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5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的情趣:元末明初江南诗人的风雅之好
1
作者 余来明 李轶男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3期41-53,共13页
元末明初诗歌创作呈现丰富、多面的色彩,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即为其中之一。在社会乱离背景下,江南诗人以题画表达时代之思、离别之情和隐逸之趣,体现出不同一般题画诗的创作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们以题画送别、交往唱和、共赏题诗等方式,... 元末明初诗歌创作呈现丰富、多面的色彩,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即为其中之一。在社会乱离背景下,江南诗人以题画表达时代之思、离别之情和隐逸之趣,体现出不同一般题画诗的创作趣味和文化内涵。他们以题画送别、交往唱和、共赏题诗等方式,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江南诗坛的兴盛景象。元末明初江南诗人在文学交往过程中展现的风雅之好,是构成该时期诗歌创作景观的重要面向。今人建构元末明初诗史图像,江南诗人的题画唱和之作应进入关注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江南诗人 唱和 题画诗 风雅之好
下载PDF
秩序重建: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的变动
2
作者 葛俊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经历了从宗族义兵到卫所军的变动。在此过程中,徽州义兵先被收编,继而被改造为卫所军;本地兵员被大量外调,外籍兵员调入补充。同时,朱元璋集团凭借不断聚集的政治军事资源,强化对徽州地方的控制,从而使双方由最初... 元末明初,徽州防卫力量经历了从宗族义兵到卫所军的变动。在此过程中,徽州义兵先被收编,继而被改造为卫所军;本地兵员被大量外调,外籍兵员调入补充。同时,朱元璋集团凭借不断聚集的政治军事资源,强化对徽州地方的控制,从而使双方由最初的合作关系转变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关系。在朱元璋集团“化家为国”过程中,徽州防卫力量从“本地化”的宗族武装被改造为“国家化”的卫所军队,体现了中央集权的重构;徽州地方势力从防卫力量的主导者重归于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则体现了新旧政权交替后地方秩序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徽州 防卫 义兵 卫所
下载PDF
元末明初文人危素行实探赜
3
作者 肖超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危素是元明鼎革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参与过元末许多重要政治事件。1368年大都被攻下后,危素向明军投降,这一举动被视为屈节辱命。然而,他降明后不仅没有受到明太祖的重用,反遭流放并最终客死和州,更加引起后世文人对其“贰臣”身份... 危素是元明鼎革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参与过元末许多重要政治事件。1368年大都被攻下后,危素向明军投降,这一举动被视为屈节辱命。然而,他降明后不仅没有受到明太祖的重用,反遭流放并最终客死和州,更加引起后世文人对其“贰臣”身份的讥讽。不过,也有部分学者以危素“护史不死”为其降明失节一事进行开脱。通过爬梳史料发现,危素选择仕明或许另有原因,有关他护史入明以及被流贬至和州看守余阙庙等事迹,是后世文人受到传统儒家忠义观念影响的一种历史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素 贰臣 余阙庙 历史书写 元末明初
下载PDF
元末明初龙泉青瓷的运销路线——以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龙泉青瓷为中心
4
作者 吴闻达 张志清 《文物春秋》 2024年第2期41-50,87,共11页
江苏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元明时期龙泉青瓷,绝大多数未发现明显使用痕迹,故推测太仓曾为龙泉青瓷转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通过对比发现,位于元明时期海漕路线沿线的山东胶州、蓬莱等地以及天津、北京和周边地区出土的元晚期... 江苏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元明时期龙泉青瓷,绝大多数未发现明显使用痕迹,故推测太仓曾为龙泉青瓷转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通过对比发现,位于元明时期海漕路线沿线的山东胶州、蓬莱等地以及天津、北京和周边地区出土的元晚期至明初的龙泉青瓷,均与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龙泉青瓷十分接近,推测龙泉青瓷有可能是沿海运路线由太仓转输至直沽,再通过内河运输至其周边地区和元大都,后经元大都(明北京)运销至北方广大地区。另外太仓至辽东地区的海运路线,亦应是龙泉青瓷向辽东地区输入的重要通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村泾遗址 龙泉青瓷 元末明初 运销路线 江苏太仓
下载PDF
元末明初「百花亭」故事青花器考
5
作者 严辉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存世稀少的十一件「至正型」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罐,除了部分因带明确的「榜题」,或因所绘人物形象、标志物清晰可确认其典出外,尚有个别器物因其人物形象、数目、场景等与某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故事相近或相悖而不易辨别,笔者不揣浅陋,试就... 存世稀少的十一件「至正型」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罐,除了部分因带明确的「榜题」,或因所绘人物形象、标志物清晰可确认其典出外,尚有个别器物因其人物形象、数目、场景等与某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故事相近或相悖而不易辨别,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元青花「百花亭」人物故事谈谈自己的初步心得,并藉此探讨包括该粉本传递至明初空白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故事 榜题 元青花 至正 元末明初 百花亭 不揣浅陋 空白期
下载PDF
论元末明初诗人刘永之的“师古”倾向
6
作者 秦苗苗 辛昕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3,共5页
刘永之作为元末明初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大量交游唱和诗歌,歌咏隐居之乐和交游之趣,展现出清丽古雅的诗歌风格。刘永之诗歌思想受江右经学浸润,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又得元代诗坛“宗唐得古”风气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师古”倾... 刘永之作为元末明初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创作大量交游唱和诗歌,歌咏隐居之乐和交游之趣,展现出清丽古雅的诗歌风格。刘永之诗歌思想受江右经学浸润,历经元末明初的社会变革,又得元代诗坛“宗唐得古”风气的影响,诗歌创作具有“师古”倾向。刘永之对前代文人诗歌进行创新性发展,是元代文学风气的延续,亦是明代文学风气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永之 “师古” 元末明初 江右诗派 “宗唐得古”
下载PDF
元末明初胡奎隐逸心态探微
7
作者 吕亚蓓 《文教资料》 2023年第17期10-13,共4页
元末明初诗人胡奎的诗歌隐逸倾向突出,具体表现为追寻闲适生活、仰慕高人隐士、流露参禅抱道旨趣等三大主题。元末的战乱、明初的高压政治、友人的不幸遭遇以及隐逸风尚的盛行都对胡奎隐逸心态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奎诗歌中的隐... 元末明初诗人胡奎的诗歌隐逸倾向突出,具体表现为追寻闲适生活、仰慕高人隐士、流露参禅抱道旨趣等三大主题。元末的战乱、明初的高压政治、友人的不幸遭遇以及隐逸风尚的盛行都对胡奎隐逸心态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奎诗歌中的隐逸想象正是他在乱世中寻求心理平衡时无意识的情感表露,为他开辟了相对适意的心灵空间,有助于平衡他现实中的仕隐矛盾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胡奎 隐逸心态
下载PDF
地域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以元末明初东南各地文学群落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饶龙隼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2-140,共9页
东南文学生态之形成,在总体上有两大表征:一是元末明初南北文化被隔裂;二是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这不仅成为当时文坛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且影响着元明易代之际的文学走向。明初广开仕进之路,多方文士征聘入朝,实现了以群落归附明廷,... 东南文学生态之形成,在总体上有两大表征:一是元末明初南北文化被隔裂;二是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这不仅成为当时文坛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且影响着元明易代之际的文学走向。明初广开仕进之路,多方文士征聘入朝,实现了以群落归附明廷,因使庙堂文事次第展开。但君臣都没有想到,竟然在不数十年间,弄得各地域文学消歇,中央庙堂文学亦顿衰。由此可知,元末明初东南各地文学群落,实成为当代文学的主体构造;而呈地域群落分布的东南文坛格局及其变动,又构成元明易代大转变时期文学活动的主线。这是一种罕见而特异的文学形态,与盛国时期的常规文学形态不同,其主导方面不在中央庙堂,而在政化不通的地方文苑。此一易代之际特有的现象,值得研治中国文学者重视。至于如何探研这种现象,则应有深切到位的策略:先要基于它的整体性,来对之作出整体把握;次应立足它的规定性,来对之进行动态描述;还须照应它的复杂性,来对之实施焦点透视。这样才可望在特定时空维度中,还原地域文学群落的层级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东南文坛格局 地域文学群落 层级构造
下载PDF
乡豪、盐官与地方政治:《庐江郡何氏家记》所见元末明初的广东社会 被引量:8
9
作者 段雪玉 《盐业史研究》 2010年第4期15-24,共10页
元末明初的广东是一个乡豪所支配的社会。乡豪势力所支配的格局与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分布密不可分。《庐江郡何氏家记》以何真家族的事迹为线索,详细地再现了元末明初广东乡豪势力崛起直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元末广东群雄竞起,东莞境内... 元末明初的广东是一个乡豪所支配的社会。乡豪势力所支配的格局与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的分布密不可分。《庐江郡何氏家记》以何真家族的事迹为线索,详细地再现了元末明初广东乡豪势力崛起直至衰落的历史过程。元末广东群雄竞起,东莞境内势力最强的乡豪们占据了四大盐场和盐栅,他们不仅控制食盐生产和运销,也控制这些地区的盐民。何真的崛起,与控制东莞、惠州地区的盐场密不可分。宋元时期乡豪控制盐场社会的现象,提示我们需要谨慎对待中国历史上王朝统治下的食盐专卖制度。就广东而言,宋元食盐专卖制度似与明代以后的食盐专卖制度有所不同,无论是盐民的管理,还是食盐的运销,宋元时期官府力量显然并没有完全渗透到盐场社会,乡豪势力是盐场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广东乡豪 何真 《庐江郡何氏家记》 盐场社会
下载PDF
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女真族与明、朝鲜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刁书仁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69,共5页
元末明初高丽及李朝乘元末国势衰微,明廷势力尚未深入女真地区之机,向朝鲜半岛东北部和鸭绿江中上游地区积极拓展领土,对世居此地的女真人强行驱逐,逼迫归附。明朝势力进入元故地后,对当地女真人实行了有效管理,进而与朝鲜关于女... 元末明初高丽及李朝乘元末国势衰微,明廷势力尚未深入女真地区之机,向朝鲜半岛东北部和鸭绿江中上游地区积极拓展领土,对世居此地的女真人强行驱逐,逼迫归附。明朝势力进入元故地后,对当地女真人实行了有效管理,进而与朝鲜关于女真归属问题,发生尖锐的矛盾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朝鲜半岛 女真族
下载PDF
朱元璋与元末明初文风嬗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昌云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明初文学,界于元末文学与盛明文学之间,作为过渡阶段,有着重教化而轻审美的特征,但其文学理论和创作都有一定历史贡献。开国帝王朱元璋在元末明初的文风嬗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他通过以儒治国、倡导质朴文风、改造士人精神风貌和自身创作... 明初文学,界于元末文学与盛明文学之间,作为过渡阶段,有着重教化而轻审美的特征,但其文学理论和创作都有一定历史贡献。开国帝王朱元璋在元末明初的文风嬗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他通过以儒治国、倡导质朴文风、改造士人精神风貌和自身创作垂范,有力促进明初雅正文风的回归,但其实行残酷文化专制,晚年偏爱颂世文风,阻断了元末人文复兴思潮,又导致文风出现向台阁体过渡倾向,他于元末明初文学可谓功过参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元末明初 文风嬗变
下载PDF
一部胜义叠见的学术著作——《杨维祯与元末明初文学思潮》简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永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4-224,F0003,共2页
关键词 元末明初 文学思潮 学术著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简评 《复旦学报》 二十世纪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元末明初移民与明清桐城文化的兴盛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孔丰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等原因,许多徽州、江西等地移民纷纷卜居桐城。经过数代人的努力,通过科举入仕,这些移民逐渐由普通的耕读之家发展成为声势显赫的著姓望族。这些望族的形成,为明清时期桐城文学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文献之邦的建设...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等原因,许多徽州、江西等地移民纷纷卜居桐城。经过数代人的努力,通过科举入仕,这些移民逐渐由普通的耕读之家发展成为声势显赫的著姓望族。这些望族的形成,为明清时期桐城文学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文献之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更为持久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移民 桐城 望族
下载PDF
元末明初社会变迁对江南地区商业活动的影响——以沈万三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果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8-184,共7页
元末明初社会变迁对江南地区商业活动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为该时期声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富商,沈万三的迅速致富是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及当时风云际会的天下大势分不开的。但时代既造就了沈万三,却又在随后的社会变迁中无情地颠覆了... 元末明初社会变迁对江南地区商业活动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为该时期声名遐迩的中国第一富商,沈万三的迅速致富是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及当时风云际会的天下大势分不开的。但时代既造就了沈万三,却又在随后的社会变迁中无情地颠覆了他所开创的事业。沈万三悲剧性的人生格局并未改变他的历史定位,同时也给当代国人留下若干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社会变迁 沈万三
下载PDF
元末明初吴、越诗派论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文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99,94,共6页
元末明初战乱纷呈,以高启为首的吴诗派与以刘基为首的越诗派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诗学特征。吴中文人因受理学影响少,追求自适、自娱的生活方式,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快然自足个性色彩;越诗派身处理学之乡的浙东,主张以诗议政,作品中有着浓... 元末明初战乱纷呈,以高启为首的吴诗派与以刘基为首的越诗派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性诗学特征。吴中文人因受理学影响少,追求自适、自娱的生活方式,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快然自足个性色彩;越诗派身处理学之乡的浙东,主张以诗议政,作品中有着浓厚的济世情怀。朱明政权建立之后,面对朱元璋的猜忌、文字狱及僚臣的争斗,越诗派渐趋远离政治,诗作转以嗟叹衰老、岁月流逝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吴诗派 越诗派 高启 刘基
下载PDF
沧桑感和避世心交织出的心灵悲吟 元末明初词人心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晓骊 《中国韵文学刊》 2002年第2期89-94,117,共7页
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必须同时结合创作者心态的研究。在元末明初这一朝代迭更的历史时期,词人们形成了夹杂着痛与愁、惊与惧的特殊心态。他们痛感战争荼毒生灵的残酷,却无力重振乾坤;他们饱经沧桑,对陵夷之变有着切身之痛;他们希望借避世... 对文学文本的研究必须同时结合创作者心态的研究。在元末明初这一朝代迭更的历史时期,词人们形成了夹杂着痛与愁、惊与惧的特殊心态。他们痛感战争荼毒生灵的残酷,却无力重振乾坤;他们饱经沧桑,对陵夷之变有着切身之痛;他们希望借避世隐居保全性命、追求人格独立,却难以摆脱心中的惊恐和忧虑。元末明初词因此摆脱了词为“艳科”的抒情格局,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词人 心态
下载PDF
元末明初水浒戏创作模式及其心态的嬗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娟娟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24-29,共6页
元末及由元入明的水浒戏作家处于元代统治政策的第二个大转变时期。仁宗继位后,再一次确定了兴汉法、重文治的统治政策,并抛出了科举选士这根橄榄枝,激活了元朝南北统一后实行钳制汉人政策所带来的文化冷漠气氛,使文人们看到了梦寐以求... 元末及由元入明的水浒戏作家处于元代统治政策的第二个大转变时期。仁宗继位后,再一次确定了兴汉法、重文治的统治政策,并抛出了科举选士这根橄榄枝,激活了元朝南北统一后实行钳制汉人政策所带来的文化冷漠气氛,使文人们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积极进仕的希望,在整体上增强了汉族文人的认同感和社会向心趋势。原来致力于运用杂剧这一世俗模式进行文化斗争的汉族文人在一定程度上向传统复归;而理学正统思想的确立,又使得他们的创作内容呈现出迥异于元代的阶段性特质。元代前期水浒戏创作中"替天行道救生民"的市民视角在元末明初的水浒戏创作中已经基本不可见,戏中充斥了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三纲五常"之道,强调要以正直和尽忠之心来辅佐皇上,"替天行道显忠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戏 创作模式 创作心态 元末明初
下载PDF
论元末明初隐逸词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骊 《晋阳学刊》 2003年第6期95-98,共4页
“隐逸”是元末明初文人词的重要题材,战火不断、政权迭更的历史发展现状,使这一时期的隐逸词具有了自身的时代特征。隐逸文学中追求人格尊严和个性自由的理想主义主题至此被韬光养晦、保全性命的现实主题所代替。
关键词 元末明初 隐逸词 时代特征
下载PDF
论元末明初吴中诗风的形成及演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春根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元末明初吴中地区活跃着很多诗人,他们的创作风情摇曳,婉娈多姿,同时,杨维桢等以怪奇诗风力振视听;这些都具有很明显的地域色彩。随着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建立,吴中诗风经过数次演变,趋于雅正。
关键词 元末明初 吴中 杨维祯 地域色彩 演变
下载PDF
元末明初中朝交通路线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士尊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6-42,共7页
元末明初,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中朝之间的交通路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历史文献中,基本保存了从大都到朝鲜半岛的驿站名称,但却很少看到涉及这些驿站的其他文字,中朝之间的交通路线变得非常模糊。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朝鲜学者文集中... 元末明初,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中朝之间的交通路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历史文献中,基本保存了从大都到朝鲜半岛的驿站名称,但却很少看到涉及这些驿站的其他文字,中朝之间的交通路线变得非常模糊。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朝鲜学者文集中的有关诗文,对作者所经之地进行考证,从而使这个时期的中朝交通路线及其变化更加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中朝 交通路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