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攻击行为: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福 卢晓满 +5 位作者 秦志蕾 刘雨霏 孙琛 苏翠翠 李常乐 李青青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8-604,共7页
目的:探究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成人依恋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5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和PROCESS宏程序验证链式中介效应模... 目的:探究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成人依恋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5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和PROCESS宏程序验证链式中介效应模型。结果:①儿童期不良经历、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256,0.425,0.279;P<0.001),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01);②依恋焦虑和自我控制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Effect=0.050,SE=0.012,95%CI(0.031~0.080)],依恋回避和自我控制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Effect=0.008,SE=0.005,95%CI(0.001~0.021)]。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成人依恋和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依恋焦虑 依恋回避 自我控制 攻击行为
原文传递
我国中老年抑郁与儿童期不良经历的相关性分层分析
2
作者 陆伟伟 刘邦忠 +3 位作者 陈君 吴一鸣 朱仕杰 朱睿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个体特征下的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事件对中老年时期罹患抑郁的影响。方法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对缺失值采用中位数插补和多重插补方...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个体特征下的儿童期不良经历(ACEs)事件对中老年时期罹患抑郁的影响。方法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CHARLS),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研究对象,对缺失值采用中位数插补和多重插补方法,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层分析ACEs后罹患抑郁的风险在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亚组的表现,使用泊松回归模型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其统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61名CHARLS研究对象,抑郁患病率为11.03%,94.17%经历过≥1件ACE。Logistic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亚组抑郁与ACEs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s后罹患抑郁的风险值相对更高的群体包括男性(OR=1.373)、≥60岁(OR=1.327)、小学及以下的教育程度(OR=1.325)、低收入(OR=1.310)。泊松回归模型结果显示Logistic分层分析统计结果稳健。结论ACEs后罹患抑郁的风险在男性、老龄、低等教育水平、低收入的群体中更高,对这些高风险人群个体特征的初步认识将有助于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儿童期不良经历 中老年 分层分析
下载PDF
医学新生的儿童期不良经历的累积效应与攻击行为 被引量:8
3
作者 崔乃雪 曹枫林 +3 位作者 李阳 龙周婷 李洁 董方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214,共2页
1979年,Rutter开展了经典的怀特岛研究(the Isle of Wight Study),发现危险因素的数量能很好地预NJL童发展结局,存在2个和4个危险因素的个体发生精神障碍的风险是无危险因素个体的4倍和10倍。从此,研究者开始关注危险因素数量对健... 1979年,Rutter开展了经典的怀特岛研究(the Isle of Wight Study),发现危险因素的数量能很好地预NJL童发展结局,存在2个和4个危险因素的个体发生精神障碍的风险是无危险因素个体的4倍和10倍。从此,研究者开始关注危险因素数量对健康问题的累积效应。累积效应为研究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于儿童健康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攻击 累积效应
下载PDF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智强 汪蕾蕾 +3 位作者 韩娟 王友洁 杜玉开 沈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19,233,共5页
目的了解18~59岁成年人中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流行特征,探讨其与成年后抑郁症的相关性,为抑郁症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随机整群抽取13个单位,调查18~59岁成年人中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抑郁症状的情况,采... 目的了解18~59岁成年人中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流行特征,探讨其与成年后抑郁症的相关性,为抑郁症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随机整群抽取13个单位,调查18~59岁成年人中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抑郁症状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共调查1 767人,最终获得1 501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抑郁症的流行率为2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人精神异常(OR=4.01,95%CI 1.54~10.48)、集体暴力(OR=3.09,95%CI2.08~4.57)和家庭暴力(OR=2.92,95%CI 2.11~4.04)等9项不良经历增加了成年后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的发病风险随着儿童期不良经历评分的增加而增加,与0分相比,1分、2分、3分及≥4分的OR值分别为2.07(95%CI1.50~2.86)、2.07(95%CI1.43~2.99)、2.46(95%CI1.49~4.05)和4.05(95%CI2.46~6.66)。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是成年后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人们在关心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期的成长环境对其成年后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抑郁症 成年 相关性
下载PDF
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婧 任燕 +4 位作者 张红玲 彭菊意 梁毅平 刘霞 杨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42例中国汉族抑郁症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①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较高;在P300测试...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42例中国汉族抑郁症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①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较高;在P300测试结果中性虐待组N1波幅高于其他组别;家庭暴力组的P2潜伏期,P3a潜伏期和P3b潜伏期高于其他组别;②在抑郁症患者母子关系得分和P300关系的统计结果中,母子关系得分与P3b潜伏期Pearson相关系数0.896,父子关系得分与P3a潜伏期Pearson相关系数0.9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抑郁症患者中,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较高。②抑郁障碍患者中儿童期不良经历与P300存在着相关性,作为抑郁障碍有效的检测手段,对P300有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儿童期不良经历 P300
下载PDF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成人依恋与手机依赖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文福 何筱 +4 位作者 王瑞歌 曹饴珊 许景超 强景 赵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2-1858,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成人依恋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成人依恋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得到731份有效问卷。结果:①人际关系困扰与... 目的: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成人依恋和手机依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成人依恋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得到731份有效问卷。结果:①人际关系困扰与儿童期不良经历(r=0.32,P<0.001)、依恋焦虑(r=0.45,P<0.001)、依恋回避(r=0.35,P<0.001)和手机依赖(r=0.37,P<0.001)均显著正相关,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依恋焦虑(r=0.22,P<0.001)、依恋回避(r=0.15,P<0.001)和手机依赖(r=0.15,P<0.001)均显著正相关;②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手机依赖分别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人际关系困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均不包含0);③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手机依赖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人际关系困扰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均不包含0)。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通过成人依恋和手机依赖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成人依恋 手机依赖 人际关系困扰 大学生
原文传递
中文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的效度与信度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艳荣 林萍珍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0-764,共5页
目的:检验中文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ACEQ-R)的效度与信度。方法:选取大一、大二学生990例填写ACEQ-R,以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为关联效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K-R20)、Guttman折半信... 目的:检验中文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ACEQ-R)的效度与信度。方法:选取大一、大二学生990例填写ACEQ-R,以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为关联效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分析和内部一致性信度(K-R20)、Guttman折半信度检验;4周后随机选取其中120例被试进行重测。结果: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各因子与ACEQ-R评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0.50、0.79(均P﹤0.01);ACEQ-R评分与DASS-21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0.31和0.35(均P﹤0.01);K-R20系数为0.83、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75(P﹤0.01),重测信度为0.70(P﹤0.01)。结论:中文ACEQ-R具有较好的效度与信度,可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 儿童逆境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儿童期不良经历对妊娠期抑郁症状的影响:母胎依恋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曹丹凤 李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母胎依恋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妊娠期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9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 目的探讨母胎依恋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妊娠期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产科病房住院的9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量表(Revised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ACEQ-R)和母胎依恋关系量表(Maternal Antenatal Attachment Scale,MAAS)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母胎依恋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妊娠期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使用SPSS 21.0 PROCESS插件程序进行中介分析,Bootstrap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母胎依恋(B=-0.73,P<0.001)、母胎依恋与妊娠期抑郁症状(B=-0.07,P<0.001)、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妊娠期抑郁症状(B=0.60,P<0.001)这三者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母胎依恋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妊娠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间接效应为0.053,占总效应(0.597)的8.9%。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可以通过母胎依恋对妊娠期抑郁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积极学习母胎依恋及相关心理干预知识,在临床工作中为孕妇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抑郁症状 儿童期不良经历 母胎依恋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儿童期不良经历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9
作者 郜珍妮 陈帅 +2 位作者 姚桂英 郭明佳 杨世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3-1110,共8页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期不良经历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相关法律法规、临床经验,结合专家意见和小范围试答反馈结果,编制量表初稿。以348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量表初稿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期不良经历自评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相关法律法规、临床经验,结合专家意见和小范围试答反馈结果,编制量表初稿。以348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量表初稿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和课题组讨论形成初试量表。以607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初试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形成正式版量表。结果:儿童期不良经历自评量表共56个条目,包含家庭环境不良、家庭虐待与忽视、性虐待、学生欺凌、教师虐待、目睹社区暴力、集体暴力7个维度。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783~0.949、0.734~0.969、0.697~0.911。量表结构效度良好(χ2/df=2.421,RMSEA=0.048,SRMR=0.049,GFI=0.825,AGFI=0.809,IFI=0.887,TLI=0.881,CFI=0.887)。总量表及各维度与各效标均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慢性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珺妍 喻红辉 +5 位作者 王智强 汪蕾蕾 韩娟 王友洁 杜玉开 沈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3-957,共5页
目的了解18.59岁成年人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流行特征,探讨与成年后慢性病发病的相关性,为慢性病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龙池、南湖和鼓楼3个街道随机整群抽取18~59岁成年人,回顾性调查儿童期不良经历... 目的了解18.59岁成年人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流行特征,探讨与成年后慢性病发病的相关性,为慢性病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湖北省麻城市龙池、南湖和鼓楼3个街道随机整群抽取18~59岁成年人,回顾性调查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成年后的慢性病患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结果共调查1767名18—59岁成年人,其中1501份问卷有效。男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36.32±10.20)岁和(35.72±9.08)岁。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为66.22%,包括情感忽视(26.65%)、身体虐待(21.52%)、父母分居腐异(21.45%)、受到欺负(3.33%)、家庭物质滥用(1.53%)等。儿童期不良经历可增加成年后的慢性病发病风险,随着儿童期不良经历评分的增加,慢性病发病风险有增加趋势(Z=-5.9021,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物质滥用(OR=2.82,95%C1:1.16~6.80)、受到欺负(OR=2.59,95%CI:1.39~4.80)、躯体虐待(0R=1.93,95%CI:1.41~2.64)和父母分居/离异(OR=1.51,95%CI:1.09—2.09)增加成年后慢性病发病风险。结论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较高,可增加成年后慢性病发病风险,慢性病的早期预防应从儿童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慢性病 成年人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医学生人际关系敏感与儿童期不良经历:负性情绪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伟 曹枫林 崔乃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负性情绪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模型。方法以某综合性大学492名医科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ACE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The Depression Anxietv Stress Scale,DASS-21)及症状自评... 目的探讨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负性情绪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模型。方法以某综合性大学492名医科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ACE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The Depression Anxietv Stress Scale,DASS-21)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对其进行测试,分析人际关联敏感、儿童期不良经历、负性情绪的关系模型。结果男生ACEQ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平均秩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农村医学生的抑郁、焦虑、压力、人际关系敏感平均秩次显著高于非农村;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子女在ACEQ、抑郁、焦虑、压力、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子女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有差异。ACEQ评分=0、1、2、≥3组之间抑郁、焦虑、压力、人际关系敏感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各量表、各因子间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负性情绪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医学生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成年期负性情绪和人际关系敏感有重要影响,负性情绪在儿童期不良经历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作用 儿童期不良经历 人际关系敏感 负性情绪 医学生
原文传递
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儿童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司琪 万宇辉 许韶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3-835,共3页
儿童期不良经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广泛存在,不仅对儿童造成短期或直接危害,还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长期或间接不良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儿童期不良经历可能会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风险。本文就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儿童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 儿童期不良经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广泛存在,不仅对儿童造成短期或直接危害,还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长期或间接不良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儿童期不良经历可能会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风险。本文就儿童期不良经历与儿童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脑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儿童 肥胖 脑机制
原文传递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相关因素
13
作者 薛秋 尹可丽 谢远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0-975,共6页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及其与儿童期不良经历、问题聚焦应对、情绪聚焦应对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强制戒毒人员349人。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量表(ACE-R)、复吸倾向量表(RTQ)、应对方式量表(CSS)进行自评式...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及其与儿童期不良经历、问题聚焦应对、情绪聚焦应对的关系。方法:在重庆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强制戒毒人员349人。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量表(ACE-R)、复吸倾向量表(RTQ)、应对方式量表(CSS)进行自评式调查,ACE-R得分≥1分为存在儿童期不良经历。结果:男性RTQ得分高于女性(P<0.01),农村RTQ得分高于城市(P<0.05),RTQ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问题聚焦应对得分与RTQ得分负向关联(β=0.28、0.24),ACE-R总分、情绪聚焦应对得分与RTQ得分正向关联(β=0.25、0.36)。结论:强制戒毒人员的童年期不良经历、情绪聚焦应对和问题聚焦应对与复吸倾向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不良经历 问题聚焦应对 情绪聚焦应对 复吸倾向
下载PDF
青少年未婚妊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小鸣 卫薇 高素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青少年非意愿未婚怀孕的影响,旨在为预防青少年未婚怀孕、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到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门诊就诊的1506名未婚、年龄10~24岁的女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 目的: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青少年非意愿未婚怀孕的影响,旨在为预防青少年未婚怀孕、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到妇幼保健机构青少年门诊就诊的1506名未婚、年龄10~24岁的女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陈式不记名问卷以及相关的心理评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个体生殖健康知信行水平、心理社会能力状况、儿童期不良经历等进行测评。结果:对未婚怀孕青少年初次妊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受教育水平、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心理社会能力状况以及儿童期不良经历均会对青少年初次妊娠年龄产生影响。结论: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应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未婚怀孕 心理社会能力 儿童期不良经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