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基、钯基催化剂电还原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婷 《环境保护前沿》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造成CO2的大量排放,而CO2作为温室气体,会对气候造成严重的变化;电化学CO2还原(CO2ER)技术对CO2进行回收有较大优势,经研究表明许多材料在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方面具有独特优...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化石能源的大量利用造成CO2的大量排放,而CO2作为温室气体,会对气候造成严重的变化;电化学CO2还原(CO2ER)技术对CO2进行回收有较大优势,经研究表明许多材料在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作为电催化剂可被分为几类,包括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络合物、聚合物/团块、酶和有机分子。电催化生成的低碳燃料包括CO、HCOOH、CH2O、CH4、H2C2O4、C2H4、CH3OH、CH3CH2OH等等。铜(Cu)基催化剂是一类能够以较高效率将CO2直接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如碳氢化合物)的催化剂,因而是ERC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近年来,Pd基材料在CO2还原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性能优势,不仅能够在一定的负电位区间高效地还原CO2生成CO。特别是相关Pd合金催化剂还可以在接近平衡电位下高选择性地还原CO2生成甲酸/甲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电还原 催化剂 Pd基催化剂 Cu基催化剂 Pd合金催化剂
下载PDF
碳五馏分中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蔡璐 郑艳霞 +3 位作者 李玉超 左村村 黄昊飞 崔广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8,共5页
总结了用于不饱和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对于贵金属Pd基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产物选择性以及非贵金属等金属催化剂的优化策略;对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制备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碳五馏分 催化剂载体 Pd基催化剂 NI基催化剂 选择性加氢
原文传递
汽车尾气催化剂性能优化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帅 李新瑞 +2 位作者 张家豪 邢高山 齐立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68,共6页
综述了贵金属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和钙钛矿催化剂3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方法,分别从载体、制备方法和掺杂金属三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催化剂协同净化技术有利于尾气污染物的去除,设计和制备高... 综述了贵金属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和钙钛矿催化剂3种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的性能优化方法,分别从载体、制备方法和掺杂金属三方面进行了探讨。面对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催化剂协同净化技术有利于尾气污染物的去除,设计和制备高效催化剂是净化汽车尾气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优化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催化剂性能优化方法的发展方向:集中各类催化剂的优点和性能优化方法开发具有高温稳定、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为汽车尾气催化剂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催化剂 稀土催化剂 钙钛矿催化剂 性能优化方法
下载PDF
铱/铑/钌复合催化剂催化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的研究
4
作者 顾明兰 孟庆军 +1 位作者 顾卫忠 吴良泉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随着醋酸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显得非常重要。研究了在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稳定性较好的贵金属铱,钌来部分替代贵金属铑在羰基化合成醋酸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甲醇 羰基化 醋酸
原文传递
原子精密电催化剂的制备
5
作者 熊莎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60-63,22,共5页
在各种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剂中,原子精密电催化剂(包括单原子、双原子和多原子团簇)因较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ORR过程非常缓慢,阻碍了燃料电池作为下一代绿色能源设备的商业化。因此,开发高性能... 在各种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催化剂中,原子精密电催化剂(包括单原子、双原子和多原子团簇)因较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ORR过程非常缓慢,阻碍了燃料电池作为下一代绿色能源设备的商业化。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ORR电催化剂,提高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非常迫切。为了提高ORR的性能,研究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以微调它们的结构和识别活性位点。本文对目前原子精密电催化剂的合成策略以及相关的设计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单原子催化剂 双原子催化剂 多原子簇催化剂
下载PDF
氨分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世刚 李冰 +2 位作者 刘晓晖 郭勇 王艳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2,共13页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 氢能作为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氢极低的体积能量密度及易燃易爆的特点,给氢气的大规模储运带来困难和危险。氨是一种无碳的氢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还有较成熟的储存和运输技术。氨的现场制氢可以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问题,所以氨气储氢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氨分解最高效的催化剂是Ru基催化剂,但由于其高昂的价格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在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中,Ni基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且其成本相对较低,被认为十分具有应用潜力。然而,Ru基和Ni基催化体系在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本文综述了氨分解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u基催化剂、非贵金属Fe基和Ni基催化剂及双金属催化剂等,并对目前文献中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 氨分解 Ru基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二硒化钴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测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晓玲 孙怡然 +3 位作者 晁佳钰 支东彦 陈健壮 沈建华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化钴(CoSe_(2))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实验进行了探索。首先,通过联氨还原法制备钴纳米粒子;然后,通过简单的固相反应并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制备CoSe_(2)电催化剂;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对CoSe_(2)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型、电化学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为2e^(-)ORR电催化剂CoSe_(2)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 固相反应 CoSe_(2) 催化剂
下载PDF
初生态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睿喆 王迎 +3 位作者 雷际平 刘萃莲 周俊领 郭正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和刚度、轻质、耐腐蚀、低摩擦系数、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作为一种优异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高端新材料等各领域,而调控高分子链的缠结程度对于更好地应用UHMWPE至关重要。从均相催化和非均...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具有高耐磨性、高强度和刚度、轻质、耐腐蚀、低摩擦系数、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作为一种优异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高端新材料等各领域,而调控高分子链的缠结程度对于更好地应用UHMWPE至关重要。从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两方面综述了制备初生态低缠结UHMWPE的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单中心催化体系和修饰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在制备初生态低缠结UHMWPE的工业应用中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低缠结态 单活性中心催化剂 非茂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铑基非均相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万 孙功成 +4 位作者 张勇 李尧莹 范素兵 吕俊敏 赵天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是工业中合成醛的重要过程,铑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缺点会大大增加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成本。负载固相多相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和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开发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好的非均相铑基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前景。以无机固体载体固定化催化剂、HRh(CO)(PPh_(3))_(3)封装型多相催化剂、多孔有机配体(POL)材料负载催化剂和单原子金属间纳米催化剂这4类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用于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多相负载型铑基催化剂中,膦配体组成及制备条件、载体种类及性质和铑与其他金属协同作用等均能对其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产生影响,对上述4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设计给电子能力强、空间位阻大的膦配体,发掘高比表面积、多级孔道结构的无机/有机载体,深入探究金属纳米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提高铑基催化剂在烯烃氢甲酰化中的催化性能和回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氢甲酰化 非均相催化剂 铑基催化剂
下载PDF
磷酸改性CeO_(2)纳米棒负载Pt催化剂催化丙烷燃烧性能的研究
10
作者 金声势 刘凯杰 +2 位作者 刘秋文 张一波 杨向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催化剂,发现磷酸改性之后丙烷催化燃烧T_(50)降低了60℃。通过XRD、TEM、EDS mapping等表征发现Pt和P均匀分布在氧化铈表面,且在磷酸改性和Pt负载过程后,氧化铈结构保持稳定。XPS和原位CO-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Pt在催化剂表面颗粒大小随磷酸改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并存在最优的Pt^(2+)和Pt^(4+)比,有利于丙烷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反应。H_(2)-TPR和NH_(3)-TPD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酸性位,而磷酸改性并未大幅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了铈基催化剂的丙烷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磷酸改性 丙烷氧化 贵金属 稀土催化剂
下载PDF
Al_(2)O_(3)负载Pt基催化剂表面动态变化的谱学研究
11
作者 何念秋 郑燕萍 陈明树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6,I0001,共11页
明确多相催化剂表面在反应过程的动态变化对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控制Pt的不同负载量制备了一系列Al_(2)O_(3)负载的Pt/Al_(2)O_(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球差扫描电镜、CO-探针的红外光谱、低能离子... 明确多相催化剂表面在反应过程的动态变化对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控制Pt的不同负载量制备了一系列Al_(2)O_(3)负载的Pt/Al_(2)O_(3)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球差扫描电镜、CO-探针的红外光谱、低能离子散射谱、程序升温氧化和拉曼光谱等研究Pt/Al_(2)O_(3)的表面结构和反应过程中的变化,以丙烷直接脱氢(PDH)反应为探针,考察反应过程存在“诱导”期的表面动态变化,特别是表面积碳、表面形貌、活性位点等的演化.进而与其催化反应性能关联,发现Pt纳米粒子(NP)和团簇上丙烷易深度脱氢或断裂C-C键生成CH_(4)的同时形成积碳、随后失去活性;而孤立的Pt单原子位点(SAC)上不易生成积碳、是丙烯生成的关键活性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动态过程 原位表征 丙烷脱氢 Pt基催化剂 单原子催化剂
下载PDF
纳米催化剂催化臭氧化应用进展
12
作者 张妙雨 李再兴 +4 位作者 尹思婕 刘文佳 剧盼盼 孔兴华 刘艳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1,227,共5页
综述了类均相纳米催化剂在催化臭氧化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催化臭氧化的技术机理。生产中存在诸多类型的催化剂,纳米催化剂因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催化效率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从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钙钛矿纳米催化... 综述了类均相纳米催化剂在催化臭氧化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催化臭氧化的技术机理。生产中存在诸多类型的催化剂,纳米催化剂因其比表面积大、活性位点多、催化效率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从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钙钛矿纳米催化剂、碳基纳米催化剂不同材料角度进行归纳,对关于纳米催化剂应用于催化臭氧化中的处理效果予以介绍。指出了纳米催化剂的主要缺点和相应对策,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催化剂催化臭氧化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催化臭氧化 催化剂
下载PDF
烯烃聚合用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琪 宋昊 刘振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烯烃聚合用α-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聚焦于配体结构的修饰,包括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调控策略,以及配体结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调控α-二亚胺配体的轴向位阻可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热稳定性,聚合物相对... 综述了近几年烯烃聚合用α-二亚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聚焦于配体结构的修饰,包括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的调控策略,以及配体结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调控α-二亚胺配体的轴向位阻可达到提高催化剂活性、热稳定性,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以及调节支化度的目的。在适当的空间位阻下,引入不同电子效应的取代基对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同样也可提高α-二亚胺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聚合 α-二亚胺催化剂 “链行走”机理 催化剂活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共振在氟化铝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曾姝 赵嘉静 +1 位作者 毛伟 吕剑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氢氟烯烃(HFOs)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制备关系着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优化能源结构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比表面积的AlF_(3)因其环境友好、耐HF特性和丰富的酸性中心成为绿色合成HFOs路径的核心催化剂,然而追求高比表面积... 氢氟烯烃(HFOs)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其制备关系着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优化能源结构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比表面积的AlF_(3)因其环境友好、耐HF特性和丰富的酸性中心成为绿色合成HFOs路径的核心催化剂,然而追求高比表面积的同时也为其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带来挑战。固体核磁共振(ssNMR)是鉴定材料组成结构、阐释材料合成机理、辨别酸性特征的强有力工具。通过总结近年来利用多种先进的多维多核固体核磁技术如^(27)Al、^(19)F、^(1)H、^(13)C等在高比表面积AlF_(3)的组成结构、合成机理以及酸性位点识别和定量上的杰出工作,系统剖析AlF_(3)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这将为优异性能AlF_(3)的合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氢氟烯烃合成 氟化铝催化剂 固体核磁共振 组成结构 合成机理 酸性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优化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
15
作者 张书铭 刘化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2-1308,共7页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助催化剂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预测模型,对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助催化剂进行优化。首先将前期实验数据整理归纳为含有3、4、5、6和7个助催化剂等5类催化剂,以助催化剂含量(体积分数)为输入变量,以425℃反... 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助催化剂含量与催化剂活性之间的预测模型,对Fe_(1-x)O基氨合成催化剂的助催化剂进行优化。首先将前期实验数据整理归纳为含有3、4、5、6和7个助催化剂等5类催化剂,以助催化剂含量(体积分数)为输入变量,以425℃反应器出口氨浓度(活性)为输出变量,对助催化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拟合值均方误差最高为0.2784,预测值均方误差最高为0.1592,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较高。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遗传算法进行极值寻优,求解最优的催化剂配方,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优化结果制备5个样品的实验测定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高为2.88%,优化结果较为准确;含有7个助催化剂的催化剂活性最高为18.83%,比原样本的统计平均活性值(17.52%)高1.31%,相对提高7.48%,助催化剂含量优化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1-x)O 催化剂 催化剂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优化
下载PDF
三维球状BiOI/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光催化脱汞性能
16
作者 张安超 张旭 +5 位作者 张倩倩 李海霞 王华 梅艳阳 郑海坤 陈国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治理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目的为增强BiOBr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并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碘掺杂的三维球状BiOI/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N2吸附-...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治理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手段。目的为增强BiOBr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并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碘掺杂的三维球状BiOI/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等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开展光催化脱除单质汞(Hg0)性能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随着I含量升高,BiOBr衍射峰逐渐降低,BiOI衍射峰逐渐增强;BiOI/BiOBr复合光催化剂保留了BiOBr的三维微球形貌,BiOI均匀分散于BiOBr表面,且复合后比表面积有所提高,较大的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反应空间,促进活性自由基产生和提高光催化剂性能;与BiOBr相比,复合光催化剂的带隙能降低,可见光响应能力大幅增强。BiOI/BiOBr光催化脱汞性能高于单纯BiOI与单纯BiOBr;BiOI和BiOBr摩尔比为2∶8时,光催化剂脱汞效率高达98%,是单纯BiOBr的2.58倍;酸性条件下制备的BiOI/BiOBr异质结光催化剂会与碱性溶液反应,引起光催化剂成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Hg0高效光催化氧化过程中,阴离子超氧自由基(•O_(2)^(-))和空穴(h^(+))是主要活性物质。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卤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复合制备及其在脱汞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催化剂 溴氧化铋 碘氧化铋 单质汞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在类芬顿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孙天礼 朱国 +3 位作者 何海 黄炳坤 熊兆锟 赖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9,共13页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特别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子和提高内在催化活性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基于SACs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广泛应用于去除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本... 单原子催化剂(SACs)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特别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子和提高内在催化活性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基于SACs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已成为水污染控制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广泛应用于去除各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本文分析了SACs的合成及表征方法,着重介绍了SACs在不同类芬顿催化反应中的性能及其作用机理。此外,还介绍了将SACs固定在膜状或柱状过滤器上连续流的测试,以探究SACs在类芬顿反应中实际应用的潜力。最后,对合理的SACs设计、类芬顿反应机理探索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提高SACs应用于类芬顿反应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类芬顿反应 污染物降解
下载PDF
NiW/介孔Y型分子筛催化剂上菲加氢裂化过程研究
18
作者 唐忠利 张满 +3 位作者 陈嘉诺 王希涛 张东辉 李文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煤焦油中副产物多环芳烃菲的有效利用,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介孔Y型分子筛负载金属Ni、W催化剂,利用XRD、H2-TPR、BET、SEM-EDS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催化剂上菲加氢裂化性能,探讨了反应过程... 为了实现对煤焦油中副产物多环芳烃菲的有效利用,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介孔Y型分子筛负载金属Ni、W催化剂,利用XRD、H2-TPR、BET、SEM-EDS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催化剂上菲加氢裂化性能,探讨了反应过程中空速、气液比、温度、压力对催化剂积碳率、菲的转化率、液体收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空速和气液比会降低催化剂的积碳率,过高的反应温度会导致催化剂快速地积碳失活.通过定时采样对裂解产物分析得到菲在催化剂上的裂解率变化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出催化剂的稳定性.对反应过程条件优化得到的最优条件为:空速6 h^(-1),气液比750,温度400℃,压力6.5 MPa.此时,菲的裂解率可以稳定在99%以上,同时催化剂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在4 h内未出现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Y型分子筛 催化剂 加氢裂化 产物分布
下载PDF
大型氨合成塔催化剂钝化与卸出实践
19
作者 杜阳 吴睿 +1 位作者 刘飞 鄢小林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介绍大型氨合成塔催化剂钝化流程配置,在卸催化剂时,先对塔内催化剂进行钝化,然后将催化剂由氮气保护氛围转换为空气氛围,将原来因无催化剂钝化而必须无氧卸出的操作转变成为了有氧卸出操作,消除了无氧卸催化剂作业的安全风险,提出了钝... 介绍大型氨合成塔催化剂钝化流程配置,在卸催化剂时,先对塔内催化剂进行钝化,然后将催化剂由氮气保护氛围转换为空气氛围,将原来因无催化剂钝化而必须无氧卸出的操作转变成为了有氧卸出操作,消除了无氧卸催化剂作业的安全风险,提出了钝化过程的工艺参数控制、操作调整以及异常情况处置等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塔 催化剂钝化 钝化流程 催化剂
下载PDF
LaCoO_(3)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研究
20
作者 王潇潇 郭世龙 +9 位作者 牛紫嫣 张业祥 芦兴程 田雁 李一衡 胡馨雨 武兆虹 刘振民 卫贤贤 张懿营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I0003,I0004,共12页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能够成功合成出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结晶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则逐渐减小.另外通过光催化降解品红来测试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CoO_(3)对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但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高于碱性品红,这可能与不同品红的结构或者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催化剂 催化 品红 降解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