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9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
1
作者 刘磊 李伟 +3 位作者 杜玉山 岳大力 张雪婷 侯加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 地震属性蕴含大量储层信息,融合多种地震属性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地下地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依据单一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难以精细刻画储层特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分频地震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根据不同厚度储层的振幅与频率关系,利用多个频率的地震信息,降低地震属性的多解性;②联合相关性分析和无监督聚类技术优选地震属性,剔除冗余属性特征;③利用能够综合多个差异化模型优势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融合不同频段的地震属性,提高地震属性的解释精度。将该方法用于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并使用线性公式定量分析法进一步评估Stacking模型的泛化效果。结果显示:与单类预测模型相比,Stacking模型的综合预测性能和可靠性均有显著提升;对应的地震属性融合结果高值区形态更加清晰,融合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2,这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STACKING 集成学习 分频 智能融合
下载PDF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深度波数谱分解及其在含油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甜 巴素玉 +3 位作者 时瑞坤 王楠 田媛 顾汉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0-370,共11页
常规时间域地震属性分析是利用由叠前深度偏移数据转换至时间域的数据,这种转换将造成有效高频信息的损失,为了充分利用深度域资料成像精度高的优势,有必要开展深度域资料属性分析工作。由于深度域波数与频率和波速有关,如何获得高分辨... 常规时间域地震属性分析是利用由叠前深度偏移数据转换至时间域的数据,这种转换将造成有效高频信息的损失,为了充分利用深度域资料成像精度高的优势,有必要开展深度域资料属性分析工作。由于深度域波数与频率和波速有关,如何获得高分辨率深度波数谱是深度域地震属性分析的关键。采用基于稀疏反演的谱分解方法,通过建立深度域过完备子波库,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提高深度波数谱计算分辨率,通过理论模型的深度波数谱属性计算,并与时频谱属性进行对比,分析含油气储层的深度波数谱变化特征,通过实际资料的深度波数谱属性分析应用,验证利用深度波数谱进行含油气性预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深度波数谱分解方法具有较高分辨率,可作为深度域含油气储层预测的高精度手段之一。实际数据应用表明,深度波数谱含油气储层下方出现低波数伴影现象,可作为深度域指示油气储层存在的标志,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深度波数谱分解方法可有效识别低波数伴影异常,对深度域地震资料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匹配追踪 深度波数谱分解 低频伴影 油气储层预测
下载PDF
复杂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综述
3
作者 马晨 黄捍东 +1 位作者 梁书义 吴亚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7,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深入,传统储层逐渐减少,使得岩溶储层、裂缝储层、页岩储层、煤层气等复杂储层成为重要勘探目标。这些复杂储层往往具有多种非均质性特征,包括岩性变化、孔隙裂缝、多介质分布等,导致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性变化极为复杂... 随着油气勘探不断深入,传统储层逐渐减少,使得岩溶储层、裂缝储层、页岩储层、煤层气等复杂储层成为重要勘探目标。这些复杂储层往往具有多种非均质性特征,包括岩性变化、孔隙裂缝、多介质分布等,导致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性变化极为复杂,深入研究复杂储层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岩溶储层、裂缝储层、页岩储层和煤层气储层等复杂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勘探难点;系统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情况和应用方法,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指出未来复杂储层预测的发展将集中在多源信息融合、数据集成、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向,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预测精度和效率,为复杂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气藏 储层预测方法 岩溶储层 裂缝储层 页岩储层 煤层气储层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储层预测数据分布式处理的质控平台研发
4
作者 刘胜 李徯徯 +1 位作者 蒋震 万鑫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8期24-27,35,共5页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石油勘探工作的持续深入,石油石化企业在生产管理智能化和勘测场景多样化等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塔里木油田企业将储层预测工作划分成岩石物理、正演模拟、特殊处理及属性分析...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石油勘探工作的持续深入,石油石化企业在生产管理智能化和勘测场景多样化等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塔里木油田企业将储层预测工作划分成岩石物理、正演模拟、特殊处理及属性分析、叠后反演、叠前反演5个工序,通过工作流程的分布式优化推动全局最优,在降低解释工作复杂度的同时,缩短项目的处理周期。在此基础上,针对各质控点制定详细的处理工艺和精度要求,结合GeoEast-iEco数据解释系统,研发一套智能质控平台,实现储层预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分布式处理 智能质控 精度 质控效率
下载PDF
浊积岩反演储层预测技术——以东营凹陷滨县凸起为例
5
作者 王雅倜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浊积岩油藏作为一种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本文以滨县凸起东坡沙三段浊积岩为例,针对东营凹陷浊积岩油气藏“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和含灰质”等特点,对其形成条件、地质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介绍了针对浊... 浊积岩油藏作为一种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本文以滨县凸起东坡沙三段浊积岩为例,针对东营凹陷浊积岩油气藏“埋藏深、个体小、厚度薄和含灰质”等特点,对其形成条件、地质沉积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介绍了针对浊积岩油藏的储层预测描述方法、技术,使用多参数联合岩性识别技术有效区分浊积砂岩与含灰质砂岩、灰质泥岩;另外,研究设计基于深度学习孔隙度物性预测方法,有效开展浊积岩储层预测。该技术在东营凹陷滨县凸起地区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目标经钻井证实,结果预测吻合率达86%,对滨县地区及其他地区浊积岩砂岩储层预测具有借鉴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叠前反演 储层预测 孔隙度预测
下载PDF
地震拓频技术在苏X区块含煤致密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孙颖 姚俊成 +3 位作者 李国良 房金伟 南雪芬 孙皓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苏X区块目的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并且其地表为沙漠、草地环境,储层内煤层发育,这些因素均对地震信号产生严重屏蔽作用,导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砂体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从而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针对这... 苏X区块目的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储层,并且其地表为沙漠、草地环境,储层内煤层发育,这些因素均对地震信号产生严重屏蔽作用,导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信噪比低、砂体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从而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对三维地震数据分步骤进行处理:首先采用子波分解技术去除煤层的屏蔽效应;然后采用时变分频反褶积技术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最后采用Alpha滤波去噪技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通过三步数据处理后,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提升,地震信息更加丰富,地震属性更为精细,地震反射层位的地质意义更加明确,使得储层预测结果更为精准。应用效果表明,地震拓频技术适用于含煤致密砂岩储层的精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拓频技术 致密砂岩 子波分解 时变分频反褶积 Alpha滤波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基于AVO技术的岩性含气储层预测
7
作者 高川 章聚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46-50,84,共6页
针对AH地区,其白碱滩组地震反馈特性较模糊,预测储层的多解性较强,这使得提升含气储层预测精确性成为此地面对的关键问题。近期获取的钻井资讯和对岩石物理的研析发现,纵向和横向波速的比率对于含气储层的反应更为敏锐,比率越高,储层的... 针对AH地区,其白碱滩组地震反馈特性较模糊,预测储层的多解性较强,这使得提升含气储层预测精确性成为此地面对的关键问题。近期获取的钻井资讯和对岩石物理的研析发现,纵向和横向波速的比率对于含气储层的反应更为敏锐,比率越高,储层的发育就越显著。采用AH地区的纵横波速比特性来预测白碱滩组储层的发展状态,预测结果与实地钻井的数据非常一致。研究显示,根据白碱滩组发育与非发育储层所呈现的AVO特性,能有效地辨识AH地区的含气储层。利用白碱滩组地震道集纵横波速比特性预测储层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AH地区含气储层预测的多解性问题,提高岩性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对AH地区未来的探索和开发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岩性储层 纵横波速比 含气储层预测
下载PDF
超薄砂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光付 徐海 +2 位作者 李发有 孙建芳 段文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63,共17页
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针对中等埋深(2500~3500 m)砂岩储层预测的极限厚度一般可以达到5~10 m,而小于5 m的超薄储层准确预测仍为工业界难题。基于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不同时期采集和处理的多工区叠后地震数据,采用构造趋势面驱... 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针对中等埋深(2500~3500 m)砂岩储层预测的极限厚度一般可以达到5~10 m,而小于5 m的超薄储层准确预测仍为工业界难题。基于厄瓜多尔安第斯14和17区块不同时期采集和处理的多工区叠后地震数据,采用构造趋势面驱动叠后连片一致性处理,压制了多工区相位、能量、频率及闭合差等因素对薄层反射的干扰,降低了储层预测的多解性。基于时-频衰减高精度合成记录标定方法,消除由于地层吸收产生的时间累积误差,精确标定和解剖薄层反射特征,确定了超薄储层分辨的最低主频。基于无井驱动的“稳态变时频子波”叠后宽频有效信号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有效恢复了薄层弱反射系数。基于宽频地震波形约束,优化了相控非线性反演的算法与工作流程。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超薄砂岩储层综合预测方法和技术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埋深3000 m、厚度2~5 m潮汐水道砂体的精准预测,新钻滚动评价井和开发井验证其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信号重建 相控波形反演 构造面 潮汐水道 超薄层 储层预测 厄瓜多尔
下载PDF
基于地震属性智能融合的湖相重力流沉积致密砂岩储层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晓龙 刘瑞璟 +6 位作者 时建超 李伟 麻书玮 李桢 李士祥 岳大力 吴胜和 《石油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湖相重力流是目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致密油、页岩油富集的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作为致密油、页岩油的典型代表已显示出巨大的勘探开发前景。然而,由于湖相重力流砂体分布认识不清,导致油田并未达到预期... 湖相重力流是目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也是致密油、页岩油富集的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三叠系延长组作为致密油、页岩油的典型代表已显示出巨大的勘探开发前景。然而,由于湖相重力流砂体分布认识不清,导致油田并未达到预期的开发效率。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SVR)的机器学习方法,先优选频段再优选属性,建立分频属性与测井解释砂体厚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了致密砂岩的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低频地震属性适合预测厚层砂体,高频地震属性适合预测薄层砂体;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不同频率的地震属性智能融合,能够兼顾预测不同厚度砂体,既提高了地震属性的解释精度,又降低了地震解释的多解性,实现了砂体厚度的定量预测。检验结果显示,智能融合属性与砂体厚度的分布趋势与值域区间基本一致,智能融合属性预测砂体分布的可靠性明显提高,与测井解释砂体厚度的相关性由0.60提高至0.79,大多数井点处预测的砂体厚度误差小于5 m。继而,根据融合属性与测井解释,刻画了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区目的层发育湖底扇沉积,细分为分支水道、朵叶主体、朵叶侧缘、滑塌体与朵叶间/水道间5种沉积微相;砂体主体呈扇形连片式沉积,厚度顺物源方向逐渐减薄;分支水道呈窄条带状树形分叉,下切发育于朵叶体之上;朵叶体沉积为研究区的沉积主体;滑塌体为湖底扇前端失稳滑塌形成的小规模孤立砂体,长轴方向多平行于湖底扇前端。研究成果对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智能融合 储层预测 致密砂岩 湖相重力流
原文传递
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在古龙凹陷Y54井区扶余油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显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大庆油田古龙凹陷Y54井区西部青一段厚砂岩区的地震反射超强,屏蔽了下伏泉四段扶余油层砂岩的反射能量,造成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钻遇砂岩应有的地震信息严重不符。为了恢复真实的地震反射振幅,采用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消除上覆青一... 大庆油田古龙凹陷Y54井区西部青一段厚砂岩区的地震反射超强,屏蔽了下伏泉四段扶余油层砂岩的反射能量,造成地震反射特征与实际钻遇砂岩应有的地震信息严重不符。为了恢复真实的地震反射振幅,采用地震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消除上覆青一段厚砂岩强反射屏蔽作用,提高扶余油层砂岩储层的识别精度。结果表明:目的层地震反射相对振幅在纵向和横向上的能量分布更加均衡,分辨率得到明显提高,主频由20 Hz提高到26 Hz;基于新的地震处理数据,地震振幅属性预测的砂岩厚度与区内16口钻井实际钻遇砂岩厚度的相关性由原来的43.7%提高到81.25%,同时地震反演预测结果也得到了盲井验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地震反射异常地区的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分解与重构 储层预测 地震反射 屏蔽 扶余油层 古龙凹陷
下载PDF
基于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陆梁隆起带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史全党 孔令业 +4 位作者 吴超 丁艳雪 刘泽民 于雪 王江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5-1432,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断裂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气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 针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断裂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气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初始模型并参与波阻抗模型的扰动修改。此反演技术弥补了井间插值建模过程中井间高频成分的缺失和井间岩性的局部变化细节,避免了常规波阻抗反演过程中由于初始模型不准确而产生的错误信息,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小而薄”砂体的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受东部克拉美丽山物源控制,在陆梁隆起带DX14井区梧桐沟组形成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实际钻井结果与钻前预测对比表明,井点处预测砂岩厚度的绝对误差小于0.60 m,相对均方误差小于2.84%,预测精度满足精细储层预测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精细油藏描述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边缘分析 井—震联合建模 波阻抗反演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特征参数 DX14井区 陆梁隆起带
下载PDF
川中龙女寺构造栖霞组薄储层预测地质模型
12
作者 刘宏 王双琴 +2 位作者 谭磊 唐松 陈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0,共12页
近年来,川中地区多口井在栖霞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较之川西北台缘带,位于台内的龙女寺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滩体规模小,储层厚度薄,远低于地震纵向分辨率,一直未取得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严重制约着广大台内... 近年来,川中地区多口井在栖霞组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该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但较之川西北台缘带,位于台内的龙女寺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滩体规模小,储层厚度薄,远低于地震纵向分辨率,一直未取得较好的储层预测效果,严重制约着广大台内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为此,针对台内地区薄储层预测难点,综合利用岩芯、薄片、测井及地震等资料,以地质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思路,对川中龙女寺地区栖霞组储层控制因素及预测地质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栖霞组储层主要为滩相白云岩储层,储集岩以晶粒云岩、云质灰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溶)孔、溶洞,可见少量裂缝。控制栖霞组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栖霞期古地貌位置、沉积微相及断裂发育情况,据此建立了“栖霞期古地貌高地+滩核和滩缘微相区+断裂发育区”的龙女寺栖霞组薄储层预测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优选出储层发育有利区,为栖霞组台内地区油气勘探部署优选有利区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女寺地区 栖霞组 储层预测 地质模型 颗粒滩
下载PDF
基于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在乌尔逊断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江 王雪峰 +1 位作者 付尤中 朱荷月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针对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油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初始模型并参与... 针对乌尔逊断陷构造复杂、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强、含油砂体小而薄预测难的问题,应用小波边缘分析与井-震联合建模的波阻抗反演技术,从地震记录中直接提取反映构造和岩性变化的地震属性特征参数,与测井声波阻抗数据一起建立初始模型并参与波阻抗模型的扰动修改。此反演技术弥补了井间插值建模过程中井间高频成分的缺失和井间岩性的局部变化细节,避免了常规波阻抗反演过程中由于初始模型不准确而产生的错误信息,提高了地震资料识别“小而薄”砂体的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受东部物源控制,乌尔逊断陷铜钵庙断裂带发育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沉积体系;受断裂坡折带影响,在铜钵庙断层的下降盘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实际钻井结果与钻前预测对比表明,井点处砂体顶界构造深度的相对误差小于0.3%,砂体厚度的相对误差小于3.84%,预测精度满足精细储层预测要求。研究成果可为乌尔逊断陷精细油藏描述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边缘分析 井-震联合建模 波阻抗反演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特征参数 铜钵庙断裂带 乌尔逊断陷
下载PDF
复杂目标地震处理及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14
作者 张高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复杂目标地震处理及叠前储层预测技术是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针对高陡构造、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等地质目标攻关形成的技术系列,包括复杂构造精细成像处理、复杂岩性宽频保幅处理、高密度宽方位资料处理、复杂目... 复杂目标地震处理及叠前储层预测技术是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针对高陡构造、岩性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等地质目标攻关形成的技术系列,包括复杂构造精细成像处理、复杂岩性宽频保幅处理、高密度宽方位资料处理、复杂目标叠前储层预测等10项技术,技术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兴隆台潜山、滩海深层、大民屯页岩油、宜庆致密油气等多个领域的井位部署及钻探工作。研制的“去除地震资料侧源干扰的方法及装置”等8项处理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整体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研究 叠前储层预测 地震处理 钻探工作 复杂构造 岩性油气藏 保幅处理 复杂岩性
下载PDF
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在陈官庄地区沙四下红层勘探中的应用
15
作者 商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第5期126-128,共3页
沙四下红层是陈官庄地区油气勘探的最现实地区,然后该区红层表现的砂体薄、横向变迁快、地震反射不明、测井曲线异常等现象导致储层预测难度极大,而采用常规预测技术则存在较大误差。基于此,开展基于陈官庄地区沙四下红层的定量精细储... 沙四下红层是陈官庄地区油气勘探的最现实地区,然后该区红层表现的砂体薄、横向变迁快、地震反射不明、测井曲线异常等现象导致储层预测难度极大,而采用常规预测技术则存在较大误差。基于此,开展基于陈官庄地区沙四下红层的定量精细储层预测技术应用,首先,基于压缩感知提高地震高分辨率获得高精度地震资料,其次,通过基于岩性特征的曲线重处理技术获得真实数据体,并应用高分辨率属性反演技术精细预测红层储层,得到研究区红层的精准展布,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四下红层 精细储层预测 地震提频 曲线重处理 属性反演
下载PDF
塔南凹陷南二段低渗透砂岩有利储层预测研究
16
作者 胡玉双 王志勇 李金宝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7-12,共6页
塔南凹陷南二段由于构造特征复杂,储集层岩性种类多、物性差,有利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岩性资料和试油结论对有利储层岩性分布情况和物性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利储层进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利用多参数拟合曲线重构的思路对敏感... 塔南凹陷南二段由于构造特征复杂,储集层岩性种类多、物性差,有利储层预测难度大。根据岩性资料和试油结论对有利储层岩性分布情况和物性参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利储层进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利用多参数拟合曲线重构的思路对敏感曲线进行融合重构,以重构后曲线为约束进行地震反演有利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南二段有利储层为高阻砾岩背景下的含油粉砂岩,单一的测井曲线无法将有利储层识别出来,选取对地层岩性及含油性有较好响应的自然电位曲线与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曲线融合重构,采用重构后拟合曲线约束地震反演进行有利储层预测,通过与井上砂岩数据进行误差统计,认为有利储层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对油田后续井位部署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二段 曲线重构 地震反演 有利储层预测
下载PDF
相控多属性融合技术在贝西次凹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卢伟 李国福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贝西次凹历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快的典型断陷型盆地特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单一的地震属性多解性强,因而常用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储层分布。然而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只是不同地震... 贝西次凹历经多期构造运动改造,具有多物源、短物源、相变快的典型断陷型盆地特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储层预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单一的地震属性多解性强,因而常用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储层分布。然而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只是不同地震属性的加权数学运算,其没有考虑到不同沉积环境的影响,因而其效果在断陷型盆地储层预测中也不甚理想。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通常在地震波形特征上有所差异,在传统的属性融合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地震波形的不同将研究区划分不同区域,再针对不同区域分别开展优势地震属性融合预测储层展布,最终综合为全区的储层预测结果。其结果与井钻遇情况及沉积规律吻合度较高,证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断陷盆地储层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断陷盆地 地震波形 属性融合 储层预测
下载PDF
从层序地层走向源-汇系统的储层预测之路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长贵 龚承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38,共18页
具有沉积充填和有利储层预测功能的预测地层学被广泛应用于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经历了从层序地层走向源-汇系统的储层预测发展之路。为了应对“预测有利成藏要素(储层和盖层等)”的勘探挑战,Exxon地质学家创立了层序地层方法理论;为了... 具有沉积充填和有利储层预测功能的预测地层学被广泛应用于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经历了从层序地层走向源-汇系统的储层预测发展之路。为了应对“预测有利成藏要素(储层和盖层等)”的勘探挑战,Exxon地质学家创立了层序地层方法理论;为了解决“层序不一定控砂、低位不一定有扇”的勘探难题,地质学家将源-汇系统的概念和方法运用到有利储层预测研究中来,形成了源-汇控砂方法原理。文章讨论了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梳理了海相和陆相层序地层研究近年来的重要进展,介绍了陆-洋和陆-湖源-汇控砂研究近年来的进展,提出了“基于源-渠-汇-岩耦合的优质储层预测技术”,以期解决“层序源-汇控砂但不一定控储”的勘探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渠-汇-岩耦合 预测地层学 层序地层 源-汇系统 储层预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安第斯构造岩性油藏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绩伟 周玉冰 +3 位作者 张克鑫 张超前 许翔麟 冯陶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27-328,共2页
安第斯T区块位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主要发育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具有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和成藏规律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储层油水关系复杂以及井位优选难度大。常规的储层预测技术无法满足开发阶段同时预测储层分布范围... 安第斯T区块位于奥连特盆地东部斜坡带,主要发育为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具有储层薄、横向变化快和成藏规律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储层油水关系复杂以及井位优选难度大。常规的储层预测技术无法满足开发阶段同时预测储层分布范围和明确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生产需求,这对地球物理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展储层精细预测工作,预测储层展布、物性及含油性情况,为优选有利区带及勘探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油藏 岩石物理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大型复杂缓坡带砂体差异富集模式及优质储层预测——以辽中凹陷LD-A构造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惠冠洲 郭涛 +2 位作者 蒋恕 加东辉 张如才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品质是制约缓坡带勘探的核心问题。文中以辽中凹陷LD-A构造为例,从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入手,对目的层沙二层序及体系域开展研究,确定了物源体系、沟谷体系以及沉积区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层序控制... 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品质是制约缓坡带勘探的核心问题。文中以辽中凹陷LD-A构造为例,从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入手,对目的层沙二层序及体系域开展研究,确定了物源体系、沟谷体系以及沉积区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层序控制源-汇体系发育特征,断裂-坡折体系控制砂体平面展布,源-沟体系控制砂体发育的规模,母岩性质控制沉积砂体的储层物性;建立了砂体富集模式,预测优质储层发育在以变质岩和火山岩为物源区的断阶坡折带断根位置和沉积坡折带之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内,高效指导了该岩性油气藏的发现和评价。文中研究成果对陆相缓坡带岩性油气勘探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储层预测 沙二段 辽中凹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