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诗证史”视角下的诗、史关系——以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为例
1
作者 薛璞喆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诗史互证的典范,其史料别择、考据精密,令人叹服。由于诗歌保存了许多不见于史书的材料,成为史家进行历史阐释时重要的补充史料;诗歌文本理解的差异性,直接关乎学者在阐述问题时对史料的采... 陈寅恪《元白诗中俸料钱问题》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诗史互证的典范,其史料别择、考据精密,令人叹服。由于诗歌保存了许多不见于史书的材料,成为史家进行历史阐释时重要的补充史料;诗歌文本理解的差异性,直接关乎学者在阐述问题时对史料的采摭;“以诗证史”与“史蕴诗心”既强调了诗史关系之“异”,又强调了“同”;清人章学诚以比兴之旨贯通诗史而通“义”的观点,为考察诗史关系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白诗 证史 陈寅恪 章学诚
下载PDF
批把与元白诗、元杂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新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6-31,共6页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 批把亦作枇杷即琵琶,周武帝时龟兹人已来中原弹奏。汉武帝时马上弹之以慰公主,东汉时已司空见惯。唐代琵琶种类较多,高手迭出,许多诗人咏过琵琶,尤其是元、白二人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出琵琶声的多变及演奏者的高超技艺,声情并茂,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然而元诗在心理刻画及人物情态的描绘上不如白诗深刻。白居易写过《昭君怨》,昭君与琵琶难解其缘,但正史记载与诗词戏曲多有不同,马致远的《汉宫秋》中描绘的琵琶是元帝与昭君相见相爱生死离别,贯穿前三折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他还写过《青衫泪》,根据《琵琶行》生发而成,将琵琶女坐实为裴兴奴,考兴奴实有其人,与琵琶名家曹纲(刚)时被称为左、右手,有记载曹刚弟子弹琵琶能吸引"方响"从塘里飞到岸上,足可佐证裴、曹弹奏水平之高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把 琵琶 元白诗 琵琶行 琵琶歌 汉宫秋 青衫泪
下载PDF
如何理解杜牧批评元白诗的内在隐衷——兼谈杜牧与韩愈及儒学之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珺平 《嘉应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6-72,共7页
通过探讨杜牧文学思想变化之轨迹,寻求其内在隐衷及韩愈和儒家儒学的关系。认为:杜牧29岁与李勘交往前基本上是一个崇拜兵家大吏且具有兵家思想的人,与韩愈无任何来往,且对儒家儒学有颇多微词;随着与李勘交往加深,杜牧逐渐开始推崇韩愈... 通过探讨杜牧文学思想变化之轨迹,寻求其内在隐衷及韩愈和儒家儒学的关系。认为:杜牧29岁与李勘交往前基本上是一个崇拜兵家大吏且具有兵家思想的人,与韩愈无任何来往,且对儒家儒学有颇多微词;随着与李勘交往加深,杜牧逐渐开始推崇韩愈并赞美儒家儒学,尤其孟轲。杜牧激烈批评元白诗就是这一思想转变的产物。杜牧平生都未放弃兵家志向和兵家思想,但与李勘的交往却给其后半生创作活动留下了难以尽述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元白诗 隐衷 韩愈 儒学
下载PDF
杜甫与元白诗派
4
作者 张忠纲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元白诗派,除元、白外,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与崇尚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不同,这一诗人群体,总的创作风格却是倾向平易浅近,所以又称浅切诗派,亦称通俗诗派。这派诗人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自《诗经》开始到杜诗以来的... 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元白诗派,除元、白外,还有李绅、张籍、王建等。与崇尚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不同,这一诗人群体,总的创作风格却是倾向平易浅近,所以又称浅切诗派,亦称通俗诗派。这派诗人继承并发展了我国自《诗经》开始到杜诗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他们的创作,特别是乐府诗,有意识地学习杜甫"即事名篇"的新乐府传统,自创新题,以写时事,并形成了颇具规模、影响颇大的新乐府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白诗 继承发展 艺术
下载PDF
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的文化解读
5
作者 王红丽 《茂名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23,27,共3页
 选择物质文化的角度,对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进行解读。认为从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中能反映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即:妇女是其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关键词 元白诗 妇女题材 物质文化 女性 社会经济生活 贡献
下载PDF
元白诗证史之《莺莺传》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寅恪 刘隆凯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46-51,共6页
编者的话:这是一束弥足珍贵的听课笔记,记录了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957年秋至1958年夏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元白诗证史》的情况。这是陈先生生前最后一次,并且也是一次未能终篇的讲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陈先生在讲课中,并未处处... 编者的话:这是一束弥足珍贵的听课笔记,记录了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957年秋至1958年夏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元白诗证史》的情况。这是陈先生生前最后一次,并且也是一次未能终篇的讲课。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陈先生在讲课中,并未处处与他当时已经面世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切合,在具体内容上,讲课每每突破著作涉及的范围,有了更多的征引和补充。刘隆凯先生时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据中山大学历史系姜伯勤教授介绍,刘先生当年始终聆听了陈先生授课并作了比较完整的笔记。感谢姜伯勤教授的鼎力推荐和刘隆凯先生的信任厚爱,现特予刊发,以飨读者。这既是我们献给陈寅恪先生的一瓣心香,也衷心祈盼能对中国的学术传承尽些绵薄之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传》 元白诗证史》 元稹 白居易 唐朝 文学研究 版本
下载PDF
浅谈顾况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丹 《商情》 2007年第4期46-46,共1页
顾况诗歌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对诗歌表现技巧的探索和对诗美的新的追求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谈一下顾况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对此后韩孟、元白诗派的影响。
关键词 表现技巧 艺术特色 韩孟 元白诗
下载PDF
杜牧为何诋谟元白诗?
8
作者 卞孝萱 刘维治 《江海学刊》 1983年第3期98-101,共4页
杜牧《樊川文集》卷九《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借李戡之口,诋琪元白诗。原文是:“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俗薄厚,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自诗者,纤艳不... 杜牧《樊川文集》卷九《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借李戡之口,诋琪元白诗。原文是:“诗者可以歌,可以流于竹,鼓于丝,妇人小儿,皆欲讽诵,国俗薄厚,扇之于诗,如风之疾速。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自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白诗 杜牧 墓志铭 元和
下载PDF
元白诗派与中国古典诗的“胧月传统”
9
作者 吴嘉璐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胧月”作为天生的文学语言,在中唐以前,却不被中国诗人所重视。中唐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以“胧月”作为私密的情感符码,互相唱和,建立了古典诗“胧月书写”的传统。元白“胧月书写”的特点是与恋爱的暧昧感关系紧密、艺术风格的齐梁化和... “胧月”作为天生的文学语言,在中唐以前,却不被中国诗人所重视。中唐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以“胧月”作为私密的情感符码,互相唱和,建立了古典诗“胧月书写”的传统。元白“胧月书写”的特点是与恋爱的暧昧感关系紧密、艺术风格的齐梁化和多表现诗人个体性的感伤。元白以后,中国诗人对“胧月书写”的回应寥寥,“胧月传统”反而在日本和歌中得到了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元白诗 胧月传统
下载PDF
从中唐服饰风尚看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0
作者 何昶熠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2-85,共4页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是盛唐和中唐政治经济的分水岭,也是诗歌的分水岭,中唐的诗歌展现了完全不同于盛唐诗歌的风貌,先是经历了以大历诗风为代表的过渡期,随着渴望中兴的改革观念的崛起,诗歌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出现了以怪奇为特征...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是盛唐和中唐政治经济的分水岭,也是诗歌的分水岭,中唐的诗歌展现了完全不同于盛唐诗歌的风貌,先是经历了以大历诗风为代表的过渡期,随着渴望中兴的改革观念的崛起,诗歌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出现了以怪奇为特征的韩孟诗派和以尚实为特征的元白诗派,这些诗派的产生有着这个特定时代文化土壤的影响,可以通过文化的另一个视角——服饰,在中唐出现的特色为出发点,探求另一种中唐文化的代表——中唐时期的韩孟、元白诗歌流派,所能够产生和发展壮大的文化风尚原因,能对这两个诗派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进而了解中唐的时代特色与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服饰 韩孟 元白诗
下载PDF
劉禹錫與元白詩派的離合
11
作者 陳才智 《岭南学报》 2017年第1期189-207,共19页
拙著《元白詩派研究》將晚年與白居易唱和的劉禹錫劃入元白詩派,曾引發異議。確實,歷來文學史對劉禹錫的定位,都是視其爲中唐元白與韓孟兩大詩派之外的優秀詩人,自具風格,别有個性。但劉禹錫晚年的詩歌創作,因爲與白居易交往唱和而有所... 拙著《元白詩派研究》將晚年與白居易唱和的劉禹錫劃入元白詩派,曾引發異議。確實,歷來文學史對劉禹錫的定位,都是視其爲中唐元白與韓孟兩大詩派之外的優秀詩人,自具風格,别有個性。但劉禹錫晚年的詩歌創作,因爲與白居易交往唱和而有所變化,也同樣是不爭的事實,只是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視而已。二人詩風因交互影響而不免有趨同傾向,歷史上也屢有劉冠白戴的誤判,其中還包括方虚谷、王漁洋和袁隨園等赫赫有名的詩評家。本文擬在詳細排比劉禹錫與白居易交遊唱和詩基礎上,論述他們詩歌創作上的交互影響之跡,以求辨析劉禹錫與元白詩派的離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劉禹錫 白居易 元白詩派 交遊唱和 影響離合
下载PDF
浅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的文学批评观——以《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为例
12
作者 晏萍利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8-70,共3页
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文学批评观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融合了西方众多文化思想,超越了传统"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成为"知人论世"说的现代形态,同时也是其阐释"人格心态史"的有力... 陈寅恪先生"了解之同情"的文学批评观一方面继承传统,另一方面又吸收融合了西方众多文化思想,超越了传统"知人论世"的批评模式,成为"知人论世"说的现代形态,同时也是其阐释"人格心态史"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元白诗笺证稿·艳诗及悼亡诗》为例,对陈寅恪先生的这种文学批评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了解之同情 文学批评观 元白诗笺证稿·艳及悼亡 知人论世 人格心态史
下载PDF
张祜与元白诗派的离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才智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8,共12页
综合考虑张祜与元稹、自居易的交往,和他个人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出,他与元白诗派有离有合。就交往而言,离多于合。就诗歌创作而言,尽管可自成一家,但在浮艳与讽谏之篇并存、古题乐府和新乐府颇具元白新乐府精神、诗作中不乏浅近流丽的律... 综合考虑张祜与元稹、自居易的交往,和他个人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出,他与元白诗派有离有合。就交往而言,离多于合。就诗歌创作而言,尽管可自成一家,但在浮艳与讽谏之篇并存、古题乐府和新乐府颇具元白新乐府精神、诗作中不乏浅近流丽的律绝(晚年尤多)这三点上,与元白诗派的合多于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祜 元白诗 离合 元白 歌创作 新乐府 白居易 交往 元稹
原文传递
中唐乐府讽谕诗之价值评判与元白张王之优劣异同——从接受学角度对清人相关论述的一个梳理和检讨
14
作者 尚永亮 《唐代文学研究》 2012年第1期489-504,共16页
中唐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被称为元白诗派,固然缘于他们间有着较密切的交谊,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其皆致力于乐府讽谕诗的创作。大概正是基于此一认知,历代论者涉及元白诗派时多以乐府讽谕诗为主要话题,而谈到中唐乐府诗作也很... 中唐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被称为元白诗派,固然缘于他们间有着较密切的交谊,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其皆致力于乐府讽谕诗的创作。大概正是基于此一认知,历代论者涉及元白诗派时多以乐府讽谕诗为主要话题,而谈到中唐乐府诗作也很少会绕过元白诗派。考察清人对元白诗派乐府讽谕诗之接受,有两大现象值得关注:其一,除少数人对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讽谕诗过于直露、缺少含蓄提出批评外,多数论者都从诗歌社会政治功用和诗人道德品格角度,给这些作品以高度称许,由此表现出一种浓郁的道德旨趣和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谕 唐乐府 元白诗 现实关怀 白居易 价值评判 元稹 道德品格
下载PDF
论顾况音乐诗对元白、韩孟音乐诗的影响
15
作者 周玉衡 《宜春学院学报》 2008年第S1期63-64,共2页
顾况是接续盛、中唐诗风的一位重要作家,对元白、韩孟两大诗派均产生了影响。就音乐诗的创作而言,顾诗写实、工笔描绘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尚怪尚奇、浪漫不羁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
关键词 音乐 顾况 元白诗 韩孟
下载PDF
陈寅恪“元白”诗研究以及内藤湖南的影响
16
作者 赵耀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6,共6页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认为中唐是中国古今社会的分水岭,中唐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唐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认为"唐宋变革"最主要的标志就在于文化的庶民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陈寅恪从作为研究对象的&qu...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认为中唐是中国古今社会的分水岭,中唐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唐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认为"唐宋变革"最主要的标志就在于文化的庶民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陈寅恪从作为研究对象的"元白"的选取,到对新乐府运动和古文运动研究的具体学术观点的提出,都受到了内藤湖南上述汉学思想的影响。内藤湖南对陈寅恪学术思想影响的具体线索的考证,对陈寅恪学术思想形成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民国时期日本汉学对我国学术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学 陈寅恪 元白
下载PDF
论刘禹锡诗的艺术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瑞峰 《中州学刊》 1987年第6期101-103,共3页
作为崛起于中唐诗坛的一支异军,刘禹锡诗有着自身的卓异面目和独特风貌,这与诗人别具一格的艺术追求自不可分:他把“境生于象外”视为诗歌艺术美的极致,为使其诗具有“象外之境”而作了锲而不舍的努力。 唐诗发展的浪潮由盛唐泻入中唐后... 作为崛起于中唐诗坛的一支异军,刘禹锡诗有着自身的卓异面目和独特风貌,这与诗人别具一格的艺术追求自不可分:他把“境生于象外”视为诗歌艺术美的极致,为使其诗具有“象外之境”而作了锲而不舍的努力。 唐诗发展的浪潮由盛唐泻入中唐后,出现了九曲回环、九派分流的局面。大历年间的相对低潮过去之后,贞元、元和之际再度掀起了涛飞浪卷的洪峰。时代所造就的一大批诗人沿着不同的道路登上了诗坛。他们都不愿“随人作计”、“袭人衣钵”,纷纷将探求的触角伸向新的领域,以各不相肖的艺术实践,促成了中唐诗歌的繁荣,而繁荣的主要标志便是风格和流派的众多。中唐诗坛最有影响的是元白和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以平易通俗见长,韩孟诗派以奇险怪僻见长。尽管他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很大,却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 的艺术 韩孟 中唐 元白诗 象外之境 武元衡 垂杨 景物
下载PDF
论皎然诗学理论对中唐诗人创作之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连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42-46,共5页
皎然《诗式》重视诗中思理,苦思为诗,以作用为尚,可视为中国诗歌转型的理论标志。其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影响深远,但最直接的自然是影响了中唐诗人的诗歌创作:皎然与吴中诗派诸人交往甚密,且有诗往来酬答,其理论主张自然会在他们的创作中... 皎然《诗式》重视诗中思理,苦思为诗,以作用为尚,可视为中国诗歌转型的理论标志。其在诗学理论史上的影响深远,但最直接的自然是影响了中唐诗人的诗歌创作:皎然与吴中诗派诸人交往甚密,且有诗往来酬答,其理论主张自然会在他们的创作中留下印记。其后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也深受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 吴中 韩孟 元白诗
下载PDF
“第一义谛”之探寻:陈寅恪对洪迈的两点批评及其诗学意义
19
作者 项念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7-485,共9页
《元白诗笺证稿》有两处对洪迈解读元白诗之意见予以直接的批评,颇可注意。两处批评恰关涉其对古典诗歌文本是否可解,以及如何获得一种"真解",亦称"第一义谛"的基本看法。而这一看法中,实又隐含陈寅恪本人独特的诗... 《元白诗笺证稿》有两处对洪迈解读元白诗之意见予以直接的批评,颇可注意。两处批评恰关涉其对古典诗歌文本是否可解,以及如何获得一种"真解",亦称"第一义谛"的基本看法。而这一看法中,实又隐含陈寅恪本人独特的诗学研究方法,以及值得现代诗学研究者注意的学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歌考据 洪迈 元白诗
下载PDF
元白体名义辨析
20
作者 陈才智 《天中学刊》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元白体”包含外延一大一小的两个层次:大者近乎泛称,概指元白诗之体;小者相对明确,专指具有某种特色的元白诗。
关键词 名义辨析 "元白体" 白居易 元稹 元白诗 外延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