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光取向技术的液晶螺旋达曼波带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思嘉 张逸恒 +2 位作者 朱琳 陈鹏 陆延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涡旋光阵列在光通信、多微粒操控、并行激光加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动态可调的纵向涡旋光阵列的实现仍具有一定挑战性。本文基于达曼编码方法与液晶光取向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液晶螺旋达曼波带... 涡旋光阵列在光通信、多微粒操控、并行激光加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动态可调的纵向涡旋光阵列的实现仍具有一定挑战性。本文基于达曼编码方法与液晶光取向技术,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液晶螺旋达曼波带片。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可以高效地产生拓扑荷数逐级变化的1×5纵向涡旋光阵列,并可以通过改变外加电压来动态切换器件的开关态。此外,该器件通过水平/竖直翻转一次或是改变入射光模式,还可以对产生的纵向涡旋光阵列的拓扑荷数进行反转变换或加减运算。液晶螺旋达曼波带片兼具低成本、高效率、电光可调等优势,有望促进液晶光电元件在多维光场调控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取向技术 涡旋阵列 达曼
下载PDF
液晶光取向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梅 路庆华 王宗光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6,共7页
光取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液晶取向方法 ,它具有无污染、不产生静电、易实现分区取向等优点 ,因而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液晶光取向的最新研究进展 ,包括液晶光取向研究所选用的材料。
关键词 液晶 光取向 偏振紫外 各向异性 液晶显示器
下载PDF
反应性液晶修饰的光敏聚芳醚光取向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铁伟伟 张艳鸽 +2 位作者 郑直 李升熙 李香丹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3-768,共6页
采用反应性液晶通过光聚合反应与聚芳醚光取向膜复合方法,制备了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件,并在高温状态下对其光电显示和取向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聚芳醚光取向膜相比,利用复合光取向膜制备的IPS... 采用反应性液晶通过光聚合反应与聚芳醚光取向膜复合方法,制备了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件,并在高温状态下对其光电显示和取向稳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聚芳醚光取向膜相比,利用复合光取向膜制备的IPS器件在高温状态下的光电显示和液晶取向稳定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65℃明亮显示20h无液晶取向变化,在120℃维持2h无明显光量渗透。在线偏振紫外光下,光敏聚芳醚薄膜发生各向异性光交联反应,其交联程度最高可达67.4%。SEM分析结果发现,反应性液晶单体在UV光照射下,在聚芳醚光取向膜表面上发生了各向异性光聚合反应,沿先前光取向方向形成长度为0.4μm左右的棒状聚合物,有效限制了光取向膜中未交联的柔性基团的活动能力,进而有效增强了复合取向膜对液晶的取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聚芳醚 取向 反应性液晶 光取向稳定性
下载PDF
光取向液晶微结构及其光子元件 被引量:5
4
作者 曹慧敏 吴赛博 +1 位作者 王靖阁 胡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1-938,共18页
液晶是一类具有自组装和刺激响应特性的软物质,其作为当今主流信息显示技术的依托材料而备受瞩目。伴随着液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们对这类材料的理解不断加深。近年来,基于光取向技术对液晶微结构的灵活操控,液晶研究逐渐从传统... 液晶是一类具有自组装和刺激响应特性的软物质,其作为当今主流信息显示技术的依托材料而备受瞩目。伴随着液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人们对这类材料的理解不断加深。近年来,基于光取向技术对液晶微结构的灵活操控,液晶研究逐渐从传统显示领域向更加前沿的液晶光子学领域过渡。在平面光学元件、结构光场、全光互连、模分复用光通信等领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本文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光子技术研究中心在光取向液晶微结构及其光子元件领域的最新进展,具体讨论了多层级液晶畴构筑、光寻址液晶调光技术、光通信与太赫兹液晶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取向 软物质 微结构 子元件
下载PDF
基于光取向液晶叉型光栅的涡旋光产生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华才 曹瀚 +2 位作者 于宏冠 陈鹏 胡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具有螺旋相位的涡旋光因其坡印廷矢量绕轴旋转而携带光子轨道角动量,其产生和变换也伴随着轨道角动量的变化。光子轨道角动量在经典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均受到强烈的关注。目前已开发出一系列轨道角动量加载和调制的成熟方法,光取向液晶... 具有螺旋相位的涡旋光因其坡印廷矢量绕轴旋转而携带光子轨道角动量,其产生和变换也伴随着轨道角动量的变化。光子轨道角动量在经典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均受到强烈的关注。目前已开发出一系列轨道角动量加载和调制的成熟方法,光取向液晶叉型光栅就是其中重要一类。光取向技术适用于液晶微结构的高分辨灵活制备,极大地提升了涡旋光及其阵列的产生与调制能力。综述了光取向液晶叉型光栅在涡旋光场产生与调制方面的相关研究,具体介绍了二元与偏振叉形光栅、达曼叉形光栅、具有螺旋结构的达曼叉形光栅在涡旋光场产生及其阵列化和宽带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 涡旋 光取向 液晶叉型
下载PDF
超枝化偶氮液晶高分子的光取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立文 陆学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研究了超枝化偶氮液晶高分子在脉冲激光辐射下的各向异性取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辐射下,偶氮基团沿着垂直于激光的偏振方向取向,并且由于纳秒激光辐射具有强烈的热效应,偶氮基团的取向程度对激光强度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抛物线... 研究了超枝化偶氮液晶高分子在脉冲激光辐射下的各向异性取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辐射下,偶氮基团沿着垂直于激光的偏振方向取向,并且由于纳秒激光辐射具有强烈的热效应,偶氮基团的取向程度对激光强度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抛物线行为。经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加热处理,偶氮基团的取向程度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枝化液晶聚合物 取向 脉冲激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梯形聚硅氧烷取向层光取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晖 王影 +4 位作者 黄维 李克轩 谢萍 朱思泉 杨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6-790,共5页
选用侧链含有双元光敏基团的梯形聚硅氧烷材料作为光取向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及晶体旋转法,研究了梯形聚硅氧烷光取向层的制备条件,包括取向剂浓度、紫外光辐照度及光照时间对光取向层的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剂浓度越大,... 选用侧链含有双元光敏基团的梯形聚硅氧烷材料作为光取向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及晶体旋转法,研究了梯形聚硅氧烷光取向层的制备条件,包括取向剂浓度、紫外光辐照度及光照时间对光取向层的取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剂浓度越大,光敏基团更易于组装成垂直取向状态,进而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垂直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在一定的紫外光辐照度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引起偶氮苯光敏基团的面内、面外异构化及再取向,有利于取向层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平面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紫外光光照时间的增加有利于取向层诱导液晶分子形成平面取向的分子排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聚硅氧烷 光取向 平面取向 垂直取向 敏基团
原文传递
光控取向技术应用于液晶非显示领域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邹朋飞 魏冰妍 +5 位作者 杨淑蕾 梁晓 陈国飞 陈宽 陆延青 胡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1-423,共13页
近年来,光取向已成为主流的液晶取向技术。除了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光取向技术在液晶非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微纳光学研究组利用一种偶氮苯类光取向剂进行图形化取向,进而实现了液晶光... 近年来,光取向已成为主流的液晶取向技术。除了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之外,光取向技术在液晶非显示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南京大学液晶与微纳光学研究组利用一种偶氮苯类光取向剂进行图形化取向,进而实现了液晶光开关、特殊光场产生与调控、退偏器、太赫兹波片等元器件的制备、胆甾相液晶螺旋轴空间排列的控制等非显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光取向技术 非显示
下载PDF
动态掩膜光刻在液晶取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华超 魏冰妍 +1 位作者 胡伟 陆延青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利用基于数控微镜阵芯片的微投影光刻系统将任意设定的图形投影到SD1取向涂层上,约束SD1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控制液晶的区域取向。该动态掩膜光刻系统可用于液晶取向的任意图形制备和偏振控制,实际分辨率达到了5μm。基于SD1材料的可擦... 利用基于数控微镜阵芯片的微投影光刻系统将任意设定的图形投影到SD1取向涂层上,约束SD1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控制液晶的区域取向。该动态掩膜光刻系统可用于液晶取向的任意图形制备和偏振控制,实际分辨率达到了5μm。基于SD1材料的可擦写特性,实现了不同一/二维码间的光控转换,并实现了任意灰度的分区控制。上述器件均可在外场作用下实现开关或调谐。该动态掩膜光刻技术可方便地实现实时、复杂的液晶图形取向控制,在信息显示与识别及可调光子学器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D 液晶 光取向 二维码 灰度
下载PDF
一种新型偶氮聚电解质的光致取向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永红 和亚宁 +2 位作者 焉学佳 漆海波 王晓工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9-303,共5页
A novel polyelectrolyte PNANT functionalized with electron donor-acceptor type azobenzene chromophores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post-polymerization azo coupling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1H-NMR,FTIR and UV-Vis... A novel polyelectrolyte PNANT functionalized with electron donor-acceptor type azobenzene chromophores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post-polymerization azo coupling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1H-NMR,FTIR and UV-Vis spectroscopy.The degree of functionalization (DF) of PNANT was 20% measured by elemental analysis.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GPC to be X n=251 with a polydispersion index 1.53.A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119℃ was observed from DSC thermogram. H-aggregation of azo chromophores of PNANT in spin-coated film and self-assembled film were detected from UV-Vis spectra,and the degree of H-aggregation of PNANT in the self-assembled film was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pin-coated film.Dichroism was optically induced in the spin-coated film and self-assembled film upon the irradiation of a polarized Ar + laser beam at 488 nm.The orientational order parameter obtained was 0.15 for spin-coated film and 0.07 for the self-assembled film.The resulting dichroism detected by UV-Vis spectra exhibited long-term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聚电解质 取向行为 静电逐层自组装技术 H-聚集 聚合物薄膜
下载PDF
PET表面接枝偶氮聚合物和光致取向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文广 和亚宁 王晓工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含芳香族偶氮生色团的单体ANB .以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方法将上述单体接枝到聚酯 (PET)膜的表面 ,得到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接枝膜 .通过SEM研究了接枝膜的表面和断面的形貌 ,观察到偶氮接枝层均... 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含芳香族偶氮生色团的单体ANB .以二苯甲酮为引发剂 ,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方法将上述单体接枝到聚酯 (PET)膜的表面 ,得到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接枝膜 .通过SEM研究了接枝膜的表面和断面的形貌 ,观察到偶氮接枝层均匀地覆盖了PET表面 ,接枝层厚度约 0 4μm .研究发现 ,当使用488nm的线偏振激光照射接枝膜时 ,偶氮生色团通过快速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在垂直于偏振光极化方向上发生取向 ,得到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表面的PET接枝膜 .接枝膜的取向是一个快速过程 ,取向有序度参数在 2min时即达到最大值 ,为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表面接枝 偶氮聚合物 取向 紫处引发接枝 表面改性 聚酯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的光致取向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杰 张其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20,共6页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是一种新型光子材料 ,在光信息存储和光开关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前鹉w景。近几年来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 ,已成为聚合物液晶领域中新的生长点。文中对偶氮聚合物液晶光致取向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要介绍 。
关键词 取向 侧链型 偶氮聚合物液晶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致取向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剑 张其锦 +2 位作者 高建刚 王沛 明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在高于和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温度范围内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 ( 6 [4 (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 6 [4 (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聚合物膜的光致取向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 在高于和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 (Tg)的温度范围内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 ( 6 [4 (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 6 [4 (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聚合物膜的光致取向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低于Tg 时 ,实验温度对取向速率没有影响 ;高于Tg 温度时 ,取向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取向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 3 2 76kJ mol.通过对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进行分析 ,对光致取向过程提出了一个新的微相模型 ,微相内的温度能够达到Tg 以上 ,而实验中控制的样品宏观温度不变 ;高于Tg 温度时的光致取向过程受到宏观温度的控制 ,其表观活化能远远小于热致的各向同性相I(Isotropicphase,I)到向列相N(Nematicphase,N)相转变表观活化能 ( 3 40 2kJ mo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 液晶 玻璃化转变温度 取向 聚甲基丙烯酸(6-[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己酯)
下载PDF
侧链型偶氮聚合物液晶在不同波长激发条件下的光致取向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杰 李增昌 张其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 (6 [4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6 [4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 ,采用溶液挥发法在玻璃载片上成膜 ,研究了薄膜样品在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 .用波长分别为 36 6... 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 (6 [4 (4 氰基偶氮苯 )苯氧基 ]己酯 ) (Poly(6 [4 (4 cyanophenylazo)phenoxy]hexylmethacrylate) (PM6ABCN) ) ,采用溶液挥发法在玻璃载片上成膜 ,研究了薄膜样品在Tg 温度以下的光致取向 .用波长分别为 36 6、40 0和 436nm的偏振光照射 ,发现PM6ABCN薄膜的光致取向过程不仅依赖于光的强度 ,还依赖所使用的偏振光的波长 .在低于Tg 的温度下 ,用波长为 40 0nm ,功率为 2 0mW cm2 的光照射 10 0s可以使样品的取向达到饱和 ,而用 36 6nm的光导致的取向程度要小于 40 0nm和 436nm的光 ,因为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 偶氮液晶聚合物 激发波长 聚甲基丙烯酸(6-[4-(4-氰基偶氮苯)苯氧基]己酯)
下载PDF
偏振光下向列相液晶(5CB∶C_(60))取向光折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常愚 孙秀冬 裴延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外加电场对C60掺杂的向列相液晶(5CB)的取向光折变特性及水平和竖直偏振光对样品二波耦合和自相位调制现象的影响。通过测量样品的增益系数和光束耦合率可以看出,在水平偏振光照射下两束透射光有较强的能量转移而在垂直... 通过实验研究了外加电场对C60掺杂的向列相液晶(5CB)的取向光折变特性及水平和竖直偏振光对样品二波耦合和自相位调制现象的影响。通过测量样品的增益系数和光束耦合率可以看出,在水平偏振光照射下两束透射光有较强的能量转移而在垂直偏振光照射时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能量耦合现象。可见,液晶盒中的分子取向与光束的偏振方向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取向折变效应 二波耦合 自相位调制
下载PDF
光致变色液晶聚合物的光致再取向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育志 梁兆熙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302,共11页
光致变色分子经掺杂或键合作用嵌在液晶聚合物中可形成光致变色液晶聚合物 ,在线性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的照射下 ,此物质中光致变色分子的构型变化会引起整个液晶分子的二维或三维光致再取向的形成 。
关键词 致变色分子 偶氮苯聚合物 液晶聚合物 致再取向 结构
下载PDF
对氟肉桂酸丙烯醇酯接枝聚硅氧烷的光致取向研究
17
作者 刘嘉 王奎 +3 位作者 梁晓 唐洪 徐寿颐 高鸿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4-536,共3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光致取向材料—对氟肉桂酸丙烯醇酯接枝聚硅氧烷 ,通过线性偏振光聚合(LPP)的方法制备了取向良好的液晶取向膜并研究了膜厚度、液晶材料、烘烤温度和时间、曝光强度和时间对取向的影响 。
关键词 液晶 取向 LPP 聚硅氧烷 LCD PSAFC
下载PDF
用于液晶盒偶氮染料光致取向层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海成 Vladimir Chigrinov +5 位作者 Elena Prudnikova Vladimir Kozenkov Hidenari Akiyama Tatsuo Kawara Hirokazu Takada Haruyoshi Takatsu 《现代显示》 2003年第4期26-32,共7页
我们研究了可用于光致取向液晶(LCs)偶氮染料的合成和性质,提出了偶氮染料的结构与合成过程。偶氮染料光致取向完全是因为分子吸收振子垂直于UV光偏振方向的再取向。讨论了在偏振光场中,偶氮染料分子旋转扩散现象的定性模型。测量了波长... 我们研究了可用于光致取向液晶(LCs)偶氮染料的合成和性质,提出了偶氮染料的结构与合成过程。偶氮染料光致取向完全是因为分子吸收振子垂直于UV光偏振方向的再取向。讨论了在偏振光场中,偶氮染料分子旋转扩散现象的定性模型。测量了波长为372nm时,偏振吸收光谱的有序参数S=-0.4(80%的最大绝对值Sm=-0.5)。对一个偶氮染料膜,利用在正常的正入射偏振光之后,紧跟一个斜入射的非偏振光两步曝光,可以获得温度稳定的5.3°预倾角。光致取向基片的方位角锚定能为Aφ≈10-4Jm-2,这与摩擦聚酰亚胺(PI)层的锚定能相同。我们发现,光致取向液晶盒的电压保持率甚至比摩擦PI层取向的还高,因此,偶氮染料完全可以用作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的取向层。光致取向偶氮染料层的热稳定性很高,但UV稳定性需通过诸如聚合等来改良。于是,我们设想了一种新的基于聚合偶氮染料层的LCD取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液晶盒 偶氮染料 取向 偏振 聚合偶氦染料层
下载PDF
偶氮苯侧链液晶聚合物膜快速不饱和光致取向研究
19
作者 刘剑 王明乐 +3 位作者 高刘德 董明灵 田晶晶 李园园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9,共5页
用薄膜透射率变化研究了偶氮液晶聚合物膜不同功率光照条件下的取向速度及取向稳定性,并用锥光干涉图确定了相应介晶基元的取向方向。实验结果表明介晶基元的取向速度和取向度随光照时间和光照功率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功率阈值时,取向... 用薄膜透射率变化研究了偶氮液晶聚合物膜不同功率光照条件下的取向速度及取向稳定性,并用锥光干涉图确定了相应介晶基元的取向方向。实验结果表明介晶基元的取向速度和取向度随光照时间和光照功率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功率阈值时,取向变得不稳定,光照时间增加而薄膜的取向度(透射率)反而降低。介晶基元的取向方向结果表明在阈值功率以上强度光照时,介晶基元发生了面内和面外两种取向。面外取向的介晶基元不稳定,在停止光照后容易发生解取向,聚合物膜的透射率降低。而面内取向的介晶基元则能稳定维持其取向状态,不会发生解取向。采用不饱和取向的方法可缩短取向时间95%,薄膜取向度提高1.3倍。4 ms的一次曝光足以使聚合物膜产生可读出、稳定的面内取向,取向的结果能保持2年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介晶基元 聚合物 取向特性
下载PDF
用硅烷活性剂浸润和光致液晶取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廖英智 许千树 吴诗聪 《现代显示》 2000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文演示了两种使用新型硅烷作为表面耦合剂的非摩擦取向方法———浸润法和光致液晶(LC)取向法。在浸润法中,可能获得的平行和垂直的两种排列与所用硅烷的烷基链长度有关。110℃的热固化温度,使得浸润法对有源矩阵显示器的低温工艺特... 本文演示了两种使用新型硅烷作为表面耦合剂的非摩擦取向方法———浸润法和光致液晶(LC)取向法。在浸润法中,可能获得的平行和垂直的两种排列与所用硅烷的烷基链长度有关。110℃的热固化温度,使得浸润法对有源矩阵显示器的低温工艺特别有吸引力。利用紫外光(UV)诱导LC取向可获得平行液晶盒,且液晶指向矢垂直于入射紫外光的偏振方向。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预倾角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浸润 光取向 硅烷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