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0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笔存史诉真宰——傅抱石《大涤草堂图》释读
1
作者 黄戈 《董事会》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傅抱石《大涤草堂图》为立轴,84.5×58.5cm,纸本设色,1942年3月作,上有题识:大涤草堂图(篆书)。石涛上人晚岁构草堂于广陵,致书南昌八大山人求画大涤堂图。有云:平坡之上,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此即大涤子大涤草堂也。又云:请勿书和... 傅抱石《大涤草堂图》为立轴,84.5×58.5cm,纸本设色,1942年3月作,上有题识:大涤草堂图(篆书)。石涛上人晚岁构草堂于广陵,致书南昌八大山人求画大涤堂图。有云:平坡之上,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此即大涤子大涤草堂也。又云:请勿书和尚,济有发有冠之人也。闻原札藏临川李氏,后展(辗)转流归异域。余生也晚,不获睹矣。今经营此帧,聊记长想尔。民国三十一年春于重庆西郊,傅抱石(小楷)。有钤印:白文方印“抱石长年”,朱文印“抱石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八大山人 纸本 钤印 求画 小楷 大涤子
下载PDF
立足民族本位,面向时代生活——基于现象学方法的傅抱石绘画思想研究
2
作者 戴宵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胡塞尔现象学强调面向事物本身,寻求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事物的存在,同时又指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之维,要求从价值论角度整体观照事物。这对全面理解把握傅抱石绘画思想和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傅抱石始终坚持民族立场,强调中国画的传... 胡塞尔现象学强调面向事物本身,寻求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事物的存在,同时又指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之维,要求从价值论角度整体观照事物。这对全面理解把握傅抱石绘画思想和创作具有借鉴意义。傅抱石始终坚持民族立场,强调中国画的传统路径,实际源于其对中国画艺术的本体定位和确证;傅抱石认为中国画应因时而变,强调中国画的现实性精神和时代性品格,这是立足于中国画艺术的价值论维度提出的。这种既坚守民族本位又积极适应时代社会生活的艺术创作思路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艺术现代化应当如何的问题,对于当前艺术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现象学 民族性 时代性 现代化
下载PDF
建国十七年傅抱石山水画创作观转变
3
作者 史镜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67-71,共5页
建国十七年是指1949-1966的十七年。在建国初期,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急需摆脱传统的束缚改造山水画创作,使之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山水画的创作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开拓探索的山水画家... 建国十七年是指1949-1966的十七年。在建国初期,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急需摆脱传统的束缚改造山水画创作,使之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山水画的创作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开拓探索的山水画家,他们用敏锐的思维把握了时代的风向,引领了当时中国画发展的新潮流。其中傅抱石作为当时山水画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山水画的创作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新中国“十七年”的山水画创作的观念转变。本文从傅抱石的山水画写生及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出发,以此来研究在建国十七年傅抱石山水画创作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创作观 山水画写生 毛泽东诗意画
下载PDF
傅抱石与金原省吾——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馆藏资料考略
4
作者 郑子路 熊添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名人交游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以史料挖掘为基础,通过对相关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作品著述的梳理,来推进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并由此带动相关主题及群体的整体性研究。美术家傅抱石与徐悲鸿、郭沫若的交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名人交游是美术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以史料挖掘为基础,通过对相关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作品著述的梳理,来推进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并由此带动相关主题及群体的整体性研究。美术家傅抱石与徐悲鸿、郭沫若的交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在这两位“伯乐”之外,还有一位对傅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大人物,却鲜少被提及。他就是傅留学日本时的导师金原省吾。文章基于武藏野美术大学馆藏资料,较好地还原了师徒二人的交往过程,以及傅留学日本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金原省吾 日本留学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馆藏资料
下载PDF
回答傅抱石关于“民族形式”的四个问题——兼谈傅抱石山水画变革
5
作者 陈梦尧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20世纪的中国处于战争与变革之中,这一时期的政治、文艺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革新的色彩。20世纪40年代开始,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从政治领域渗透进文艺领域,当时,避居蜀地的傅抱石也加入了这场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特殊的战争... 20世纪的中国处于战争与变革之中,这一时期的政治、文艺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革新的色彩。20世纪40年代开始,有关“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从政治领域渗透进文艺领域,当时,避居蜀地的傅抱石也加入了这场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特殊的战争环境与政治身份,使得傅抱石不断思考着“民族形式”的问题,并且影响到了自身的史论著述及绘画实践。傅抱石对“民族形式”的认识,不仅具有较深刻的理论意义,还是中国绘画现代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民族形式 山水画变革 中国画现代转型
下载PDF
刍议黄宾虹与傅抱石山水画之异同
6
作者 黄戈 《书画艺术》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黄宾虹与傅抱石两位中国画巨匠的山水画风格为比较对象,从二者的笔墨特征、审美意趣以及对待中国画传统继承、西学吸收等探讨他们的画学观念、实践方式的异同及内在关联,从一个侧面看近代中国画变革的发展状态和探索理路。
关键词 黄宾虹 傅抱石 山水画风 笔墨 传统 创新
下载PDF
傅抱石«九歌图»诗画意境探析
7
作者 王琦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傅抱石对屈原的推崇使其在抗战期间自觉以«九歌»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早期的«九歌图»人物画创作实践.为1954年其绘制«九歌图册»提供了整体构思.其«九歌图»高度还原«九歌»文本中的诗... 傅抱石对屈原的推崇使其在抗战期间自觉以«九歌»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早期的«九歌图»人物画创作实践.为1954年其绘制«九歌图册»提供了整体构思.其«九歌图»高度还原«九歌»文本中的诗意场景,诗画意境交融;文图转化过程中傅抱石通过表现神话人物情感再现«九歌»文本中的“有我之境”,画境与文本情感交织;画作注重表现九歌人物的风神,诗画人物形神契合.图中诗画意境、笔墨韵味和审美意趣传达了绘者广阔的时空意识和生命意识.艺术创作呈现出文、人、画三种格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九歌图 诗画意境 文图关系
下载PDF
傅抱石人物画《苏武牧羊》与日本绘画关系考释
8
作者 高子瑜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6-20,共5页
关于傅抱石的人物画《苏武牧羊》是否受日本绘画影响,学界对此意见不一。对比构图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发现《苏武牧羊》很可能借鉴了中村不折的油画《苏武之苦节》,而傅抱石观看此幅画作图像的途径可能是他在日本收集的画册图录或通过国... 关于傅抱石的人物画《苏武牧羊》是否受日本绘画影响,学界对此意见不一。对比构图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发现《苏武牧羊》很可能借鉴了中村不折的油画《苏武之苦节》,而傅抱石观看此幅画作图像的途径可能是他在日本收集的画册图录或通过国内的美术刊物《北洋画报》等。此外参照《苏武之苦节》可认为《苏武牧羊》的画题是“苏李诀别”,同时结合时局背景来看《苏武牧羊》的创作背后潜藏的是其深深爱国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村不折 苏武牧羊 日本绘画
下载PDF
傅抱石的写生实践与技法探究
9
作者 姚钰 裴攀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傅抱石求变的过程中,写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有四次关键的写生经历,写生思想影响深远.从写生这一角度对傅抱石的山水画进行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傅抱石在中国画创作求变中的渊源、继承、创新、形成因素、风格面貌等.
关键词 傅抱石 山水画 写生
下载PDF
浅谈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
10
作者 罗珊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7-21,共5页
傅抱石是我国现代山水画的奠基人,他的人物画、诗意画都是一绝。傅抱石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创新,作为人民艺术家他对毛泽东诗意画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意山水画的先河,他在不断创作、探索中找到了艺术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平衡点... 傅抱石是我国现代山水画的奠基人,他的人物画、诗意画都是一绝。傅抱石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创新,作为人民艺术家他对毛泽东诗意画的创作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意山水画的先河,他在不断创作、探索中找到了艺术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平衡点,进一步奠定了傅抱石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毛泽东诗意画 艺术特点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傅抱石研究之综述
11
作者 郑子路 程凌云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傅抱石是一位集篆刻、绘画、书法、史论研究等成就于一身的美术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傅抱石的学术研究持续深入,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品汇编、生平研究、作品研究和著述研究四个方面。其中,作品研究出现得最早,... 傅抱石是一位集篆刻、绘画、书法、史论研究等成就于一身的美术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傅抱石的学术研究持续深入,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品汇编、生平研究、作品研究和著述研究四个方面。其中,作品研究出现得最早,相关成果也最为丰硕,呈现出学术化、精细化、集成化的特点,也陆续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作品及代表研究者,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在史料的挖掘、人物交游的拓展、跨文化视角的导入、思想史背景的还原、主题研究的加强、美学阐释的深入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国画 美术史 综述
下载PDF
傅抱石的绘画探索在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12
作者 李雨蒙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较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傅抱石在绘画上的实践,使得传统山水画有了新的面貌,尤其是其留学日本和长期写生后创作思路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人以启示。通过研究其作品,获得关于花鸟画笔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较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傅抱石在绘画上的实践,使得传统山水画有了新的面貌,尤其是其留学日本和长期写生后创作思路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人以启示。通过研究其作品,获得关于花鸟画笔墨、布局、题材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山水画 花鸟画
下载PDF
跨媒介图像叙事在绘画中的应用--以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为例
13
作者 仲亚男 《书画世界》 2023年第4期80-81,共2页
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共创作36幅。作品从毛主席的诗歌集中选取题材,将诗歌进行再创作,赋予抽象的诗歌以具象的画面。傅抱石重视调动画面与诗歌的关系,模仿诗歌表现手法,将作品结构变成召唤结构,使观众能直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并... 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共创作36幅。作品从毛主席的诗歌集中选取题材,将诗歌进行再创作,赋予抽象的诗歌以具象的画面。傅抱石重视调动画面与诗歌的关系,模仿诗歌表现手法,将作品结构变成召唤结构,使观众能直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并体会战争环境的险恶,诗画互见,丰富了诗歌的意义。相较于时间媒介的传播意义来说,作为空间媒介的美术在传播上更具直观性和便捷性。傅抱石通过对毛泽东诗词的研究,选取“最富有包孕性的顷刻”,利用绘画的空间结构和具象表现手段创造出全新的艺术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画 跨媒介 傅抱石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绘画教科书——以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为例
14
作者 沈淑琦 《书画世界》 2023年第2期93-95,共3页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中国美术教科书正处于萌发期,教育家、书画家傅抱石将他的艺术思想体现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教材中,这本教材是他关于中国艺术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本文比较此教材和当时中国绘画史的相异之处,并梳理此书的创...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中国美术教科书正处于萌发期,教育家、书画家傅抱石将他的艺术思想体现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教材中,这本教材是他关于中国艺术理论的代表著作之一。本文比较此教材和当时中国绘画史的相异之处,并梳理此书的创新点和核心思想:以系统性、主题式而非断代的方式书写,提出研究中国绘画的三大要素—人品、学问和天才,力尊南宗,不认同中西绘画融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国绘画变迁史纲》 20世纪 中国绘画教科书
下载PDF
傅抱石美术遗产与新余抱石文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高生 邵阳 刘星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傅抱石美术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深深地烙印并积淀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傅抱石美术遗产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抱石文化,择其要者,有夏布文化、书画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及民间手工艺文化等内容。全面调查和研究傅抱... 傅抱石美术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深深地烙印并积淀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傅抱石美术遗产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抱石文化,择其要者,有夏布文化、书画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及民间手工艺文化等内容。全面调查和研究傅抱石美术遗产,挖掘抱石美术遗产的内在底蕴与潜在价值,可以引领傅抱石美术遗产由基础性的描写、阐释研究转向高层次的抱石文化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新余的文化知名度与城市影响力,还有助于提升新余人民的整体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傅抱石美术遗产 抱石文化
下载PDF
试论傅抱石之石涛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万新华 秦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4,共9页
傅抱石作为现代美术史学者,留学东瀛,浸润民国现代学术氛围之中,既了解和掌握现代艺术史科学研究方法和各种现代美学理论,又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现代思维。他的考据不是为考据而考据,他所研究的美术史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揭示傅... 傅抱石作为现代美术史学者,留学东瀛,浸润民国现代学术氛围之中,既了解和掌握现代艺术史科学研究方法和各种现代美学理论,又具有一种创造性的现代思维。他的考据不是为考据而考据,他所研究的美术史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本文揭示傅抱石对清代画家石涛的研究,即着眼于石涛生平史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其后进入到史料的考证上,对石涛的研究也转向行述、交游考略和年谱会笺。傅抱石综合多年研究成果,完成了石涛考辨的大总结,出版了《石涛上人年谱》,成为现代石涛研究史上第一部史料较为详实的石涛年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石涛研究 史料详实
下载PDF
傅抱石的中国美术史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木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9,共8页
傅抱石作为现代中国画大师,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人们很少知道,傅抱石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上是奠基者与先驱者之一。他还是留学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中唯一的学习美术史的专门学者。他在中国美术史的本质、线索、特征的研究上,他在... 傅抱石作为现代中国画大师,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人们很少知道,傅抱石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上是奠基者与先驱者之一。他还是留学学习美术的留学生中唯一的学习美术史的专门学者。他在中国美术史的本质、线索、特征的研究上,他在运用现代考古学、文化学及多种史学研究方法上,他在专题史、文化基因、石涛研究、年表制作等多方面,都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美术史论研究。深入了解傅抱石在美术史论方面卓越的贡献,不仅对20世纪美术史学史有重要的作用,对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傅抱石及其绘画也是不可缺少的。今年适逢傅抱石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发本文,以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中国美术史论
下载PDF
豪气吞山河 风骚独自领——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嵇亚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傅抱石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美术大家,毛泽东诗词的恢弘意境,赋予了他的作品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俯仰自得的空间意识。他开创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践行了他"艺术当随时代"... 傅抱石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美术大家,毛泽东诗词的恢弘意境,赋予了他的作品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俯仰自得的空间意识。他开创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山水画艺术,践行了他"艺术当随时代"的主张,在思想和行动上,证明了"中国画是可以表现现实、为新时代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艺术作品 傅抱石 绘画创作 诗意画 艺术创作 意境
下载PDF
傅抱石、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特色再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永红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4期205-210,共6页
傅抱石和李可染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山水画大师,两位画家的山水画在创立新的民族山水图式、彰显艺术个性的同时,也暗合了民族传统艺术中两种典型的风格。相对而言,前者具有气吞山河、滂沱大气的浪漫主义风格,后者更接近深沉雄厚、静穆壮... 傅抱石和李可染是公认的20世纪中国山水画大师,两位画家的山水画在创立新的民族山水图式、彰显艺术个性的同时,也暗合了民族传统艺术中两种典型的风格。相对而言,前者具有气吞山河、滂沱大气的浪漫主义风格,后者更接近深沉雄厚、静穆壮丽的现实主义风格,开创了新时期民族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对其山水画艺术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审美特色、笔墨语言进行深入的挖掘与阐释,对我们理解传统、发展民族艺术仍具有新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李可染 山水画 艺术特色 比较
下载PDF
傅抱石与新余抱石文化发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高生 《新余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3-55,共3页
傅抱石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界最有成就的巨匠之一,是抱石文化最主要的奠基人。抱石文化就是要弘扬傅抱石其命唯新的艺术精神,深入挖掘抱石艺术资源并转化成文化产业,提升新余城市文化知名度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傅抱石 抱石文化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