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怒江傈僳人的命名与人观——以福贡县娃底村的田野调查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成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娃底傈僳人在排行名、个人名、从子名的命名与运行过程中,将每一个看似无差别的个体的人,明确识别为在自身文化体系和群体位置中定位清晰、独特的人。这一序列性的命名与称谓体系,代表着不同的人生位阶,同时与超自然的秩序存在着紧密的... 娃底傈僳人在排行名、个人名、从子名的命名与运行过程中,将每一个看似无差别的个体的人,明确识别为在自身文化体系和群体位置中定位清晰、独特的人。这一序列性的命名与称谓体系,代表着不同的人生位阶,同时与超自然的秩序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藉由这一命名体系与规则,可以发现娃底人人观的特点在于:将过去存在和现在活着的每一个人,结合在同一链条中,将对往生的纪念和当下的延续关联在一起;在这一人观脉络中,个人的特质是被抑制的,人群的结合、群体的象征是形塑其人观的基础。同时,娃底人的个案作为互惠性社会中"自我"与"社会人"非平衡的研究案例,可以丰富我们对于现有人观讨论路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 人观 延续 傈僳人 怒江
下载PDF
傈僳人的“峡啦” 被引量:1
2
作者 厉森 《烹调知识》 2014年第10期61-61,共1页
傈僳族聚届在怒江流域,这是漫山遍野生长一种漆树,树籽有豌豆大小,树籽中的果皮含有漆脂,漆仁油为不干性油,一般称漆树籽油,可供食用。当漆树结籽成熟后,人们把这些籽采集回家,晒干,在石碓中打成粉末,炒熟,用内布外蒲的双层... 傈僳族聚届在怒江流域,这是漫山遍野生长一种漆树,树籽有豌豆大小,树籽中的果皮含有漆脂,漆仁油为不干性油,一般称漆树籽油,可供食用。当漆树结籽成熟后,人们把这些籽采集回家,晒干,在石碓中打成粉末,炒熟,用内布外蒲的双层口袋包裹好,利用杠杆原理,在有槽的石盘上,压榨出漆油(漆蜡)。漆油刚榨出或加热后是半透明的,冷却之后就凝固成块,携带十分方便。当地的人们常用这种植物油作为礼物互相赠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杠杆原理 漆树 傈僳 干性油 半透明 植物油 漆油
下载PDF
《石月亮》——傈僳人的骄傲——导演手记
3
作者 查丽芳 《民族艺术研究》 2003年第A02期26-27,共2页
作者以导演的身份 ,从另一个角度对《石月亮》的主题、人物如何成为演出样式作了较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 傈僳 花灯味 有机结合
下载PDF
维西河谷:一个老纳西的傈僳人印像
4
作者 白郎 朱林 《中国西部》 2007年第5期57-62,共6页
梭罗说:“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
关键词 傈僳 河谷 生活 维西河谷
下载PDF
走出自然经济的傈僳人
5
作者 陈云 刘元 《民族工作》 2000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自然经济 傈僳族妇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蔬菜大棚 农产品 怒江大峡谷 观念转变 怒江峡谷 建国初期 绿色产品
下载PDF
傈僳人家的日子
6
作者 存文学 《今日民族》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在一个至今都还夜不闭户,门不上锁的村庄里,一户老实巴交的傈僳人家当初却怎么也躲不过“文革”的劫难,度过了惊恐的岁月。如今,国泰民安,他们又过上了那份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关键词 傈僳 地区经济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傈僳人的阔拾节
7
作者 冷文浩 《新西部》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傈僳族群众在县城举行了盛大的傈僳族“阔拾节”暨傈僳族协会成立大会,1000多名傈僳族群众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跳三弦、弹口弦、吹葫芦笙、对歌跳舞,欢度自己的节日。手工艺人现...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傈僳族群众在县城举行了盛大的傈僳族“阔拾节”暨傈僳族协会成立大会,1000多名傈僳族群众身穿漂亮的民族服装,跳三弦、弹口弦、吹葫芦笙、对歌跳舞,欢度自己的节日。手工艺人现场表演捻麻线、织腰带、葫芦笙制作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自治州 傈僳 成立大会 民族服装 现场表演 手工艺人 德昌县 四川省
下载PDF
德昌傈僳族刺绣纹样在植物皮革箱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济池 谭欣 彭东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德昌傈僳族刺绣纹样题材丰富、造型精美,图案取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结合设计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考察收集到的一手图文资料及传承人的访谈材料为基础,对刺绣材料与工艺技法、纹样题材与造型手法、图案构成... 德昌傈僳族刺绣纹样题材丰富、造型精美,图案取材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结合设计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考察收集到的一手图文资料及传承人的访谈材料为基础,对刺绣材料与工艺技法、纹样题材与造型手法、图案构成与色彩组合等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取典型纹样进行设计转化。秉承绿色发展的造物理念,产品选用可回收和可降解的植物纤维合成皮革,将创新衍生纹样与刺绣印染工艺结合,制作出时尚百搭的多功能箱包产品。旨在探索民族刺绣纹样在植物皮革箱包中的艺术设计价值与多元转化路径,为推动德昌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续发展和民族手工艺术创新实践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昌傈僳 刺绣 纹样 植物皮革 箱包 创新设计
原文传递
傈僳族漆油饮食及其社会功能价值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余七斤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漆油不仅是傈僳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符号,而且在傈僳族与同源民族情感的沟通凝聚、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跨境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探讨傈僳族漆油饮食文化在傈僳族与跨民族、跨区域、跨国界社会关系网络建... 漆油不仅是傈僳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符号,而且在傈僳族与同源民族情感的沟通凝聚、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跨境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探讨傈僳族漆油饮食文化在傈僳族与跨民族、跨区域、跨国界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 漆油 制作方法 功效 功能与价值
下载PDF
从深度贫困到金山银山: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与经验启示
10
作者 段克轩 苏海舟 《创造》 2024年第10期60-64,共5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的深度贫困既有“四山夹三江”的地形限制,也有位于西部偏远山区边境的区位劣势。人民群众既有因病、因学、因智、因灾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生活困难,也有因碍于政策的要求而无法实现快速发展的现实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的深度贫困既有“四山夹三江”的地形限制,也有位于西部偏远山区边境的区位劣势。人民群众既有因病、因学、因智、因灾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生活困难,也有因碍于政策的要求而无法实现快速发展的现实境况。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怒江州在2020年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26.69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2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3.72万人次,创收74.46亿元,产业覆盖25.6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 地形限制 怒江州 深度贫困 区位劣势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二半山”上的艺术: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的当代传承
11
作者 王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7,111,共5页
“二半山”地区是德昌傈僳族人的主要居住地,为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德昌傈僳族舞蹈形态多样,内涵丰富,其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礼仪、精神信仰、传统节日等方方面面。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德昌... “二半山”地区是德昌傈僳族人的主要居住地,为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德昌傈僳族舞蹈形态多样,内涵丰富,其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礼仪、精神信仰、传统节日等方方面面。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的当代传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应立足目前傈僳族舞蹈传承主体缺失、舞蹈保护举措不足、舞蹈文化内涵被解构等现实困境,从发挥政府在舞蹈文化传承上的主导职能、打造活态化的德昌傈僳族舞蹈素材库、注重德昌傈僳族舞蹈的时代化发展等方面,寻求德昌傈僳族舞蹈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半山” 德昌傈僳 舞蹈文化 形态 传承
下载PDF
传统聚落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共生关系——以迪庆地区傈僳族传统聚落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楚涵 王晨宏 王颖 《住宅科技》 2024年第7期29-38,共10页
在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动态过程中,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的营建、民居的建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迪庆地区傈僳族传统聚落的地域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点、聚落空间形态、传统民居建筑等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建构“地理—聚... 在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动态过程中,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的营建、民居的建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迪庆地区傈僳族传统聚落的地域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点、聚落空间形态、传统民居建筑等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建构“地理—聚落—人文”共生关系谱系的研究框架,分析迪庆地区典型傈僳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要素特征、建构逻辑与营建智慧,总结傈僳族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特征规律与文化遗产价值,以期对傈僳族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 传统聚落 共生关系 营建智慧 傈僳
下载PDF
图像学视野下傈僳族服饰图案叙事表达
13
作者 吴志明 焦砚平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傈僳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为理论基础,对傈僳族服饰图案的叙事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图案背后所构成图像故事的叙事世界、“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研究认为傈僳族服饰图案题材丰富、色彩多变... 以傈僳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为理论基础,对傈僳族服饰图案的叙事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图案背后所构成图像故事的叙事世界、“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研究认为傈僳族服饰图案题材丰富、色彩多变,工艺古朴精湛,包含了原始性神话故事、历史性民间传说以及虚构性民间故事等丰富的历史记忆特征,体现了傈僳族人民的美好期盼与悦己情怀、信仰崇拜与创造观念。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傈僳族民族服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 傈僳 服饰图案 叙事表达
下载PDF
傈僳族豆科药用植物整理研究
14
作者 段娜梅 唐丽艳 +1 位作者 赵飞亚 陶爱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5期25-35,共11页
通过对现有的傈僳族医药文献进行考证,分析了傈僳族医药豆科的品种、依据和标准。结果显示,相关文献记载的豆科药用植物有45属54种(含变种),涉及52个药用物种。在先行标准文献中,有25份被纳入其中,达到了总数的48.08%。通过梳理发现,现... 通过对现有的傈僳族医药文献进行考证,分析了傈僳族医药豆科的品种、依据和标准。结果显示,相关文献记载的豆科药用植物有45属54种(含变种),涉及52个药用物种。在先行标准文献中,有25份被纳入其中,达到了总数的48.08%。通过梳理发现,现有标准和文献中记载的傈僳族豆科药材的基原、名称、功效或药用部位记载存在较大差异,记录的品种多而无序,“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普遍存在,药材质量标准的缺失成为阻碍傈僳族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整理,规范基原药材,加快现代研究,推进傈僳族药物标准制定,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 豆科 品种整理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傈僳族婚俗文化“婚后再名”的社会功能价值探析
15
作者 余七斤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婚后再名”是傈僳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之一,是傈僳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它反映出了傈僳族人对于婚姻的族群态度,具有规范、教育、传承和凝聚家族关系以及教化族人的社会功能和多重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婚后再名”... “婚后再名”是傈僳族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之一,是傈僳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它反映出了傈僳族人对于婚姻的族群态度,具有规范、教育、传承和凝聚家族关系以及教化族人的社会功能和多重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婚后再名”婚俗文化特征、社会功能视角,分析现状,探究其存在方式、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期对傈僳族社会史和婚俗文化研究、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 婚俗文化 “婚后再名”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狩猎与采集:历史上怒江傈僳族的经济生活
16
作者 吕文婷 袁国友 《炎黄地理》 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
怒江傈僳族以采集和狩猎作为主要的生产活动,是怒江傈僳族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历史考察和文献研究,探讨历史上怒江傈僳族在狩猎和采集这两个关键经济活动方面的历史演变,分析怒江傈僳族地区采集狩猎经济的成... 怒江傈僳族以采集和狩猎作为主要的生产活动,是怒江傈僳族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历史考察和文献研究,探讨历史上怒江傈僳族在狩猎和采集这两个关键经济活动方面的历史演变,分析怒江傈僳族地区采集狩猎经济的成因和演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傈僳 文献研究 狩猎 历史演变 经济 采集 组成部分 生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傈僳族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撒坝子村为例
17
作者 段应婷 姜姝君 樊亮宇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傈僳族村落是传承民族精神、展示民间智慧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空间形态。为研究傈僳族村落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本文以撒坝子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通过整合度、选择度、... 傈僳族村落是传承民族精神、展示民间智慧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空间形态。为研究傈僳族村落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本文以撒坝子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通过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指标定量分析撒坝子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村落空间形态与其村落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撒坝子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为其他民族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傈僳 村落空间形态
下载PDF
华坪傈僳族民歌《赶猪调》浅析
18
作者 李晓英 《民族音乐》 2024年第3期66-67,共2页
傈僳族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一曲傈僳族原生态民歌《赶猪调》唱到北京,引起轰动,随后与艳丽的服饰一道展... 傈僳族以能歌善舞、能弹善吹著称,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中一曲傈僳族原生态民歌《赶猪调》唱到北京,引起轰动,随后与艳丽的服饰一道展演到东南亚各国和欧洲,在中国第三届艺术节开幕式中傈僳族原生态民歌《赶猪调》再次引起轰动。2021年12月《赶猪调》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展演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族原生态民歌 《赶猪调》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 陈思颖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16,166,共10页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治”基础上增加“政治”与“智治”,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治”基础上增加“政治”与“智治”,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的案例审思,剖析民族地区脱贫乡村治理目前仍存在的现实矛盾:治理主体的逐利性与治理事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治理手段的先进性与村民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硬治理的外嵌性与软治理的内生性之间的矛盾。在深入分析“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动因,论证“五治”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遵循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规范—治理目标为治理逻辑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融合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基于治理实践,提出合理划分主体权责和保障程序公正、转变旧有思想观念和提高治理主体文化水平、强化宏观法律保障和兼具地方柔性约束等解决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现存矛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脱贫乡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治融合” 乡村治理体系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中的祈祷与平信徒的修行——怒江傈僳人的案例
20
作者 卢成仁 《宗教人类学》 2023年第1期99-113,I0005,共16页
在傈僳人信仰实践中,祷告作为修行过程更多是在学习并规诫自身成为一个基督徒,而非以“‘超凡脱俗’为目的”。祷告仪式及其行为也存在着一个非预期的结果,即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合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整体的社会事实”的... 在傈僳人信仰实践中,祷告作为修行过程更多是在学习并规诫自身成为一个基督徒,而非以“‘超凡脱俗’为目的”。祷告仪式及其行为也存在着一个非预期的结果,即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结合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整体的社会事实”的价值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人 基督教 社会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