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脊柱侵袭性血管瘤1例
1
作者 倪沙 马雪英 +2 位作者 马悦 赵鹏飞 乔鹏飞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3年第2期151-152,157,162,共4页
目的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是脊柱血管瘤的一种临床类型,仅占脊柱血管瘤的1%;少数侵袭性血管瘤并无典型影像学特征,难以与其他类型血管瘤相鉴别,因此诊断难度增加。本研究就本院收治的1例儿童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为该病的影像诊断提供... 目的脊柱侵袭性血管瘤是脊柱血管瘤的一种临床类型,仅占脊柱血管瘤的1%;少数侵袭性血管瘤并无典型影像学特征,难以与其他类型血管瘤相鉴别,因此诊断难度增加。本研究就本院收治的1例儿童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为该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脊柱侵袭性血管瘤。结果病理活检显示为T8椎体侵袭性血管瘤。结论脊柱侵袭性血管瘤在脊柱血管瘤中的占比小,CT和MRI是主要的影像检查手段,CT显示骨质破坏更具优势,MRI可清晰显示病灶及受累范围,但MRI信号表现多样,与病变组成成分所占的比例有关,不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分析有助于提高对病人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侵袭性血管瘤 儿童脊柱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手术唤醒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跃军 肖敏 +3 位作者 林春霞 杨琴 卿绍玉 张友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2期1764-1765,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儿童脊柱侧凸手术中唤醒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监测并记录20例脊柱侧凸患儿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矫形手术麻醉唤醒过程中HR、MAP、BI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的唤醒时间为(7.5±2.4)min、...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儿童脊柱侧凸手术中唤醒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监测并记录20例脊柱侧凸患儿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矫形手术麻醉唤醒过程中HR、MAP、BI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儿的唤醒时间为(7.5±2.4)min、二次唤醒时间为(5.5±1.5)min、拔管时间为(1.5±0.7)min、清醒时间为(2.6±1.2)min,患儿HR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MAP在唤醒开始时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唤醒成功后显著升高(P<0.01),加深麻醉后又下降,但与基础值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BIS在唤醒开始和加深麻醉后显著低于基础值(P<0.01)。结论:舒芬太尼与七氟醚联合应用于患儿脊柱侧凸矫形术的麻醉,可以明显的缩短唤醒时间,同时保证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镇静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七氟醚 儿童脊柱侧凸
下载PDF
儿童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233-234,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相关治疗问题,总结儿童脊柱结核治疗最佳方案及措施。方法研究儿童脊柱结核发病原理及发病特点,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总结治疗的最好措施并制定成方案模式。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抗结核治疗、局部制动等治疗方式,... 目的通过探讨儿童脊柱结核相关治疗问题,总结儿童脊柱结核治疗最佳方案及措施。方法研究儿童脊柱结核发病原理及发病特点,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总结治疗的最好措施并制定成方案模式。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抗结核治疗、局部制动等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脊柱结核患儿的身体疼痛感,提高患儿的整体康复情况,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结论采取手术治疗儿童脊柱结核,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患儿的发病情况,稳定患儿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脊柱结核 临床治疗 分析
下载PDF
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曾丽萍 谢鑑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对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的脊柱功能、腰背肌力状况及腰背疼痛状况。结果实施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后,观察组患儿的脊柱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腰背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腰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康合作康复训练模式能够改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的脊柱功能和腰背肌力,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促进患儿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 医护康合作 康复训练模式
下载PDF
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半椎体切除及椎弓根螺钉置入矫治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伟 杨操 +5 位作者 杨述华 王晶 许伟华 张波 张正东 李志良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及半椎体切除矫治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2013年4月,对18例儿童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进行...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及半椎体切除矫治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2013年4月,对18例儿童先天性半椎体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进行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进行脊柱矫形手术。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7.6±2.9岁。术中在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经后路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切除半椎体后进行矫形。术后通过CT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及半椎体切除情况,术前、术后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评价矫形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16±55min,术中出血量732±378ml。18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7枚(4~12枚/例)。术后CT证实124枚椎弓根螺钉位置准确,置钉准确率97.6%;1枚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皮质,2枚椎弓根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1例出现椎弓根螺钉切割,1例出现血气胸,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无神经损伤并发症病例,无螺钉误置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CT证实18例患者半椎体均完整切除。18例中有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5±8.0个月。16例术前测量冠状面节段性侧凸Cobb角44.5°±11.4°,术后为9.3°±4.7°,末次随访时为9.7°±5.0°,矫正率为(78.2±7.8)%。节段性后凸Cobb角术前测量为32.2°±7.3°,术后为7.2°±3.5°,末次随访节时为7.7°±3.9°,矫正率为(76±9.4)%。侧凸及后凸矫正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1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术中实时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经后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半椎体切除完整,置入椎弓根螺钉准确率高,安全性高,畸形矫正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后凸 截骨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
原文传递
李冀教授治疗儿童隐性脊柱裂之遗尿验案举隅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阳 邹尚亮 +1 位作者 蒋皓 朴圣爱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4期113-114,共2页
通过对李冀教授治疗儿童隐性脊柱裂之遗尿验案分析,以示李冀教授的临证思路及辨证方法,以期为临床上儿童隐性脊柱裂之遗尿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隐性脊柱 遗尿 名中医 李冀
下载PDF
脊柱动力平衡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20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 杨传铎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520-521,共2页
本院于2006-11至2011-11应用脊柱动力平衡(knankinrtic treatment device,KKT)系统治疗装置[1,2],治疗脊柱疾患962例[3,4],其中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5]20例。笔者就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及随访情况作一探讨。
关键词 脊柱动力平衡系统 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媛 《西部医学》 200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儿童强直性脊柱
下载PDF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晋瑞 王惠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7期491-49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强直性脊柱 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左下肢麻木 髋关节疼痛 红细胞沉降率 髋关节结核 反复发作 CT平扫 min 体温 退热药 淋巴结 扁桃体 入院 发热
下载PDF
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观察
10
作者 高焱 《慢性病学杂志》 2006年第11X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5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给予关节腔注射配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对照组20例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将两组进行...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5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5例给予关节腔注射配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对照组20例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吲哚美辛栓剂。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疗效好、安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注射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综合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1例
11
作者 刘林英 《中国疗养医学》 200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JAS)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男性,起病慢,病程长,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尚无特效制剂。笔者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儿童强直性脊柱炎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儿童强直性脊柱 中西医综合治疗 致残率高 现代医学
下载PDF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淦湖 陈焕亮 +1 位作者 李义凯 屠永刚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6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虽然就诊症状各异,但所有患者均有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以及CT上以髂骨面改变为主的骶髂关... 目的探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虽然就诊症状各异,但所有患者均有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以及CT上以髂骨面改变为主的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以及血沉或C反应蛋白的升高。结论针对骶髂关节炎的物理学检查是发现本病的重要线索,而CT对确诊有重要价值,结合实验室检查更有利于早期发现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强直性脊柱 强直性脊柱 骶髂关节 诊断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群峰 倪桂娥 张晓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基因位点突变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为主,逐渐累及整个脊柱,最后导致脊柱弯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及单侧或双侧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起止点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贫血症状,活动受限,...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基因位点突变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为主,逐渐累及整个脊柱,最后导致脊柱弯曲、僵直失去功能,早期表现为下腰背及单侧或双侧下肢关节周围的肌腱起止点的疼痛,伴有困倦乏力,贫血症状,活动受限,晨僵,翻身困难,起床费力,少数可伴有发热,男患儿发病多见,如治疗不当,不仅可使患儿致残,对家属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通过对患儿的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强直性脊柱 康复护理 慢性骨关节疾病 学龄期 基因位点突变 治疗不当 骶髂关节 脊柱弯曲
下载PDF
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晶 王孝宾 +4 位作者 吕国华 王冰 李亚伟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14例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16岁,平...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14例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16岁,平均9.1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同时合并有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术前神经功能评估Frankel B级2例,C级9例,D级3例。病变节段:T3 2例,T4 1例,T8 3例,T11 2例,T12 1例,L1 3例,L2 1例,L3 1例。2006年及以前的早期病例(n=7)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前路切除病变椎体及椎管内病变组织,植入同种异体骨块行椎体间融合;2007年及以后的病例(n=7)改为一期后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后行椎管减压清除椎管内病变组织,并椎板重建、后外侧横突间融合,但保留病变椎体。结果:术中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前后路联合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30±122min(240-410min),术中出血量为933±370ml(620-1700ml);一期后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57±87min(90-210min),术中出血量为523±222ml(375-710ml)。一期后路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1)。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3/7),均为前路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其中左侧肋间神经痛1例,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2周后缓解;左侧胸腔积液2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治愈。一期后路手术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12周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Frankel E级。所有患者随访24-64个月,平均40.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失败发生,前后路联合手术组无复发病例,后路手术组未见保留的病变椎体进展。结论:对于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儿童LCH,前后路联合手术和一期后路手术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一期后路手术能够避免前路开胸并发症,保留的病变椎体没有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脊柱 胸腰椎 神经损害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儿童下腰椎和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平衡状况与外科矫形选择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孝宾 王冰 +4 位作者 吕国华 李晶 李亚伟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9-704,共6页
目的:评估儿童下腰椎及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平衡情况,分析不同外科矫形方式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7.8±3.3岁(3~10岁)。L4半椎体4例,L5半椎体7例,S... 目的:评估儿童下腰椎及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平衡情况,分析不同外科矫形方式的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7.8±3.3岁(3~10岁)。L4半椎体4例,L5半椎体7例,S1半椎体3例。根据术前冠状面平衡情况分为3组:A组冠状面平衡,C7铅垂线偏离骶骨正中平分线(CSVL)≤2cm;B组为C7铅垂线位于半椎体的对侧(偏离CSVL〉2cm);C组为C7铅垂线位于半椎体的同侧(偏离CSVL〉2cm)。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植骨融合术式。矫形方式:A组中凸侧与凹侧撑开、压缩力均等;B组半椎体侧单纯压缩;C组增加L5/S1节段"反向"凸侧撑开、凹侧压缩的矫形操作。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4~68个月,平均33±12个月。术前冠状面排列中平衡4例(29%),失平衡10例(71%)。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36.8°,末次随访时平均12.1°±8.0°(P=0.000),最终矫正率67.1%。术前的冠状面平衡为6~53mm,平均30.6±14.9mm,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为0~44mm,平均10.7±10.9mm(P=0.001)。其中,A组患者4例,术前与术后均维持了冠状面平衡;B组患者6例,术后有1例患者冠状面仍然失平衡;C组患者4例,术后均恢复了冠状面平衡。结论:儿童下腰椎和腰骶段的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失平衡发生率较高,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不同冠状面排列情况采取恰当矫形方式,可能获得满意的冠状面平衡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脊柱畸形 先天性侧凸 冠状面平衡 腰骶椎 半椎体
原文传递
单纯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晋月 方青 +2 位作者 罗飞 许建中 张泽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52-1756,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我科收治行单纯后路开放手术的胸、腰椎结核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时的一般状况;X线与CT明...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我科收治行单纯后路开放手术的胸、腰椎结核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术后、随访时的一般状况;X线与CT明确后凸畸形矫正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共收集9例病例,年龄(6.4±3.3)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胸椎结核4例,胸腰段结核2例,腰椎结核3例。术前Frankel瘫痪分级C级2例,D级3例,E级4例。随访时间(29.2±8.6)个月,9例患儿行单纯后路手术后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Frankel等级提高1级以上,VAS评分从术前(3.2±2.0)分降至末次随访的(1.0±0.5)分,ODI评分从术前(31.3±21.3)分降至末次随访(13.7±8.7)分,脊柱后凸Cobb角从术前(46.2±23.8)°降至术后(22.6±16.9)°,术后1年以上随访9例均达到骨性融合,其中结核复发1例并行二次手术。手术时间(398.2±203.7)min,出血量(550.0±355.3)mL,住院时间(20.0±8.4)d。结论单纯后路手术辅以围手术期规律全程结核治疗,对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同时避免术后后凸畸形发生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脊柱结核 后路开放 后凸畸形
原文传递
脊柱侧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兴娅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脊柱侧弯手术前后护理要点,降低术后患儿护理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方法 对我院2005-03/2006-02收治的26例儿童脊柱侧弯病儿手术前后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结果 26例患... 目的 探讨儿童脊柱侧弯手术前后护理要点,降低术后患儿护理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方法 对我院2005-03/2006-02收治的26例儿童脊柱侧弯病儿手术前后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结果 26例患儿经手术前后精心护理,均如期进行了手术,术后康复顺利。所有患儿术后1wk左右可以在支具背心保护下独立行走,术后10~14d出院,无1例发生术后窒息、截瘫、褥疮、切口感染、饮食不适等情况。术后平均随访时间0.5a,随访期间未见脊柱侧弯畸形复发、无下肢行走步态异常、无切口疼痛等现象发生。 结论 儿童脊柱侧弯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手术治疗能有效矫正畸形。而手术前后细致周到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减少患儿术后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儿童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先天性胸椎侧凸儿童患者接受胸腔镜下和开胸术下椎骨融合术中的前瞻性比较研究
18
作者 Grewal H. Betz R. R. +1 位作者 D’Andrea L. P. 李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6期48-49,共2页
The management of scoliosis in children has been evolving. Anterior release, diskectomy, and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spinal fusion (AISF) may be of benefit compared with a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or a pos... The management of scoliosis in children has been evolving. Anterior release, diskectomy, and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and spinal fusion (AISF) may be of benefit compared with a combined anterior and posterior or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Because thoracoscopic AISF (TAISF) has the potential benefit of muscle sparing, superior cosmesis, and less pain, the authors decided to prospectively compare this newer technique with open AISF (OAISF)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2 approaches were equivalent. All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thoracic scoliosis undergoing AISF at a single center were prospectively examined. One hundred fifty-five children who had a minimum of 1-year follow-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re reported as means and SDs. Group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with 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a 2-tailed P value of.05 or less wa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Open AISF was performed in 114 patients and TAISF was performed in 41; there were 126 girls and 29 boys. Mean age at surgery was similar (14 ±3 vs 14.3 ±1.5 years; P =.5), as was weight (54.2 ±19 vs 54.6 ±23 kg; P =.9).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reoperative thoracic curves (48.5°±14°vs 49.8°±7°; P =.6) or in the number of vertebral levels instrumented (7.7 ±1.3 vs 7.6 ±0.7; P =.7). Operative time was shorter with OAISF (383 ±65 vs 508 ±98 minutes; P < .01), and there was less estimated blood loss (924 ±724 vs 1218 ±747 mL; P =.03). The OAISF group took longer to extubate (1.4 ±1.2 vs 1 ±0.3 days; P =.03) and had slightly greater chest tube drainage (1710 ±730 vs 1639 ±515 mL; P =.5). At the 1-year follow-up, the thoracic curves were similar (17.5°±8°vs 15.2°±7.5°; P =.1) and percentage correction of thoracic curves was also similar (64%vs 69%). Thoracoscopic AISF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correcting idiopathic childhood scoliosis. Correction of deformity with TAISF is equivalent to OAISF, although it takes longer and has more blood loss. However, it spares cutting muscle, uses smaller skin incisions, and appears to have superior cosm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术 开胸术 脊椎融合 前后路联合 儿童脊柱侧弯 美观效果 失血量 椎体切除 手术时间 矫正效果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手法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濂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0年第28期32-3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病因、分类、临床检查以及防治的分析,针对人体颈椎、胸椎、腰椎及骨盆不同部位解剖结构的特点,探讨了手法及其辅助功能锻炼对颈、胸、腰椎侧弯治疗的操作机理,认为早期手法介入治疗对脊柱侧弯患者尽... 本文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的病因、分类、临床检查以及防治的分析,针对人体颈椎、胸椎、腰椎及骨盆不同部位解剖结构的特点,探讨了手法及其辅助功能锻炼对颈、胸、腰椎侧弯治疗的操作机理,认为早期手法介入治疗对脊柱侧弯患者尽快改善和康复、减缓侧弯加重趋势、避免脊柱结构性改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 手法治疗
原文传递
骨骼及肌肉系统疾病
20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2年第3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肌肉系统 PCR扩增产物 关节脱位 早产儿 手术修复 股骨干骨折 先天性 手术治疗 儿童强直性脊柱 陈旧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