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及安全文化策略应用研究
1
作者 熊宾 王丽芳 +2 位作者 施春柳 李云雁 陆春晓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23期100-103,共4页
探究广西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及安全文化策略的应用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将8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7月,实施PICU安全文化干预策略前)和干预组(2022年1... 探究广西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者安全文化测评及安全文化策略的应用效果。采用便利抽样法将80名医护人员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7月,实施PICU安全文化干预策略前)和干预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PICU安全文化干预策略后),每组各40名。比较两组PICU医护人员的安全文化问卷测评结果、部分护理质量指标及护理风险与缺陷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PICU医护人员在团队氛围、工作满意等维度的安全文化测评问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ICU医护人员在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等维度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PICU医护人员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护理缺陷等的总概率低于干预组,已上项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实施PICU安全文化干预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安全水平,还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安全文化测评 安全文化策略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内早期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2
作者 申家建 潘存钧 +1 位作者 王久辉 单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4-1158,共5页
目前,随着儿童重症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内危重症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1],而PICU内特殊环境、机械通气、镇静、镇痛药物、制动、原发病等因素会导致患儿出现很多重症监护病房(in... 目前,随着儿童重症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内危重症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1],而PICU内特殊环境、机械通气、镇静、镇痛药物、制动、原发病等因素会导致患儿出现很多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获得性功能障碍,如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ICU后综合征(the post 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认知障碍、言语及吞咽障碍、气道廓清能力下降、关节挛缩、心理问题等[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吞咽障碍 关节挛缩 性功能障碍 PICU 原发病 镇痛药物 认知障碍
下载PDF
40家县级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为生命保驾护航
3
作者 胡家林 《当代贵州》 2023年第1期37-37,共1页
提起2022年12月8日收治的第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息烽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健至今记忆犹新。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一位家长带着满月不久的宝宝直奔医院儿科办公室:“孩子咳嗽2天了,症状持续加重。”胸部CT检查发现:患儿双肺下叶感染,初步诊... 提起2022年12月8日收治的第一例重症肺炎患儿,息烽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健至今记忆犹新。当天下午临近下班时,一位家长带着满月不久的宝宝直奔医院儿科办公室:“孩子咳嗽2天了,症状持续加重。”胸部CT检查发现:患儿双肺下叶感染,初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过12天的住院救治与护理,孩子病愈出院。要是换在以前,类似这种危重症患儿,息烽县人民医院是没办法接诊的,只能建议到更大的医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患儿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肺下叶 支气管肺炎 重症患儿 儿科主任 救治与护理 初步诊断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路燕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4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 目的:研究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平均舒张压、动脉血压、满意度、依从性及感染率。结果:研究组平均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以及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舒张压 动脉血压
下载PDF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王缉连 曾春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21-0124,共4页
为进一步比对研讨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实际临床应用。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曾在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进行一系列救治的104例患儿实施比对分析。开展常规护理方案52例患儿为参考组,开展持... 为进一步比对研讨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实际临床应用。方法 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曾在本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进行一系列救治的104例患儿实施比对分析。开展常规护理方案52例患儿为参考组,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方案52例患儿为研究组,观察分析研究组与参考组104例患儿临床依从度、临床舒适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52例患儿临床依从度、临床舒适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较参考组52例患儿要高(P<0.05)。结论 PICU患儿家属往往出现焦急、沮丧等不良情绪,患儿由于剧烈疼痛以及抵触陌生环境常常拒绝配合治疗,出现恐惧、抵触心理。因此,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依从度、临床舒适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莺 项龙 +4 位作者 吴水燕 丁云芳 陶云珍 柏振江 谢敏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48-1552,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危重症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分离出致病菌8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42株(...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危重症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分离出致病菌8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42株(占78.58%),革兰阳性菌174株(占21.30%),真菌1株(占0.12%),三者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63,P<0.0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78.57%(55/70)和71.74%(66/9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0.98%(17/81)。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多数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苏州地区PICU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蔡小芳 鲍连生 +1 位作者 孙继民 李文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调查2008年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细菌菌种,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 目的调查2008年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鉴定细菌菌种,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8年标准操作。结果全年共分离细菌58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8.15%,革兰阳性球菌21.58%,真菌10.2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分别为57.77%和58.6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5.0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最敏感,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50%以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最敏感,其次为环丙沙星,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达10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最敏感。结论我院PICU优势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多重耐药,临床应依据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死亡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慧 王莹 +4 位作者 李璧如 钱娟 胡肖伟 任宏 张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4-667,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近五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内科死亡病例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PICU中330例内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至2012年PICU病死率由5.85%降至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总结分析近五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内科死亡病例的主要特点及相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PICU中330例内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至2012年PICU病死率由5.85%降至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0例死亡病例中婴儿136例(41.21%),幼儿73例(22.12%),学龄前儿童51例(15.45%),学龄及青春期患儿70例(21.21%)。随年份变化,不同年龄组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6.90,P=0.009)。各年份均以婴儿组的病死率较高;随时间推移,婴儿及幼儿组的病死率有下降趋势,而学龄及青春期组的病死率有上升趋势。致死疾病中,心血管系统(33.94%)占首位,其次为血液肿瘤(31.52%);不同年龄组患儿的致死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婴儿组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余三组均以血液肿瘤为主。死亡病例入PICU24 h内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危重组占67.49%,极危重组占15.48%。住院时间与危重程度具有负相关性(r=–0.313,P<0.001)。结论近五年我院PICU病死率逐年下降,婴儿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非婴儿期血液肿瘤是主要的致死疾病。入院时处于危重或极危重状态是导致住院早期死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死亡病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2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疾病谱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辛美云 吴敬芳 +1 位作者 王小双 韩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 对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2年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PICU)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PICU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OVID-19疫... 目的 对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暴发前后2年内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PICU)住院患儿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PICU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前组)和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COVID-19疫情后组)所有住院患儿的疾病诊断相关信息,对2组患儿的疾病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OVID-19疫情前组纳入2 368例患儿,COVID-19疫情后组纳入1 653例患儿。COVID-19疫情后组住院人数较COVID-19疫情前组减少了30.19%。COVID-19疫情前后2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疫情前组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脓毒症、危重症、循环系统疾病、神经外科重症、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COVID-19疫情后组病例数居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脓毒症、循环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外科重症、急腹症、创伤外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COVID-19疫情后组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症、神经外科重症占比低于COVID-19疫情前组(P<0.05),而意外伤害、急腹症、内分泌系统疾病、创伤外科疾病、脓毒症占比高于COVID-19疫情前组(P<0.05)。结论 COVID-19疫情后PICU住院患儿数量明显减少,疫情前后2年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OVID-19疫情期间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可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危重症等的发生,但需加强疫情期间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慢性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疾病谱 变化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近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文锦 靳梅 +3 位作者 刘刚 孙玲 史海燕 徐梅先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合理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的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分类...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近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合理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住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的NCSE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儿大脑与总体表现分类评分(PCOPCS)进行近期预后评估,1~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入选60例NCSE患儿中,预后良好10例(16.7%),预后不良50例(83.3%).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P=0.000)、病因(P=0.011)、机械通气(P=0.006)、PICU入住时间(P=0.044)、头颅影像学异常(P=0.002)及是否为难治性(P=0.006)6个因素与预后不良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改良GCS评分(OR=0.017,P=0.038)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改良GCS评分、病因、机械通气、PICU入住时间、头颅影像学异常和是否为难治性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NCSE近期预后不良有关,其中儿童改良GCS评分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预后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伟东 王幸丽 +1 位作者 杨红 张义堂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0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医院PICU的126例脓毒症患儿的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AKI分为对照组(72例)、AKI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医院PICU的126例脓毒症患儿的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AKI分为对照组(72例)、AKI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诊断及病情情况、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等,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4例患儿发生AKI,占42.86%。AKI组入院时合并休克、心肌损伤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发病至P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长,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血小板、清蛋白(Alb)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心肌损伤、发病至PICU治疗时间短、机械通气时间长、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高、血小板和Alb低,PCT、CRP及NT-proBNP高为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休克、心肌损伤与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长、健康与营养状况差、感染及炎症反应程度严重等均为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建议对此类患儿予以重点关注,并针对性实施积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彭素近 胡小薇 +1 位作者 罗飞旦 黄丽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及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1~6月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45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开展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个方面的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风险事件 风险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2013-2015年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导管末端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俊 刘勇 +3 位作者 李灼 李军 周兆群 缪红军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菌谱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3-2015年所分离的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导尿管等有创导管末...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菌谱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2013-2015年所分离的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导尿管等有创导管末端细菌菌株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年共获得218例阳性培养标本,分离菌株256株,其中菌G-菌179株(69.92%),G+菌60株(23.44%),真菌17株(6.64%);前6位分离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2.42%)、肺炎克雷伯杆菌(17.58%)、粪肠球菌(4.69%)、白假丝酵母菌(4.30%)、铜绿假单胞菌(4.30%)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91%)。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主要分离菌均呈多重耐药特性,对亚胺培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显示高度耐药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具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仅有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对G+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可达100.00%。结论:PICU有创导管末端培养分离菌以G-菌为主,细菌呈多重耐药特性。粪肠球菌和MRSA在G+菌中比例较高,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末端培养 分离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谢峰 田艳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583-584,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病人(PICU)的评估应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收住168例危重病例资料,应用PCIS正确评估儿PICU的危重程度。分值>80分属非危重病人,分值71~80分... 目的总结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病人(PICU)的评估应用。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PICU收住168例危重病例资料,应用PCIS正确评估儿PICU的危重程度。分值>80分属非危重病人,分值71~80分属危重病人,分值≤70分属极危重病人。结果本组评分≤70分死亡8例,评分71~80分死亡5例;评分81~100分死亡1例。随着评分值的降低,病情越危重,发生多脏器损害或衰竭的器官数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 PCIS法能帮助对PICU患儿病情做出判断,筛选出危重病人,从而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对医院医疗资源的整合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群文 贺湘英 +1 位作者 钟庆华 李琪 《云南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PICU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肺炎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89株,其中... 目的探讨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PICU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肺炎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8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94株,占67.1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培养出革兰氏阳性菌90株,占31.1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培养出真菌5株,占1.73%。结论我院PICU肺炎患者优势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多重耐药,临床应依据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资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乔俊英 李凡 +1 位作者 赵建闯 赵晨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期9-11,共3页
PBL教学已经在儿科学的理论课程中开设,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将PBL教学引入PICU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培养速度和效果,有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师培训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 PBL教学已经在儿科学的理论课程中开设,并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将PBL教学引入PICU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住院医师培养速度和效果,有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师培训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PBL教学法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家属焦虑程度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文燕 张春旭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4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家属的焦虑水平及产生焦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8例PICU患儿家属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岁的家属SAS评分显著高于<25岁的家属(54.8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家属的焦虑水平及产生焦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28例PICU患儿家属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岁的家属SAS评分显著高于<25岁的家属(54.81分±13.29分vs 47.55分±11.28分,P<0.01);男家属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女家属(49.76分±11.08分vs 56.26分±14.57分,P<0.01);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上者显著高于初中以下者(56.02分±12.28分vs 50.70分±13.25分,P<0.01);非医保者显著高于医保者(53.94分±13.32分vs 46.78分±10.44分,P<0.01);危重症评分≥80分者明显高于评分者<80分(61.78分±10.54分vs 47.00分±11.26分,P<0.01)。[结论]PICU患儿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护理工作者应注重与家属的沟通,改善PICU的管理制度,同时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 调查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月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儿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儿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U入住天数≥30 d、并发症≥2种、留置尿管、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2种、有侵入性操作、行肠外营养支持、行机械通气以及再次插管是P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U入住天数≥30 d、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2种、行机械通气、再次插管是PICU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应加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卫生管理,提升全体医务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护意识,优化护理路径,进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金玉 李燕 牛桂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4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日至2019年9月12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 750例患儿、1 750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病原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1 7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经病原菌菌...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日至2019年9月12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 750例患儿、1 750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病原菌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1 75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经病原菌菌株分离培养发现25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6株(33.99%),革兰阴性菌147株(58.10%),真菌20株(7.91%)。成年患者和患儿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存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且耐药情况严重,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严格参考年龄、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及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管红艳 刘婧娴 +1 位作者 陈峰 刘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查CRE,比较两种方法学的筛查结果。查阅CRE筛查阳性患者病史并进行临床环境采样,对CRE筛查阳性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CRE主动筛查前后PICU科室CRE感染率情况,收集并分析CRE筛查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肉汤增菌法检测CRE的阳性率比纸片筛选自建法高5.4%,检出的CRE菌株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主,占86.0%。PICU科室自开展CRE主动筛查并采取干预措施后,CRE的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CRE筛查阳性患者中,70.0%(21/30)患者有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史,大部分患者有消化道及呼吸道手术病史,术后出现不同部位CRE感染。结论肉汤增菌法可以显著提高CRE的检出率。开展CRE主动筛查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临床CRE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主动筛查 临床资料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干预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