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气方对脾虚小鼠胃肠动力、血清淀粉酶、GAS及血浆MTL的影响
1
作者 李冰 张淑玲 范会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健脾益气方对脾虚小鼠胃肠动力、血清淀粉酶、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JPYQ-低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大黄... 目的分析健脾益气方对脾虚小鼠胃肠动力、血清淀粉酶、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JPYQ-低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大黄水煎液灌胃造小鼠脾虚模型,JPYQ-低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0 g/(kg·d)、20.00 g/(kg·d)、40.00 g/(kg·d)健脾益气方治疗。比较各组的体质量、血清淀粉酶、GAS、血浆MTL水平、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给药后,JPYQ-高剂量组的体质量高于JPYQ-低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P<0.05)。血清淀粉酶、GAS及血浆MTL水平比较,JPYQ-高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低剂量组>模型组(P<0.05)。脾脏指数比较,JPYQ-高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低剂量组>模型组(P<0.05);JPYQ-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高于JPYQ-低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比较,JPYQ-高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低剂量组<模型组(P<0.05);小肠推进率比较,JPYQ-高剂量组>JPYQ-中剂量组>JPYQ-低剂量组>模型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可明显改善脾虚小鼠胃肠动力、血清淀粉酶、GAS和血浆MTL水平,且高剂量应用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胃肠动力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干预内质网应激IRE1α-XBP1通路诱导腹膜间皮细胞自噬防治PF的机制
2
作者 刘前程 刘鑫 +4 位作者 邓湘雨 周成涵 钟文露 史伟 孟立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2-1647,共6页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方通过干预腹膜透析(PD)大鼠内质网应激IRE1α-XBP1通路,诱导自噬以减轻腹膜间皮细胞(PMC)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采用5/6肾切除联合腹膜透析液制备腹膜纤维化(PF)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方通过干预腹膜透析(PD)大鼠内质网应激IRE1α-XBP1通路,诱导自噬以减轻腹膜间皮细胞(PMC)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72只,采用5/6肾切除联合腹膜透析液制备腹膜纤维化(PF)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进行28 d药物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腹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及RT-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IRE1α-XBP1通路自噬及纤维化标志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西药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XBP1s、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E-钙黏蛋白(cadherin)、α-肌动蛋白(SMA) mRNA及蛋白、pIRE1α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气方能够通过干预内质网应激通路IRE1α-XBP1诱导PMC自噬,激活其适应性保护作用,达到减轻PMC的EMT、改善腹膜功能,最终起到拮抗PF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健脾益气方 IRE1α-XBP1通路 自噬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3
作者 陈志湧 董晓登 杨琦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宁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7月宁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结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融入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参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0.05)。结论为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缩短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针灸 结肠癌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研究
4
作者 陈琳 蒋锐沅 +5 位作者 欧少甫 梁天坚 罗淑娟 刘磊 张萌 蒋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04-3714,共11页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下的构造的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影响,并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采用向细胞培养基中加...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对脂多糖(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下的构造的炎症微环境下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作用影响,并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采用向细胞培养基中加入LPS与ATP共培养的方法刺激肝癌细胞并构建炎症微环境。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VX-765组(10μmol·L^(-1))、低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低剂量含药血清)、中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中剂量含药血清)、高浓度中药组(15%健脾益气方高浓度含药血清)。细胞干预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通过Annexin V-FITC/PI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水平;采用PI单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水平;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uh-7细胞中IL^(-1)b及1L^(-1)8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采用LPS与ATP刺激后的模型组Huh-7细胞的增殖水平、侵袭水平与IL^(-1)β及1L^(-1)8表达水平更高(P<0.05),凋亡水平更低(P<0.05)。与其他组别相比,中浓度中药组与高浓度中药组能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水平与侵袭水平,阻滞细胞增殖周期,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并能显著诱导Huh-7细胞凋亡(P<0.05),并且降低Huh-7细胞中IL^(-1)β及1L^(-1)8表达水平(P<0.05)。结论中浓度及高浓度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能够通过改善肝癌Huh-7细胞中的炎症微环境实现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抑制增殖与侵袭,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癌细胞分析炎症因子IL^(-1)β及1L^(-1)8水平以实现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Huh-7细胞 炎症微环境 气亏虚 健脾益气方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治疗小儿脾气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5
作者 姜荣 郑雪辉 郑康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小儿脾气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该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观察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连续治疗两个月后比...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小儿脾气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该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观察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连续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45/48)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治疗后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面色萎黄、便溏积分低于对照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6,t=9.80、8.17、14.70、7.75、9.61、2.45、6.20、4.90;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治疗小儿脾气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气两虚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苑清国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针灸 结肠癌 术后 肠道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其恺 熊丽 +1 位作者 王辉 聂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64-265,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服用健脾益气方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服用健脾益气方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基本正常,CD4+下降,CD8+上升;治疗组患儿CD4+上升、CD8+下降、CD4+/CD8+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儿童 健脾益气方/治疗应用 T淋巴细胞亚群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 健脾益气方 患儿 外周血T淋巴细胞 血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检测 治疗前后 CD4+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张如珍 刘世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5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A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方,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A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方,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疾病相关因子[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Ⅱ、PGⅠ及PGⅠ/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TNF-α、IL-6、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PGⅡ、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CAG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健脾益气方 四联疗法 中医证候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国成 罗树星 +2 位作者 黄燏 陈训武 邱绮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方 (JPYQR)抑制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束缚水浸法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 ,测定溃疡指数 ,检测血浆及胃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70 )的变化 ,并对胃组织细胞HSPs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 目的 :探讨健脾益气方 (JPYQR)抑制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束缚水浸法造成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 ,测定溃疡指数 ,检测血浆及胃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70 )的变化 ,并对胃组织细胞HSPs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用中药JPYQR和西药丽珠得乐预处理的大鼠 ,溃疡指数小于模型组 (P <0 0 0 1 ) ,而JPYQR组又小于丽珠得乐组 (P <0 0 1 ) ;预处理两组血浆及胃组织中HSP70 水平相反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 0 5 ) ,而JPYQR组血浆中HSP70 水平又显著高于丽珠得乐组 (P <0 0 5 ) ,二者胃组织中的HSP70 水平虽有差异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提示腺体表达大量HSP70 和HSP60 ,按模型组、丽珠得乐组、JPYQR组依次增强。结论 :中药健脾益气方能诱导大鼠提高HSPs的表达 ,防止胃粘膜损伤 ,HSPs可能介导胃粘膜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热休克蛋白 胃粘膜损伤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miR-19a、TNF-α、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军军 陶然 +2 位作者 曹才望 夏绍友 李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miR-19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miR-19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健脾益气方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CD3+、CD4+、CD8+、CD4+/CD8+水平、胃肠功能以及血清miR-19a、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ALB、PA、TF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 59%(P <0. 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miR-19a、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健脾益气方配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降低血清miR-19a、TNF-α、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改善腹膜透析大鼠微炎症状态诱导腹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孟立锋 杨端云 +2 位作者 史伟 杜少鹏 樊均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66-1070,1120,共6页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方对腹膜透析大鼠内质网应激通路IRE1α-XBP1和微炎症状态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微炎症状态诱导腹膜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5组,每组15只,即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方对腹膜透析大鼠内质网应激通路IRE1α-XBP1和微炎症状态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防治微炎症状态诱导腹膜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5组,每组15只,即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低剂量组、奥美沙坦酯组、空白组、模型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联合腹腔注射4. 25%腹透液复制腹膜透析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开始给药,1次/d,连用30 d。光镜观察腹膜组织结构,测量腹膜致密层厚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微炎症标志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内质网应激通路IRE1α-XBP1标志蛋白GRP78、p IRE1α、XBP1s和腹膜间皮细胞损伤标志分子α-SMA及E-cadherin表达。结果: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低剂量组、奥美沙坦酯组、模型组大鼠腹膜致密层厚度,血清IL-6、TNF-α炎症因子含量,GRP78、p IRE1α、XBP1s和α-SMA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 <0. 05),E-cadherin水平则低于正常组(P <0. 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低剂量组和奥美沙坦酯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 <0. 05),E-cadherin水平则显著升高(P <0. 05);健脾益气方高剂量组优于奥美沙坦酯组(P <0. 05)。结论:健脾益气方能有效防治PD微炎症状态诱导的PMC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腹膜间皮细胞内质网应激IRE1α-XBP1通路,激活其适应性保护作用,以减轻微炎症状态导致腹膜间皮细胞EMT改变。其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腹膜透析 微炎症状态 内质网应激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建明 黄建平 +2 位作者 钮宏文 沙粒 李财宝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患有腹泻为31例,对照组为28例,治疗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服用2周,对照组不加以治疗。在术后第4周观察疗效,并检测外周...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患有腹泻为31例,对照组为28例,治疗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服用2周,对照组不加以治疗。在术后第4周观察疗效,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好转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10.7%)(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为脾虚之证,健脾益气方治疗后疗效较好,并能提升腹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胆囊切除术后 腹泻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方对大鼠乙酸慢性胃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罗树星 李国成 +1 位作者 熊伍军 陶秀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运用大鼠乙酸慢性胃溃疡模型采用中药健脾益气方,观察治疗7d及21d后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NO_3^-/NO_2^-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溃疡指数、血清LPO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溃疡抑制率及血清N... 运用大鼠乙酸慢性胃溃疡模型采用中药健脾益气方,观察治疗7d及21d后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NO_3^-/NO_2^-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溃疡指数、血清LPO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溃疡抑制率及血清NO_3^-/NO_2^-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 ),与雷尼替丁组相比溃疡指数、血清LPO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但溃疡抑制率及血清NO_3^-/NO_2^-含量高于雷尼特丁组。模型组溃疡指数、血清LP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而血清NO_3^-/NO_2^-含量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中药健脾益气方能明显促进乙酸慢性胃溃疡愈合,其疗效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诱导或提高血清NO合成有关。说明健脾益气方有胃粘膜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中医药疗法 健脾益气方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秋生 韩临晓 +3 位作者 陆向然 钟翠琼 柳先廉 邵洁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内服健脾益气方,对照组99例,口服戊酸雌二醇。12周后观察两组骨代谢指标、证候疗效及骨密度T值的变化。结果健脾益气方...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内服健脾益气方,对照组99例,口服戊酸雌二醇。12周后观察两组骨代谢指标、证候疗效及骨密度T值的变化。结果健脾益气方和戊酸雌二醇治疗后骨生化指标、证候疗效及骨密度T值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健脾益气方能显著改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有关骨代谢指标、证候疗效及骨密度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健脾益气方 证候疗效 戊酸雌二醇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对化疗大鼠胃肠乙酰胆碱酯酶与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树灵 张卫华 林锦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JPYQ)对化疗大鼠胃肠组织乙酰胆碱酯酶(TCh E)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M组)、莫沙必利组(西药对照组,C组)、JPYQ高剂量组(JH组)、中剂量组(J...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JPYQ)对化疗大鼠胃肠组织乙酰胆碱酯酶(TCh E)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M组)、莫沙必利组(西药对照组,C组)、JPYQ高剂量组(JH组)、中剂量组(JM组)、低剂量组(JL组),每组8只;采用环磷酰胺制备大鼠化疗模型。实验第1、3、5天,B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5组给予环磷酰胺注射液腹腔注射;实验第2天开始,C组大鼠灌胃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JH组、JM组、JL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浓度JPYQ药液,B组、M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给药10 d后,大鼠处死取胃窦和回肠,检测组织中TCh E与NOS活力的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与回肠的TCh E活力显著降低,NOS活力显著升高(P<0.05)。与M组比较,JH、JM组及C组大鼠胃窦TCh E活力显著升高,回肠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JH组及C组大鼠回肠TCh E活力显著增高,胃窦NOS活力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C组比较,JM组胃窦TCh E活力、JH组回肠TCh E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JH、JM组胃窦、回肠NO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通过调节胃肠TCh E与NOS活力,改善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大鼠 环磷酰胺 乙酰胆碱酯酶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方对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大鼠血清GAS、E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锦春 张卫华 彭树灵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JPYQ)防治大鼠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化疗模型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阳性药对照组)、化疗+JPYQ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JPYQ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化...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JPYQ)防治大鼠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化疗模型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阳性药对照组)、化疗+JPYQ高剂量组(高剂量组)、化疗+JPYQ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化疗+JPYQ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环磷酰胺制备大鼠化疗模型,在实验的第1、3、5天,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其余5组给予环磷酰胺注射液腹腔注射,造模后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GAS)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化疗模型组大鼠血清EGF水平明显降低,GAS含量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JPYQ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血清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GAS水平与模型组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PYQ防治化疗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影响血清EGF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大鼠 环磷酰胺 表皮生长因子 胃泌素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综合康复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焱 王永鹏 陈玉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结合综合康复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结合综合康复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健脾益气方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且治疗期间均给予综合康复干预。比较2组胃肠功能指标、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乏力、便溏、纳呆消瘦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总分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9a(miR-19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可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清miR-19a、TNF-α、IL-6水平,减轻炎症,并能改善中医症状,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健脾益气方 综合康复 细胞因子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对胃癌全切除术后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谯建 张利 张旭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对胃癌全切除术后肠功能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癌全切术后出院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出院常规护理,治疗组再予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对胃癌全切除术后肠功能及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癌全切术后出院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出院常规护理,治疗组再予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肠功能、营养状况、QOL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干预后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治疗组干预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QOL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RF、PF、RE、SF、VT、MH、GH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而干预前后B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RF、PF、RE、SF、VT、MH、GH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两组BP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P、Alb、HB水平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治疗组TP、Alb、HB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灌肠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胃癌全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及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方 灌肠 延续护理 胃癌术后 生活质量 腹胀腹痛 恶心呕吐
下载PDF
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树灵 张卫华 +2 位作者 钟育波 刘丽丽 黄红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1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58±13)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90例大肠癌患...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58±13)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9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托烷司琼5 mg,肌肉注射胃复安10 mg。中医组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每天1剂,直至化疗结束后3 d;同时贴敷穴位,每天1次,每次持续12 h,直至化疗结束后3 d。中西结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前3 d开始服用健脾益气方,同时进行穴位贴敷,直至化疗结束后3 d。比较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与功能状况的评分的变化及防治效果。采用方差分析与卡方检验。结果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呕吐评分分别为1.00(2.00)分、1.00(2.00)分、1.00(1.00)分,腹泻腹痛评分分别为1.00(2.00)分、0.00(1.00)分、0.00(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功能状态评分分别为(91.0±8.4)分、(96.0±6.2)分、(95.7±5.7)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43,P=0.009)。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恶心、呕吐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73.33%(22/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0,P=0.044)。化疗后,对照组、中医组、中西结合组腹泻腹痛的防治有效率分别为80.00%(24/30)、96.67%(29/30)、96.67%(29/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0,P=0.032)。与对照组比较,中医组、中西结合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的腹泻腹痛评分显著降低,中医组、中西结合组化疗后功能状态评分显著提高。结论在常规运用西药止吐药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气方联合穴位贴敷防治大肠癌术后化疗性胃肠反应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化疗性胃肠反应 健脾益气方 穴位贴敷
下载PDF
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曼 祁正亮 李姣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2期1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益气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素(UA)、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U-Pro)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Cr、BUN、UA、eGFR、U-P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SCr、BUN、UA、U-Pr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GFR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SCr、U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BUN、eGFR、U-Pr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SCr、UA、U-P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型患者,在改善中医症候、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益气方 慢性肾脏病3期 肾气虚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