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8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南葶苈子成分的含量测定
1
作者 乔璐 韩盼盼 +6 位作者 王若晨 赵博宇 周春亚 刘瑞娜 张瑞 张雨晴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2,I0017,I0018,共7页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 目的创建一种能够快速测定南葶苈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 thiocyanate,SH),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quercetin-3-O-beta-D-glucose-7-O-beta-D-gentiobioside,QGG),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glucoside,IG),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QG)4种成分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南葶苈子样品中SH、QGG、IG、QG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建立南葶苈子中SH、QGG、IG、QG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所创建的QGG、QG、IG、SH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70、0.9266、0.8086、0.828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分别为0.0100、0.00263、0.00313、0.111;验证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0139、0.00715、0.00395、0.0860。其中SH的特征光谱为9100~6100 cm-1;QGG的特征光谱为7300~5500 cm-1;IG的特征光谱为9500~6700 cm-1;QG的特征光谱为8200~5100 cm-1。结论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建立的定量模型,能够对南葶苈子药材中QGG、QG、IG、SH的含量进行无损测定。此外通过近红外光谱PCA分析发现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与非道地产地南葶苈子的差异较大,道地产地南葶苈子之间的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0-β-D-龙胆双糖苷 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 芥子碱硫氰酸盐
原文传递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测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锞琳 何悦珊 +3 位作者 王钊 马长明 原晓喻 余小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3-298,共6页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多肽链通过氢键连接盘旋而形成的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蛋白质二级结构会随之变化。目前,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拉曼光谱法是研究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方法。该... 蛋白质二级结构是多肽链通过氢键连接盘旋而形成的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蛋白质二级结构会随之变化。目前,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拉曼光谱法是研究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方法。该文从定义、原理、测定方法、优缺点、应用进展等方面阐述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方法,并以牛霖肉为研究对象,对2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蛋白二级结构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二级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 拉曼光 原理 应用
下载PDF
纳米银对玉米幼苗傅里叶红外光谱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赵海英 刘致远 +3 位作者 袁梦仙 张卿雯 张琼 曹际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5-1292,共8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广泛使用,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土壤环境成为一种潜在环境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威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一种基于有机物分子中极性键振动简便快速和高分辨率分析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技术...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广泛使用,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土壤环境成为一种潜在环境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威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是一种基于有机物分子中极性键振动简便快速和高分辨率分析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技术。为明确纳米颗粒对植物生长和主要代谢物的影响,以纳米银为供试材料,以玉米(Zea may)为供试植物,基于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0、1.0、5.0、10.0 mg·kg^(−1))的植物生物效应,分析了不同浓度纳米银对玉米幼苗生物量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银对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有机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银浓度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高浓度纳米银(10.0 mg·kg^(−1))显著降低了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降幅分别达16.5%和22.2%。不同浓度纳米银对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有机物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浓度纳米银(1.0、5.0 mg·kg^(−1))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羧基、羟基等基团和有机酸、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含量,有助于吸附和固定银离子,降低纳米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高浓度纳米银(10.0 mg·kg^(−1))降低了玉米幼苗根系和叶片4000-400 cm^(−1)波数范围内官能团相关有机物质含量。由此可见,低浓度纳米银下植物可通过调节羟基、羧基等基团相关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抵抗纳米银对植物的影响,但高浓度纳米银不利于植物有机物质的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生长。该结果可为揭示纳米银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玉米 生物量 傅里变换红外光 物质成分和结构
下载PDF
变温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硬脂酸结构及相变机理 被引量:24
4
作者 韩卫荣 刘树彬 +3 位作者 周中高 常永芳 胡瑞省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通过变温红外技术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硬脂酸羰基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硬脂酸主要存在反式二聚体1、顺式二聚体2、开环二聚体...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分子结构影响.通过变温红外技术在293~393K范围内,分别测定了硬脂酸羰基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及去卷积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硬脂酸主要存在反式二聚体1、顺式二聚体2、开环二聚体3及单体4等4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 去卷积红外光 硬脂酸
下载PDF
食用油反式脂肪酸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检测技术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修烛 杜双奎 +1 位作者 岳田利 王青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9,共6页
以食用油、反式脂肪酸标样及矿物精油为试验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SR-FTIR)技术检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并与标准红外分析方法(SB-ATR-FTI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R-FTIR模型反式脂肪酸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加入量高度线性相关... 以食用油、反式脂肪酸标样及矿物精油为试验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SR-FTIR)技术检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并与标准红外分析方法(SB-ATR-FTI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R-FTIR模型反式脂肪酸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加入量高度线性相关,斜率为1.02,标准差小于0.05;SR-FTIR模型的灵敏度要比标准方法模型高20余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反式脂肪酸 检测 傅里叶红外光谱 重组技术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煤显微组分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孙旭光 陈建平 郝多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32-838,共7页
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纪煤中有代表性的 3种组分角质体、镜质体、丝质体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的结构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角质体结构组成中含有较丰富的长链脂族结构 ,而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则相... 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对塔里木盆地侏罗纪煤中有代表性的 3种组分角质体、镜质体、丝质体在不同热模拟温度下的结构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角质体结构组成中含有较丰富的长链脂族结构 ,而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的含量则相对较少 ;与此相反 ,丝质体结构组成中芳香烃占绝对优势 ,而脂族结构含量则很少 ;镜质体结构组成介于角质体和丝质体之间 ,含有较多的短链脂族结构和芳香结构。据此推断 ,角质体具有高的生烃潜力 ,是一种倾油组分 ;镜质体生烃潜力中等 ,是一种倾气组分 ,但也可以生成一定数量的液态烃 ;丝质体生烃潜力很小 ,对煤成烃的贡献微不足道。另外 ,随热模拟温度的升高 ,3种组分中的脂族结构和含氧官能团都呈现明显的由强到弱的变化 ,而芳香结构比较稳定 ,在整个生烃热演化过程中则呈现芳环缩合度增加芳烃相对富集的趋势。由此说明 ,煤生烃过程主要是一种脂族结构和含氧基团不断脱落、芳香结构不断缩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 显微组分 化学结构组成 热模拟 角质体 镜质体 丝质体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油脂定量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于修烛 杜双奎 +1 位作者 王青林 李志西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论述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油脂定量分析基本原理、优越性以及在油脂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碘值、皂化值、顺式和反式脂肪酸和固体脂肪含量等方面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傅里叶光谱法分析模型的稳定性和传递性及其在自动化分... 论述了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油脂定量分析基本原理、优越性以及在油脂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碘值、皂化值、顺式和反式脂肪酸和固体脂肪含量等方面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傅里叶光谱法分析模型的稳定性和传递性及其在自动化分析中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傅里叶光谱法油脂自动分析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油脂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金莲花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别及药效组分表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潘艳丽 肖培根 +2 位作者 张贵君 陆景珊 孙素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24-1026,共3页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药效组分 金莲花 红外光鉴别 表征 有机酸类 毛茛科植物 红外光 FT-IR 中药鉴定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钢渣微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刚 李辉 +3 位作者 程东波 徐德龙 陈华 顾恒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3-748,共6页
以转炉钢渣作为固化稳定化药剂,采用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方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跟踪检测钢渣微粉对重金属土壤修复效果,以及混合物(钢渣微粉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观结构。建立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钢渣微粉... 以转炉钢渣作为固化稳定化药剂,采用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方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跟踪检测钢渣微粉对重金属土壤修复效果,以及混合物(钢渣微粉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观结构。建立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钢渣微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软测量模型。结果表明,钢渣微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180 d内修复效果均保持在90%以上;修复过程分为前期、中期与后期,其中前期(1~3 d)环境碱性较高,修复方式以离子交换为主,中期(7~42 d)离子交换作用减弱和凝胶固化作用增强,后期(56~180 d)形成大量C-S-H凝胶,凝胶固化作用进一步增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钢渣微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软测量模型的真实值与预测值数据吻合较好,绝对误差为-1.35^-0.48,相对误差为-1.448%^-0.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钢渣微粉 重金属污染土壤 修复 软测量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构造煤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德勇 叶建伟 +1 位作者 王启宝 郭晓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40-3046,共7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平顶山矿区不同变形程度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的分子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构造煤的生烃潜能('A')和脂肪链长及支链化程度(B)均小于原生结构煤,芳脂比(I)大于原生结构煤,缩合度(DOC)变化不明显;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生烃潜能('A')逐渐减小,缩合度(DOC)逐渐增加。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官能团对煤中芳碳率和脂碳率的变化有一定贡献,芳碳区存在显著差异的主控因素为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脂碳区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亚甲基碳(fb2);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构造煤中亚甲基碳(fb2)逐渐减小,带质子芳碳和桥接芳碳(fH,Ba)逐渐增加。通过对构造煤化学结构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构造煤在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傅里叶红外光谱 ^13C核磁共振 煤结构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建模快筛中成药“骨节灵”中的泼尼松龙和醋酸泼尼松龙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梓云 彭梦侠 +1 位作者 梁奇峰 李慧明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对中成药"骨节灵"中添加泼尼松龙和醋酸泼尼松龙的快速筛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抗风湿类中成药"骨节灵"为研究对象,用衰减全反射附件(ATR)采集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FT IR),用赛默飞公司的TQ Analyst 9软件,采用Discri... 对中成药"骨节灵"中添加泼尼松龙和醋酸泼尼松龙的快速筛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抗风湿类中成药"骨节灵"为研究对象,用衰减全反射附件(ATR)采集研究样品的红外光谱(FT IR),用赛默飞公司的TQ Analyst 9软件,采用Discriminant Analysis建立了醋酸泼尼松龙、泼尼松龙两种激素类药物的红外识别模型。用该模型检测了30个供试样品,结果显示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的识别正确率为100%,误判数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 快速筛查 泼尼松龙 醋酸泼尼松龙 “骨节灵”
原文传递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硫酸酯化葛仙米多糖的取代度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玉婷 田瑞 +2 位作者 杨洁 袁杰 莫开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研究以葛仙米多糖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葛仙米多糖硫酸酯为标样,氯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标样的取代度,傅里叶里红外光谱作为工具测定这一系列产品取代度的方法。吸光度用基线法得到,对所有不同探针谱带、参比谱带和基线作图法的组合进行比较... 研究以葛仙米多糖合成不同取代度的葛仙米多糖硫酸酯为标样,氯化钡-明胶比浊法测定标样的取代度,傅里叶里红外光谱作为工具测定这一系列产品取代度的方法。吸光度用基线法得到,对所有不同探针谱带、参比谱带和基线作图法的组合进行比较,并通过探针谱带和参比谱带吸光度比值A探针/A参比与取代度的比值的平均相对偏差评价每种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对硫酸酯化葛仙米多糖最合适的吸光度比值A探针/A参比为H1261BL1/H1418BL1,结果与传统方法所测得的硫酸酯化取代度相关系数达到0.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仙米 多糖硫酸酯 傅里叶红外光谱 取代度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重组蛛丝蛋白分子构象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登龙 房乾 +2 位作者 姚清华 李敏 郑思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6,110,共4页
利用FT-IR研究重组蛛丝蛋白pNSR16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溶剂对pNSR16构象的影响取决于溶剂的种类,甲酸使其构象进一步向无规卷曲方向转变,而饱和溴化锂溶液则使其构象向β-折叠方向转变;加热和变性能促使pNSR16构象向β... 利用FT-IR研究重组蛛丝蛋白pNSR16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溶剂对pNSR16构象的影响取决于溶剂的种类,甲酸使其构象进一步向无规卷曲方向转变,而饱和溴化锂溶液则使其构象向β-折叠方向转变;加热和变性能促使pNSR16构象向β-折叠方向转变;PVA、CS的加入使pNSR16构象从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化。这些结论可从分子水平上指导重组蛛丝蛋白组织工程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蛛丝蛋白 pNSR16 构象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检验喷墨打印机墨水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国平 张金庄 +2 位作者 刘淑霞 刘世海 崔连义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收集了28种喷墨打印机墨水,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了种类研究,根据红外光谱的吸收峰可将其分为6类。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喷墨打印机 墨水
下载PDF
基于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的煤矸石自燃特性及微观表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邓军 李贝 +2 位作者 肖旸 马砺 徐启铭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煤矸石自燃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揭示煤矸石自燃宏观特性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及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研究了煤矸石自燃氧化过程失重率、气体产生率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及自燃特性。... 煤矸石自燃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揭示煤矸石自燃宏观特性及微观结构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及自燃程序升温实验,系统研究了煤矸石自燃氧化过程失重率、气体产生率和官能团变化规律及自燃特性。结果表明,煤矸石中存在次甲基、含氧环烷、醚键等桥键和缩合芳环等物质,自燃氧化过程总失重率30.30%.得到了煤矸石自燃过程中7个特征温度,气体脱附、氧化裂解、燃烧和热活化及相变阶段的失重率分别为1.05%,3.27%,20.36%和5.31%.计算得到煤矸石燃料比为0.88,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为32.34×10^(-11)%2·min^(-2)·K^(-3),说明试样挥发分析出速率快、极易着火燃烧、燃尽性能好,具有较高的自燃氧化及着火燃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自燃 程序升温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丙二醇含量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政军 钟志光 +1 位作者 林华山 黄伟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直接测定丙二醇水溶液中丙二醇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 ,样品无须做前处理 ,丙二醇的含量与其红外吸收峰强度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皆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收率为10 0 .0 %— 10 1.4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46 %... 研究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直接测定丙二醇水溶液中丙二醇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 ,样品无须做前处理 ,丙二醇的含量与其红外吸收峰强度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皆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收率为10 0 .0 %— 10 1.4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146 %,该方法简单、快速 ,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测定 丙二醇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重组技术的食用油检测改进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修烛 杜双奎 +1 位作者 李志西 王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以食用油、无色矿物精油(OMS)、六羰基铬为试验材料,利用二维相关振动光谱技术对FTIR光谱重组(SR)检测中OMS特征吸收峰取代光谱标记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菜籽油体系中,有9个相关吸收峰可用于TVF预测定量分析。考虑不同因素影... 以食用油、无色矿物精油(OMS)、六羰基铬为试验材料,利用二维相关振动光谱技术对FTIR光谱重组(SR)检测中OMS特征吸收峰取代光谱标记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菜籽油体系中,有9个相关吸收峰可用于TVF预测定量分析。考虑不同因素影响,相关吸收峰减至4个。最优相关吸收峰测定OMS体积分数相关性好于标记物特征吸收峰,受混合样品极性变化影响较少。在食用油和OMS混合物中既可用光谱标记物也可用OMS溶剂本身相关吸收峰来扣除混合样品光谱中OMS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傅里叶红外光谱 重组技术 分析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结构分析及性能优选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尚建丽 张浩 +1 位作者 熊磊 麻向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30-2436,共7页
以SiO_2为载体材料、脂肪酸为相变材料制备具有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采用等温吸放湿法和步冷曲线法测试不同脂肪酸用量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以SiO_2为载体材料、脂肪酸为相变材料制备具有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采用等温吸放湿法和步冷曲线法测试不同脂肪酸用量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分析SiO_2与脂肪酸的嵌合机理。以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作为输入层,以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脂肪酸用量、相对湿度52.89%下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吸湿平衡含湿量与放湿平衡含湿量的平均值、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从30~15℃降温所需的时间作为输出层,以S型激活函数作为隐含层,利用BE神经网络建立结构参数与综合相变储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性能优选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中SiO_2与脂肪酸仅为物理嵌合,未发生化学作用;当脂肪酸用量0.079 mol时,所制备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相变储湿性能,即在相对湿度52.89%下的吸湿平衡含湿量为0.132 3 g·g^(-1)、放湿平衡含湿量0.147 5 g·g^(-1)、平衡含湿量的平均值为0.139 9 g·g^(-1),从30~15℃降温所需的时间为1 305 s;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性能优选预测模型吻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07%和2.45%,可以用于优选预测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储湿调湿性能和相变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相变储湿 复合材料 结构分析 性能预测
下载PDF
玉米秸秆组分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宫元娟 邓楠 +2 位作者 白雪卫 黄婉媛 刘德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4-1671,共8页
为实现秸秆不同部位组分的快速无损检测,以玉米秸秆分离的皮、瓤、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采集分析和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玉米秸秆各部位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光谱信息中H基团的振动强... 为实现秸秆不同部位组分的快速无损检测,以玉米秸秆分离的皮、瓤、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采集分析和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玉米秸秆各部位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光谱信息中H基团的振动强弱确定玉米秸秆纤维素与木质素的含量依次为皮>叶>瓤。纤维素模型采用1阶微分与标准化结合的预处理方式,木质素模型采用1阶微分与标准正态变量相结合的预处理方式,经过试验验证分析,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有较高的相关度和预测效果,表明利用FTIR技术对玉米秸秆的组分含量的检测数据可靠,在线检测效率高,可为快速检测秸秆组分提供新的测量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化学组分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钢渣代炭黑环保型复合橡胶的补强机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顾恒星 李辉 +3 位作者 程东波 徐德龙 杨刚 陈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53-1057,共5页
以铁水脱硫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铁水脱硫渣作为橡胶填料取代部分炭黑与丁苯橡胶进行复合,制备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利用多种方法测试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的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硫化过程中不同阶段铁水脱硫渣的结构组成... 以铁水脱硫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铁水脱硫渣作为橡胶填料取代部分炭黑与丁苯橡胶进行复合,制备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利用多种方法测试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的性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硫化过程中不同阶段铁水脱硫渣的结构组成。结果表明:利用铁水脱硫渣部分替代炭黑,可达到补强效果与降低补强剂成本的目的。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的正硫化时间(t_(90))为25.08 min,其焦烧期为0~15min、热硫化期15~25min和硫化平坦期25~45min。在焦烧期铁水脱硫渣可以提供碱环境,利于增加丁苯橡胶流动性;在热硫化期与硫化平坦期,铁水脱硫渣中Ca_2SiO_4能够持续加速发生水化反应生成C—S—H凝胶,达到对丁苯橡胶补强的效果。另外,铁水脱硫渣可以避免铁水脱硫渣/丁苯橡胶过硫化期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铁水脱硫渣 丁苯橡胶 补强机理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