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宏波 潘家华 +4 位作者 王威廉 郭涛 张戈军 唐永研 许虹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先心病筛查中对10 142名0~14岁儿童进行人工听诊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对已确诊ASD的儿童采... 目的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先心病筛查中对10 142名0~14岁儿童进行人工听诊及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对已确诊ASD的儿童采集标准部位心音,通过去噪和提取特征信息学习,实现心音和ASD对应的辅助诊断;在筛查中随机分为人工听诊组(n=6 280)和人工智能组(n=3762),比较ASD的发现率;在确诊的162例患儿中比较人工听诊和人工智能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人工智能共学习6 253个ASD患儿和6 544个正常儿童心音周期;采用学习所得辅助诊断技术听诊3 762名儿童,诊断率(4.5‰)与人工听诊(1.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162例确诊患儿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准确率为69.1%。结论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在先天性ASD筛查中是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先心病筛查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赵俊萍 丁晓民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系统回顾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 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治愈率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ASD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和...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经验。方法 :系统回顾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 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满意 ,治愈率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ASD的有效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术前充分准备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精心的术中、术后观察和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可减少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护理措施 ASD 临床资料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新胜 何亚乐 +3 位作者 侯跃双 冯碧霞 许燕 黄奕高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6期418-42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我们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成人先天性心脏病173例,156例经心导管和/或手术证实。结果 在131例经手术和/或心导管证实的房间隔缺损(ASD)的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我们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成人先天性心脏病173例,156例经心导管和/或手术证实。结果 在131例经手术和/或心导管证实的房间隔缺损(ASD)的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显示 ASD 109例,TEE显示ASD 128例;TTE诊断房间隔缺损的敏感性为 83%,TEE诊断房间隔缺损的敏感性为98%。值得注意的是,10例静脉窦型ASD,TTE仅能显示3例,而TEE能观察到所有的10例。且所有的TEE检查的病例,能清晰地观察到与静脉窦型ASD相关的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冠状静脉窦部位的小ASD,TTE显示2例,但TEE未能显示。结论TEE探查ASD明显优于TTE,尤其是静脉窦型ASD,但靠近冠状静脉窦部位的小ASD,TEE并不比TTE检查优越。同时TEE对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结构的观察也提供大量的附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成人 ASD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病种费用建模
4
作者 刘婕 刘东丽 俞小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3389-3391,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单病种付费即医院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者落实群众“看...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费用不断增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单病种付费即医院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者落实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切入点[1-7]。据 WHO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儿童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8]。根据 Abbott 1000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尸体解剖结果显示,房间隔缺损占比37.4%居首位[9-10]。2010年国家卫生部将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列入儿童“两病救治”范围。通过建立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数据库,分析住院费用可以为付费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数据库 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病种费用 费用支付方式 医院管理者 建模
下载PDF
介入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分析
5
作者 马改翠 刘翠霞 +2 位作者 高妹花 杨仕海 王学君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250-1250,共1页
关键词 经导管介入治疗 一过性心律失常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术后恢复 ASD 国内外 多发生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向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298-3300,共3页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ASD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先天性ASD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切口长度、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室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胸骨畸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肺栓塞、切口/胸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舒张末期右心室容积、收缩末期右心室容积、右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治疗先天性ASD的效果相当,但胸骨下段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的切口小,有助于加快术后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胸骨下段小切口 疗效
下载PDF
脊柱后凸畸形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行全麻剖宫产术1例
7
作者 金菊英 梁小民 闵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26-926,930,共2页
1临床资料 孕妇,28岁,因停经34周,双下肢水肿20+天,活动后心悸、气促10+天,不能平卧6天入院.患者自幼为"驼背",在家从事轻体力劳动,平素体健.查体:身高120cm,体重40Kg.心率(HR)108次/分,呼吸(RR)22次/分,血压(BP)118/80mmHg;... 1临床资料 孕妇,28岁,因停经34周,双下肢水肿20+天,活动后心悸、气促10+天,不能平卧6天入院.患者自幼为"驼背",在家从事轻体力劳动,平素体健.查体:身高120cm,体重40Kg.心率(HR)108次/分,呼吸(RR)22次/分,血压(BP)118/80mmHg;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下肺闻及湿音,心界临界大小,各瓣膜区未闻及确切杂音;腹膨隆,肝肋下2cm扪及;双下肢Ⅱ度水肿;胸椎后凸畸形.实验室检查:Hb101g/L,WBC6.1×109/L,Plt157×109/L;肝功示白蛋白降低,肾功和电解质正常;动脉血气结果见表1;ECG示窦速,原发ST-T改变;心脏彩超示房间隔中部4.7mm缺损,肺动脉高压(中度),左室EF55%.入院诊断:1.G1P034周孕;2.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脏长大,心衰,心功能Ⅳ级;3.肺部感染;4.呼吸衰竭;5.脊柱后凸畸形.入院后采用抗生素、速尿、西地兰、氨茶碱等治疗1周,患者心悸、气促等症状有所缓解,但夜间仍有发作.拟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剖宫产术 双下肢水肿 全麻 活动后心悸 轻体力劳动 颈静脉怒张 临床资料 不能平卧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秦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20期3183-3185,3191,共4页
目的探究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未开展完全胸腔镜时使用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的32例ASD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采取完全胸腔镜术进行治疗的32... 目的探究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未开展完全胸腔镜时使用传统开胸术进行治疗的32例ASD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采取完全胸腔镜术进行治疗的32例ASD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心脏停跳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建立时间、ICU治疗时间、血制品使用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及HAMA得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心脏停跳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ICU治疗时间、血制品使用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SF-36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HAMA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胸术,完全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心脏损伤小等特点,同时远期效果好于传统开胸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胸腔镜 开胸术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9
作者 孙荣艳 范正俊 +2 位作者 耿文英 魏虹 方树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6期464-465,共2页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2例ASD患者行Amplatzer封堵术,均在经胸超声心动图(UCG)及透视监测下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结果12例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UCG显示2例存在...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并评价其疗效。方法12例ASD患者行Amplatzer封堵术,均在经胸超声心动图(UCG)及透视监测下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结果12例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UCG显示2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分别于1个月后、3个月后UCG显示残余分流消失,即刻完全封堵率达83.3%。随访2个月至1年,无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肺多血及右心房室增大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在UCG指导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10
作者 贾利新 李帼英 《护理学报》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60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老年组)与31例<60岁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年组)在肺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房颤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 目的分析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19例≥60岁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老年组)与31例<60岁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年组)在肺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房颤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继发肺动脉高压和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随增龄病情加重,其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继发肺动脉压力和房颤的比例较中年人高,因此护理时首先应评估年龄、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心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房颤、心电图的表现等,观察气促、胸闷、乏力、下肢水肿、发绀、心率、脉率及复发的症状及体征。加强临床观察,教会患者自我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老年患者 护理
下载PDF
COL6A2基因3′-UTR区域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44598参与miR-4252调节中国汉族人群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11
作者 杨骏艺 许晶 +3 位作者 徐骁晗 王屹丰 林苑 王晓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 :探讨COL6A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ASD)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Pub Med及Hapmap数据库获得... 目的 :探讨COL6A2基因3′非翻译区(3′-UT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ASD)发病风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搜索Pub Med及Hapmap数据库获得COL6A2基因3′-UTR区域中国汉族人群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5的SNP位点,随后通过mi RNA-SNP功能网站预测SNP位点的功能情况并与本课题组前期AS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比对,研究SNP位点与ASD的发病关联,最后对可能的功能位点进行功能学研究。结果:rs1044598位点AA基因型较野生TT基因型显著减少了36%的患病风险。HEK293T细胞、H9C2细胞以及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实验证实,mi R-4252与COL6A2基因rs1044598不同基因型表达质粒共转染后,荧光强度在3个细胞系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OL6A2基因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可能与ASD的发病风险相关。mi R-4252可通过与COL6A2的3′-UTR区域发生有效结合而下调基因的表达,而rs1044598位点的变异参与这一机制并减少AS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VI型胶原酶基因α2亚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非编码单链RNA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原文传递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分类
12
作者 金崇厚 朱清於 +5 位作者 吴波 李风山 武卫平 肖子安 武海燕 汪国先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报道了经尸检证实的138例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房缺),其中单纯性房缺28例(13%);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房缺110例(87%)。继发孔型房缺124例(90%);原发孔型伴继发孔型房缺6例(4%);静脉窦型... 本文报道了经尸检证实的138例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房缺),其中单纯性房缺28例(13%);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房缺110例(87%)。继发孔型房缺124例(90%);原发孔型伴继发孔型房缺6例(4%);静脉窦型房缺3例(2%);单心房5例(4%)。作者认为下腔静脉口骑跨左、右心房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缺损分类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分支狭窄超声表现1例
13
作者 尚婧莹 李利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31-631,共1页
患儿女,11岁。10年前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当时未予治疗。患儿平素易感冒,无活动后发绀、蹲踞症状,生长、智力发育正常。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分支狭窄 超声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 智力发育 患儿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术与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术及传统开胸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伟 翟光地 +1 位作者 张芝艳 钮建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婴幼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与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术及传统开胸手术三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单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 目的 对比分析婴幼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与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术及传统开胸手术三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单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8例患儿分成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组(A组,n=20)和食道超声引导下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组(B组,n=5)以及传统开胸手术组(C组,n=43).回顾性分析三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其手术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出现率、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新出现的心律失常、瓣膜反流、气胸、肺炎、封堵器脱落等)、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三组患儿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术后均无残余分流,在手术成功率、术后残余分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术后均无明显短期并发症出现,C组术后出现气胸1例、肺炎3例、胸腔积液1例,A、B两组患儿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最短,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时间最长,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C组患儿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房间隔缺损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及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机械通气及住院天数缩短,安全可靠,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术手术时间最短,但三种方法均需掌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经胸微创封堵 经皮股静脉微创封堵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体会
15
作者 贺秀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5期191-191,共1页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笔者所在科室对20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了介入封堵手术,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在5—43岁,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介入
下载PDF
合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16
作者 闫震 魏立林 季良 《中国乡村医药》 2001年第11期7-7,共1页
我院在1999年曾对一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现就麻醉处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患者27岁.在妊娠35周时,曾出现心慌、气喘等症状.经我院循环内科检查,诊断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功能Ⅱ级.后经强心、利尿... 我院在1999年曾对一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孕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现就麻醉处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患者27岁.在妊娠35周时,曾出现心慌、气喘等症状.经我院循环内科检查,诊断为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功能Ⅱ级.后经强心、利尿、能量合剂等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孕38周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患者入室BP 15/10 kPa(1 kPa=7.5 mmHg),HR 93次/分,SPO295%.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在腰2~3间隙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为1.5%利多卡因加1:20万单位肾上腺素,给予试验量4 ml,测得麻醉平面在胸8以下,追加量分两次给予,总量为13 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剖宫产术 麻醉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诊治要点
17
作者 李瑞瑞 《医师在线》 2021年第33期28-29,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又称先天性心脏缺陷,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缺陷疾病之一,其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变可涉及心脏内壁、心脏瓣膜或进出心脏的大血管等。其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又称先天性心脏缺陷,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缺陷疾病之一,其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即已存在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病变可涉及心脏内壁、心脏瓣膜或进出心脏的大血管等。其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占20%~30%,而且有家族遗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家族遗传倾向 先天缺陷 诊治要点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心脏瓣膜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发育异常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有哪些治疗方法
18
作者 伍广伟 《健康生活》 2010年第9期19-20,共2页
康医生: 我小孩14岁,今年4月学校体检时发现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听说这种病很难治疗,请问该病有那些治疗方法?如何选择?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治疗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伴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行心、肺联合移植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锁成 王康荣 +6 位作者 任正兵 丁国文 刘建 孙斌 戎国祥 董长青 唐巍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艾森门格综合征 联合移植 同种原位 生活质量 家务劳动 终末期
原文传递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导管封堵术的麻醉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智勇 林红妃 +1 位作者 肖菡 黄瑾瑾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0,共2页
Amplatzer封堵器于1997年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来[1],临床上很快得以推广,我院自2001年以来,实施86例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麻醉采用骶管阻滞配合小剂量基础麻醉,效果满意.
关键词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心导管封堵术 麻醉 X线胸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