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桁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崇岭 陈佳夷 +1 位作者 陈传志 陈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共13页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型优化设计、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精确测量标定方法等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现状等,并探讨了空间桁架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望远镜 桁架结构 热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光学望远镜关键技术及台址发展简介
2
作者 鲍华 姜蔚 李迎港 《大学物理》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随着光学望远镜的口径不断增大,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天文学科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此外,良好的台址对于天文学地面观测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光学望远镜一些关键技术进行讨论,例如,光学拼接技术、自适应光学技术等.同时,对国内现有的... 随着光学望远镜的口径不断增大,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天文学科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此外,良好的台址对于天文学地面观测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光学望远镜一些关键技术进行讨论,例如,光学拼接技术、自适应光学技术等.同时,对国内现有的光学台址和代表性望远镜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 自适应光学 光学台址
下载PDF
兴隆1m光学望远镜消杂散光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飞 王森 +1 位作者 邓超 陈志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20,共8页
为优化兴隆1m光学望远镜的杂散光效应,研制了附加在该望远镜F/8焦面后的"一倍放大率消杂散光镜头",对消杂散光镜头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观测验证。在Tracepro软件中对"圆顶-1m望远镜"和"圆顶-1m望远镜-消杂... 为优化兴隆1m光学望远镜的杂散光效应,研制了附加在该望远镜F/8焦面后的"一倍放大率消杂散光镜头",对消杂散光镜头的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观测验证。在Tracepro软件中对"圆顶-1m望远镜"和"圆顶-1m望远镜-消杂散光镜头"组合系统的"点源辐照度透过率(PSNIT)"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大月夜进行了天文观测。计算结果表明,在视场外无限远点源方位与望远镜指向间夹角5°≤|θ|≤30°使用消杂散光镜头后,该望远镜PSNIT全部降低到10-10以下。2008年5月26日对偏月22°和25°天区观测结果表明,使用消杂散光镜头后,该望远镜所观测的星像信噪比约为原来的1.4倍。仿真计算和观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Ritchey-Chrétien(R-C)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是有效的,可以提高望远镜的测光精度和观测极限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杂散光 点源辐照度透过率 信噪比
下载PDF
4m光学望远镜方位轴系集成化支承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槐 代霜 +1 位作者 张景旭 赵勇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77-2784,共8页
设计了用于4 m光学望远镜方位轴系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向心柱面滚道球轴承集成化支承结构。采用Hertz弹性接触理论并结合AYSYS仿真软件对60°~90°范围内典型公称接触角下的静承载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非线性接触分析验证... 设计了用于4 m光学望远镜方位轴系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和向心柱面滚道球轴承集成化支承结构。采用Hertz弹性接触理论并结合AYSYS仿真软件对60°~90°范围内典型公称接触角下的静承载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非线性接触分析验证,设计了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研制成功了3 700 mm回转直径的集成化转盘轴承,轴跳精度0.043 mm,径跳精度0.033 mm,启动摩擦力矩最大值216 N·m,工作摩擦力矩变化±10 N·m。设计了轴承循环滴油润滑系统,进油流量0.4 mL/s,进油泵压0.8 MPa。为研制4 m光学望远镜精密方位轴系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方位轴系 支承结构 非线性接触分析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重力卸载点布局优化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何煦 杨雪 +1 位作者 李颐 张晓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64-2775,共12页
伴随空间光学载荷口径增大,"天地力学环境不一致"导致光学系统在轨像质严重下降,需要地面装调测试过程卸载重力。但定量的卸载点布局分析、优化方法有待完善。首先研究了大口径光学载荷1 g重力下变形机理,分别基于位置闭环和... 伴随空间光学载荷口径增大,"天地力学环境不一致"导致光学系统在轨像质严重下降,需要地面装调测试过程卸载重力。但定量的卸载点布局分析、优化方法有待完善。首先研究了大口径光学载荷1 g重力下变形机理,分别基于位置闭环和受力闭环,建立优化卸载点布局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协同仿真获得卸载点布局优化结果。利用仿真卸载实验验证不同卸载参数下,光学载荷的实际卸载效果。基于位置闭环的卸载方法将高敏感光学组件的位恣平均变化量由370μm、36″改善至72.9μm、0.3″,而基于受力闭环卸载方法的最大相对偏差约为7.4%。基于位置闭环的卸载分析方法可获得更接近0g的卸载效果,但误差敏度极高,不易工程实现。基于受力闭环的卸载方法总卸载率约75%,对卸载残差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可满足半物理仿真实验对力学环境的模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 装调与测试 重力卸载 卸载点布局
下载PDF
天文高分辨像复原技术检测地基天文光学望远镜成像质量 被引量:5
6
作者 林京 刘忠 金振宇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95,共8页
在天文高分辨像复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谱比法较准确地测量视宁度参数r0后,计算得到大气系统的平均短曝光传递函数,从而把大气湍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综合成像系统中分离了出来。利用望远镜摄取大量目标源的短曝光像(斑点图)作为原始数据... 在天文高分辨像复原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谱比法较准确地测量视宁度参数r0后,计算得到大气系统的平均短曝光传递函数,从而把大气湍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综合成像系统中分离了出来。利用望远镜摄取大量目标源的短曝光像(斑点图)作为原始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含有望远镜衍射极限分辨率信息的斑点图,实现天文光学望远镜系统点扩展函数(PSF)中低频信息的重建,得到半峰全宽(FWHM)和80%的能量集中度(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大气湍流 光学质量检测 能量集中度 光学望远镜
下载PDF
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超低速跟踪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旺平 徐欣圻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共4页
为实现当代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机架伺服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来克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干扰,通过采集机架的输入输出信号训练神经网络来逼近非线性的系统动态,另外,为克服系统外部的风振等非线性干扰,引入了非线性阻... 为实现当代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机架伺服系统的高精度控制,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来克服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干扰,通过采集机架的输入输出信号训练神经网络来逼近非线性的系统动态,另外,为克服系统外部的风振等非线性干扰,引入了非线性阻尼项来提高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且能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非线性干扰 伺服系统 光学望远镜
下载PDF
600mm薄镜面主动光学望远镜轴系结构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槐 代霜 吴小霞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0-1266,共7页
为研究大型望远镜薄镜面主动光学的核心技术,以600 mm望远镜为缩比系统,采用高精度标准轴承设计了具有快速装调、高互换性和便于维护等特点的俯仰-方位轴系结构。俯仰轴系由向心角接触球轴承构成,方位轴系由推力球轴承和双列圆柱滚子轴... 为研究大型望远镜薄镜面主动光学的核心技术,以600 mm望远镜为缩比系统,采用高精度标准轴承设计了具有快速装调、高互换性和便于维护等特点的俯仰-方位轴系结构。俯仰轴系由向心角接触球轴承构成,方位轴系由推力球轴承和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构成。采用有限元软件Patran仿真得到了系统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影响轴系回转精度的误差源,采用谐波理论对轴系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得到俯仰轴系晃动误差为4.2″,方位轴系晃动误差为9.3″。望远镜在外场观星试验中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成像效果,验证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并为中小型望远镜高精度轴系的研制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光学望远镜 俯仰-方位轴系 轴系晃动误差 谐波理论
原文传递
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图像中的宇宙线识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奇 王竞 +1 位作者 黄茂海 魏建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0-2339,共10页
宇宙线事件是CCD和CMOS空间探测图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目标的识别和提取造成了干扰。对于空间天文观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位置定标的识别算法,并在230帧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的CCD图像中,共检测到29731例宇宙线事件。与传统的... 宇宙线事件是CCD和CMOS空间探测图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目标的识别和提取造成了干扰。对于空间天文观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文位置定标的识别算法,并在230帧嫦娥三号月基光学望远镜的CCD图像中,共检测到29731例宇宙线事件。与传统的拉普拉斯算法相比,本算法检测到的宇宙线事件总数多11.14%,多出的部分主要是形态与星像类似的宇宙线事件;在拉普拉斯算法检测到的样本中,98.07%可被本算法检测到;对本算法没有检测到的1.93%样本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48.64%为恒星星像,是错误识别。分析统计了宇宙线事件在月基光学望远镜CCD靶面上的电子沉积分布,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两个CCD探测器的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形态类似,但前者的峰值略高;进一步分析了宇宙线事件入射角度在CCD靶面上的二维分布,发现在两个方向上有明显超出,可以理解为探测器在嫦娥三号着陆器内部等效铝厚度较小。最后,本文提取出所有识别出的宇宙线事件的形态,建立了“CCD探测器宇宙线实体样本库”,可为空间天文望远镜图像仿真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基光学望远镜 电荷耦合器件 宇宙线 天文位置定标 天光背景拟合
下载PDF
兴隆1m光学望远镜杂散光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飞 王森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10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兴隆1m光学望远镜采取了加装挡板等基于经验和定性分析的杂散光抑制措施。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对圆顶内1m望远镜的杂散光传播路径做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对1m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的改进措施,通过在Tracepro中计算的系统杂散光“归一... 兴隆1m光学望远镜采取了加装挡板等基于经验和定性分析的杂散光抑制措施。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对圆顶内1m望远镜的杂散光传播路径做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对1m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的改进措施,通过在Tracepro中计算的系统杂散光“归一化点源辐照度透过率(PSNIT)”函数对改进措施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有效视场外30°范围的杂散源,改进措施可使得1m望远镜的PSNIT全部下降到10^-10;模拟1m望远镜在满月条件下对偏月25°的天体观测(R波段、15等星、t=15~150s),1m望远镜观测信噪比可提高约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光学望远镜 杂散光 定量分析 PSNIT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集成建模的空间光学望远镜稳像验证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广德 张柏楠 +2 位作者 王杰 孙国童 苟仲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5,共7页
针对空间望远镜稳像方案验证问题,研究了一种结构、光学、扰动、姿态控制、稳像控制一体化集成建模方法。将干扰源模型、整星结构模型、姿态控制模型、稳像控制模型和光学系统模型按照实际的物理联系连接为一个整体,得到扰动和噪声到光... 针对空间望远镜稳像方案验证问题,研究了一种结构、光学、扰动、姿态控制、稳像控制一体化集成建模方法。将干扰源模型、整星结构模型、姿态控制模型、稳像控制模型和光学系统模型按照实际的物理联系连接为一个整体,得到扰动和噪声到光轴抖动的传递特性和光轴抖动响应。以某光学望远镜为例,比较了各种稳像方案下扰振到光轴抖动的传递特性,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光轴抖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得到全频带的光轴抖动响应,可以系统地验证空间光学望远镜的稳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建模 空间光学望远镜 稳像
下载PDF
应用自适应光学望远镜所取得的天文观测成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耀恒 白金明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2000年第2期48-57,共10页
自适应光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地基天文光学望远镜的重要部分。在世界各地的天文台中 ,许多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正在建造 ,不少的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令人激动的天文观测成... 自适应光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地基天文光学望远镜的重要部分。在世界各地的天文台中 ,许多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正在建造 ,不少的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令人激动的天文观测成果 ,自适应光学正在接近成熟并正向天文实际应用的阶段转化。本文根据近几年来自适应光学望远镜在天文中的应用 ,对其所取得的天文成果给予介绍 ,并讨论了自适应光学系统所能开展的天文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望远镜 自适应光学 天文观测成果
原文传递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调校与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德培 《光学技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扼要叙述了天文光学望远镜的通用调校步骤与方法,适用于诸如卡氏(Cassegrain)、葛氏(Gregory)、奈氏(Nasmyth)、折轴(Coudé)、施密特(Schmidt)、牛顿(Newton)望远镜、... 本文扼要叙述了天文光学望远镜的通用调校步骤与方法,适用于诸如卡氏(Cassegrain)、葛氏(Gregory)、奈氏(Nasmyth)、折轴(Coudé)、施密特(Schmidt)、牛顿(Newton)望远镜、…等的光学元件及系统的调校。对极轴的高度与方位的调整,也给以简要介绍。本文还概述了对成像质量的检测。文中以通光口径2.16m天文望远镜为例,给出了光路调整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光学系统 光轴 调整 天文望远镜
原文传递
对2015年9月28日月全食期间月基光学望远镜图像中宇宙线事件的分析研究
14
作者 刘奇 王竞 +1 位作者 黄茂海 魏建彦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2015年9月28日月基光学望远镜(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LUT)在任务期间经历了唯一一次完整的月全食过程,为研究地球对太阳光的几何遮挡是否会对月面辐射环境产生影响提供了难得机遇。首先,利用月食期间连续长达2 h 27 min的... 2015年9月28日月基光学望远镜(Lunar-based Ultraviolet Telescope,LUT)在任务期间经历了唯一一次完整的月全食过程,为研究地球对太阳光的几何遮挡是否会对月面辐射环境产生影响提供了难得机遇。首先,利用月食期间连续长达2 h 27 min的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天文观测图像,统计分析了月食期间的宇宙线事件计数,发现月食期间宇宙线计数不存在明显变化,在30 s曝光时间内,宇宙线事件平均计数为129.27(±15.78);其次,分析了8月、10~12月采集的CCD暗场图像中的宇宙线事件计数,分别为119.92(±6.37)次、117.00(±10.90)次、118.61(±8.94)次和123.90(±8.92)次,在1σ误差范围内,与月食期间的宇宙线事件计数一致,说明地球对太阳光的几何遮挡对月面辐射环境没有产生明显影响。最后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辐射环境 月基光学望远镜 宇宙线
下载PDF
大型光学望远镜次镜调整机构综述
15
作者 王富国 卢保伟 杨飞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对于大型光学望远镜来说,主次镜之间的相对位姿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主镜质量较大,因此常常将次镜系统设计为有多个自由度的可调整机构,其调整效果对望远镜成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望远镜的口径不断增大,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次镜调... 对于大型光学望远镜来说,主次镜之间的相对位姿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主镜质量较大,因此常常将次镜系统设计为有多个自由度的可调整机构,其调整效果对望远镜成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望远镜的口径不断增大,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次镜调整机构不止要保证高精度,还要有高负载,其设计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为了寻找大口径望远镜次镜调整机构的可行方案,针对大型光学望远镜的次镜调整机构的发展需求和不同的应用情况,对不同的次镜调整机构进行了整理,分类和对比,最后对各种次镜调整机构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对大口径望远镜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学望远镜 次镜系统 调整机构
原文传递
可展开空间光学望远镜技术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斌 李创 +4 位作者 相萌 李亮亮 戴昊斌 姚佩 李旭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7-352,共16页
为了获得更高的角分辨率,空间光学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口径超过4 m的空间望远镜将难以突破现有运载火箭整流罩有效包络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研制周期及成本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的微纳光学遥感卫星也对提高空间分辨率和集光面积有广泛的... 为了获得更高的角分辨率,空间光学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口径超过4 m的空间望远镜将难以突破现有运载火箭整流罩有效包络的限制。另一方面,在研制周期及成本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的微纳光学遥感卫星也对提高空间分辨率和集光面积有广泛的需求,需要在较小的发射体积里容纳下较大的光机系统,以降低发射成本。可展开空间光学望远镜将成为解决发射尺寸受限的可行方式。从大口径空间天文望远镜、分块式可展开对地观测望远镜和光轴方向可展开微纳卫星光学望远镜等方面对国内外可展开空间光学望远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可展开空间光学望远镜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展开机构 高分辨率 空间光学望远镜 大口径 分块式主镜
原文传递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拼接镜面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7
作者 霍银龙 杨飞 王富国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3-982,共10页
随着天文探测的不断发展,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拼接镜面技术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比单镜面形式更简单可行的替代方案,现已成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设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和三十米望远镜(T... 随着天文探测的不断发展,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拼接镜面技术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比单镜面形式更简单可行的替代方案,现已成为大口径望远镜主镜设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和三十米望远镜(TMT)等典型拼接式望远镜的主镜设计为参考,总结了当前拼接镜面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阐述了在大规模子镜背景下,不同子镜拼接方案的性能差异,以及镜面支撑技术和共相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我国下一代极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自主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镜面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 子镜支撑 共焦共相
下载PDF
NTSC 50cm光学望远镜的天体测量精度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丹 张会彦 +2 位作者 成璇 奚小瑾 乔荣川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243-251,共9页
通过6个不同天区梅西耶天体的CCD观测图像,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建的50 cm光学望远镜进行了天体测量精度评估,确定本系统数字图像数据归算的最佳底片常数模型为3阶(20常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球同步卫星和不规则天然卫星... 通过6个不同天区梅西耶天体的CCD观测图像,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建的50 cm光学望远镜进行了天体测量精度评估,确定本系统数字图像数据归算的最佳底片常数模型为3阶(20常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地球同步卫星和不规则天然卫星(木卫六)进行试验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球同步卫星,在赤经和赤纬方向的内符合精度分别为0.320″和0.280″,而木卫六在赤经方向和赤纬方向的观测精度分别为0.100″和0.105″。较好的天体测量精度说明了本套光学观测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地球同步卫星和较亮天然卫星精密定位观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天体测量 同步卫星 木卫六
下载PDF
新疆天文台南山1m宽视场光学望远镜测光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星美 钟靖 +4 位作者 张余 牛虎彪 刘进忠 陈力 李静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测光系统的流量定标是一项重要和基础的工作,其中影响流量定标的主要因素有探测器响应(测光零点)、颜色改正项和大气质量等。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1 m宽视场光学望远镜对Landolt标准天区J054610+45的测光标准星进行了大气质量不同条件下的... 测光系统的流量定标是一项重要和基础的工作,其中影响流量定标的主要因素有探测器响应(测光零点)、颜色改正项和大气质量等。利用新疆天文台南山1 m宽视场光学望远镜对Landolt标准天区J054610+45的测光标准星进行了大气质量不同条件下的U,B,V,R,I多波段观测,根据布格定律求得了大气消光系数;并利用2017年11月29日―2019年1月4日期间的标准天区观测数据求得了各波段的测光零点和颜色改正项,实现了从NOWT仪器星等到Landolt标准星等的转换,为今后使用该望远镜的用户开展流量定标工作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结果显示,不同天的流量定标转换系数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取得较好的流量定标结果,需要每天对标准星进行观测并求得当天的流量定标转换系数;另一方面,考虑到实际的观测条件有限,大气消光系数可以认为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使用一段时期内平均大气消光系数进行的流量定标仍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定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望远镜 标准星 测光
下载PDF
空间碎片探测与测距复合系统光学望远镜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响 白东伟 +2 位作者 孟立新 高亮 安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0-249,共10页
针对空间碎片探测与测距复合系统地面验证演示实验中,工作环境10~30℃、光学基台的尺寸限制(不超过450 mm×400 mm)以及光学望远镜尾部安装导致重心远离安装面的问题,提出了空间碎片探测与测距复合系统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使用ANSYS... 针对空间碎片探测与测距复合系统地面验证演示实验中,工作环境10~30℃、光学基台的尺寸限制(不超过450 mm×400 mm)以及光学望远镜尾部安装导致重心远离安装面的问题,提出了空间碎片探测与测距复合系统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光学望远镜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针对环境温度10~30℃、尾部安装状态下、光轴方向和垂直光轴方向1 g (g=9.8 m/s^(2))重力加速度工况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光学望远镜整机一阶模态为133 Hz动态刚度较好,重力为光轴方向时主次镜间距最大变化量0.01 mm,重力为垂直光轴方向时主次镜间距最大为0.007 mm,光学望远镜系统波像差RMS值为λ/15,次镜最大倾角1.93″,具有较好的力、热稳定性,可以满足光学天线装校、检测以及外场实验验证过程中的指标要求。在光学望远镜装校完成后,使用ZYGO干涉仪对其像质进行检测,在重力垂直于光轴方向、环境温度10、20、30℃条件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系统波像差RMS值分别为0.097λ、0.075λ及0.1λ,整机光学望远镜系统波像差RMS值在最低温与最高温度时均优于λ/10均满足系统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测距与成像复合系统 光学望远镜 仿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