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施用量对饲用燕麦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田永雷 王静 +3 位作者 慕宗杰 赵月平 常青 白春利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明确施氮对饲用燕麦光合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以饲用燕麦为材料,设置了0、150、200、250、300、350 kg/hm^(2)共6个氮素施用量,研究不同生育期... 【目的】探究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明确施氮对饲用燕麦光合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以饲用燕麦为材料,设置了0、150、200、250、300、350 kg/hm^(2)共6个氮素施用量,研究不同生育期叶片的光化学猝灭系数(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NPQ)、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Actual photochemical quantum yield,Y(Ⅱ))、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Fv/Fm)在不同氮素施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饲用燕麦光合荧光参数Y(Ⅱ)值、Fv/Fm值和qP值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NPQ值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_(250)处理NPQ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生育期推进,Y(Ⅱ)值和Fv/Fm值无明显变化,qP值和NPQ值则逐渐增加。【结论】适量增加氮素施用量有助于维持饲用燕麦PSⅡ反应中心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光合能力;在阴山北麓地区种植饲用燕麦适宜的氮素施用量为2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燕麦 氮素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水体浊度对菹草萌发及萌发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强 王国祥 +2 位作者 潘国权 王文林 马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94-3601,共8页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NTU和90 NTU的混浊水体,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测定萌发率和萌发苗的株高、叶片数,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萌发苗的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NTU和90 NTU的混浊水体,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测定萌发率和萌发苗的株高、叶片数,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萌发苗的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水体浊度对石芽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发速率有一定影响;随着浊度的升高萌发苗株高和叶片数均显著降低(p<0.05);菹草萌发苗的有效荧光产量Yield也随水体浊度升高而降低,表明在高浊度水体中萌发苗天线色素吸收光子供给PSII反应中心的效率下降;高浊度导致萌发苗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qP)减少,第23天时90NTU水体中的qP为对照的91.4%;水体浊度上升导致qN显著升高,表明在高浊度、低光照胁迫下,萌发苗接收的光能更多的以热的形式耗散掉了,以避免光系统PSⅡ受到过剩光能的伤害;浊度升高引起电子在光合链中的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第23天时在30、60NTU和90NTU水体中ETR分别为对照的93.3%8、8.5%、75.8%,导致参与CO2固定的电子减少,光合作用降低。快速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萌发苗ETRmax和最小饱和光照强度随水体浊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光响应能力随水体浊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特别是在90NTU水体中萌发苗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显著。因此,在浅而混浊的水体中(水深70cm,浊度低于90NTU),菹草石芽均能萌发,但是,水体浊度对萌发苗光合作用、生长速率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菹草 石芽 萌发苗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悬浮泥沙水体对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强 王国祥 +2 位作者 王文林 马婷 潘国权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3,共7页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和90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混浊水体,将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成体植株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2个月后,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植株叶片的...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和90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混浊水体,将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成体植株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2个月后,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植株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水体悬浮泥沙对狐尾藻成体植株F_v/F_m和F_o影响不显著,植株PSⅡ无显著损伤.用30μmol photon/(m^2·s)的光化光照射10s,在30和60NTU的混浊水体中植株△F_v/F_m、q^P和rETR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在90NTU的水体中,q^P、rETR与对照的差异显著(P<0.05);q^N值≤0.1,表明在低光化光照射下叶片的热耗散少,能量更多的参与了光化学反应.在悬浮泥沙水体中植株的rETR日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植株的光合作用随水体浊度的增加显著降低.F_v/F_m日变化呈较为平缓的“V”形变化,植株受到的光抑制程度低;泥沙浊度≥60NTU时,F_v/F_m恢复变慢,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rETR_(max)随泥沙浊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光合作用能力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是一种较为耐受悬浮泥沙水体的沉水植物,悬浮泥沙对植株光合系统PSⅡ、抗光抑制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对光合作用能力影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狐尾藻 悬浮泥沙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套作荫蔽对苗期大豆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范元芳 杨峰 +4 位作者 刘沁林 谌俊旭 王锐 罗式伶 杨文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间套作系统中荫蔽是影响低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以南豆12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行比配置,即1∶1(A1处理;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间距50 cm)和2∶2(A2处理;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玉米和大豆各自... 间套作系统中荫蔽是影响低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模式,以南豆12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2个行比配置,即1∶1(A1处理;1行玉米间隔1行大豆,间距50 cm)和2∶2(A2处理;2行玉米间隔2行大豆,玉米和大豆各自的行距均为40 cm,玉米和大豆间距为60 cm),净作大豆为对照(CK),研究玉米和大豆不同行比套作配置下荫蔽对大豆叶片光合荧光特性、解剖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A1、A2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别比CK显著降低91.2%、66.8%。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50.2%和27.9%,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63.2%和37.8%。套作大豆功能叶片荧光参数F_v'/F_m'和F_q'/F_m显著高于净作大豆,而F_v/F_m、qP和NPQ低于净作。对于叶片结构,套作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低于CK,且净作大豆叶片厚度分别是A1和A2处理下的2.15倍和1.69倍;套作大豆叶片的叶绿体结构比较完整,无破碎现象,含淀粉粒稀少,随着荫蔽程度的加重,嗜锇颗粒、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增多,叶绿体减小但其数目增多,而净作大豆叶片叶绿体中淀粉粒较多且色泽亮白,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稀少。因此,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中不同行比配置导致低位作物大豆冠层光环境差异,直接影响大豆叶片结构特征和光合荧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套作 光合荧光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下载PDF
底质营养盐负荷对轮叶黑藻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立志 王国祥 +3 位作者 葛绪广 谷先坤 陈秋敏 宋瑞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3-480,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用不同营养盐负荷底泥作为底质培育的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的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上覆水TN/TP为20-50,TP变化范围在0.03-0.05mg/L内,底质磷相对释放速率为0.33mg/(m.2d)时培育的轮叶黑藻...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用不同营养盐负荷底泥作为底质培育的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的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在上覆水TN/TP为20-50,TP变化范围在0.03-0.05mg/L内,底质磷相对释放速率为0.33mg/(m.2d)时培育的轮叶黑藻生长最好。轮叶黑藻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培育期间各组光合荧光参数Fv/Fm,qP,ETRmax随培养时间均明显的升高;在非最佳生长条件下轮叶黑藻能通过自身光合荧光参数qN的升高,耗散掉过剩的光能,来对自身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轮叶黑藻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水深梯度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杨鑫 孙淑雲 +2 位作者 柏祥 张启超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886,共8页
为研究水深梯度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6、1.3、2.0 m 3个水深条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测定3种水深处理下苦草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水深增加,无性系分株数、叶片数、... 为研究水深梯度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0.6、1.3、2.0 m 3个水深条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测定3种水深处理下苦草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1)随着水深增加,无性系分株数、叶片数、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等形态指标显著降低,而最大叶长、平均叶长、最大叶宽没有显著变化,2.0 m处苦草生长受到抑制;(2)不同水深对苦草叶片初始荧光F0和最大荧光Fm没有显著影响,而最大量子产率Fv/Fm和荧光参数Fv/F0随着水深增加显著增加,叶片光合系统Ⅱ光化学效率亦显著提高;(3)0.6 m处苦草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显著低于2.0 m处;(4)通过拟合光响应曲线所得的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光抑制参数、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半饱和光强在不同的水深处理间均差异显著;(5)2.0 m处苦草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以及Chl.a+Chl.b含量均显著高于0.6 m处,而Chl.a/Chl.b和Car/Chl.a的差异则不显著.综上所述,0.6 m处苦草的光合能力较弱、保护机制强,而2.0 m则相反,从而说明苦草通过调节自身光合生理来适应不同水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梯度 苦草 光合色素 光系统Ⅱ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两种富营养化水体对植物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晓红 王国祥 杨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7-344,共8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水芹(Oenanthe javanica)、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在两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部分光合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营养盐对水芹、美人蕉株高、根长有显著影响,2种植物在低营养盐水体(L)中株高...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水芹(Oenanthe javanica)、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rus calamus)在两种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部分光合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营养盐对水芹、美人蕉株高、根长有显著影响,2种植物在低营养盐水体(L)中株高、根长增长率显著低于高营养盐水体(H),生物量亦表现为L组<H组,而菖蒲在2种水体中株高、根长,生物量等无显著差异(p<0.05);(2)水芹、美人蕉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在L组中含量低,在H组中含量高,w(Chla)/w(Chlb)则随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菖蒲叶片Chla,Chlb,Car、w(Chla)/w(Chlb)在两实验水体中无显著差异;(3)水芹、美人蕉叶片的Fv/Fm,Yield,qP,re,t,max值及其饱和光强随营养盐浓度的降低而显著降低,qN值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表明在低营养盐水体中,两种植物光系统II(PS II)光能转换效率显著下降,且PS II将吸收过剩的能量通过热耗散的形式释放,以保护自身组织免受过剩光的损害,体现了两种植物在营养盐缺失下的自我保护机制,而菖蒲叶片Fv/Fm,Yield,qP,qN以及快速光响应曲线在L组、H组中均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本文设定的营养盐浓度范围内,菖蒲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未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叶绿素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水体浊度对苦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徐瑶 王国祥 李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4,共5页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90 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混浊水体,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成株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植株最长叶片水下10 cm处ΔFv/Fm的光...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90 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混浊水体,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成株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植株最长叶片水下10 cm处ΔFv/Fm的光合日变化及快速光响应曲线(RLC)。结果表明,1个月后,水体浊度对苦草成体植株Fv/Fm和光合系统Ⅱ(PSⅡ)无显著影响,叶片ΔFv/F’m的日变化曲线呈“V”形;泥沙浊度≥60 NTU时,ΔFv/F’m降低幅度较小,光强降低时恢复较快,植株受光抑制的程度变小。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显示,实验期间苦草开始衰老,光响应能力下降;随水体混浊度的升高,叶片光响应能力下降减慢。表明在浅(水深1.0 m)而浑浊的水体中,短时间内混浊水体对苦草成株叶片PSⅡ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悬浮泥沙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不同收割强度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晓东 王国祥 +1 位作者 魏宏农 杭子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2-738,共7页
在水深为1.5 m的水道中,研究了不同收割强度(0、15、30、45、60、75、90和105 cm)对菹草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割对菹草枝条生长和恢复影响显著.对照组(0 cm)株高最大,并在水面形成冠层.15 cm组在实验第20 d恢复,30~... 在水深为1.5 m的水道中,研究了不同收割强度(0、15、30、45、60、75、90和105 cm)对菹草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收割对菹草枝条生长和恢复影响显著.对照组(0 cm)株高最大,并在水面形成冠层.15 cm组在实验第20 d恢复,30~105 cm组恢复率分别为69.67%、17.78%、8.83%、5.33%、2.28%和1.90%.(2)收割显著降低了菹草的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收割组鲜重增加量分别下降了23.71%、54.90%、81.19%、85.82%、90.72%、94.07%和95.10%.15~105 cm收割组最终生物量则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59.36%、43.16%、27.69%、18.73%、14.66%、8.14%和4.07%.(3)收割使菹草营养繁殖体(石芽)数量、个体大小和鲜重显著降低.(4)中、低强度收割对菹草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影响不明显,而高强度收割组(尤其是105 cm)Fv/Fm显著下降.菹草叶片快速光响应曲线ETRmax差异不显著;中、低强度收割组ETRmax略有上升,而高强度收割组ETRmax出现下降.由结果可知,收割对控制菹草生物量和繁殖体数量效果明显,但以中、低收割强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割强度 菹草 生长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铁肥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兴义 左冰云 +4 位作者 韩清芳 邬小春 丁瑞霞 崔雯雯 贾志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1-717,共7页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铁肥(FeSO_4·7H_2O)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铁肥质量分数水平(0.05%、0.075%、0.125%),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浸种质量分数的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株高...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铁肥(FeSO_4·7H_2O)浸种对玉米发育前期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设置3个铁肥质量分数水平(0.05%、0.075%、0.125%),以清水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浸种质量分数的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株高和茎粗先升高后降低,0.075%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显著高于CK;铁肥浸种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其中0.075%处理显著高于CK,0.075%处理的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在七叶期、拔节期较CK分别提高24.1%和20.7%,0.075%处理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高于CK,非光化学猝灭(q_N)相反。综合分析各生长指标与光合荧光参数,0.075%的FeSO_4·7H_2O为关中平原夏玉米铁肥浸种处理的适宜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铁肥 浸种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书亚 付国占 +2 位作者 王振华 顾顺芳 李亚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
研究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包括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对玉米花后不同时期穗位叶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 研究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包括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深松覆盖、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对玉米花后不同时期穗位叶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非光化学猝灭(qN)和最终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其他3种耕作模式相比,深松与秸秆覆盖处理下玉米穗位叶能够维持较高光合速率,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降低非光化学猝灭。深松覆盖最终玉米产量比深松不盖、免耕覆盖、免耕不盖分别提高6.08%、11.51%、21.1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深松与秸秆覆盖在降水较多的豫南雨养区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 秸秆覆盖 夏玉米 光合荧光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补光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海亮 赵文东 +2 位作者 孙凌俊 高圣华 马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为了探讨延迟栽培条件下科学合理的人工补光技术,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间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均促进新梢生长,缩短了新梢节间长度;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补光提高... 为了探讨延迟栽培条件下科学合理的人工补光技术,以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间对延迟栽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均促进新梢生长,缩短了新梢节间长度;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补光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为:补光Ⅰ>补光Ⅲ>补光Ⅱ>CK;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补光处理明显提高了叶片Fm、Fv/Fm、Fv/Fo;且补光Ⅰ>补光Ⅲ>补光Ⅱ>CK。补光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反季节栽培上光照的不足,在延迟栽培生产中通过人工补光来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是实现葡萄栽培高产、优质和高效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光 '巨峰’葡萄 生长发育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非叶光合器官光合荧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明灿 尚艳菲 李友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48-1454,共7页
以强筋(郑麦9023)、中筋(新麦13)和弱筋(豫麦50)型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它们非叶光合器官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净光合速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结果显示,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非叶光合器官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旗叶鞘>穗下节间>芒... 以强筋(郑麦9023)、中筋(新麦13)和弱筋(豫麦50)型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它们非叶光合器官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净光合速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结果显示,不同品质类型小麦非叶光合器官叶绿素含量表现为旗叶鞘>穗下节间>芒>穗部颖片,各非叶光合器官开花18d后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强筋小麦;弱筋小麦的非叶光合器官在灌浆前期具有较高的Fv/Fm、ΦPSⅡ值,在灌浆后期其Fv/Fm和ΦPSⅡ值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强筋小麦并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非叶光合器官对籽粒的相对贡献率依次为穗部>旗叶>节鞘,且对弱筋小麦籽粒的贡献率高于中筋和强筋小麦,其中节鞘和穗对弱筋小麦粒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5.7%和35.4%.研究表明,弱筋小麦豫麦50的非叶光合器官能维持较较强的光合能力,生产更多的光合产物,花后形成的光合产物对其粒重的增加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叶光合器官 光合荧光特性 光合贡献率
下载PDF
鱼腥草幼苗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对不同光质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军 张寒 熊兴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2-596,共5页
以4种不同光质(红光、蓝光、黄光、绿光)为光源(白光为对照),研究出苗后30 d和60 d的鱼腥草幼苗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对不同光质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黄光、蓝光、红光处理下鱼腥草幼苗的叶片厚度及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 以4种不同光质(红光、蓝光、黄光、绿光)为光源(白光为对照),研究出苗后30 d和60 d的鱼腥草幼苗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对不同光质的响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黄光、蓝光、红光处理下鱼腥草幼苗的叶片厚度及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绿光处理下的却表现为降低;与30 d的幼苗相比,60 d幼苗的叶片厚度在蓝光处理下的增幅最大;蓝光处理下鱼腥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表现最高,白光处理的次之,绿光处理的最小;在不同光质下,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呈显著性差异;蓝光处理下的光合荧光参数(F0、Fm、qP和NPQ)均大于白光处理的,说明蓝光处理最有利于鱼腥草叶片结构和光合荧光特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光质 叶片结构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强 王国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54-1758,共5页
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种植于室外水体中,萌发后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幼苗,在冬季降温期间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叶片的Fv/Fm和光响应恢复曲线。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低于7℃的条件下菹草叶片Fv/Fm显著降低(... 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种植于室外水体中,萌发后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幼苗,在冬季降温期间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叶片的Fv/Fm和光响应恢复曲线。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低于7℃的条件下菹草叶片Fv/Fm显著降低(P<0.01)。水温回复到9~10℃后,Fv/Fm逐渐增大;光强的降低有利于Fv/Fm的恢复。进一步研究植株的光响应恢复曲线发现,第4-10天,水温<7℃,菹草叶片有效荧光产量(△F v’/Fm’)的光响应能力和暗恢复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热耗散能力和暗恢复能力也显著降低,发生光抑制的可能性增大。当水温升高到9~10℃时,△F v’/Fm’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降低和实验天数的增加逐渐得到恢复。因而,水温9~10℃可能是冬季菹草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临界温度;菹草在低温(<7℃)、高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光抑制,导致PSII受到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低温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不同耐/感玉米品种的叶片光合荧光特性、授粉结实和产量构成因素对花期高温的反应 被引量:13
16
作者 穆心愿 马智艳 +9 位作者 张兰薰 付景 刘天学 丁勇 夏来坤 张凤启 张君 齐建双 赵霞 唐保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71,共15页
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光合荧光特性、授粉结实能力及产量构成对花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夏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模拟增温试验,选取2个耐热型玉米品种(‘浚单20’和‘郑单958’)和2个热敏感... 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叶片光合荧光特性、授粉结实能力及产量构成对花期高温胁迫及恢复的响应,以期为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夏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人工模拟增温试验,选取2个耐热型玉米品种(‘浚单20’和‘郑单958’)和2个热敏感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农华101’)为试验材料,设置花期高温胁迫和大田常温对照2个处理,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及恢复对不同耐热性玉米叶片光合荧光特性、授粉结实能力、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穗粒数,增加了空秆率,进而导致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且耐热型品种产量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型品种。与对照相比,花期高温胁迫下耐热型和热敏感型品种穗粒数分别降低22.25%和67.18%,百粒重分别降低2.03%和5.00%,空秆率分别增加206.37%和283.00%,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1.84%和67.33%,其中穗粒数、空秆率和籽粒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花期高温胁迫使得4个玉米品种有效绿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光系统Ⅱ受损,光合性能显著下降;高温胁迫结束后,光系统Ⅱ部分参数有所恢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恢复至对照水平。花期高温胁迫对雌穗总小花数、雄穗总小花数和雄穗分枝数影响较小,但使得散粉持续期缩短,开花吐丝间隔期拉长,造成雌雄不遇,结实率显著降低。花期高温导致的授粉持续期缩短是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4个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向穗(粒)的分配比例;高温胁迫后,耐热型和热敏感型品种成熟期的单株干物质量分别降低16.40%和25.73%,籽粒干物质分配比率分别降低7.08%和46.8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花期高温胁迫导致玉米光合性能下降,雌雄穗协调发育受到抑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减少,使得结实率下降,穗粒数减少,籽粒产量显著降低。花期高温胁迫对热敏感型品种的产量形成、光合荧光特性、雌雄穗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均高于耐热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期高温 光合荧光特性 授粉结实 籽粒产量
下载PDF
盐胁迫下外源Si和Spd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静 李旭芬 +3 位作者 石玉 李艳琪 韩瑞锋 张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3,70,共8页
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硅(Na2SiO3,1.5 mmol·L-1)和亚精胺(Spd,0.25 mmol·L-1)对盐胁迫下(150 mmol·L-1NaCl)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 试验以"中杂9号"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外源硅(Na2SiO3,1.5 mmol·L-1)和亚精胺(Spd,0.25 mmol·L-1)对盐胁迫下(150 mmol·L-1NaCl)番茄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积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其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以非气孔因素为主。外源Si和Spd均可缓解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的伤害,具体表现为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增强。外源Si和Spd均可促进盐胁迫下番茄叶绿素积累,Si主要通过维持光合系统完整性提高叶片对光能利用效率;Spd则通过增加叶片气孔开放比例促进CO2同化过程,增强其光合作用;Si和Spd复合处理下番茄生物积累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渗透势均达最大,但Fv/Fm、ФPSⅡ、ETR、qP却均呈不同程度降低,其对叶片光合特性的正调控效应较单施Si或Spd处理弱。综上所述,根施外源1.5 mmol·L-1Na2SiO3和喷施0.25 mmol·L-1Spd均可缓解NaCl胁迫伤害,Si和Spd主要通过促进盐胁迫下叶绿素合成,增强植株光合能力缓解胁迫伤害;Si及Spd复合处理则通过调节渗透系统提高番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亚精胺 盐胁迫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虎铭 梁社往 +2 位作者 黄希 周文 何忠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 【目的】研究LED蓝光不同光强对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为阐明滇重楼LED光质生物学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波峰为460 nm的LED蓝光光源,设置200、150、100和50μmol/(m^2·s)4个光强梯度,研究不同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和解剖结构特征。【结果】随着蓝光光照强度的增加,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PSⅡ、q_P、栅栏组织厚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F_v/F_m、上表皮厚度呈下降趋势。150μmol/(m^2·s)光强下,滇重楼植株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PSⅡ、q_P值均为最大;200μmol/(m^2·s)光强对滇重楼叶片光合荧光指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植株鲜重下降。【结论】综合考虑不同LED蓝光光强下滇重楼生长、叶片光合荧光特性、解剖结构、光合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建议在滇重楼栽培中,将蓝光光强控制在150μmol/(m^2·s)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LED蓝光 光合色素 光合荧光特性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黄瓜实生苗与嫁接苗生长发育及光合荧光特性对自毒胁迫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宁 陈碧 +4 位作者 杨华 刘威 黄兴昌 肖雪梅 颉建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3,共7页
采用水培方式,以黄瓜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外源肉桂酸(CA)模拟自毒胁迫,分别从幼苗的生长发育、根系形态和光合荧光特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与黄瓜实生苗对自毒胁迫响应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第6天时,CA胁迫... 采用水培方式,以黄瓜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外源肉桂酸(CA)模拟自毒胁迫,分别从幼苗的生长发育、根系形态和光合荧光特性等方面,对比研究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苗与黄瓜实生苗对自毒胁迫响应差异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第6天时,CA胁迫下黄瓜实生苗(NG-T)的株高和叶面积比对照(NG-CK)分别降低了32.96%和33.41%,而嫁接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受抑制程度轻,且长势明显优于实生苗;0.5 mmol·L^-1CA对黄瓜嫁接苗的根长和根尖数的抑制率为6.95%和7.30%,仅为黄瓜实生苗的18.66%和16.37%;CA胁迫下,嫁接能够稳定维持黄瓜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嫁接苗的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Fv/Fm、Fv/F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均高于实生苗,分别高出10.87%、156.86%、78.33%、5.58%、17.59%和38.07%。说明嫁接可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减轻自毒物质对光合系统的损伤,从而提高对自毒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肉桂酸 嫁接 植株形态 光合荧光特性
下载PDF
紫茎不同径级个体光合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20
作者 吴泽群 张明如 +5 位作者 高磊 王悦 陈晓晴 王佳佳 许焱 张宏伟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LI-6400光合分析仪、PAM-2100荧光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于2018年7月中旬分别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紫茎Stewartia sinensis 3种径级[幼树(包括幼苗)(胸径≤2 cm)、中树(2<胸径≤8 cm)和大树(胸径>8cm)]叶片的光合参数... 利用LI-6400光合分析仪、PAM-2100荧光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于2018年7月中旬分别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紫茎Stewartia sinensis 3种径级[幼树(包括幼苗)(胸径≤2 cm)、中树(2<胸径≤8 cm)和大树(胸径>8cm)]叶片的光合参数、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其生境小气候因子,探究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生理参数差异及其对种群濒危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径级紫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大小变化顺序为:大树(6.42μmol·m^-2·s^-1)>幼树(5.20μmol·m^-2·s^-1)>中树(3.47μmol·m^-2·s^-1)。(2)3种径级紫茎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变化范围在6.67~18.67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变化在241.33~504.00μmol·m^-2·s^-1,表明紫茎的光强生态幅较为狭窄;(3)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大小变化为:大树>中树>幼树,表明适当遮光有利于紫茎叶片色素的合成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在弱光下的光合速率。(4)紫茎中树叶片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与幼树、大树植株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相比其余2种径级植株,中树受到弱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 光合荧光特性 相对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