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条件对Ziegler-Natt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金龙 张建纲 +1 位作者 张眉 李婧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介绍了聚烯烃技术的核心关键是催化剂,其中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母液转移时间、TiCl4与MgCl2物质的量比、内给电子体(ID)与MgCl2物质的量比、陈化反应温度等对Ziegler-Natta(Z-N)聚烯烃催化剂性能的... 介绍了聚烯烃技术的核心关键是催化剂,其中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母液转移时间、TiCl4与MgCl2物质的量比、内给电子体(ID)与MgCl2物质的量比、陈化反应温度等对Ziegler-Natta(Z-N)聚烯烃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液转移时间、载钛过程搅拌转速、TiCl4与MgCl2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平均粒径影响较大;ID与MgCl2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的颗粒形貌及催化活性影响较大;陈化反应温度对催化剂的钛含量及催化活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镁系 Z-N催化剂 聚烯烃 粒度 催化剂性能
下载PDF
丙烯氧化制丙烯酸催化剂性能研究
2
作者 左明振 魏宗浩 《山西化工》 2023年第1期32-34,共3页
丙烯酸是化工生产行业中主要生产原料,被广泛应用于丙烯酸各种脂类、高吸水性树脂、减水剂以及助洗剂等。而丙烯酸的生产主要是由原料丙烯经过两步氧化反应而生成的。本文简述了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生成目标产物丙烯酸的... 丙烯酸是化工生产行业中主要生产原料,被广泛应用于丙烯酸各种脂类、高吸水性树脂、减水剂以及助洗剂等。而丙烯酸的生产主要是由原料丙烯经过两步氧化反应而生成的。本文简述了丙烯氧化生产丙烯醛,再由丙烯醛氧化生成目标产物丙烯酸的反应原理及反应条件。通过分析不同催化剂条件下,氧化反应中原料丙烯的消耗率与转化率、原料氧稀比、目标产物的收率与选择以及主要副产物收率等数据情况,来验证催化剂性能的优劣,并择优选择相应的催化剂,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醛 氧化反应 催化剂性能 研究
下载PDF
变价稀土氧化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邹兴 卢惠民 方克明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8,共3页
本文从原子结构分析了变价稀土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 ,从机理上分析了变价稀土氧化物对催化剂原子氧化价的稳定性、贮氧能力和热稳定性等性能增强的根源 ,从理论上深入认识了稀土氧化物的助催化作用。
关键词 稀土氧化物 催化剂 催化剂性能 催化作用
下载PDF
稀土改性β沸石对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静 谢传欣 +3 位作者 潘惠芳 徐春明 王宝杰 庞新梅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以稀土改性β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利用轻油微反活性试验和固定流化床装置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稀土改性β沸石,可以提高原料油的转化率,降低催... 以稀土改性β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利用轻油微反活性试验和固定流化床装置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稀土改性β沸石,可以提高原料油的转化率,降低催化剂的比积炭及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并能使汽油的辛烷值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稀土改性β沸石是优良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Β沸石 流化催化裂化 催化剂活性 转化率 稀土 活性组分 催化剂性能 微反活性 催化裂化汽油
下载PDF
三氧化二铁晶型对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志利 李建伟 陈标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43-146,共4页
以硝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型、γ型和非晶体型3类晶型的Fe2O3高温变换催化剂,并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①Fe2O3的晶型对变换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尽管γ-Fe2O3晶型催化剂比α-Fe2O3晶型... 以硝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α型、γ型和非晶体型3类晶型的Fe2O3高温变换催化剂,并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①Fe2O3的晶型对变换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尽管γ-Fe2O3晶型催化剂比α-Fe2O3晶型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初始活性,但其结构的不稳定性造成催化剂强度低、密度大和耐热性能差的缺点;②非晶体型态Fe2O3极小的微观粒子尺寸和宏观上的非晶态物质“异向同性”特性,使得所制备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低的密度、高强度、高耐热性和更高的活性稳定性等优点;③非晶体型态Fe2O3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最高,α-Fe2O3晶型的次之,而γ-Fe2O3晶型的综合性能最低。其中,非晶体型态Fe2O3催化剂在比γ-Fe2O3晶型催化剂强度提高30%的情况下,堆密度可降低15%左右,且其耐热后的活性(CO变换率)比γ-Fe2O3型催化剂提高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换催化剂 Fe2O3晶型 非晶体型态 催化剂性能
下载PDF
添加锰改性L沸石对烃类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淑芳 李强 +1 位作者 潘惠芳 沈志虹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30,共5页
制备一系列不同Mn含量的超稳L沸石(Mn-USL沸石),将Mn-USL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沸石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用标准轻油微反方法(MAT)对各催化剂样品进行性能评价,重点考察了添加不同锰含量的USL沸石对催化剂活性、比积炭、气体产... 制备一系列不同Mn含量的超稳L沸石(Mn-USL沸石),将Mn-USL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沸石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用标准轻油微反方法(MAT)对各催化剂样品进行性能评价,重点考察了添加不同锰含量的USL沸石对催化剂活性、比积炭、气体产物组成、氢转移反应活性、汽油辛烷值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Mn改性的USL沸石后,可以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降低比积炭,并可以在降低裂化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同时提高异构烷烃的含量,汽油的辛烷值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裂化催化剂 异构化过程 辛烷值 催化剂性能 L沸石 锰含量 改性 添加
下载PDF
制备因素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韩新竹 达建文 +1 位作者 徐兴忠 卢冠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要求,介绍了一种以共沉淀法制备的载体负载Co、Mo活性金属组分的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考察了载体Mg/Al原子比、焙烧温度、活性金属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本研究的催化剂进行了1000h的稳定性...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要求,介绍了一种以共沉淀法制备的载体负载Co、Mo活性金属组分的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考察了载体Mg/Al原子比、焙烧温度、活性金属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本研究的催化剂进行了1000h的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Mg/Al=X+0. 5、焙烧温度(y+200)℃所制备的载体,在其活性金属MoO3 含量8%、CoO含量2. 0%时,催化剂具有适宜的酸性中心数和最佳的脱硫选择性;本研究催化剂在1000h的试验运转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脱硫率和较低的烯烃饱和率,其活性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催化剂性能 制备 加氢脱硫催化剂 焙烧温度 催化剂活性 稳定性试验 活性稳定性 技术要求 汽油脱硫 共沉淀法 催化汽油 金属组分 金属含量 MOO3 活性金属 运转过程 载体 原子比 CoO 中心数 饱和率 脱硫率 Mg
下载PDF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前驱体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国海光 易丽丽 +1 位作者 姚洪 刘化章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4年第2期5-6,共2页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前驱体作原料对所制备的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和锌都以醋酸盐代替硝酸盐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单独以醋酸盐代替硝酸盐制备催化剂活性还不如全部...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研究了不同前驱体作原料对所制备的Cu/ZnO/Al2O3甲醇合成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和锌都以醋酸盐代替硝酸盐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得到提高,单独以醋酸盐代替硝酸盐制备催化剂活性还不如全部以硝酸盐制备催化剂活性高。催化剂TPR研究表明,不同前驱体的催化剂的还原存在一定差异。XRD结果表明铜和锌都以醋酸盐代替硝酸盐制备的催化剂中CuO和ZnO的分散,铜锌间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甲醇 铜基催化剂 前驱体 催化剂性能 活性
下载PDF
碳载体的O_3处理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振波 尹鸽平 史鹏飞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813-1819,共7页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利用O_3处理的Vulcan XC-72碳黑为载体,制备Pt-Ru/C催化剂,并与未经处理的Vulcan XC-72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采用XPS和BET测试了O_3处理后碳粉表面的含氧浓度和比表... 为了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利用O_3处理的Vulcan XC-72碳黑为载体,制备Pt-Ru/C催化剂,并与未经处理的Vulcan XC-72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采用XPS和BET测试了O_3处理后碳粉表面的含氧浓度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延长,碳表面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比表面积减小;而随着处理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增加,含氧浓度先减少后增加.XRD,TEM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O_3处理的碳黑为载体制备的Pt-Ru/C催化剂粒径均匀、分散性好.在0.5mol/L CH3OH和0.5mol/L H2SO4溶液中,利用粉末微电极测试了循环伏安和稳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O_3处理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比未经处理的碳粉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活性高.研究了O_3处理碳粉的时间和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测试表明:140℃处理6min的碳粉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t—Ru/C催化剂 碳载体 O3处理 催化剂性能 电化学测试 H2SO4溶液 比表面积 稳态极化曲线 催化氧化活性
下载PDF
LC210型联醇催化剂性能特点及工业应用
10
作者 高俊文 张勇 +1 位作者 杜彩霞 李选志 《甲醇与甲醛》 2006年第3期3-6,共4页
世界甲醇产量仅次于合成氨、乙烯居第三位。随着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n记)需求量的增加,作为其原料的甲醇的需求量猛增,1999年世界甲醇消费量达2650万吨,2005年需求预测2980万吨。我国甲醇产量在“八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8.... 世界甲醇产量仅次于合成氨、乙烯居第三位。随着汽油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n记)需求量的增加,作为其原料的甲醇的需求量猛增,1999年世界甲醇消费量达2650万吨,2005年需求预测2980万吨。我国甲醇产量在“八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8.1%,“九五”为8.2%。1996年甲醇生产能力243.6万吨,产量141.2万吨,2002年甲醇产量达到210:95万吨,表观消费量为390.0万吨,自给率为54%。2003年甲醇产量更是大幅增长,1~11月累计达到269.6万吨,同比增长28.9%,全年产量达到290万吨,比上年增长37%以上。随着M15(即在汽油和柴油中掺混15%甲醇)技术的日趋成熟,甲醇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004年甲醇市场总年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工业应用 汽油添加剂 特点 联醇 甲基叔丁基醚 “八五”期间 生产能力 年产量 年均增长率
下载PDF
B302Q(EB-1)耐硫变换催化剂性能及应用
11
作者 陈劲松 孔渝华 《化肥设计》 CAS 1990年第Z1期133-138,共6页
本文介绍了B302Q球形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性能,动力学方程,硫化方法,反硫化现象及合成氨厂使用该催化剂后明显的增产节能效果。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B302Q EB-1 变换反应 合成氨厂 增产节能 热点温度 低温活性 中温变换催化剂 硫化反应
下载PDF
一种调控催化剂性能的新要素:金属-载体的晶面协同效应
12
作者 张铁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27-2128,共2页
催化工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氧化物负载金属颗粒的多相催化体系在整个催化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催化科学发展的初期,一般认为氧化物载体只起到简单的支撑、分散活性组分的作用,不会影响到金属催化剂的性能。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氧化物载体 金属颗粒 协同效应 晶面 调控 金属催化剂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添加扩孔剂对β沸石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春华 傅吉全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5-28,共4页
采用BET法研究了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扩孔剂对沸石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苯与丙烯的烷基化反应对扩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扩孔剂能有效地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提高β沸石的烷基化催化活性.
关键词 Β沸石 催化剂性能 扩孔剂 比表面积 烷基化 分子筛催化剂 异丙苯
下载PDF
稀土添加剂对镍转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Ⅰ、对催化剂低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若钧 张量渠 +2 位作者 林世浒 王齐惠 郭慎独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35,2,共7页
研究了不同稀土添加剂对Ni/α=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镧、钕的添加量几乎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钇、铒添加量有一定的影响;钐、钆、镝的添加量对活性影响最大。稀土的添加顺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总的看来,... 研究了不同稀土添加剂对Ni/α=Al_2O_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镧、钕的添加量几乎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钇、铒添加量有一定的影响;钐、钆、镝的添加量对活性影响最大。稀土的添加顺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总的看来,混浸优于其他两种浸渍方式,而且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低温活性 催化剂 活性影响 比表面 晶粒度 晶粒大小 催化活性 催化剂载体 浸渍法
下载PDF
合成聚酯多元醇中催化剂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关雎 关燕琼 +1 位作者 彭进平 李善顺 《广州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36-38,共3页
以制备聚酯多元醇的传统工艺为基础,比较研究了以甲基磺酸和硫酸为催化剂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物色度方面,前者的色度较低,常显示无色;后者产物呈现黄色或褐色;反应产率方面,前者较后者高;在反应速率方面,前者表现比... 以制备聚酯多元醇的传统工艺为基础,比较研究了以甲基磺酸和硫酸为催化剂对制备聚酯多元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物色度方面,前者的色度较低,常显示无色;后者产物呈现黄色或褐色;反应产率方面,前者较后者高;在反应速率方面,前者表现比较稳定的速率,从而保证反应在生产应用上易于控制;后者反应过快,导致产物偏黄,出水和产物的发生也不易观察。总结认为,甲基磺酸在催化合成聚酯多元醇中,其催化性能较硫酸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磺酸 硫酸 聚脂多元醇 催化剂性能
下载PDF
镧对磷钒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铭岫 王心葵 +3 位作者 杨述韬 张志新 刘翠格 周敬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0-323,共4页
镧对磷钒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李铭岫,王心葵,杨述韬,张志新,刘翠格,周敬来(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关键词镧,磷钒催化剂,正丁烷,选择,氧化,顺丁烯二酸酐磷... 镧对磷钒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李铭岫,王心葵,杨述韬,张志新,刘翠格,周敬来(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030001)关键词镧,磷钒催化剂,正丁烷,选择,氧化,顺丁烯二酸酐磷钒系催化剂是正了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钒催化剂 催化剂性能
全文增补中
聚酯直缩催化剂性能与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葆桴 《聚酯工业》 CAS 1991年第Z1期1-4,共4页
聚酯缩聚反应常用Sb_2O_3为催化剂,由于生产工艺各异,对催化剂有特定要求。冷料打浆的直缩工艺要求催化剂活性高、光稳定、超细和良好的分散性。本文介绍了催化剂性能与制备方法,筛选结果认为,高碳烷氧基锑水解法得到的Sb_2O_3初步达到... 聚酯缩聚反应常用Sb_2O_3为催化剂,由于生产工艺各异,对催化剂有特定要求。冷料打浆的直缩工艺要求催化剂活性高、光稳定、超细和良好的分散性。本文介绍了催化剂性能与制备方法,筛选结果认为,高碳烷氧基锑水解法得到的Sb_2O_3初步达到要求,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性能 催化活性 特定要求 分散性 高碳 筛选结果 水解法 氧化物催化剂 金属离子 正电性
下载PDF
煅烧炉的结构形式对联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闻波 杨炳勇 +1 位作者 陈荣平 吴永忠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44-46,共3页
讨论了煅烧炉的结构型式对联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式回转炉对联醇催化剂性能有利,红外煅烧炉对联醇催化剂性能最有利,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 影响 结构形式 煅烧炉 催化剂性能 联醇
下载PDF
纳米氧化石墨烯作为载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778,共1页
研究报告了使用乙醇镁(Mg(OEt)2)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催化剂载体进行单载体和双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合成,该催化剂用于生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 纳米氧化石墨烯通过改进的Hummer方法而制备,其结构经XRD... 研究报告了使用乙醇镁(Mg(OEt)2)和氧化石墨烯(GO)作为催化剂载体进行单载体和双载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合成,该催化剂用于生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 纳米氧化石墨烯通过改进的Hummer方法而制备,其结构经XRD和FTIR分析,表明GO上存在羟基,形成剥离的结构。以不同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与TiCl4之比的催化剂通过实验获得TiCl4/Mg(OEt)2、TiCl4/Mg(OEt)2-GO和TiCl4/GO催化剂,其中TiCl4/Mg(OEt),催化剂的活性最高,TiCl4/GO催化剂的活性最低。UHMWPE产品表征结果表明,使用TiCl4/Mg(OEt)2时合成的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最高,使用TiCl4/GO时合成的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 催化剂性能 催化剂载体 氧化石墨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纳米 TICL4 HUMMER
下载PDF
负载顺序对浸渍法制备Mn-Ce/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玉亚 潘永宝 李亚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负载顺序对Mn-Ce/TiO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e/TiO低温SCR催化剂,并通过BET、SEM、XRD、FT-IR、H_(2)-TPR和NH_(3)-TPD对不同负载顺序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影响SCR活性的原因。结果表... 为了探究负载顺序对Mn-Ce/TiO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影响,文章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e/TiO低温SCR催化剂,并通过BET、SEM、XRD、FT-IR、H_(2)-TPR和NH_(3)-TPD对不同负载顺序的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影响SCR活性的原因。结果表明,同时负载锰铈的催化剂脱硝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为150 ℃的条件下,Mn-Ce/TiO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达到100%。BET和SEM结果表明,Mn、Ce同时负载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且催化剂表面更加平整光滑,有利于催化活性;XRD结果表明,与同时负载锰铈的催化剂相比,锰铈分步负载时,其锰氧化物不够分散,都会影响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晶体结构,从而影响催化剂性能。从H_(2)-TPR、NH_(3)-TPD分析可知,与锰铈同时负载比较,锰铈分步负载时,催化剂还原峰向高温方向发生了偏移,且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变弱,抑制了对NH的吸附能力,不利于NO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还原 Mn-Ce/TiO_(2) 浸渍法 负载顺序 催化剂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