与形貌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其相组成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偏钛酸为原料六钛酸钾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K2CO3)/n(TiO2)为1/3.5,经过(900℃,1h)+(1000℃,2h)+(1100℃,2h)+(1150℃,2h)高温下焙烧,即可得到平均直径为0.62μm、平均长度为11.06μm的六钛酸钾晶须。产物中六钛酸钾晶须的含量高达97.1%。合成的六钛酸钾晶须亮度为87.26,具有良好的白色颜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碳酸钾 钛酸 晶须
下载PDF
以偏钛酸为钛源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粉体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昭平 李思平 倪师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以偏钛酸为钛元素的来源,与草酸反应生成钛的草酸络合物,然后与氯化钡进行化学共沉淀反应.制备出钛酸钡粉体。沉淀反应过程的 pH 值对钡钛摩尔比起着关键的作用。热分解的温度控制在950℃并保温3.5h 对样品的粒度和晶型有利。在该工艺... 以偏钛酸为钛元素的来源,与草酸反应生成钛的草酸络合物,然后与氯化钡进行化学共沉淀反应.制备出钛酸钡粉体。沉淀反应过程的 pH 值对钡钛摩尔比起着关键的作用。热分解的温度控制在950℃并保温3.5h 对样品的粒度和晶型有利。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度为0.37μm、粒度分布均匀,形貌为球形,钡钛比达到0.999,具有四方相的晶体结构、主含量为99.81%,杂质含量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 化学共沉淀法 电子陶瓷 正温度系数 偏钛酸 钛酸钡粉体 制备 钛源 平均粒度 共沉淀反应
下载PDF
钛液水解工艺对偏钛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健春 王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5,共3页
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法制备偏钛酸,使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偏钛酸的粒度分布,通过沉降高度和洗涤时间判断偏钛酸的过滤性能。考察了晶种加入量、变灰点时间、钛液浓度、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对偏钛酸粒度分布及其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 采用外加晶种常压水解法制备偏钛酸,使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偏钛酸的粒度分布,通过沉降高度和洗涤时间判断偏钛酸的过滤性能。考察了晶种加入量、变灰点时间、钛液浓度、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对偏钛酸粒度分布及其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种加入量、钛液浓度和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对偏钛酸性能有显著影响,晶种加入量越大、钛液浓度越低、水解速度就越快,变灰时间越短,得到的偏钛酸的粒度分布也越宽,过滤性能越差。延长二次沸腾保温时间可以使偏钛酸粒度分布更窄,粒子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种 水解 偏钛酸 粒度分布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纯立方相偏钛酸锌纳米粉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哲 张萍 +2 位作者 赵子琪 邹佳宏 兰中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03-306,共4页
以工业偏钛酸和ZnSO_4为原料,Na_2CO_3做沉淀剂,由液相沉淀反应制备立方相纳米偏钛酸锌粉体,采用DSC、XRD、TEM、FTIR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600℃下煅烧3h可制得纯立方相纳米ZnTiO_3粉体,粒径约为60~130 nm,在更高... 以工业偏钛酸和ZnSO_4为原料,Na_2CO_3做沉淀剂,由液相沉淀反应制备立方相纳米偏钛酸锌粉体,采用DSC、XRD、TEM、FTIR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600℃下煅烧3h可制得纯立方相纳米ZnTiO_3粉体,粒径约为60~130 nm,在更高温度下立方相ZnTiO_3将向六方相ZnTiO_3转变,并进一步分解为Zn_2TiO_4和金红石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纳米粉体 沉淀法
下载PDF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辉 郭灵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钟辉*郭灵虹(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四川联合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关键词偏钛酸锂,离子交换剂,合成,固相反应动力学1997-08-25收稿,1997-12-1...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固相合成反应动力学钟辉*郭灵虹(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四川联合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都)关键词偏钛酸锂,离子交换剂,合成,固相反应动力学1997-08-25收稿,1997-12-10修回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离子交换剂 合成 固相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陶瓷膜回收钛白生产中偏钛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宜江 钟王景 +2 位作者 李红 徐南平 时钧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8年第7期17-20,共4页
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陶瓷微滤膜回收钛白生产中的偏钛酸。研究了膜孔径及主要操作参数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膜孔径和过滤操作参数。重点研究了膜污染的控制技术和膜清洗方法,为陶瓷膜错流过滤回收偏钛酸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陶瓷 微波膜 偏钛酸 钛白 颜料 过滤
下载PDF
无机膜回收硫酸法钛白生产中偏钛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杰 金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40-42,47,共4页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的新型分离技术。采用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高机械强度等特点的无机膜进行溶液中微米及亚微粒子的分离 ,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高温、腐蚀性环境下 ,有其独特的优势。以无机盐生产过程中微米...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的新型分离技术。采用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高机械强度等特点的无机膜进行溶液中微米及亚微粒子的分离 ,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高温、腐蚀性环境下 ,有其独特的优势。以无机盐生产过程中微米和亚微米粒子的液固分离为工业背景 ,对α -Al2 O3 陶瓷微滤膜回收硫酸法钛白生产酸性废水中的偏钛酸粒子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陶瓷微滤膜处理钛白废水过程的工艺参数对过程的影响 ,确定了合适的操作参数及有效的膜污染控制和清洗方法 ,为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使无机膜回收偏钛酸技术的工业化进程又推进了一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钛白 硫酸法 偏钛酸粒子 回收 反冲 膜清洗
下载PDF
酸度对偏钛酸水热法合成纳米TiO_2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莉 褚道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考察了酸度对偏钛酸作前驱体水热合成TiO2 纳米粒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合成的TiO2 纳米粒子为锐钛矿型 ,增加酸度有利于提高合成的TiO2
关键词 偏钛酸 水热法 TIO2纳米粒子 光电化学 纳米二氧化钛 锐钛矿型 酸度 前驱体
下载PDF
泡沫陶瓷基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和洗脱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理元 刘义武 +1 位作者 周大利 姚歉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75-1280,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把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负载在堇青石基泡沫陶瓷上,采用离子交换柱研究了所制备的样品的动态吸附和洗脱性能.研究了液体流速、Li^+浓度、单柱/多柱对吸附容量和Li^+富集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陶瓷基锂离子吸附剂达到... 通过溶胶-凝胶法把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负载在堇青石基泡沫陶瓷上,采用离子交换柱研究了所制备的样品的动态吸附和洗脱性能.研究了液体流速、Li^+浓度、单柱/多柱对吸附容量和Li^+富集倍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陶瓷基锂离子吸附剂达到穿漏点所需的时间较长,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操作吸附容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洗脱液的流速不会显著影响Li^+的富集倍数.吸附剂对高浓度的Li^+不具有富集的能力,而对低浓度的Li^+具有富集的能力.通过在洗脱流出液中加盐酸将其pH值调节到原始的洗脱液pH值,再将其作为洗脱液,吸附剂对Li^+的富集倍数最少可以达到26.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陶瓷 偏钛酸型锂离子吸附剂 动态吸附 动态洗脱 富集倍数
下载PDF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的交换性质及从气田卤水中提锂 被引量:34
20
作者 钟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气田卤水 提取 偏钛酸型锂离子交换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