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儒、道、佛”生死伦理观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尤吾兵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1期116-117,125,共3页
"儒、道、佛"生死观蕴涵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生死伦理的主要元素,但三者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生死本体论不同:儒家以"仁"、道家以"道"、佛家以"佛"为生死本体;生死价值论的不同:儒... "儒、道、佛"生死观蕴涵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并积淀成中华民族生死伦理的主要元素,但三者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生死本体论不同:儒家以"仁"、道家以"道"、佛家以"佛"为生死本体;生死价值论的不同:儒家重生的价值、道家生死价值等同、佛家重死的价值;生死态度的不同:儒家好生恶死、道家善生乐死、佛家恶生主死;生死超越论的不同:儒家由生观死、道家由死观生、佛家弃生观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佛 生死伦理观 生死本体 生死价值 生死态度 生死超越
下载PDF
儒、道、佛三家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胡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中国古代儒、道、佛各家学说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自然也是具有深刻的影响,以至起着某种支配作用。儒、道、佛各家体育养生学说虽然各有其特色与长短,但合... 中国古代儒、道、佛各家学说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自然也是具有深刻的影响,以至起着某种支配作用。儒、道、佛各家体育养生学说虽然各有其特色与长短,但合起来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养生学所具有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至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佛 体育养生思想 意义
下载PDF
论“儒、道、佛”文化中超越生死伦理对去除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学武 尤吾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9-531,共3页
我国临终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往往怀有巨大的死亡恐惧,而这种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或者说主要与传统生死文化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由儒、道、佛文化构成,探求儒、道、佛文化中蕴含的超越死亡思想来指导临终关怀事... 我国临终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往往怀有巨大的死亡恐惧,而这种死亡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或者说主要与传统生死文化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脉是由儒、道、佛文化构成,探求儒、道、佛文化中蕴含的超越死亡思想来指导临终关怀事业是去除临终患者死亡恐惧的明智举措。1伦理特性:儒、道、佛超越生死思想的主要特征1.1儒家儒家生死问题尤其是生死超越问题主要体现为伦理性。儒家学说是生命之学,从现实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佛”文化 临终 死亡恐惧 生死智慧 超越死亡
下载PDF
河南葬祭文化中的儒、道、佛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凤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6-38,共3页
河南农村有厚葬之俗,礼数和程序名目繁多。以开封、洛阳、郑州、鹿邑县玄武镇的方言为语料,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梳理两个角度对河南民俗"葬祭"中的方言词语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今天河南的丧葬文化,融合了儒家的厚葬与久丧之观念,... 河南农村有厚葬之俗,礼数和程序名目繁多。以开封、洛阳、郑州、鹿邑县玄武镇的方言为语料,从共时描写和历时梳理两个角度对河南民俗"葬祭"中的方言词语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今天河南的丧葬文化,融合了儒家的厚葬与久丧之观念,吸收了道教的风水学说和佛家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理论,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民间丧葬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方言 葬祭词语 儒、道、佛观念
下载PDF
康养旅游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研究——以儒、道、佛三家文化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葛幸幸 周金金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5期254-257,共4页
指出了康养旅游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颇为紧密,尤其涉及儒、道、佛三家文化。三家文化不仅在基础理念、内涵丰富、文化发展上充盈了康养旅游文化理念的表达,而且在圣地选址、生活方式等实践方面促进康养旅游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康养旅游 中国传统文化 儒、道、佛文化 契合
下载PDF
儒、道、佛三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6
作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年第28期143-143,共1页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儒、道、佛三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儒、道、佛三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企业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自然会在方方面面受到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影响。就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价值影响一样。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是绕不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对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增进企业文化的文化积淀,为企业文化的建构找到核心的精神和价值观,也就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传统文化 儒、道、佛思想
下载PDF
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朝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佛三足鼎立。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儒、道、佛在苗族中的传播和影响是深刻的。它们是怎样传入到苗族地区的?它们给苗族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文将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
关键词 儒、道、佛 苗族 传播和影响
原文传递
论儒家、道教、佛教中的吉祥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霞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中国传统思想大体上以儒、道、佛为主,三家思想与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传统中的吉祥文化相融合,使得宗教思想渗透在传统的吉祥文化当中。
关键词 教文化 儒、道、佛 吉祥文化 吉祥图案 吉利画 释教 家思想
下载PDF
宋前儒佛道三教关系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7,共7页
佛教自传入中国,就在与儒、道不断的冲突、论争与交流中发生并实现着三教的融会。佛教初传时期的经籍翻译中就融会、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和宗教观念,特别是其中的儒化、道化倾向非常明显。两晋时期的玄佛合流,实际上已初具三教... 佛教自传入中国,就在与儒、道不断的冲突、论争与交流中发生并实现着三教的融会。佛教初传时期的经籍翻译中就融会、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哲学、伦理和宗教观念,特别是其中的儒化、道化倾向非常明显。两晋时期的玄佛合流,实际上已初具三教融会的意义。南北朝时期,三教融会的趋势又有所发展。当时的很多名士、佛徒和道士,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三教一致、三教融合的观点。但该时期三教之间特别是佛、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趋激烈。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文化上的钳制与制衡,一方面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以佛、道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补充,推行三教并用的文化政策,形成了三教鼎立的局面。三教真正的融会、合一是在宋元明时期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以前 儒、、道 三教融会
下载PDF
儒、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色彩的影响
10
作者 汪保群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 中国绘画使用色彩的年代很早,色彩的种类也很丰富。但中国绘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以色彩造型这条路,色彩在画面上更多的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儒家的伦理象征色影响了中国人物的色彩发挥(主要是对人物服饰的影响),佛教与隋唐之际金碧辉煌的“院画”风格的形成有关系;到了宋元,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水墨渲淡为主的文人画风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并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从儒、佛、道的思想根源来探求中国传统绘画色彩风格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思想 中国绘画 色彩
下载PDF
浅论苏轼艺术人生的成因
11
作者 丁闰红 邓金平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苏轼是一位具有旷世超脱情怀和高贵人格的文豪。“出世”与“入世”构成了他艺术人生的特点。本文旨在浅论苏轼艺术人生的成因,从书香仁爱之家的熏陶与传承、北宋政治环境的影响等角度作出分析,特别是儒、道、佛的思想合流,利于苏轼形... 苏轼是一位具有旷世超脱情怀和高贵人格的文豪。“出世”与“入世”构成了他艺术人生的特点。本文旨在浅论苏轼艺术人生的成因,从书香仁爱之家的熏陶与传承、北宋政治环境的影响等角度作出分析,特别是儒、道、佛的思想合流,利于苏轼形成既能“兼济天下”,又能形成圆融通达的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世 入世 旷达 忧患意识 儒、道、佛
原文传递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安梧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9,共6页
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学的启发 ,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 :儒家倡导孝悌人伦、仁义为教 ,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 ,并强调主体的自觉性 :“我 ,就在这里”。道家尊道贵德... 受弗兰克意义治疗学的启发 ,本文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意义治疗分别体现为 :儒家倡导孝悌人伦、仁义为教 ,提出了人伦教化的落实 ,并强调主体的自觉性 :“我 ,就在这里”。道家尊道贵德、慈俭虚静、自然无为 ,开启了自然天地的奥蕴 ,并点示了场域的和谐性 :“我 ,归返天地”。佛教强调悲智双运、涅般木 寂静、缘起性空 ,深化了意识层次的分析 ,并廓清了意识的透明性 :“我 ,当下空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佛 心性 弗兰克 意义治疗学 心理辅导 心理治疗
原文传递
试比较中日两国古典文学中的隐逸思想 被引量:3
13
作者 臧运发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4期91-94,120,共5页
日本古典文学在许多方面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隐逸”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日本人最早通过《白氏文集》接触到中国的隐逸思想,平安时期出现了模仿白居易作品的隐逸文学作品。后经兼好法师、藤原定家之手,将中国的隐逸思想与日本固... 日本古典文学在许多方面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隐逸”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日本人最早通过《白氏文集》接触到中国的隐逸思想,平安时期出现了模仿白居易作品的隐逸文学作品。后经兼好法师、藤原定家之手,将中国的隐逸思想与日本固有的“物哀”文学思潮相结合,才使隐逸思想真正实现了日本化。同中国的隐逸思想相比,日本的隐追思想有三个特点:(1)出发点基于佛教的无常观;(2)主要依附于佛教思想;(3)与“物哀”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古典文学 隐逸思想 儒、道、佛 比较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生命价值观及其现代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衍永 刘永利 罗妍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2-35,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文化是入世的,主张通过道德完善,完成理想抱负来实现生命价值。道家文化是避世的,主张"无为"之为,"无用"之用,生命之价值就是"道"和"自然"的价值。佛家文化从出世中寻求入世的价值,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于它轮回的整个过程之中。这是对儒道生命价值学说的交融和超越。五四运动的文化洗礼造成了传统生命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后现代化时代构建的生命价值观必须坚持四个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佛 生命价值观 五四运动 后现代化时代 价值观建构
下载PDF
论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化精神
15
作者 周玉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元结和柳宗元都是唐代山水游记的杰出代表,其山水游记不仅情景交融,成为后世游记的典范,并且还渗透了作家的心志和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呈现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其中主要表现为:其一、儒家思想在游记中反映极为浓郁;其二、道、佛文化在二者... 元结和柳宗元都是唐代山水游记的杰出代表,其山水游记不仅情景交融,成为后世游记的典范,并且还渗透了作家的心志和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呈现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其中主要表现为:其一、儒家思想在游记中反映极为浓郁;其二、道、佛文化在二者游记中的表现各有侧重;其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为总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山水游记 文化精神 儒、道、佛
下载PDF
隋唐时期的文化教育政策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传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2-33,共2页
隋唐学校制定了以儒为主干课程,统治者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儒道佛三者关系,出现了儒道佛三种教育思想杂糅趋势,很多教育家都是出于佛老而归结于儒家。
关键词 隋唐时期 文教政策 儒、道、佛
下载PDF
图像学视域下清代湘西土家族文化的合流共生研究——以张家界玉皇洞石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斌 胡随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6-79,共4页
张家界玉皇洞石窟是南方石窟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彩绘石窟群。它是清朝时期湘西土家族文化与儒、佛、道文化互渗共生的产物,具有显著的"文化合流"特征,对于研究湘西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张家界玉皇洞石窟是南方石窟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彩绘石窟群。它是清朝时期湘西土家族文化与儒、佛、道文化互渗共生的产物,具有显著的"文化合流"特征,对于研究湘西土家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图像学的视角,以"玉皇洞石窟"为例,探究儒、佛、道文化与湘西土家族文化合流的路径,进而发掘其文化共生的内涵,以期揭示湘西土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文化 儒、、道文化 文化合流 共生
下载PDF
“有”“无”“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晓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6-29,48,共5页
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越发值得关注,生命哲学逐渐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维度之一,在生命洪流中,对天、地、人、神统一的哲学思维成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贯穿的主线与精神脉络,相比较于从自然出发来进行宇宙课... 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不断增强,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越发值得关注,生命哲学逐渐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的维度之一,在生命洪流中,对天、地、人、神统一的哲学思维成为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贯穿的主线与精神脉络,相比较于从自然出发来进行宇宙课题思考的西方哲学,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更加彰显出其显著的生命精神与生命关怀之情。"人道"与"天道"的贯通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意义;以生命的内在仁性为维度来理解宇宙与人生,升华了伦常。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无""空"三重维度解读宇宙生命的统一性在儒、道、释三家都分别诠释了用生命言说哲学的意蕴,其不同路径与相通之处值得探讨,其理论基础与终极指向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空” 生命哲学 儒、道、佛
下载PDF
书讯
19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2-92,共1页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方克立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出版 本书是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的第二册,收入了论文44篇,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及其普遍价值,儒、道、佛、墨、易学哲学的原创性贡献及其现代意义为主题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方克立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出版 本书是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的第二册,收入了论文44篇,以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及其普遍价值,儒、道、佛、墨、易学哲学的原创性贡献及其现代意义为主题进行探讨,基本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2003 易学哲学 侵华战争 方克立 研究状况 慰安妇 出版 儒、道、佛
下载PDF
也谈赏石模式——与来层林先生共同探讨
20
作者 孟庆贤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01年第2期36-37,共2页
湖北来层林先生的《赏石模式初探》一文(见本刊2001年1期),笔者拜读后,感受颇深,思考之余,忍不住也想议论几句,于是提笔写下这篇拙文,目的是诚心求教于石道师友。所谓"赏石模式",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模式"?从有关字... 湖北来层林先生的《赏石模式初探》一文(见本刊2001年1期),笔者拜读后,感受颇深,思考之余,忍不住也想议论几句,于是提笔写下这篇拙文,目的是诚心求教于石道师友。所谓"赏石模式",首先要弄清楚何为"模式"?从有关字、词典籍上查询,"模"乃"范"也,"式"乃"方"也。说通俗了,就是"规范"和"方法",那么"赏石"自古有规范吗?恐怕历代都没有正规成文。但是历代文人学士、赏石家们又都以民族传统的理念,形成了较丰厚的理论基础,大家又都对美、对文化有共同追求,并逐渐完善了对赏石俗成的方法。来层林先生把"赏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石 儒、道、佛 师友 先生 画面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