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韦艳 李爱琴 +5 位作者 赵鹏 杨长宝 晋辉 毋领娟 柴文文 郑海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病变管径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OCT脂质斑块、纤维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IVUS,混合斑块、斑块侵蚀及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IVUS(均P<0.05);支架植入后,OCT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支架内残余血栓及支架内斑块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术后12个月,OCT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斑块/血栓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结论 OCT和IVUS均可用于指导PCI术,OCT对术前斑块性质(斑块侵蚀、斑块破裂、红、白血栓)及术后并发症(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残余血栓、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组织脱垂)的识别优于IVUS,OCT能准确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识别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而IVUS能检测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二者联用可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许燕 李子付 赵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0-506,共7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基于红外线进行组织成像的技术,可实现高达10~20μm的分辨率,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诊疗,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也日益受到重视。OCT在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夹层、脑动脉瘤和脑静脉疾病介入诊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种基于红外线进行组织成像的技术,可实现高达10~20μm的分辨率,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诊疗,在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中也日益受到重视。OCT在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夹层、脑动脉瘤和脑静脉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数据的循证支持。由于脑血管具有独特的解剖特点,需要寻求更为合适的器械设计。通过不断的器械改进和技术进步,OCT有望成为脑血管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影像功能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脑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应用
原文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应用
3
作者 许佳预 张博方 陈静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4-236,240,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性疾病,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2],然而即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时行PCI,仍有较多患者在其出院后1年内发生死亡...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死性疾病,给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方法[2],然而即使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时行PCI,仍有较多患者在其出院后1年内发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等心血管不良事件[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致死性疾病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心血管不良事件 再灌注治疗 血运重建 出院后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哈力木拉提·买买提 艾克力亚尔·艾尼瓦尔 +3 位作者 凯赛尔江·卡地尔 刘鹏飞 秦练 马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54-158,共5页
如今,冠心病仍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及治疗至关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组织的鉴别方法。但由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差异性,导致在诊断中产生分歧使患者无法得到精准治疗。深度... 如今,冠心病仍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冠状动脉病变的检测及治疗至关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组织的鉴别方法。但由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差异性,导致在诊断中产生分歧使患者无法得到精准治疗。深度学习作为最先进的算法,能够自动提取深层特征,提高其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以深度学习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冠心病 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探索膜蒸馏过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杰 程良红 +1 位作者 徐期勇 李炜怡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7,共9页
膜污染、膜结垢和膜润湿现象的发生是制约膜蒸馏(MD)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的主要阻碍.深刻揭示这些现象的演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推动新型表征方法的探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对各种膜分离过程进行非侵入性表... 膜污染、膜结垢和膜润湿现象的发生是制约膜蒸馏(MD)实现规模化工业应用的主要阻碍.深刻揭示这些现象的演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推动新型表征方法的探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对各种膜分离过程进行非侵入性表征的技术.本综述在简要介绍OCT表征相关原理的基础上,旨在阐明如何利用基于OCT的技术对MD过程进行定性(例如污染层的可视化)和定量(例如污染层的原位结构测量)分析.除了评价应用OCT研究MD过程的优缺点外,本综述也为在水资源再生以及其他分离领域中设计高效的MD系统提供了实用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原位表征 膜污染 结垢和润湿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即刻管腔获益及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下不同内膜组织特征间的关系
6
作者 何攀 杨俊杰 +6 位作者 陈海威 邓安平 金至赓 高磊 郭军 陈韵岱 汪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即刻管腔获益及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下不同内膜组织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即刻管腔获益及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下不同内膜组织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入选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DCB治疗的ISR患者86例,共96处ISR病变,所有病变均行OCT评估。根据是否使用ELCA,将病变分为ELCA+DCB组(n=30)和DCB组(n=66);并根据OCT评估的ISR病变内膜组织特征分为均质模式和非均质模式,比较两种不同模式对即刻管腔获益的影响。即刻管腔获益定义为治疗前后的OCT下最小管腔面积变化值(ΔMLA)。结果:ELCA+DCB组与DCB组相比获得更大的ΔMLA[(3.2±0.8)mm^(2)vs.(2.6±1.4)mm^(2),P=0.015]。在均质模式的ISR病变中,ELCA+DCB组的ΔMLA大于DCB组[(3.0±0.9)mm^(2)vs.(2.2±1.1)mm^(2),P=0.030],但在非均质模式的ISR病变中,两组ΔM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7)mm^(2)vs.(3.2±1.5)mm^(2),P=0.533]。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病变接受DCB治疗的患者(n=60)与ELCA+DCB治疗的患者(n=26)均无死亡,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vs.4.2%,P>0.05)。结论:ELCA联合DCB是治疗ISR的有效策略,较单独DCB治疗能够实现更大的术后即刻管腔获益,尤其对于OCT显示病变内膜组织均质模式ISR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神经元损伤应用价值的研究
7
作者 赵润泽 孙小佳 +1 位作者 Melba Marquez Hernandez 窦国睿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2-1087,共6页
背景当前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眼部并发症高血压视网膜病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对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的研究尚少。目的本研究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为检查手段,探究其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评... 背景当前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眼部并发症高血压视网膜病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对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的研究尚少。目的本研究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为检查手段,探究其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中神经元损伤评估中的应用和重要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0年7月于Hospital Clínico Quirúrgico“Hermanos Ameijeiras”(HHA医院)就诊的10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45名健康受试者,监测24 h动态血压,取24 h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平均动脉血压值,测量眼压,计算眼灌注压。检测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层(GCC)厚度。依据血压控制情况将患者分为血压控制组(n=51)和血压未控制组(n=51),45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与GCC厚度和血压、眼灌注压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采用R 3.5.3软件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人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眼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未控制组平均RNFL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组、血压未控制组GCC平均厚度低于对照组,血压未控制组GCC最小值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CC平均厚度、上方GCC厚度、颞下方CCG厚度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P<0.05),颞上方GCC厚度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呈负相关(P<0.05),下方GCC厚度与舒张压呈负相关(P<0.05),视网膜病变与收缩压、舒张压、眼灌注压呈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收缩压→GCC平均厚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效应显著,收缩压与GCC平均厚度呈正相关,GCC平均厚度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P<0.05)。收缩压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具有直接影响(β=0.013,95%CI=0.007~0.020,P<0.001),GCC平均厚度部分介导了收缩压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的影响(β=0.117,95%CI=0.014~0.360,P=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7%。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是一种无创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优于普通眼底检查提前发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神经元受损情况,对高血压导致视神经受损的不可逆盲和高血压靶器官受损进行早期预防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神经纤维 中介分析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冯民 陈琛 +3 位作者 梁艳胜 王佳 王建 徐会圃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102-106,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分辨率高达10μm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在PCI术前,应用O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检测斑块破裂、斑块糜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分辨率高达10μm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在PCI术前,应用OCT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检测斑块破裂、斑块糜烂、微通道形成、钙化结节和巨噬细胞浸润情况;O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夹层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OCT还可用于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诊断。PCI术前得到的OCT数据可指导PCI术中支架型号选择,确定PCI支架着陆点。OCT可用于评价PCI术后植入支架膨胀和贴壁情况、观察支架边缘夹层、组织脱垂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PCI术后随访中可采用OCT观察PCI术后支架表面内皮修复情况,评估PCI治疗后支架内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确PCI支架植入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9
作者 白梦雪 赵慧强 +6 位作者 高翔宇 王刚 黄榕翀 刘锐锋 何晓全 刘洪阳 周海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8~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连续收治的拟行O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以随机顺序分别使用对比剂、低...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冠状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8~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连续收治的拟行O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共90例,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以随机顺序分别使用对比剂、低分子右旋糖酐对同一冠状动脉行OCT检查,主要终点为两种冲洗介质所获得的OCT图像清晰节段率,以OCT检查前后患者肾功能变化、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为安全性观察指标。结果:使用对比剂、低分子右旋糖酐获得的OCT图像清晰节段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1%vs.91.3%,P=0.16),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平均每例患者成像次数方面,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行OCT时的成像次数多于使用对比剂时的成像次数[(1.44±0.62)次vs.(1.23±0.54)次,P=0.02]。OCT检查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对比剂行冠状动脉OCT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相似,低分子右旋糖酐用于冠状动脉OCT检查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望代替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冠状动脉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变异型心绞痛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王家琦 谢悦陶 +4 位作者 高曼 宋学莲 张飞飞 党懿 齐晓勇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疗与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变异型心绞痛”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及万方数据...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疗与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治疗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以“变异型心绞痛”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以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结果本例患者老年男性,因间断胸闷2年余,加重10余天就诊,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其余导联ST段显著压低,症状缓解后ST段回落,于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指导下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狭窄20%~30%,中段第二转折狭窄70%,远段可见支架影,右冠状动脉行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见弥漫痉挛,给予硝酸甘油及硝普钠后痉挛解除,考虑患者胸闷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欠佳,且术中冠脉痉挛明显,遂给予右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经治疗患者胸闷症状未再发作,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变异型心绞痛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临床易误诊误治,因此提高对其的警惕性及认识,及早行腔内影像学检查及激发试验可明确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变异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血管内冲击波钙化碎裂术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作者 鲍骏 顾鑫 +7 位作者 施晶晶 苏衡 王锡惠 吴学明 高长征 过云峰 叶飞 王晓彦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572-578,共7页
目的探讨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指导下,冲击波钙化碎裂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冠状动... 目的探讨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指导下,冲击波钙化碎裂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冠状动脉重度钙化患者,在OCT指导下应用冠状动脉内冲击波导管对钙化病变进行预处理,随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比较IVL治疗前、IVL治疗后、支架植入后OCT相关参数,包括钙化病变的长度、角度和厚度,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直径、支架膨胀系数、钙化断裂数、支架膨胀率、斑块光衰指数(index of plaque attenuation,IPA)、虚拟血流储备分数(virtual fractional flow reserve,VFR)等。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3±9.69)岁。与IVL前相比,最严重钙化病变处的最小管腔直径在IVL后显著扩大[(2.45±0.37)mm vs(2.64±0.33)mm,P<0.05],最小管腔面积在IVL后显著增加[(3.78±0.81)mm^(2)vs(5.22±1.45)mm^(2),P<0.05];钙化角度在IVL后显著减小[(324.5±94.2)°vs(284.3±79.4)°,P<0.001],钙化厚度和长度无明显变化。100%的病变发生钙化断裂,85%的病变发生≥2个钙化断裂;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支架膨胀率(97.10±5.28)%。最严重钙化处支架植入后IPA<110,VFR>0.8。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发生MACEs。结论OCT指导下,采用IVL预处理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并植入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冲击波治疗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准分子激光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宁远 冯欢欢 +6 位作者 王威 赖图雅 辛倩 郭军 陈韬 汪奇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579-584,共6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部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辅助...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R-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医学部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辅助下ELCA联合DCB治疗的R-ISR患者9例,导丝通过病变后应用OCT评估病变特征,ELCA治疗后选择DCB处理,随后再次行OCT检查评估。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结果纳入9例患者共9处靶病变,平均年龄(64.6±12.8)岁,男8例(8/9)。所有患者均选用1.4 mm激光消蚀导管,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严重夹层、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等。随访6个月未发生MACE。1例(1/9)存在支架膨胀不全,9例(9/9)均合并新生内膜增殖,其中6例(6/9)表现为均质性,1例(1/9)为分层性,2例(2/9)为异质性,未发现钙化斑块或支架贴壁不良。术后新生内膜面积[(1.58±0.67)mm2比(3.00±1.07)mm2,P=0.002]、新生内膜负荷[(25.10±8.60)%比(58.50±19.00)%,P<0.001]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最小管腔直径[(2.13±0.23)mm比(1.36±0.29)mm,P<0.001]、最小管腔面积[(4.70±0.98)mm2比(2.08±0.93)mm2,P<0.001]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研究表明OCT指导ELCA联合DCB治疗R-ISR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面向产业化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用户体验设计
13
作者 赵志勇 丁伟 +2 位作者 于钊 顾闻 周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38-448,共11页
目的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化为导向,结合人本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理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使其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使用效率和精准度,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促进医疗设施智慧化发展。方法根据人本设计和包容性设计... 目的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化为导向,结合人本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理论,探讨如何更好地使其适应中国市场需求,提高产品使用效率和精准度,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促进医疗设施智慧化发展。方法根据人本设计和包容性设计的原则,采用桌面研究和用户调研的方法,确定了传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系统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需求。结合以上信息和品牌设计理念,设计了适用于中国市场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系统,并将其模块化,为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改进方案,延长设备寿命并提供升级改造的空间。结果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和精准度,降低了因地区、群体不同产生的仪器测绘偏差,同时成功缓解了患者使用设备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此外,本方案也符合Carl Zeiss公司的设计规范,提供了智能医疗的设计新思路。结论通过将人本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理念应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系统的产业化流程中,打造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新兴产品,对公共医疗设施的设计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为其他医疗设施的设计与规范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 用户体验 产品形式语义 医疗健康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李雅超 薛增明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因其高分辨率在评价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态、性质、优化支架植入及术后随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中,目前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亦较深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因其高分辨率在评价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态、性质、优化支架植入及术后随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中,目前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研究亦较深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陆理成 常成 +4 位作者 范建华 唐欢 陈力 徐海祥 潘文 《大医生》 2023年第2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血流储备分数(OCTbas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OFR)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经冠脉...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血流储备分数(OCTbas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OFR)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昆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临界病变的患者84例,行OCT检查及测定OFR。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冠脉性质及OFR值。以OCT下最小管腔面积(minimal lumen 2 area,MLA)<2.5 mm或管腔面积狭窄率(percent of lumen area stenosis,PLA)≥75%为界分为明显狭窄组和非明显狭窄组,评估OFR在冠脉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冠脉病变分布及斑块性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明显狭窄组MLA、OFR均低于非明显狭窄组,PLA高于明显狭窄组(均P<0.05),组间F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A与OFR呈正相关(r=0.832,P<0.001),PLA与OFR呈负相关(r=-0.834,P<0.001),FCD与OFR无相关性(P=0.278)。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提示OFR诊断冠脉明显狭窄的最佳截断值为0.78,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53~0.921,P<0.001),敏感度为89%,特异度为62%。结论OFR与冠脉狭窄病变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冠脉的功能学指标,协助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评估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虚拟血流分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玄福宝 白文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68-0071,共4页
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事件发生率日渐升高,是临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的主要手段,但其不能精确的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的发展,OCT作为一种血管... 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事件发生率日渐升高,是临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冠状动脉造影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的主要手段,但其不能精确的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的发展,OCT作为一种血管内成像技术逐渐成熟,用于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罪犯血管斑块性质特征、易损斑块、血栓等,从而更好地选择治疗策略。本文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就OCT在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冠脉斑块 ACS治疗策略。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介入治疗进展
17
作者 韩燕 袁晓航 高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56-361,共6页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几经革新,然而由于冠心病患者人口基数大,适行介入治疗的病变复杂性增加,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仍有5%~10%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ISR由多种因素驱动,形成机制复杂且较原位病变预后更差,是目前临床...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几经革新,然而由于冠心病患者人口基数大,适行介入治疗的病变复杂性增加,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仍有5%~10%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ISR由多种因素驱动,形成机制复杂且较原位病变预后更差,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具有极高的轴向分辨率及接近离体病理水平的解剖成像优势,对ISR致病因素的检出识别能力近似甚至优于血管内超声,在评估新生内膜组织特征、指导针对性个体化介入治疗方面价值显著。2018年欧洲血运重建指南和欧洲冠状动脉腔内影像专家共识均推荐OCT作为指导ISR诊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多种腔内影像技术指导介入治疗的策略被相继提出,各具特点。因此,本文对OCT在识别ISR原因方面的潜在价值作一综述,介绍近年来OCT指导ISR介入治疗研究结果和相关治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新生内膜 新生动脉粥样硬化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刘希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81-83,共3页
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术后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0.3(低视力)的91例(91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OCT检查结果 ,分析其图... 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术后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0.3(低视力)的91例(91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OCT检查结果 ,分析其图像特征,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结果 91例(91眼)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OCT检查结果显示: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5例(38.4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9例(20.88%),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例(14.29%),视网膜静脉阻塞10例(10.99%),视神经萎缩6例(6.59%),黄斑前膜5例(5.49%),黄斑裂孔3例(3.30%)。结论 经OCT分析显示,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OCT检查有助于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白内障 术后低视力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实践
19
作者 罗春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36-0038,共3页
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纳入的研究病例上,选择了30例病变类型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所有纳入到研究的病例,根据冠状动脉的造影方式正式了病变。研究对象在经分析,同时应用不同检查手... 探讨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纳入的研究病例上,选择了30例病变类型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所有纳入到研究的病例,根据冠状动脉的造影方式正式了病变。研究对象在经分析,同时应用不同检查手段,检查的方法为冠状动脉定量分析(QCA)、OCT分析。进行相应检查的方式,观察在病变狭窄的状况、脂质核心表现、纤维帽厚度,同时检查斑块是否是有发生破裂的表现。依照检查获得的具体结果、症状情况以及相应心电图的变化,进行易损斑块介入的治疗干预。此外还选择在支架置入术后重复进行OCT检查,对于介入治疗效果以及期间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应用OCT检查显示36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以纤维钙化斑块居多,不稳定斑块48处;通过应用OCT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在血管直径的狭窄以及面积狭窄,各类占比上相比于应用QCA方式,检出占比上明显要更高,此外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相应的治疗情况,主要是对于5例的病患在支架上,整体植入11枚的支架。植入部位,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位置均是存在支架植入的情况,分别是6/3/2枚。经介入的治疗方式,住院的过程记录均是未见心血管事件情况。并且进行OCT检查方式可见1例胸痛及T波倒置以及ST段下移,而经相关操作后缓解及心电图复常。结论 OCT检查是临床中用于判定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有效方式,可辅助对病变的介入诊疗,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临界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介入 诊疗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糖尿病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敖博闻 廖文凤 +2 位作者 冯智杰 庞达豪 陈文雅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5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糖尿病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正常血糖组(A组,32例),合并糖尿病组(B组,32例)。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糖尿病对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正常血糖组(A组,32例),合并糖尿病组(B组,32例)。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与OCT检查,分析两组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脂质斑块纤维帽的厚度。结果B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管腔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脂质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脂质斑块纤维帽厚度<65μm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其冠脉粥样病变更严重,且多支病变与不稳定性斑块占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斑块不稳定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