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燃煤锅炉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排放特征研究
1
作者 沈利娟 刁一伟 +4 位作者 王红磊 孙杰娟 刘诗云 刘焕武 赵天良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燃煤锅炉是城市地区含碳气溶胶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采集分析了西安市9个燃煤锅炉的PM_(10)和PM_(2.5)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表明:燃煤锅炉颗粒物中OC在PM_(2.5)中的质量占比高于在PM_(10)中质量占比,而EC在PM_(10)中... 燃煤锅炉是城市地区含碳气溶胶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采集分析了西安市9个燃煤锅炉的PM_(10)和PM_(2.5)样品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表明:燃煤锅炉颗粒物中OC在PM_(2.5)中的质量占比高于在PM_(10)中质量占比,而EC在PM_(10)中的质量占比高于在PM_(2.5)中质量占比。OC、EC和总碳气溶胶(TC)在PM_(10)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4.35%±1.09%、4.25%±1.02%和8.60%±1.87%,在PM_(2.5)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6.91%±1.09%、2.62%±0.41%和9.53%±1.40%。不同锅炉类型的OC/EC(二者浓度比)差异较大。链条炉、循环流化床和煤粉炉的OC/EC在PM_(10)中分别为1.50±0.96、0.89±1.06和12.03±8.48,在PM_(2.5)中分别为6.72±5.70、1.19±0.65和11.62±5.83。不同锅炉排放的PM_(10)和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主导成分不同,通过含碳气溶胶的成分组成可以准确区分锅炉排放来源。PM_(10)中TC和EC的质量占比均呈链条炉(10.64%±5.13%和5.79%±4.78%)>循环流化床(7.25%±2.23%和4.15%±1.14%)>煤粉炉(4.85%±1.84%和0.50%±0.25%),OC的质量占比呈链条炉(4.85%±2.33%)>煤粉炉(4.35%±2.09%)>循环流化床(3.10%±3.37%)。PM_(2.5)中TC和OC的质量占比均呈链条炉(12.97%±5.57%和9.25%±5.63%)>煤粉炉(5.57%±1.86%和5.02%±1.79%)>循环流化床(4.92%±5.41%和2.94%±3.53%),EC的质量占比呈链条炉(3.71%±3.84%)>循环流化床(1.97%±1.88%)>煤粉炉(0.55%±0.07%)。不同锅炉类型对PM_(10)中的EC影响较大,对PM_(2.5)中的OC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锅炉燃煤燃烧方式和燃烧效率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有机 元素碳 排放特征 西安
原文传递
沈阳市秋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2
作者 李哲 王帅 +2 位作者 王男 卢迎红 苏枞枞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76-80,95,共6页
通过分析沈阳市环境空气秋冬季PM_(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研究环境空气PM_(2.5)中OC,EC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区秋季环境空气EC和OC质量浓度较高;秋冬季二次有机碳(SO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到8.28~14.81μg/m^... 通过分析沈阳市环境空气秋冬季PM_(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质量浓度,研究环境空气PM_(2.5)中OC,EC的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区秋季环境空气EC和OC质量浓度较高;秋冬季二次有机碳(SO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达到8.28~14.81μg/m^(3)和6.98~11.59μg/m^(3),二次污染程度较为严重;通过碳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秋冬季碳组分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燃煤排放和汽油车尾气;冬季K^(+)与OC,EC,SOC之间的相关性较好,K^(+)与OC,EC,SOC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冬季OC与EC相关性较好,冬季碳质气溶胶污染源来源相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有机 元素碳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元素碳含量检测在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猛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的日益加深,元素碳含量检测在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检测技术能够精确测定燃煤过程中碳的排放量,为计算温室气体总排放提供了关键数据。鉴于燃煤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之一,准确的碳...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关注的日益加深,元素碳含量检测在燃煤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检测技术能够精确测定燃煤过程中碳的排放量,为计算温室气体总排放提供了关键数据。鉴于燃煤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之一,准确的碳含量数据对于评估和减少燃煤发电站的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它不仅助力企业符合环保法规,还增强了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碳含量检测 燃煤发电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下载PDF
北京冬季PM_(2.5)中元素碳、有机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7
4
作者 于建华 虞统 +2 位作者 杨晓光 时建纲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55,共4页
通过2003年1月对北京市区PM2 5中元素碳(EC)、有机碳(OC)连续测量,分析了其污染特征。监测资料表明,北京市区PM2 5中ρ(OC)高于ρ(EC),它们多在夜间高、白天低,且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北京市区冬季ρ(OC) ρ(EC)的值较低。
关键词 元素碳 EC 有机 OC PN2.5
下载PDF
天津冬季PM_(2.5)与PM_(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2
5
作者 古金霞 白志鹏 +4 位作者 刘爱霞 吴丽萍 解以扬 董海燕 张金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6%、1.2%;PM2.5中OC、EC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5,表明OC、EC的来源相对简单,可能主要反应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OC/EC的平均值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3.9、4.9,次生有机碳(SOC)在PM2.5和PM10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23.4μg/m3,分别占OC的48.5%(质量分数,下同)、49.8%,OC/EC较高可能主要与直接排放源有关;PM2.5中的OC1与OC2的比例明显高于PM10,而聚合碳(OPC)的比例又低于PM10,同时PM2.5与PM10中的EC1含量均较高,表明天津冬季燃煤取暖和机动车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有机 元素碳
下载PDF
广州市夏季室内外PM_(2.5)中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5
6
作者 黄虹 李顺诚 +3 位作者 曹军骥 邹长伟 陈新庚 范绍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42-1249,共8页
2004年7~8月在广州市9个采样点的室内、室室外同步采集了PM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分析得到OC、EC的质量浓度,对OC、EC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室内室外质量浓度关系、OCEC质量浓度关系及二次有机碳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2004年7~8月在广州市9个采样点的室内、室室外同步采集了PM2.5样品,采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分析得到OC、EC的质量浓度,对OC、EC污染水平、空间分布、室内室外质量浓度关系、OCEC质量浓度关系及二次有机碳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C室内、外平均质量浓度为17.3和19.9μg·m-3,EC室内、室外平均质量浓度为6.5和6.6μg·m-3,总碳气溶胶占PM2.5质量的50%以上;在不同类型采样点OC、EC质量浓度存在区别;室内环境中OC、EC质量浓度相关性显著,室外环境中OC、EC质量浓度相关性不显著;OC、EC质量浓度比ρ(OC)ρ(EC)超过2;室内、室外PM2.5中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是7.6和10.0μg·m-3,占总有机碳的比率为43.8%、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OC) 元素碳(EC) 室内空气
下载PDF
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30
7
作者 谭吉华 段菁春 +4 位作者 赵金平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贺克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1,共5页
使用冲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广州市灰霾形成过程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大气主要消光部分积聚态颗粒物及其中的OC和EC,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绝对浓度要远高于正常天气.正常天气O... 使用冲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广州市灰霾形成过程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大气主要消光部分积聚态颗粒物及其中的OC和EC,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绝对浓度要远高于正常天气.正常天气OC和EC呈双模态分布,严重灰霾天气EC的粒径分布呈单一模态分布,OC的粒径分布呈双模态分布,峰值都向大粒径方向偏移.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OC和EC在积聚态的大幅度增长是形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灰霾 有机 元素碳
原文传递
南京市PM_(2.1)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8
作者 吴梦龙 郭照冰 +3 位作者 刘凤玲 卢霞 刘杰 任玉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0-1166,共7页
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2011年南京市区(南师)和郊区工业区(南化)大气气溶胶细粒子(PM2.1)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对两地的OC、EC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细粒子中含碳物质的来源.结果显示,在PM2.1中,南... 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2011年南京市区(南师)和郊区工业区(南化)大气气溶胶细粒子(PM2.1)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并对两地的OC、EC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细粒子中含碳物质的来源.结果显示,在PM2.1中,南京市市区OC、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2.79,3.18μg/m3,郊区工业区分别为13.44,3.74μg/m3,工业区污染更加严重.市区和工业区冬春季OC、EC含量较高且冬季OC、EC相关性较高,这与冬季燃煤量增加,并且受内陆西风及逆温的影响,污染物集中在南京市上空不易扩散有关;夏季两地OC、EC含量及相关性均达到最低,可能由于夏季降雨频繁,加上台风作用,稀释和清除了部分污染物.应用OC/EC比值法对市区和郊区工业区二次有机碳(SOC)含量进行了估算,两地均是夏季SOC占TOC比例最高,分别为46.63%、45.65%,SOC主要来自于光化学反应,可见在光照充裕、辐射强烈的夏季更加有助于SOC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1 南京市 有机 元素碳 二次有机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组成变化特征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东方 高松 +2 位作者 段玉森 张元茂 魏海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58,72,共5页
采样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冬季2009年1月-2月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组分,并对其污染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区范围内OC、EC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OC、EC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PM2.5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 采样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冬季2009年1月-2月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组分,并对其污染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区范围内OC、EC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OC、EC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PM2.5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88%、1.49%;ρ(OC)/ρ(EC)比值较高,为5.73,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次有机污染;OC质量浓度和EC质量浓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二者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源;春节前后,TC浓度变化(即OC+EC)呈现明显的假日效应,机动车排放是TC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元素碳 PM2.5
原文传递
北京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 被引量:36
10
作者 迟旭光 段凤魁 +2 位作者 董树屏 刘咸德 虞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8,共4页
分析了北京市两个采样点十三陵站 (清洁对照点 )和天坛站 (居民生活区 )的 1 1 0个大气颗粒物样品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数据 ,结果表明两站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一号站 OC质量浓度年均值为 2 2 .0 μg/ m3,EC为 3 .6μg/m3,五号站... 分析了北京市两个采样点十三陵站 (清洁对照点 )和天坛站 (居民生活区 )的 1 1 0个大气颗粒物样品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数据 ,结果表明两站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一号站 OC质量浓度年均值为 2 2 .0 μg/ m3,EC为 3 .6μg/m3,五号站 OC质量浓度年均值为 41 .5μg/ m3,EC为 7.8μg/ m3。 OC百分含量秋季高 ,反映出活跃的大气化学反应和严峻的污染形势 ,春季低表现了风沙气候的影响。城区的 EC百分含量冬季增高则是燃煤贡献所致。对 1 998年 1月份和 9、1 0月份的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天气条件和北京特殊的地貌容易导致空气污染事件。有机物污染是1 998年北京秋季空气污染的一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有机 元素碳 季节变化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广州大气细粒子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11
作者 黄虹 曹军骥 +5 位作者 曾宝强 李顺诚 何建辉 邹长伟 邹世春 李诗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5-260,共6页
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采样点进行了为期1年的大气细粒子(PM2.5)采样,监测分析得到PM2.5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组分的质量浓度,并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细粒子碳污染较严重。对OC、EC和WSOC质量浓... 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采样点进行了为期1年的大气细粒子(PM2.5)采样,监测分析得到PM2.5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组分的质量浓度,并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细粒子碳污染较严重。对OC、EC和WSOC质量浓度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原因。OC、EC浓度相关性好,表明OC、EC来源大部分相同。根据OC/EC比值,估算二次有机碳(SOC)量,结果是SOC占OC的1/3。讨论了SOC和SOC/OC比值的季节分布,结果证明SOC夏季生成比冬季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粒子 有机 元素碳 水溶性有机
下载PDF
北京城区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安欣欣 赵越 +1 位作者 魏强 姜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4-219,共6页
为了了解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水平与季节变化特征,2013年5月、8月、10月和2014年1月分季节在北京城区进行了PM2.5和PM2.5中OC、EC的连续监测。在监测期间,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86.8μg/m3,PM2.5... 为了了解北京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水平与季节变化特征,2013年5月、8月、10月和2014年1月分季节在北京城区进行了PM2.5和PM2.5中OC、EC的连续监测。在监测期间,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86.8μg/m3,PM2.5中OC的平均浓度为15.46μg/m3,占PM2.5的17.8%;EC的平均浓度为2.88μg/m3,占PM2.5的3.3%。北京城区的PM2.5和OC、EC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高,秋季大于春季,夏季最低。其中秋、冬季的OC、EC浓度的日变化有着明显的白天低、傍晚前后逐渐升高、在午夜出现峰值的特点。通过一次重污染过程分析发现,静稳、高湿的气象条件使PM2.5、OC、EC的浓度都有着显著地增加。对OC、EC相关分析显示,冬季两者的相关性最高。而且OC/EC的比值都大于2.0,说明北京存在着一定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 元素碳 浓度 季节特征
原文传递
广州典型灰霾期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谭吉华 赵金平 +4 位作者 段菁春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贺克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使用小流量Partisolmodel2000采样器每2h采集广州典型灰霾期(2006年1月7~20日)PM10样品,并用美国Sunset Laboratory Inc.的碳分析仪分析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结果显示,灰霾期PM10、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严重,最高浓度日均值(1月13日)分别... 使用小流量Partisolmodel2000采样器每2h采集广州典型灰霾期(2006年1月7~20日)PM10样品,并用美国Sunset Laboratory Inc.的碳分析仪分析了有机碳和元素碳。结果显示,灰霾期PM10、有机碳和元素碳污染严重,最高浓度日均值(1月13日)分别为最低浓度日均值(1月20日)的10.1、7.6、3.0倍;大气污染存在一个明显的逐日上升和下降过程,上升期间PM10、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日均增长率分别为(127±24)%、(125±16)%和(116±17)%,下降期间日均增长率分别为(-143±25)%、(-135±13)%和(-118±11)%。计算表明,二次有机碳污染严重,并随着灰霾污染的持续,占总有机碳比例增加。气团轨迹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污染对广州地区灰霾污染过程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有机 元素碳 灰霾 广州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 被引量:34
14
作者 迟旭光 狄一安 +1 位作者 董树屏 刘咸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3,共3页
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应用商业化仪器元素分析仪 ,在燃烧炉温度为 4 50°C时 ,一步测出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再运用加酸的方法除去样品中的碳酸盐 ,然后在燃烧炉温度为 950°C时测出样品中有机... 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应用商业化仪器元素分析仪 ,在燃烧炉温度为 4 50°C时 ,一步测出样品中有机碳的含量 ;再运用加酸的方法除去样品中的碳酸盐 ,然后在燃烧炉温度为 950°C时测出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含量之和。通过差减计算 ,得出元素碳的值。有机碳、元素碳测量的标准偏差平均值分别为 0 2 5%、0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 颗粒物 有机 元素碳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太原冬季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15
作者 孟昭阳 张怀德 +5 位作者 蒋晓明 颜鹏 王雁 林伟立 张养梅 王淑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4-531,共8页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OC和EC浓度均较高,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5.4~419.0μg/m^3,日平均浓度为193.4±102.3μg/m^3,OC平均浓度为28.9±14.8μg/m^3,EC平均浓度为4.8±2.2μg/m^3,OC/EC平均比值是7.0±3.9,即太原市冬季PM2.5和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在PM2.5中占18.6%,EC占2.9%,这表明碳气溶胶是太原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的关键组分。在太原市冬季,采暖燃烧的煤是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造成OC大大高于EC,从而使OC/EC比值增大。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和OC/EC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天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雪是影响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细粒子(PM2.5) 有机(OC) 元素碳(EC) 太原
下载PDF
重庆市春季大气PM_(10)中有机碳、元素碳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叶堤 蒋昌潭 +4 位作者 赵琦 张丹 孟小星 陈军 王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3,共5页
2006年4月于重庆市主城区9个采样点和1个城郊对照点同步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利用热分解示差热导法元素分析仪测定了PM10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对OC和EC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OC和EC的浓度关系以及二次有机碳(SOC)等特... 2006年4月于重庆市主城区9个采样点和1个城郊对照点同步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利用热分解示差热导法元素分析仪测定了PM10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对OC和EC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OC和EC的浓度关系以及二次有机碳(SOC)等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区域采样点的OC、EC浓度存在较明显差异,主城区大气环境中OC、EC平均浓度分别为52.5、8.6μg/m3,是对照点OC(16.8μg/m3)、EC(2.9μg/m3)浓度的3.1和3.0倍;主城区总碳气溶胶(TCA)占PM10总浓度的比例均值为33.3%;无论是高污染城区点还是一般城区点,OC和EC浓度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样点OC/EC值均超过2,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的贡献;初步估算主城区PM10中的二次有机碳浓度均值为39.6μg/m3,占PM10总浓度的16.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有机(OC) 元素碳(EC) 相关性
下载PDF
北京市采暖期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程水源 刘超 +3 位作者 韩力慧 李悦 王志娟 田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591,597,共7页
为研究北京市采暖期PM2.5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监测点进行PM2.5样品的采集.本研究分析PM2.5及其OC和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并采用ρ(OC)/... 为研究北京市采暖期PM2.5中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监测点进行PM2.5样品的采集.本研究分析PM2.5及其OC和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并采用ρ(OC)/ρ(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的质量浓度.除此之外,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OC和EC的来源及其来源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市采暖期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90.69±61.86)μg/m3,其中OC和E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91±12.02)、(5.03±2.58)μg/m3,分别占PM2.5的24.16%和5.55%;SO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37±6.05)μg/m3,占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质量浓度的37.27%.PM2.5中OC和EC的相关系数较高,表明它们来源相同,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贡献量达44.70%,成为OC、EC的重要来源.因此,严格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将成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PM2.5) 有机(OC) 元素碳(EC) 来源解析 正矩阵因子分解(PMF)
下载PDF
石家庄市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康苏花 高康宁 +3 位作者 赵鑫 杨丽杰 李亚卿 靳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82,共6页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 为研究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3年2月6—19日春节期间在石家庄市采集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样品,对其有机碳、元素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石家庄TSP、PM10、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330、245μg/m3,颗粒物污染严重;碳组分在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随着粒径的减少,碳组分比重逐渐增加;存在不严重的次生有机碳污染;OC与EC的相关系数较高,说明两者有较为相似的污染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排放源。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OC、EC浓度和OC/EC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TSP PM10 PM2.5 元素碳 有机 二次有机
下载PDF
气溶胶中有机碳及元素碳分析方法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郇宁 曾立民 邵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7-964,共8页
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碳、元素碳因其独特的环境、气候效应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其检测方法有很多,各种检测方法因实验原理不同所以实验结果也相差很大,即使是实验原理完全相同的光热法,两台不同... 大气气溶胶中的有机碳、元素碳因其独特的环境、气候效应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而成为世界各国环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热点.其检测方法有很多,各种检测方法因实验原理不同所以实验结果也相差很大,即使是实验原理完全相同的光热法,两台不同厂家的仪器所测的元素碳结果也相差很大,差别可达70%~80%.本文介绍了现阶段气溶胶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各种检测方法,将其大体分为光学法和热学法(光热法)两类,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展望了气溶胶有机碳、元素碳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有机 元素碳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厦门市冬季大气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起超 胡恭任 +2 位作者 于瑞莲 张棕巍 胡蝶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为探讨厦门市冬季大气PM_(2.5)含碳组成特征,于2014-12-10至2015-01-09同步采集了城区和郊区的PM_(2.5)样品。采用热光透射法分析了PM_(2.5)中OC、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近年来厦门市PM_(2.5)、OC、EC的浓度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城... 为探讨厦门市冬季大气PM_(2.5)含碳组成特征,于2014-12-10至2015-01-09同步采集了城区和郊区的PM_(2.5)样品。采用热光透射法分析了PM_(2.5)中OC、EC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近年来厦门市PM_(2.5)、OC、EC的浓度表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城区和郊区的OC平均浓度分别为9.77±1.87和9.17±2.42μg/m^3,EC平均浓度分别为1.87±0.73和2.43±1.10μg/m^3,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厦门市冬季大气PM_(2.5)中的OC、EC浓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人为引起的大气含碳成分污染相对较轻。城区和郊区的OC/EC值均大于2,SOC占OC比例分别高达34.96%、39.03%,厦门大气PM_(2.5)中的OC受到二次污染较严重。PM_(2.5)、OC、EC的分布规律表明,OC、EC受到了除天气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如OC和EC污染源种类、源强以及二次转化程度的影响。城区(R2=0.107 9)和郊区(R2=0.341 9)的OC与EC相关性不明显,初步判断厦门市冬季PM_(2.5)中OC和EC的来源较复杂,EC可能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等一次排放源,OC则主要受到化石燃料燃烧和二次污染的影响,城区污染源还包括烹饪源以及生物质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 元素碳 二次有机 污染来源 厦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