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高香草酸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微艳 朱沁泉 +2 位作者 陈盼 陈创 张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高香草分组干预后酸(homovanillic acid, HV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空白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健脾柔肝息风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通过...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和高香草分组干预后酸(homovanillic acid, HV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空白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健脾柔肝息风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通过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建立抽动障碍模型大鼠,分组干预后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脑组织中多巴胺(dopamine, DA)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DA及HVA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柔肝息风汤高、中、低剂量组及氟哌啶醇组DA与HVA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 DA能系统及代谢产物HVA平衡失调与抽动障碍发病有关,而健脾柔肝息风汤具有调节DA能系统及代谢产物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柔肝息风汤 抽动障碍 多巴胺 高香草酸
下载PDF
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中DARPP-32、TH含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芸 朱沁泉 张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35-239,共5页
目的研究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中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成功后,将... 目的研究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TD)模型大鼠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中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健脾柔肝息风汤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7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各区形态结构和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ARPP-32及TH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柔肝息风汤组、氟哌啶醇组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及健脾柔肝息风汤组大鼠的DARPP-32、TH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哌啶醇组及健脾柔肝息风汤组DARPP-32、TH水平升高,其平均光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哌啶醇组与健脾柔肝息风汤组DARPP-32、TH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柔肝息风汤可升高T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DARPP-32、TH的含量,从而调节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平衡,减少大鼠抽动症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障碍 DARPP-32 酪氨酸羟化酶 健脾柔肝息风汤 大鼠
下载PDF
健脾柔肝息风汤联合针刺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纹状体区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张南 朱沁泉 +2 位作者 何炜星 李博 廖艳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741-1748,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息风汤联合针刺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方法建立抽动障碍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将抽动障碍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柔肝息风汤组(汤剂组)、针刺组和...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息风汤联合针刺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方法建立抽动障碍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将抽动障碍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柔肝息风汤组(汤剂组)、针刺组和健脾柔肝息风汤联合针刺组(联合组),另设空白组,每组12只。给予健脾柔肝息风汤灌胃或联合针刺治疗6周后,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纹状体病理学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纹状体组织自噬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及刻板行为评分显著升高,纹状体细胞损伤严重,纹状体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自噬水平及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汤剂组、针刺组和联合组大鼠运动及刻板行为评分显著降低,纹状体细胞损伤明显改善,纹状体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自噬水平及Bcl-2、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汤剂组、针刺组(均P<0.05)。【结论】健脾柔肝息风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抽动障碍大鼠抽动行为,其机制与提高纹状体区细胞自噬水平、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柔肝息风汤 针刺 抽动障碍 纹状体 自噬 大鼠
原文传递
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多巴胺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沁泉 陈盼 +1 位作者 曾青松 张涤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运动性抽动的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健脾柔肝息风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连续7 d腹腔... 目的:探讨健脾柔肝息风汤对抽动障碍模型大鼠运动性抽动的调节机制,为临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健脾柔肝息风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连续7 d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造模,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6周,灌胃后第1、3、6周分别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DRD1 mRNA、DRD2 mRNA含量。结果:灌胃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柔肝息风汤中、高剂量组及氟哌啶醇组在运动行为评分、刻板行为评分及DRD1 mRNA含量方面均有所下降(P<0.05);而健脾柔肝息风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氟哌啶醇组在DRD2 mRNA含量方面有所下降(P<0.05)。结论:健脾柔肝息风汤可通过降低TD模型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RD1 mRNA、DRD2 mRNA的含量,而改善TD模型大鼠运动性抽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中医药疗法 健脾柔肝息风汤 大鼠行为学 多巴胺受体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