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园诗人”傅天琳的成名历程及其“大海”情结
1
作者 王烨 黄怀凤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30-136,共7页
傅天琳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果园诗人”,其登上诗坛带有更为明显的机遇与偶然性。她把“归来派”对她的倾力扶植及厚待视为终生难以偿还的灵魂债务,形成了难以释怀的“大海”情结。她的“大海诗”就内蕴及燃烧着这种情结,既抒发了她... 傅天琳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果园诗人”,其登上诗坛带有更为明显的机遇与偶然性。她把“归来派”对她的倾力扶植及厚待视为终生难以偿还的灵魂债务,形成了难以释怀的“大海”情结。她的“大海诗”就内蕴及燃烧着这种情结,既抒发了她对“归来派”的感激与眷恋,又倾诉她建构自己人格与艺术的渴望与欣然,希望表明她的转向实与“归来派”殊途同归。“大海”情结的反复抒发,象征傅天琳对“归来派”文学精神的追寻与眷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归来派 大海情结 大海诗
下载PDF
“果树”的姿态与精神——傅天琳诗歌创作论
2
作者 刘大伟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5-200,共6页
傅天琳是一位成名较早却少有诗歌评论家关注的诗人。1979年冬,傅天琳受邀参加了由《诗刊》组织的“诗人大海采风团”,由此真正步入诗歌创作之路。对于年轻的诗人而言,这次采风活动不仅让她“看到了大海”,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艾青、蔡其矫... 傅天琳是一位成名较早却少有诗歌评论家关注的诗人。1979年冬,傅天琳受邀参加了由《诗刊》组织的“诗人大海采风团”,由此真正步入诗歌创作之路。对于年轻的诗人而言,这次采风活动不仅让她“看到了大海”,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艾青、蔡其矫、吕进等前辈诗人和评论家的鼓励与指引。可以说,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以及良师益友的扶持,将傅天琳逐步推到了读者面前。热爱诗歌创作的傅天琳自然没有浪费这份机缘,一面努力工作一面潜心创作的她很快得到了诗坛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蔡其矫 采风团 吕进 艾青 《诗刊》 采风活动 创作之路
下载PDF
果园·行吟·童心--傅天琳诗歌的关键词
3
作者 李星旖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9期34-36,共3页
傅天琳的诗歌以温和的女性视角书写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表现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呈现出现代风景下的传统选择与中西交融的特色。以果园、行吟和童心为关键词,傅天琳的诗歌显示出底层劳动视角下的生态美学观,拥抱自然的苦难意识与女性视角... 傅天琳的诗歌以温和的女性视角书写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表现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呈现出现代风景下的传统选择与中西交融的特色。以果园、行吟和童心为关键词,傅天琳的诗歌显示出底层劳动视角下的生态美学观,拥抱自然的苦难意识与女性视角下对世界的温和理解。关键词的选择与深化树立起傅天琳独特的艺术自觉与主体精神姿态,也贯穿着诗人的人生与诗歌道路,沉淀出真诚、质朴的诗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女性诗歌 果园诗人 自然 诗歌关键词
下载PDF
精神家园与自然化书写——傅天琳的生态诗歌研究
4
作者 金艾迪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作为有着自觉生态意识的当代诗人,傅天琳在人与自然的反思中凸显生态诗歌的思想价值。傅天琳将自然去客体化,揭示自然本身的生命性,呈现万物有灵的书写特质;基于建立诗歌与地域情感关联的需要,傅天琳从巴蜀地域的现实、历史、神话三重... 作为有着自觉生态意识的当代诗人,傅天琳在人与自然的反思中凸显生态诗歌的思想价值。傅天琳将自然去客体化,揭示自然本身的生命性,呈现万物有灵的书写特质;基于建立诗歌与地域情感关联的需要,傅天琳从巴蜀地域的现实、历史、神话三重维度形塑生态诗歌的精神家园;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等多重语境中,傅天琳试图拓展生态诗歌的问题空间,挖掘生态诗歌的深刻性。分析傅天琳的生态思考与创作追求,有利于凸显生态诗歌的思想性,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生态诗歌议题的研究。鉴于此,傅天琳的生态诗歌对中国当代生态诗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生态诗学 巴蜀文化 自然
下载PDF
中国新诗研究所参与承办“第四届缙云诗会暨纪念傅天琳女士主题诗会”
5
《中外诗歌研究》 2023年第3期48-48,共1页
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缙云诗会暨纪念傅天琳女士主题诗会在重庆北碚缙云山小山丘民宿如期举行。作为第四届缙云诗会的重要活动,“纪念傅天琳女士主题诗会”由中国作协《诗刊》社、重庆作协、中共北碚区委等主办,向天渊教授及部分师生参... 10月21日下午,第四届缙云诗会暨纪念傅天琳女士主题诗会在重庆北碚缙云山小山丘民宿如期举行。作为第四届缙云诗会的重要活动,“纪念傅天琳女士主题诗会”由中国作协《诗刊》社、重庆作协、中共北碚区委等主办,向天渊教授及部分师生参与诗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中国作协 《诗刊》 诗会 缙云 师生参与 重庆北碚 北碚区
下载PDF
巴渝文化与诗人傅天琳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怡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0-24,共5页
傅天琳在巴渝文化中心──重庆接受学校教育,度过青少年时代,并由此走进诗的王国。巴渝文化的精神品格深深地感染并铸造了博天琳,她的诗作也自然而然地以比较生动的笔触表现了巴渝文化顽强坚韧与乐观开朗的精神风采。随后,傅天琳以... 傅天琳在巴渝文化中心──重庆接受学校教育,度过青少年时代,并由此走进诗的王国。巴渝文化的精神品格深深地感染并铸造了博天琳,她的诗作也自然而然地以比较生动的笔触表现了巴渝文化顽强坚韧与乐观开朗的精神风采。随后,傅天琳以作为巴渝文化物质之一的开放态度尝试了新的超越,使其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巴渝文化 感染 铸造 超越
下载PDF
绿色·阳光·丰收的季节——读傅天琳诗集《柠檬叶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扬烈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傅天琳的诗集《柠檬叶子》,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柠檬叶子》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捞珠,想得深、发掘深,故而有深意、有新意,也引人深思。傅天... 傅天琳的诗集《柠檬叶子》,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柠檬叶子》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捞珠,想得深、发掘深,故而有深意、有新意,也引人深思。傅天琳悟性敏锐、深沉,她感悟生活,感悟真理,感悟人生。她的诗淳如佳酿提纯,质地升华,显示出真正的诗质、诗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诗集 柠檬叶子
下载PDF
果园·生命·艺术——傅天琳组诗《六片落叶》印象
8
作者 肖体仁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傅天琳 果园 组诗 生命 印象 艺术 诗人 清新 逃离
下载PDF
蓝天一条波音鱼──傅天琳诗歌印象
9
作者 毛翰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8-42,共5页
傅天琳近年诗歌创作有了新的艺术追求。她在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之间,寻找自己诗歌主题的“永恒的人性、人情、人道”的广阔空间;在艺术风格上,黑白适度,清浊得体,在直白与晦涩两极之间把握恰当的“分寸感”;在技巧方面,崇奉出神... 傅天琳近年诗歌创作有了新的艺术追求。她在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之间,寻找自己诗歌主题的“永恒的人性、人情、人道”的广阔空间;在艺术风格上,黑白适度,清浊得体,在直白与晦涩两极之间把握恰当的“分寸感”;在技巧方面,崇奉出神入化的无技巧境界,大巧若拙,了无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诗歌 艺术追求
下载PDF
评两栖类作家傅天琳的儿童文学创作
10
作者 彭斯远 《昆明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傅天琳不仅是成人文学领域的果园诗人,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创作不靠技巧,而是从生活中长期磨砺而出,尤其是在她身为母亲和外婆后,她所创作的儿童诗植根于童年生活而富于浓烈的童贞童趣,是淳朴天然的无私母爱的倾诉。我国还... 傅天琳不仅是成人文学领域的果园诗人,还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创作不靠技巧,而是从生活中长期磨砺而出,尤其是在她身为母亲和外婆后,她所创作的儿童诗植根于童年生活而富于浓烈的童贞童趣,是淳朴天然的无私母爱的倾诉。我国还有很多像傅天琳一样的作家,他们在创作成人文学的同时也兼写儿童文学,这说明我国儿童文苑具有极度包容的可贵特色,敢于接纳具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作品,从而呈现出繁花似锦的生机勃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果园诗人 儿童诗 两栖作家 幽蓝幽蓝的童话
下载PDF
唤醒万物的灵魂——傅天琳诗歌创作论
11
作者 张艳梅 马一鸣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4期88-94,共7页
傅天琳是当代诗坛一位代表性诗人,果园抒情的绿色琴音,拥抱人世的母性温情,观察生活的犀利目光,悲悯现实的苦难背负,跨越时空的行旅歌吟,直面生死的哲学超越,奇异的想象,跳脱的语言,细腻的体验,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意蕴,清新的诗风,使她... 傅天琳是当代诗坛一位代表性诗人,果园抒情的绿色琴音,拥抱人世的母性温情,观察生活的犀利目光,悲悯现实的苦难背负,跨越时空的行旅歌吟,直面生死的哲学超越,奇异的想象,跳脱的语言,细腻的体验,饱满的情绪,丰富的意蕴,清新的诗风,使她的诗歌创作具有了鲜明的辨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自然情感 生命意识 诗学自觉
下载PDF
诗人傅天琳 盛开花甲
12
作者 蔡春丽 《今日重庆》 2012年第10期34-37,共4页
一大早我就敞开胸怀/从里到外推开六十道门/放出六十只雀鸟飞向山林/全身挂满消毒水,塑料袋/我要清扫整整六十年的垃圾/不寻常的一天,我进入花甲/生活残屑遍地都是/名利的毒进入血管/我早就应该为过剩的营养脱脂/把过期奶粉、油、糖/和... 一大早我就敞开胸怀/从里到外推开六十道门/放出六十只雀鸟飞向山林/全身挂满消毒水,塑料袋/我要清扫整整六十年的垃圾/不寻常的一天,我进入花甲/生活残屑遍地都是/名利的毒进入血管/我早就应该为过剩的营养脱脂/把过期奶粉、油、糖/和过期的荣誉统统倒掉/还有杂念。让瓶子都空着/在墙上多凿几个窗子/让屋子和心灵一样通透起来……花甲花甲,就是开甲等的花/花开在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诗人 开花 消毒水 塑料袋 心灵
下载PDF
傅天琳:从果园到大海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进 《当代文坛》 1985年第8期13-18,共6页
从自发到自觉 一九七九年春天,傅天琳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仿佛,我变成了一尾鱼, 从小河游到了新的世界! “鱼”是从远方去的——从重庆远郊的一个果园出发,从十四、五岁出发,跨过了几千里空间,也走过了近二十年时间。作为《诗刊》组织... 从自发到自觉 一九七九年春天,傅天琳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仿佛,我变成了一尾鱼, 从小河游到了新的世界! “鱼”是从远方去的——从重庆远郊的一个果园出发,从十四、五岁出发,跨过了几千里空间,也走过了近二十年时间。作为《诗刊》组织的诗人访问团的一员,她作了难忘的大海之行;作为大海的远客,她一下子就结识了访问团这么多老师——艾青、孙静轩、韦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果园 西南风 访问团 诗篇 作品 艺术传达方式 诗歌评论 音符 新诗
下载PDF
岛和船:同纬度的梦——舒婷、傅天琳诗歌创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31,38,共8页
理想主义的两种方式那末,即使交臂而过我们也能一同驶入烨烨之境以深刻的风度以理解和勇气——傅天琳《致远方》舒婷和傅天琳,是新时期新诗创作领域的两位出色诗人,她们不仅都是女性,而且是生活中的好友、诗友。但是,当舒婷的双桅船的... 理想主义的两种方式那末,即使交臂而过我们也能一同驶入烨烨之境以深刻的风度以理解和勇气——傅天琳《致远方》舒婷和傅天琳,是新时期新诗创作领域的两位出色诗人,她们不仅都是女性,而且是生活中的好友、诗友。但是,当舒婷的双桅船的桅杆在诗坛上高高升起,感应到雷电和潮水的侵扰时,傅天琳却仍然在她的音乐岛上沉思冥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舒婷 朦胧诗 创作比较 理想主义精神 新诗创作 波德莱尔 诗论 原型意象 女诗人
下载PDF
传统选择呈现的当代风景——评傅天琳的女性、母爱和儿童诗歌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中宇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傅天琳 女性诗歌 儿童诗歌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不做表情便是最好的表情——谈谈傅天琳和她的诗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静轩 《当代文坛》 1986年第4期29-32,共4页
85年春天,《诗刊》编辑寇宗鄂约我参加同题诗——《序幕已经拉开》和《远去的帆影》的创作;晓钢也约我和其他一些诗人同以《四月》为题写一首诗。我答应了,而且,已打好腹稿,打算动笔了。但始终没有兑现,以致寇宗鄂为了等我的诗,把发稿... 85年春天,《诗刊》编辑寇宗鄂约我参加同题诗——《序幕已经拉开》和《远去的帆影》的创作;晓钢也约我和其他一些诗人同以《四月》为题写一首诗。我答应了,而且,已打好腹稿,打算动笔了。但始终没有兑现,以致寇宗鄂为了等我的诗,把发稿日期推迟了几天,事后好一阵埋怨。我只好吐出了真情——原来我已经准备动笔了,恰好傅天琳来了,她说:也写了一首《序幕已经拉开》的同题诗,已寄《诗刊》。我说:念给我听听,启发我一下。她念了。这一下,我被惊呆了,多好的诗呵,真是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尤其其中两节,更令人惊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童话世界 走自己的路 艺术经验 皱起眉头 抒情诗 诗集 西南风 诗人们 拐杖
下载PDF
朴实的芬芳──傅天琳创作扫描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薇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傅天琳 感情世界 中国诗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 女诗人 大兴安岭林区 果园 宝贵精神财富
下载PDF
一个现代女性的精神世界——读傅天琳的组诗《海》
18
作者 方向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68-69,67,共3页
傅天琳的组诗《海》(发表于《诗刊》1988年2期)是一部从诗人心底荡出的爱的旋律汇成的人生交响曲。它似乎被你感知,但又难于把握。它扑朔迷离的灵光引你走向诗人的内心世界——一个有着丰富人性和魅力的世界。
关键词 傅天琳 组诗 现代女性 精神世界 参悟 人生体验 扑朔 精神超越 涛声 命运
下载PDF
生活赋予她绿色的诗情——读傅天琳《绿色的音符》
19
作者 陈红 《当代文坛》 1983年第7期39-39,共1页
读着青年女诗人傅天琳的诗集《绿色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果园芬芳的香馨,仿佛听到了果园姐妹的甜美的笑声,仿佛看到了那嫣红、黛绿、金黄、青紫的色彩的流溢。诗人那清丽的诗句,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倾诉着她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女诗人十九... 读着青年女诗人傅天琳的诗集《绿色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果园芬芳的香馨,仿佛听到了果园姐妹的甜美的笑声,仿佛看到了那嫣红、黛绿、金黄、青紫的色彩的流溢。诗人那清丽的诗句,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倾诉着她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女诗人十九年的果园生活,孕育了诗的种子。十九年的风霜雨雪,十九年的花开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音符 女诗人 果园 姐妹 黛绿 幽香 诗集 热爱生活 岁月
下载PDF
绿色的音符——傅天琳的处女作
20
作者 吕进 《当代文坛》 1982年第6期15-19,共5页
近几年,诗人们(包括脱颖而出的一批新人)几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共同的诗美目标:内容的“实”与表现方式的“虚”。 换言之,一方面,诗人们努力把诗从天上解放到人间来,让诗与作为诗情源头的生活保持难分难舍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诗... 近几年,诗人们(包括脱颖而出的一批新人)几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共同的诗美目标:内容的“实”与表现方式的“虚”。 换言之,一方面,诗人们努力把诗从天上解放到人间来,让诗与作为诗情源头的生活保持难分难舍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诗人们又努力让诗从人间飞到天上,让诗与作为反映对象的生活保持若即若离的超脱关系。这是有重大诗学价值的追求。我以为,诗坛新人傅天琳的第一本诗集《绿色的音符》的得与失都与这种追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天琳 音符 处女作 诗集 “虚” “实” 作品 自我重复 诗人们 诗歌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