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2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张旖晴 杨洋 +3 位作者 牛然 苏晓兰 孙晓红 魏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IBS-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温肾健脾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埋豆。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irritable bowel syndrome-quality of life,IBS-QOL)及胃肠激素[包括血清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P物质(substance P,S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及IBS-QO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IBS-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HT、VIP、SP、SS、CC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VIP、SP、C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耳穴埋豆应用于IBS-D患者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同时还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温肾健脾法 耳穴埋豆 临床疗效 胃肠激素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汪龙德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2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2 位作者 靳三省 李正菊 毛兰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散津液于全身;脾胃健运,气血津液化生有源,痰饮水湿自化,则清窍腠理得以濡润。辅以清热润燥、养血生津、活血祛瘀,标本同治,可获良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疏肝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肝郁 名医经验 汪龙德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对健脾法治疗冠心病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陈向心 陆翼 +2 位作者 郝秀炜 张铜五 孔德昭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 目的 分析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探索研究新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近23年收录的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2.4.msi软件绘制作者、机构、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257篇。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健脾法治疗冠心病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存在2个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分别以杨关林、张军平为代表;最主要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共现分析频次居前3位的为“冠心病”“胸痹”“从脾论治”。结论 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分子机制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从临床观察拓展到实验研究,未来该领域研究方向更多趋向于健脾祛痰化瘀法,从基因、蛋白直至关键病理环节的成链式、系统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药疗 健脾法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防治危重症患者肝功能损伤研究进展
4
作者 覃莹莹 倪海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器官功能的损伤,而肝脏是最易受到累及的器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通常都伴有肝脏功能的损伤。肝郁、脾虚是肝功能不全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辨证论治,以疏肝、健脾为切入点,改善危重症患者肝... 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器官功能的损伤,而肝脏是最易受到累及的器官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通常都伴有肝脏功能的损伤。肝郁、脾虚是肝功能不全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辨证论治,以疏肝、健脾为切入点,改善危重症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文章旨在探讨ICU患者改善肝功能的可能机制与方案,希望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为防治危重症患者肝功异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损伤 疏肝健脾法 危重症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之理气健脾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闻哲 赵静 +2 位作者 赵斌斌 潘洋 林广华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治未病思想之理气健脾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亚健康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艾司唑仑片)、治疗组1(方氏头皮针+温针灸)、治疗组2(方氏头皮针+温针灸+中医健康教育)三组,各30例,对三组... 目的探讨基于治未病思想之理气健脾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亚健康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艾司唑仑片)、治疗组1(方氏头皮针+温针灸)、治疗组2(方氏头皮针+温针灸+中医健康教育)三组,各30例,对三组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和药物治疗组相比,治疗组1和治疗组2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入睡时间、催眠药物使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均更低,且治疗组2各项评分比治疗组1低(P<0.0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1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2总有效率为96.67%,和药物组相比,治疗组1、治疗组2的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组2比治疗组1高(P<0.05);和药物组相比,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后的HAMA、HAMD评分更低,且治疗组2两项评分均比治疗组1低(P<0.05)。结论针对亚健康失眠患者应用基于治末病思想的理气健脾法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理气健脾法 康失眠 临床疗效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改红 赵文鸽 吕伟刚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索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葫芦灸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采用沙棘干乳剂治... 目的探索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00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葫芦灸联合组,各50例。单药组采用沙棘干乳剂治疗,葫芦灸联合组采用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腹痛满意度自评情况,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葫芦灸联合组总体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单药组的74.0%(P<0.05);葫芦灸联合组腹痛程度、腹痛次数、持续时间、有无压痛及尼莫地平证候总评分均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腹痛满意度自评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降低,且葫芦灸联合组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P<0.05);随访2个月后,葫芦灸联合组复发率(2.0%)低于单药组(14.0%)(P<0.05)。结论葫芦灸联合中药理气健脾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患儿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腹痛程度,且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腹痛 葫芦灸 中药理气健脾法
下载PDF
芪黄滋阴益气汤联合调心健脾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晓蕾 赵秀丽 +3 位作者 董培琳 何丽娟 武晨瑞 和丽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芪黄滋阴益气汤联合调心健脾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患者(脱落4例)给... 目的 探讨芪黄滋阴益气汤联合调心健脾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患者(脱落4例)给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47例患者(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芪黄滋阴益气汤联合调心健脾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4周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气阴两虚证的主次症评分;对比两组心绞痛病情严重程度;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rly diastolic peak velocity/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 E/A)的水平;运用Gensini积分评估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82.9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次症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主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的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高于治疗前(P<0.05),E/A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比对照组高(P<0.05),E/A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Gensini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黄滋阴益气汤联合调心健脾法针刺可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性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进一步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冠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滋阴益气汤 调心健脾法针刺 糖尿病性冠心病 气阴两虚证 心绞痛症状 心功能 冠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肝郁脾虚型肿瘤相关性乏力临床观察
8
作者 耿辉 刘鹏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60-161,共2页
肿瘤相关性乏力(CRF)又称癌性疲劳、癌性疲乏、癌因性疲劳等,是一种痛苦地、持久地、主观地感觉身体、情感、和/或认知的疲倦感或疲惫感。研究^([1])显示抑郁程度是CRF发生的关键中介因素,这其中免疫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下降,白细胞介素-6... 肿瘤相关性乏力(CRF)又称癌性疲劳、癌性疲乏、癌因性疲劳等,是一种痛苦地、持久地、主观地感觉身体、情感、和/或认知的疲倦感或疲惫感。研究^([1])显示抑郁程度是CRF发生的关键中介因素,这其中免疫T细胞和NK细胞活性下降,白细胞介素-6(IL-6)受体水平上升起着重要作用。中医疏肝健脾法对CRF患者具有调节作用,进而改善CRF患者乏力程度^([2])。本研究旨在运用中医经典治疗方法,结合西医治疗经验,探索更为有效的CRF治疗方案,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疲乏症状反复出现,持续时间2周以上,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5个或以上;全身无力或肢体沉重;不能集中注意力;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乏力 肝郁虚型 疏肝健脾法 地塞米松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纪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对患者病症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患者均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已确诊),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68例,患者截取时段:2022年1月一2022年12月,根据随机数据1:1将患者抽取两...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对患者病症的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患者均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已确诊),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68例,患者截取时段:2022年1月一2022年12月,根据随机数据1:1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观察评估未见差值(倦息乏力、腹痛、腹泻、情志抑郁)(P0.05),治疗后评估显示观察组各项分值显著降低,可见统计差(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指标(5-HT、CGRP、SP、hs-CRP)评估显示未见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幅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开展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疗效较为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缓解病情,降低病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理机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陈海燕 吴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行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将乐县总医院IBS-D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 目的: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行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其对患者中医证候、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将乐县总医院IBS-D患者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分别应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肠激素水平,随访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腹痛腹泻、两肋胀满、精神乏力、急躁易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多肽YY(PY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应用于IBS-D治疗,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 中药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李虹慧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存在功能性便秘的患者64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乳果糖治疗,观察组32例予以补肾...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存在功能性便秘的患者64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予以乳果糖治疗,观察组32例予以补肾健脾汤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情况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伴随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补肾健脾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同时有功能性便秘症状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功能性便秘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脾肾阳虚型大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华校琨 万伟萍 +3 位作者 陈超凡 袁鹏飞 郭路明 何镇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药方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脾肾阳虚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药方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脾肾阳虚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FOLFOX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FOLFOX化疗方案+健脾补肾法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化疗毒副作用发生及分级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QOL)、KPS评分量表(Karnofsky,KPS)]以及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DCR为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OL、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QOL、KP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CEA、CA19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Ⅳ级程度的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分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恶心呕吐、腹泻这两项的反应剧烈程度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转氨酶升高以及肌酐升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FOX化疗方案联合健脾补肾法治疗在改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症状表现、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等方面更具优势,疗效佳,且能够降低化疗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的剧烈程度,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肾阳虚 补肾健脾法 化疗 中医症状
下载PDF
黄素英运用健脾法治疗妇科病证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利 苏丽娜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黄素英运用健脾法治疗妇科病证的学术观点及具体应用,涵盖经期延长、月经过少、阴痒、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经、带、胎、产各个病种,这些学术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借鉴和深入体悟。
关键词 健脾法 蔡氏妇科 完带汤 中医药疗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调神健脾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焕英 夏金兵 +1 位作者 刘妍 吴华清(指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1期4182-4185,共4页
目的 观察调神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皆予基础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组予调神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清除率、多种脑... 目的 观察调神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皆予基础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组予调神健脾法联合四联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清除率、多种脑肠肽及胃镜下黏膜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及溃疡瘢痕愈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生长抑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四联疗法相比,加用调神健脾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根除Hp、保护胃黏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肽的分泌,改善胃肠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消化性溃疡 调神健脾法 针药结合 脑肠轴
下载PDF
益肾健脾法治疗草酸钙结石术后患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治昆 梁永强 莫志高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8期16-19,共4页
在临床上,草酸钙结石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否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草酸钙结石的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与影响,而术后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 在临床上,草酸钙结石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否则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草酸钙结石的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与影响,而术后辅以中医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疾病复发,并尽可能地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对益肾健脾法治疗草酸钙结石术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希望能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手术 益肾健脾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欢 杜晓泉 +3 位作者 李彩玲 张洁 李云 宁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07-211,共5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紊乱疾病,西医尚未明确阐明其发病机制,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等优点,可发挥综合治疗作用,能有...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紊乱疾病,西医尚未明确阐明其发病机制,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等优点,可发挥综合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IBS-D的临床疗效及症状,并可降低复发率。在中医辨证理论中,脾肾阳虚为IBS-D的重要病机,贯穿IBS-D病机演变的始终。温肾健脾法作为治疗IBS-D的经典治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治疗、针灸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合治疗法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治疗IBS-D当中,且疗效显著。结合目前相关研究,温肾健脾法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内脏敏感、调节脑肠互动、调控机体免疫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关。文章主要从温肾健脾法治疗IBS-D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两方面概述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更好的方案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法联合顺势牵引对脾肾两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炜成 董达胜 +2 位作者 黄竞威 余佩沅 谭志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考察补肾健脾法联合顺势牵引对脾肾两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顺势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法,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VAS评分、腰椎功能指标(... 目的考察补肾健脾法联合顺势牵引对脾肾两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顺势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法,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VAS评分、腰椎功能指标(JOA评分、ODI)、脊柱椎旁肌肌电图指标(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振幅、平均频率斜率)、疼痛介质因子(PEG2、5-HT、NPY)、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频率斜率、疼痛介质因子降低(P<0.05),JOA评分、竖脊肌和多裂肌平均振幅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健脾法联合顺势牵引可安全有效地减轻脾肾两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椎旁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法 顺势牵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肾两虚
下载PDF
补肺健脾法对伴有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疗效分析
18
作者 李深广 金龙妹 +6 位作者 张莺 吴定中 吴宏进 朱珀 罗婕萌 吴伟斌 张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15-22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法对有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确诊患者142例(治疗组),体检中心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10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阴性)(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常...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法对有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确诊患者142例(治疗组),体检中心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10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阴性)(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肺健脾法,连续治疗10 d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实验室血常规、炎症因子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冠心病有关检测指标等,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与性别的相关性。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炎症指标显著升高,肝肾功能和心肌损害及凝血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男性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率(INR)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补肺健脾法治疗后,患者的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计数(LYM)、CRP、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AST、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经补肺健脾法治疗后,男性和女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男性和女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实验室检测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补肺健脾法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改善肝肾功能和心功能,利于恢复,治疗后男女实验室指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健脾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奥密克戎病毒BA.2 基础疾病
原文传递
调神健脾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
19
作者 夏金兵 刘妍 +1 位作者 王焕英 吴华清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793-3796,共4页
目的 探讨调神健脾法对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3组皆予基础支持治疗,空白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治疗,治疗组以调神健脾法选穴结合隔物灸或点刺放血治... 目的 探讨调神健脾法对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治疗组。3组皆予基础支持治疗,空白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治疗,治疗组以调神健脾法选穴结合隔物灸或点刺放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泌素、胃动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调神健脾法是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有效方法,可能通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性胃肠病 调神健脾法 针药结合
下载PDF
基于宫廷医学“调肝健脾法”治疗心房颤动
20
作者 徐琪武 张京春 +3 位作者 艾玉珍 邢雅璇 闫龙美 高安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755-757,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张京春主任通过分析宫廷医案,发现心悸与肝脾两脏存在相关性,同时在现代医学机制上存在一定联系。宫廷医学治疗心悸使用调肝健脾的治疗原则,从疏肝、养肝、健...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张京春主任通过分析宫廷医案,发现心悸与肝脾两脏存在相关性,同时在现代医学机制上存在一定联系。宫廷医学治疗心悸使用调肝健脾的治疗原则,从疏肝、养肝、健脾等方面组方用药,可作为现代临床中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宫廷医学 同治 调肝健脾法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