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健脾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哲延 祁爱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分子机制。方法 检索TCMSP获取健脾益肾方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TTD、DisGeNET数据库获取DN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获取...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分子机制。方法 检索TCMSP获取健脾益肾方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rugBank、TTD、DisGeNET数据库获取DN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获取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利用Bisogenet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提取交集网络获得健脾益肾方治疗DN的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挖掘健脾益肾方治疗DN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运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健脾益肾方组方药物活性成分197个,对应靶点363个,DN相关靶点1 347个。健脾益肾方治疗DN的核心靶点包括TUBB、HNRNPK、NCL、PABPC1、DHX9等。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等;细胞组分主要影响膜筏、囊泡腔、内质网腔、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包括蛋白激酶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信号受体激活剂活性等多种蛋白、酶、脂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211条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活性氧化物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健脾益肾方可通过TUBB、HNRNPK、NCL、PABPC1、DHX9等多靶点,作用于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调节代谢紊乱,调控细胞凋亡及自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联合水飞蓟宾安对脾肾两虚型艾滋病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杨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联合水飞蓟宾安对脾肾两虚型艾滋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逆转录病毒联...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联合水飞蓟宾安对脾肾两虚型艾滋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水飞蓟宾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础上增加健脾益肾方联合水飞蓟宾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CD3^(+)CD4^(+)、CD3^(+)CD8^(+)、CD8^(+)CD38^(+)淋巴细胞数量变化以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膝酸软、腹泻、纳差、乏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膝酸软、腹泻、纳差、乏力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3^(+)CD8^(+)、CD8^(+)CD38^(+)淋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淋巴细胞数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3^(+)CD8^(+)、CD8^(+)CD38^(+)数量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transaminase,AST)、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SCr、BUN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联合水飞蓟宾安对脾肾两虚型艾滋病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与肝肾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水飞蓟宾安 两虚型 艾滋病 肝功能 功能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治疗脾肾两虚浮肿
3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4期65-65,共1页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盂肾炎、乙肝肾炎等病临床症见浮肿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黄,乏力,身体虚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治宜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治疗方法如下:处方:黄芪...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盂肾炎、乙肝肾炎等病临床症见浮肿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黄,乏力,身体虚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治宜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治疗方法如下:处方:黄芪、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石韦各15克,熟地、山药、茯苓各10克,地龙、党参、丹参各6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虚 解毒化瘀 健脾益肾方 面黄 病综合征 脉沉 白花蛇舌草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肺癌恶病质模型小鼠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吉兆奕 朱健 +2 位作者 朱晓云 焦拥政 吴洁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212-1218,共7页
目的 建立C57小鼠肺癌恶病质模型,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其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给予腋下注射lewis肺腺癌肿瘤细胞制备肺癌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益肾组... 目的 建立C57小鼠肺癌恶病质模型,观察健脾益肾方对其肌肉消耗及生存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10只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给予腋下注射lewis肺腺癌肿瘤细胞制备肺癌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各16只。肺癌细胞接种第2天,健脾益肾组以5倍临床等效剂量给予2.3 g/mL健脾益肾方灌胃,0.3 mL/次;甲地孕酮组给予甲地孕酮溶液灌胃,0.3 mL/次;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1次/d,灌胃直至第60天。给药14 d后每组取10只小鼠以断颈法处死,其余小鼠留存进行生存期观察。对比各组生化指标[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LB/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GLU),血钙(CA)],脾脏、肝脏质量及腓肠肌质量,血清TNF-α、激活素A (Activin-A)水平,生存期,肌萎缩相关基因(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自噬相关基因(AMPK、beclin mRNA)表达。结果 各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肿瘤最大径、瘤重小(P<0.05),且健脾益肾组肿瘤最大径、瘤重小于甲地孕酮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LU、ALB、ALB/GLB低,AST、AST/ALT、CA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GLU、ALB、ALB/GLB高,AST、AST/ALT、CA低(P<0.05),甲地孕酮组GLU高(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LB/GLB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脾脏、肝脏质量高,腓肠肌质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肝脏质量低(P<0.05),腓肠肌质量高(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肝脏质量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Activin-A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血清Activin-A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生存期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地孕酮组生存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生存期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Activin-A、Myostatin、MuRF-1 mRNA表达低(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ctivinA mRNA表达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MPK、beclin mRNA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甲地孕酮组AMPK、beclin mRNA表达低(P<0.05);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健脾益肾组AMPK mRNA表达低(P<0.05),beclin mRNA表达高(P<0.05)。结论 健脾益肾方能够改善肺癌恶病质小鼠体内炎症环境,抑制其骨骼肌萎缩,延长生存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al pathway,ALS)和泛素-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UPS)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鼠 Lewis细胞 肿瘤恶病质 自噬-溶酶体途径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健脾益肾方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英杰 王秉新 +2 位作者 朱剑南 闫爱华 刘秋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疗效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疗效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DN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TGF-β1、IGF-1、VEGF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CCr)]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4.44%(38/45)与对照组64.44%(29/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Cr、CC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UAER、BUN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SCr、CCr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IGF-1、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GF-β1、IGF-1、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加减对DN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DN患者血糖,保护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1、IGF-1、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糖尿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尿液微RNA表达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陈坚翱 罗恒 +1 位作者 胡艳艳 徐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2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健脾益肾方干预前后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尿液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检测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干预前后尿液外泌体源性miRNA的表达谱,并比较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与正常人群的... 目的分析健脾益肾方干预前后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尿液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法检测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干预前后尿液外泌体源性miRNA的表达谱,并比较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尿液外泌体源性miRNA有明显差异;早期痛风性肾损害患者健脾益肾方中药干预后,19个可作为生物标记物的miRNA中有5个平均表达值上调,14个平均表达值下调。结论健脾益肾方对痛风性肾损害患者的miRNA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参与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损害 微RNA 健脾益肾方
下载PDF
艾灸疗法联合加味健脾益肾方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7
作者 周海姗 杨宏杰 +1 位作者 姚卫国 李时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90-594,共5页
目的:分析艾灸联合加味健脾益肾方改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我院接治的60例尿毒症维持腹膜透析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联合组各30例。艾灸组予以艾灸治疗,联合组予以... 目的:分析艾灸联合加味健脾益肾方改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我院接治的60例尿毒症维持腹膜透析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联合组各30例。艾灸组予以艾灸治疗,联合组予以艾灸联合加味健脾益肾方治疗,治疗2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生化指标以及胃肠功能障碍改善率、肠道菌群数量、营养指标的变化,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胆固醇水平、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升高,联合组高于艾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GSRS评分、肠杆菌数量、TB、Alb、PA、TF水平、中医症候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艾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灸组相比,联合组胃肠功能障碍改善率、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加味健脾益肾方使用,可改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胃肠的功能障碍,降低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疗法 加味健脾益肾方 尿毒症 腹膜透析 胃肠功能障碍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胃癌气虚质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郑欢欢 曾永蕾 +1 位作者 毛梦莹 付莫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究健脾益肾方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对胃癌气虚质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能力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气虚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治疗。... 目的:探究健脾益肾方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对胃癌气虚质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能力及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气虚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联合XELOX方案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功能均有改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虚质 健脾益肾方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微炎症状况的影响
9
作者 李瑞 屈耀宁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0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100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肾衰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压氧菌菌落数)、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压氧菌菌落数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厌氧菌菌落数分别为(9.85±1.09)Log10CFU/g、(9.92±1.04)Log10CFU/g、(13.75±2.14)Log10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1.24)Log10CFU/g、(8.27±1.08)Log10CFU/g、(11.28±2.09)Log10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IL-6、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CRP、IL-6、TNF-α分别为(4.18±0.91)mg/L、(23.18±3.09)ng/L、(102.73±8.2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8±1.02)mg/L、(30.84±3.16)ng/L、(112.46±9.3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益肾方治疗CRF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微炎症状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衰竭 自拟健脾益肾方 效果 肠道菌群 微炎症状况 证候积分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10
作者 周姿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928-1930,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根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根据抽签法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健脾益肾方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血液透析结合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王海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8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结合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即对照组40例,接受血液透析;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营养水平...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结合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即对照组40例,接受血液透析;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营养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及前白蛋白(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结合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减轻营养不良-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血液透析 慢性衰竭
下载PDF
补肺健脾益肾方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12
作者 张晓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985-198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益肾方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脾肾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益肾方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脾肾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肺健脾益肾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肺健脾益肾方辅治COPD肺脾肾虚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健脾益肾方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吴洁 刘玉琴 +3 位作者 董继红 唐晓颇 李杰 孙桂芝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对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肺转移的治疗作用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肺转移模型为对象,应用健脾益肾方治疗,并与5-FU化疗组和模型组进行对比,观察术后肺转移和局部复发及生存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对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肺转移的治疗作用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肺转移模型为对象,应用健脾益肾方治疗,并与5-FU化疗组和模型组进行对比,观察术后肺转移和局部复发及生存期。结果:模型组肺转移率为94.4%,复发率为94.44%,健脾益肾方治疗组肺转移率为68.4%,转移抑制率为27.5%,复发率为78.95%,复发瘤抑制率为65.35%;健脾益肾方治疗组荷瘤小鼠术后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生命延长率为100%。结论:健脾益肾方对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肺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复发 转移 生存期 健脾益肾方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顺民 周小舟 +1 位作者 郑义候 易无庸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尿Cr和外周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体块指数(ABW)及肾脏组织...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尿Cr和外周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GFR)、体块指数(ABW)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与模型组比,健脾益肾方各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外周血Hb的水平、增加大鼠体块指数(P<0.01),降低血清Cr水平、降低大鼠血清BUN水平、增加尿Cr清除、增加GF指数(P<0.01或P<0.05),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P水平(P<0.05),能明显减轻肾脏损害。[结论]健脾益肾方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慢性功能衰竭 大鼠 营养状态 组织病理学 中药疗法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营养不良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顺民 傅博 +4 位作者 易铁钢 易无庸 杨曙东 杨栋 杨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02-2104,共3页
健脾益肾方是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营养不良的有效方剂,具有健脾益肾、通腑化浊邪的功效。通过对该方所做的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能显著地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 健脾益肾方是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其营养不良的有效方剂,具有健脾益肾、通腑化浊邪的功效。通过对该方所做的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能显著地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可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黄消瘦,纳少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另外,健脾益肾方还可以降低血清脂调素水平,增强ob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法) 慢性功能衰竭 营养不良 综述
下载PDF
加味健脾益肾方对草酸钙肾结石患者术后尿骨桥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炎 林峰 +4 位作者 翁雪云 许旭敏 余绍龙 陈智锋 温志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健脾益肾方对草酸钙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或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尿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探讨加味健脾益肾方预防草酸钙肾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草酸钙肾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试验组... 目的观察加味健脾益肾方对草酸钙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或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尿骨桥蛋白(OPN)的影响,探讨加味健脾益肾方预防草酸钙肾结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草酸钙肾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试验组服用加味健脾益肾方,隔日1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氢钾钠颗粒,每日3次。观察2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2、4周时尿OPN、尿钙、尿草酸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时患者尿OPN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OPN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草酸、尿钙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健脾益肾方可以升高尿中OPN水平,抑制草酸钙结石形成,从而预防草酸钙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或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健脾益肾方 结石 草酸钙 经皮镜碎石取石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 尿骨桥蛋白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6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7
17
作者 易铁钢 祁爱蓉 易无庸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每日 1剂 ,氯沙坦 10 0mg ,每日 1次 ;对照组仅予氯沙坦10 0mg ,每日 1次 ,疗程 1...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尿、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脾益肾方每日 1剂 ,氯沙坦 10 0mg ,每日 1次 ;对照组仅予氯沙坦10 0mg ,每日 1次 ,疗程 12周 ,治疗前后检查慢性肾衰竭患者 2 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 :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能更显著地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 ,明显升高血浆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健脾益肾方与氯沙坦联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治疗 慢性衰竭 氯沙坦 功能 CRF 中医
下载PDF
中药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峥 王旸 +2 位作者 饶石磊 齐书然 余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7-358,39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收入的恶性肿瘤患者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放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对...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间收入的恶性肿瘤患者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放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方辨治,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25.71%,总有效率77.14%;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7.14%,总有效率9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在中医症状积分上差异明显(P〈0.05);在骨髓抑制上,在0°、Ⅱ°、Ⅲ°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Ⅰ°、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恶性肿瘤 放疗 白细胞减少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曙东 易无庸 +2 位作者 傅博 李顺民 祁爱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7期382-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第二次手术后1 w开始干预,干预8 w后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BUN、Scr、肾脏组织TGF-β1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血清BUN、Scr、肾脏组织TGF-β1与高、低剂量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治疗和延缓CRF进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方 慢性功能衰竭 纤维化 CRF TGF-Β1
下载PDF
健脾益肾方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易无庸 杨曙东 +7 位作者 李顺民 易铁钢 唐新征 祁爱蓉 杨栋 聂小兰 程淑碧 程静刁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维持性血透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健脾益肾方(由黄芪、丹参、山药、生白术、肉苁蓉、白豆蔻、生大黄、炙甘草等组成),对照组32例口服氨基酸胶...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维持性血透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口服健脾益肾方(由黄芪、丹参、山药、生白术、肉苁蓉、白豆蔻、生大黄、炙甘草等组成),对照组32例口服氨基酸胶囊。2组均以12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①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②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转铁蛋白(TSF)、血清胆固醇(CHOL)等指标;③测量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臂中肌周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④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2.7%、3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与SGA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Alb、pre-A、TSF、CHOL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能显著改善血透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障碍 健脾益肾方 血蛋白质类 透析 副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