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滩相沉积及储集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兴志 穆曙光 +2 位作者 方少仙 侯方浩 黄继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8-583,共6页
一般认为,高能沉积体是储层形成的有利相带之一,但对于碳酸盐岩来说,高能沉积相带仅是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后期的成岩改造可能更为明显,它可将原生孔隙发育的高能沉积体转变为致密岩体。因此,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研究应将沉积相与成... 一般认为,高能沉积体是储层形成的有利相带之一,但对于碳酸盐岩来说,高能沉积相带仅是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后期的成岩改造可能更为明显,它可将原生孔隙发育的高能沉积体转变为致密岩体。因此,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研究应将沉积相与成岩作用研究相结合。本文根据区内灯影组钻井岩芯的宏观、微观特征,结合物性资料,研究了滩相类型、特征、所经历的主要成岩类型及对储集性的影响,认为浅色的内碎屑滩、绵层状藻砂屑滩和鲕粒滩是有利于储层形成与演化的沉积相带,它们多分布于以资3、7井、资4井和资5井为中心的区块内,向其周边井区,这些有利滩相沉积体变薄、储集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 滩相 相组合 储层 油气藏 储集性
下载PDF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传成 侯贵廷 +3 位作者 李江海 刘文龙 贺电 刘守偈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914,共6页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储集性 火山岩岩相 溶蚀作用 不整合面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滩体及储集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曾德铭 王兴志 +3 位作者 石新 张帆 汪娟 朱永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9,共8页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区内滩体的类型及特征、储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区内有内碎屑滩、藻粘结颗粒滩、核形石滩和鲕粒滩4类滩体,...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区内滩体的类型及特征、储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区内有内碎屑滩、藻粘结颗粒滩、核形石滩和鲕粒滩4类滩体,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广泛分布于中46井—杨家岩一线的雷三段,核形石滩集中于江油观音滩的雷三段下亚段,鲕粒滩集中于绵竹的雷四段中上部。这些高能滩体是局限陆表海和开阔陆缘海环境的产物,受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储集性差异大,雷三段中—上亚段的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在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的共同改造下,储集空间内充填的石膏、石盐和方解石发生溶解,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小溶洞发育,成为区内最有利的储集体,它们主要分布于中46井—鱼1井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口坡组 滩体 储集性 成岩作用 分布
下载PDF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及储集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4 位作者 何东博 高志勇 罗平 王雪松 张兴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24,共5页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以海滩—浅海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具有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海滩—浅海陆棚沉积模式,上沥青砂岩段以潮坪沉积为主,并有部分海滩沉积,横向相变明显,垂向交互叠置。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是以海滩—浅海陆棚为主的沉积体系,具有海侵背景下受风暴控制的海滩—浅海陆棚沉积模式,上沥青砂岩段以潮坪沉积为主,并有部分海滩沉积,横向相变明显,垂向交互叠置。塔中地区柯坪塔格组砂体类型主要为前滨—临滨砂体、浅海浅滩砂体、低潮坪砂体、潮汐水道砂体等。浅海浅滩和前滨—临滨砂体物性好于潮坪砂体。沉积作用以及沥青充填程度对成岩的综合影响是控制后期优质储集层成因的主要因素。沥青充填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存在一定程度的沥青二次生烃,产生的较大量有机酸可以溶解砂岩的一些物质,现今原油产层的孔隙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混合类型,次生孔隙内很少见残留沥青。塔中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取得了一定进展,柯坪塔格组下沥青砂岩段滨滩—浅海陆棚砂体是岩性地层圈闭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志留系 砂体 储集性 -地层油气藏
下载PDF
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云峰 李忠 +1 位作者 王清晨 孔庆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19,i001,i002,共15页
以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旋回与不整合面分析为基础, 应用薄片、铸体和阴极发光等室内分析技术, 对其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分为两类: 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 前者包... 以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旋回与不整合面分析为基础, 应用薄片、铸体和阴极发光等室内分析技术, 对其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分为两类: 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 前者包括白云石化、压溶、去石膏化、溶蚀和破裂等作用; 后者以重结晶、胶结、压实、硅化和充填作用为主。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和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演化, 与马家沟组相比, 三山子组多经历了一次其沉积后的短期表生和随后的埋藏作用。三山子组白云岩、马家沟组东黄山段、土峪段和阁庄段粉细晶白云岩以及八陡段不整合面以下的溶蚀角砾岩段发育次生孔洞缝系统, 是较为有利的储集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隆起区 奥陶系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储集性 控制作用 孔隙演化 油气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庆深气田深层火山岩储层储集性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冯子辉 邵红梅 童英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0-768,共9页
松辽盆地庆深气田深层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火山集块岩、安山岩、英安岩和粗面岩,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其主要储气岩为流纹岩和凝灰岩,与国内其他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层明显不同。其原生孔隙受岩性、岩相控... 松辽盆地庆深气田深层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流纹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火山集块岩、安山岩、英安岩和粗面岩,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其主要储气岩为流纹岩和凝灰岩,与国内其他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层明显不同。其原生孔隙受岩性、岩相控制,后期的成岩改造作用,包括构造活动、风化淋滤、溶蚀作用、脱玻化作用决定了火山岩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尤其是溶蚀作用,它是决定原生孔隙不发育火山岩能否成为有效储层的关键因素。不同地区火山岩储层的发育状况与火山岩所处的位置有关。火山机构多沿断裂带分布,火山口附近多种岩相叠合区和近火山口爆发相和喷溢相叠合区的储层物性较好,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家围子 火山岩储层 储集性 火山岩岩相叠合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集性与储层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4 位作者 高志勇 韩丹 张丽娟 孙玉善 程明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5期837-842,共6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主要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基质微孔,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岩石组成、成岩演化、孔隙组合类型有一定差...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主要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基质微孔,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段岩石组成、成岩演化、孔隙组合类型有一定差异,导致储集性差异明显,储集性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控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带古近系、白垩系储层岩性、物性参数等将本区储层分为4个级别,Ⅰ、Ⅱ类储层可以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Ⅲ类储层属低渗透储层可以作为寻找天然气的目的层,而Ⅳ类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非常致密型储层,甚至为非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 白垩系—古近系 成岩演化 储集性 储层评价
下载PDF
中国致密油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福喜 杨涛 +4 位作者 闫伟鹏 郭彬程 唐惠 李欣 马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8-547,共10页
致密储层储集性是形成致密油"地质甜点"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是致密油勘探寻找"甜点"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类型多样、分布广、总体致密。储层岩性主要为陆相湖盆砂岩和碳酸盐岩,按沉积成因与岩... 致密储层储集性是形成致密油"地质甜点"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是致密油勘探寻找"甜点"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致密油储层岩性复杂、类型多样、分布广、总体致密。储层岩性主要为陆相湖盆砂岩和碳酸盐岩,按沉积成因与岩性,可划分为深水重力流砂岩、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岩、湖相滩坝与浅滩云质岩,以及湖相泥灰岩4种储层类型,不同类型致密储层在中国晚古生代至新生代陆相盆地广泛分布。受沉积环境与成岩作用影响,储层储集性差,一般孔隙度<10%、渗透率<1×10-3μm2。中国致密油储层的物性好坏与裂缝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成岩相与裂缝3种因素控制。不同成因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不同,其中,深水重力流砂岩型储层受成岩相与构造缝控制,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岩型储层受沉积-成岩相与构造缝控制,湖相滩坝、浅滩云质岩型储层受岩性与溶蚀作用控制,湖相泥灰岩型储层主要受构造缝控制。上述不同致密油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及其差异性是勘探中寻找不同类型致密油"甜点"与目标优选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致密油 储层类型 储集性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中上奥陶统致密砂岩储集性能与成因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欣 陈强路 +2 位作者 孙渊 史政 陈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6-473,480,共9页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中上奥陶统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砂岩、粉砂岩与泥(页)岩互层的浊积岩,其勘探前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库鲁克塔格露头系统采样,详细研究了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砂岩的储集性和成因。却尔却克组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中上奥陶统发育了一套巨厚的砂岩、粉砂岩与泥(页)岩互层的浊积岩,其勘探前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库鲁克塔格露头系统采样,详细研究了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砂岩的储集性和成因。却尔却克组砂岩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长石颗粒、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孔隙空间,孔隙结构以微小孔—微细喉道组合类型为主;平均孔隙度1.72%,平均渗透率4.584×10-3μm2,属于特低孔低渗的储层。近物源快速沉积作用导致的低成分成熟度和中等—差结构成熟度,是却尔却克组致密砂岩形成的内在原因;较高的塑性颗粒含量和超补偿沉积导致的强烈压实作用和晚期较强的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差的重要因素;较弱的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未能明显地改善储层的物性条件,也是形成本组低孔低渗的砂岩储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储集性 致密砂岩 中上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储集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大智 纪友亮 +2 位作者 韩春元 初丽兰 倪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主要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根据沉积特征将其确定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该沉积三层结构清楚,由下而上出现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明...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主要为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构成的一套碎屑岩组合,根据沉积特征将其确定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该沉积三层结构清楚,由下而上出现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呈明显的进积层序,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洪泛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据其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及沉积序列等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从岩性特征看,沙河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分布较广、储集物性较好的特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储集物性最好,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沙河街组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模式 储集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部生物屑灰岩段滩体特征及储集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兴志 王振宇 +3 位作者 马青 杨满平 田军 刘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95,共6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生物屑灰岩段中发育多种不同的滩体。其中生物屑滩、砂屑滩沉积体及其组合的岩石微相以生物屑灰岩、生物屑砂屑灰岩为主 ,在多期胶结和压实的作用下 ,原生孔隙基本消失 ,后期成岩作用对其改造不强 ,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多... 塔里木盆地中部生物屑灰岩段中发育多种不同的滩体。其中生物屑滩、砂屑滩沉积体及其组合的岩石微相以生物屑灰岩、生物屑砂屑灰岩为主 ,在多期胶结和压实的作用下 ,原生孔隙基本消失 ,后期成岩作用对其改造不强 ,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多为非储层 ,局部地区 ,该滩体经过后期构造作用改造并在埋藏溶蚀作用配合下 ,可形成具一定储集能力的储层 ,如罗南 1井和 2井一带。核形石滩、鲕粒滩及其相关组合的岩石微相以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及白云岩为主 ,在白云石化和多期溶解作用的改造下 ,晶间孔、晶间溶孔等较发育 ,孔渗性大为提高 ,是区内最有利的储层。纵向上 ,核形石滩、鲕粒滩主要分布在生物屑灰岩段的中部 ,与海平面升降密切相关 ,随海侵的进行滩体向东、北和北东方向抬高。平面上 ,主要分布在塔中 2 2井塔中 14井和塔中 4井塔中 10 3井井区一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生物屑灰岩 滩体 成岩作用 储层 分布 储集性 特征 油气地质
下载PDF
热流体对深埋白云岩储集性影响及其油气勘探意义——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区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邢凤存 张文淮 李思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6-276,共11页
深埋条件下白云岩能否形成有效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塔深1井大于8000m深度白云岩岩芯仍具有多孔洞带发育,并具有形成储层的孔渗性,揭示了深部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存在。研究证实,该类孔洞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相... 深埋条件下白云岩能否形成有效储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塔深1井大于8000m深度白云岩岩芯仍具有多孔洞带发育,并具有形成储层的孔渗性,揭示了深部白云岩有效储层的存在。研究证实,该类孔洞的形成与热流体活动相关,但其在地层中分布的特征和广泛性有待揭示。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在柯坪地区经历过深埋条件的上震旦统-下奥陶统白云岩中发现了与塔深1井相似的溶蚀孔洞的普遍存在现象。孔洞内充填的石英、自形白云石以及方解石矿物原生盐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依次可达到368℃、314℃和303℃,远高于相应地层最大埋深(约6000m)条件下推测的正常地层温度范围(120~240℃),盐度分布范围依次为3.39%~9.86%NaCleqv、1.05%~18.13%NaCleqv和4.34%~9.98%NaCleqv。同时,研究也发现了黄铁矿、萤石、重晶石、石英、菱铁矿、毒砂和鞍形白云石等热流体相关矿物组合,并在相应流体包裹体内发现了CO2、H2S和烃类气体等对白云岩具有溶蚀性的气体存在。综合以上测试成果,证实柯坪露头区白云岩地层内存在大规模的异常热流体活动,推断可能与盆地深部大规模岩浆热事件相关。研究揭示热流体活动产生了顺层溶蚀、冷缩裂缝、差异性溶蚀以及热流体再作用的大型溶塌等多种孔隙空间结构,孔隙类型主要为缝-洞复合型。揭示热流体溶蚀改造作用主要受构造裂缝和地层界面等因素控制,其对白云岩地层孔隙空间的改造主要表现为建设性与破坏性共存,研究区则以建设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体 白云岩成岩作用 储集性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储集性及油气运移关系探讨--以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上奥陶统-石炭系海相碎屑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如凯 郭宏莉 +1 位作者 高志勇 张鼐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5-843,共9页
碎屑岩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主要为长石、岩屑及胶结物等的溶蚀,而溶蚀强度与流体成分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从上奥陶统—石炭系不同层位、不同地区碎屑岩样品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差异,分为3个均一温度区间。包裹体流体绝大部... 碎屑岩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主要为长石、岩屑及胶结物等的溶蚀,而溶蚀强度与流体成分密切相关。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从上奥陶统—石炭系不同层位、不同地区碎屑岩样品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差异,分为3个均一温度区间。包裹体流体绝大部分为不成熟氧化性、酸性流体;不同井区、不同层段、不同类型砂岩包裹体的阴离子浓度变化较大,石英加大边中含的包裹体总体阴离子组成单一,浓度低,而方解石胶结物、石英胶结物中包裹体组成复杂,浓度变化很大。储层物性与HCO3-、CO32-、Cl-离子浓度变化大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NO3-、SO42-离子浓度关系不明显,甚至有相反的变化趋势;研究区有3期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成岩流体 储集性 油气运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西南周公山及邻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对储集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仁蔚 王兴志 +1 位作者 张帆 庞艳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3-229,共7页
川西南周公山及邻区下二叠统的中-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溶孔、溶洞和构造裂缝为主。研究认为,多世代方解石胶结、化学充填作用以及埋藏期的压实(溶)作用是孔隙很难得到保存的主要原因;同生-准同生期的混合... 川西南周公山及邻区下二叠统的中-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溶孔、溶洞和构造裂缝为主。研究认为,多世代方解石胶结、化学充填作用以及埋藏期的压实(溶)作用是孔隙很难得到保存的主要原因;同生-准同生期的混合水云化作用和表生期、埋藏期的流体溶蚀作用则产生了大量的次生溶孔、洞,使储层的孔渗性得到明显的改善;构造破裂作用可以产生新的储集空间,还影响各储集体之间及单一储集体内部空隙的连通。成岩相分为混合水云化-溶蚀-破裂相、溶蚀-胶结相和胶结-压实-压溶相。各种成岩作用的叠加形成了现今下二叠统油气储层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叠统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储集性 川西南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集岩的化学分类及储集性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锐娥 孙粉锦 +2 位作者 张满郎 卫孝锋 蔺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6-19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天然气储层为碎屑岩储层。这种储层虽然分布面积大 ,但非均质性强、天然气产能变化大。依据碎屑岩储层中主要造岩矿物 Si O2 含量的变化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分为高硅型石英砂岩储层、次高硅...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的天然气储层为碎屑岩储层。这种储层虽然分布面积大 ,但非均质性强、天然气产能变化大。依据碎屑岩储层中主要造岩矿物 Si O2 含量的变化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分为高硅型石英砂岩储层、次高硅型石英砂岩储层和硅铝型杂砂岩储层等3型储层。通过进行 X萤光光谱、X衍射、核磁测试等室内分析后认为 :高硅型和次高硅型石英 (质 )砂岩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优质储层 ,并且是榆林气田、苏里格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储集 碎屑岩储层 化学分类 储集性评价 化学组成
下载PDF
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第三系“不同段、不同排构造”储集性之差异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志勇 朱如凯 +2 位作者 郭宏莉 王道串 李本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4-546,共13页
针对前陆盆地所特有的"不同段、不同排构造"这一特点,通过对准噶尔南缘13口钻井的岩心精细描述、储层显微特征研究、数据统计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以"不同段、不同排构造"作为研究对比单元,认为... 针对前陆盆地所特有的"不同段、不同排构造"这一特点,通过对准噶尔南缘13口钻井的岩心精细描述、储层显微特征研究、数据统计及镜质体反射率(Ro)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并以"不同段、不同排构造"作为研究对比单元,认为准噶尔南缘前陆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沙湾组储集性之间在物性、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为:①不同沉积物源与沉积相影响储集性,即使在同一物源、同一沉积相类型内,砂体类型不同造成了储集性的差异;②成岩相的不同、填隙物(泥质、胶结物)含量与分布的不均匀性与溶蚀作用均影响储集性;③机械压实作用形成的埋藏热效应主要影响古近系储集层,构造挤压作用影响相对要弱;④新近系储集层主要受构造挤压作用影响,埋藏热效应则转变为次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南缘 前陆盆地 第三系 储集性 成岩相 埋藏热效应 构造挤压作用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飞仙关组滩体类型及储集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金友 王兴志 +5 位作者 张帆 曾德铭 王保全 蒋志斌 李耀刚 朱永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3期64-68,共5页
川西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体分为台地边缘鲕粒滩和台地内点滩2种类型,多数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时水体相对较深,未经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改造,储集性能较差,局部鲕粒滩形成时水体较浅,在经过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作用改造后,白云石化... 川西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滩体分为台地边缘鲕粒滩和台地内点滩2种类型,多数台地边缘鲕粒滩形成时水体相对较深,未经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改造,储集性能较差,局部鲕粒滩形成时水体较浅,在经过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作用改造后,白云石化好,可形成储集性能极好的储集体;台地内点滩白云石化较好,储集性能也较好,但分布狭窄,厚度较薄,无规律可寻。由此可见,滩相沉积体仅是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滩体最终能否形成有效的储集体,还要取决于后期成岩作用的改造。当滩体暴露于水体之上时,受到大气淡水和混合水的改造,发生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后期埋藏溶蚀作用的发生,可产生大量的储集空间并构成良好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粒滩 白云石化 储集性 飞仙关组 川西北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白云岩的类型及储集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金振奎 冯增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8,共8页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的白云岩可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前者包括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后者包括等晶粒的和不等晶粒的,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泥—粉晶白云岩分别是干旱和潮湿气候潮上带蒸气发泵浓缩白云化的产物;等晶粒... 华北地台东部下古生界的白云岩可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前者包括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后者包括等晶粒的和不等晶粒的,含石膏的和不含石膏的泥—粉晶白云岩分别是干旱和潮湿气候潮上带蒸气发泵浓缩白云化的产物;等晶粒细—粗晶白云岩主要分布于平行不整合面之下,乃混合水白云化之产物;不等晶粒细—粗晶白云岩由早期的白云岩重结晶形成。 白云岩中的孔隙类型多样,其储集性受白云石含量和颗粒大小以及粘土含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白云岩 类型 储集性
下载PDF
满加尔凹陷南缘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不同体系域内辫状三角洲砂体与储集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志勇 郭宏莉 +1 位作者 张水昌 朱如凯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51-962,共12页
通过详细的岩心描述、测井相研究与近3000km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认为满加尔凹陷南缘在志留纪早期为缓坡大陆边缘,在满参2井与塔中32井、满南1井间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底部识别出几近与志留系尖灭线平行的地层超覆线,此地层超覆线认... 通过详细的岩心描述、测井相研究与近3000km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认为满加尔凹陷南缘在志留纪早期为缓坡大陆边缘,在满参2井与塔中32井、满南1井间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底部识别出几近与志留系尖灭线平行的地层超覆线,此地层超覆线认为是满南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层序1中的初次海侵时期的海岸线。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层序界面的有效识别,将塔中32井、塔中34井、满参2井与满南1井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此2个层序中均有辫状三角洲砂体沉积,但"不同体系域同相砂体"的储集性具有不同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碎屑颗粒的粒径与分选、胶结物类型与含量、储集体经历不同的埋藏特征。位于斜坡低部位的满参2井区在层序1低位域内发育早期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主要储集砂体为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颗粒较细且成分成熟度较低。由于储集体埋深达5000m左右,且方解石胶结物含量高,致使储集性相对较差。而位于隆起区的塔中32井与34井区的主要储集体为层序1中海侵体系域内退积型辫状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颗粒相对较粗,成分成熟度较高,且埋深相对较浅,胶结物含量较低,其孔渗特征明显好于低位域早期辫状三角洲前缘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加尔凹陷 柯坪塔格组上段 辫状三角洲 层序 地层超覆 砂体 储集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生物礁储集性研究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凯 关平 +2 位作者 邓世彪 刘沛显 金亦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6-396,共11页
通过塔北西部—柯坪地区大量的野外露头观测及室内薄片观察与物性分析,对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上二亚段微生物礁白云岩储集性进行了精细研究。该层微生物礁仅在研究区南部三个剖面有发现,其中在昆盖阔坦剖面发育数量最多、体... 通过塔北西部—柯坪地区大量的野外露头观测及室内薄片观察与物性分析,对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上二亚段微生物礁白云岩储集性进行了精细研究。该层微生物礁仅在研究区南部三个剖面有发现,其中在昆盖阔坦剖面发育数量最多、体积最大,呈近东西向带状、串珠状分布;英尔苏和苏盖特布拉克两剖面发育数量和体积皆较小,呈现由南到北逐减趋势。微生物礁白云岩具有粒内孔、晶间孔、溶孔、格架孔、微裂缝和缝合线6种储集空间,但储集性能远低于预期目标,平均孔隙度与渗透率分别仅有1.84%和0.91×10-3μm2,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集体。结合前人工作不难发现,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甚至更老地层的微生物礁不应再作为台缘带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而台缘微生物颗粒滩更具有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礁 储集性 塔里木盆地 下寒武统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