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酚A对光滑双脐螺生存和代谢活动的影响
1
作者 胡楠楠 殷旭仁 +2 位作者 曲国立 乔树苗 戴洋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滑双脐螺在双酚A污染水体中的生存状态,以探究在类似污染条件下该物种的定殖潜力。【方法】采用“静水式呼吸室”法,分别测定了0、0.05、0.10、0.20和0.40 mg/L五个浓度双酚A条件下,不同个体大小光滑双脐螺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滑双脐螺在双酚A污染水体中的生存状态,以探究在类似污染条件下该物种的定殖潜力。【方法】采用“静水式呼吸室”法,分别测定了0、0.05、0.10、0.20和0.40 mg/L五个浓度双酚A条件下,不同个体大小光滑双脐螺的死亡率、耗氧率和排氨率。此外,还深入分析了光滑双脐螺在双酚A暴露下的软体干质量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关系。【结果】光滑双脐螺的软体干质量与耗氧率和排氨率呈负相关。软体干质量小的螺,其耗氧率和排氨率大于软体干质量大的螺。对照组中,小螺(壳宽<8 mm)的耗氧率为1.368、排氨率为83.372,大螺(壳宽≥8 mm)的耗氧率为0.743、排氨率为33.701,随着双酚A浓度升高,不同个体大小光滑双脐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小螺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双酚A的浓度越高,光滑双脐螺的死亡率越高。双酚A浓度为0.40 mg/L时,小螺的死亡率达到31.3%,大螺的死亡率达到25.6%,且小螺和大螺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含有双酚A的水体能显著抑制光滑双脐螺的生存和代谢活动,且这种抑制效果与个体大小密切相关。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小螺的生理机能受到更为严重的抑制,导致更高的死亡率。这些结果对于评估污染环境中光滑双脐螺的入侵潜力和制定相关管理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酚A 死亡率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曼氏血吸虫与光滑双脐螺的关系: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章俊华 刘文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CAS 200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光滑双脐螺是曼氏血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为调控血吸虫的发育 ,从 2 0世纪中叶开始对其免疫学和遗传学特性进行研究 ,建立了大量遗传学特征明确的螺种群库 ,并在寻找参与双脐螺 血吸虫相互关系的细胞和体液成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光滑双脐螺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种群库 单基因性状 多基因性状
下载PDF
研究光滑双脐螺曼氏血吸虫相互作用的分子技术:连锁分析与基因表达成像
3
作者 陈锡慰 吴观陵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本文将介绍应用于螺 血吸虫相互作用中的基因鉴定和连锁分析技术 。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光滑双脐螺 相互作用 连锁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Boo2杀光滑双脐螺的效果及与氯硝柳胺复方增效作用研究
4
作者 陈弘 梁幼生 +4 位作者 戴建荣 朱荫昌 G.C.Coles 王锐 王浦海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0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Boo2对光滑双脐螺的直接作用 ,及与氯硝柳胺合用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 2 5℃室内浸泡48h法。结果用 1 5 6 3mg/LBoo2溶液浸泡 8h ,光滑双脐螺软体麻痹率为 5 3 3 % ;36h麻痹率为 10 0 %。Boo2浸泡 48h ,LC50 为 3 6 76mg/L。与... 目的观察Boo2对光滑双脐螺的直接作用 ,及与氯硝柳胺合用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 2 5℃室内浸泡48h法。结果用 1 5 6 3mg/LBoo2溶液浸泡 8h ,光滑双脐螺软体麻痹率为 5 3 3 % ;36h麻痹率为 10 0 %。Boo2浸泡 48h ,LC50 为 3 6 76mg/L。与氯硝柳胺组成混合液 ,在Boo2浓度为 3 12 5mg/L溶液中 ,氯硝柳胺的LC50由单独浸杀的 0 0 96mg/L降至 0 0 46mg/L ,杀螺效果提高 2 1倍。结论Boo2对光滑双脐螺有明显麻痹与杀灭作用 ,与氯硝柳胺复方用药有显著杀螺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氯硝柳胺 增效作用 灭钉
下载PDF
斜睾吸虫感染光滑双脐螺对曼氏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影响
5
作者 唐建霞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5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宿主 光滑双脐螺 曼氏血吸虫 吸虫感染 寄生虫 腺组织 体内 阉割 拮抗作用 幼虫
下载PDF
氢化考的松对光滑双脐螺细胞防御机制的影响
6
作者 褚宏亮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4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氢化考的松 免疫抑制 光滑双脐螺 细胞防御机制 吞噬细胞 寄生虫
下载PDF
壳打孔固定光滑双脐螺——一种为组织学研究开辟的新方法
7
作者 王妍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2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壳打孔固定 光滑双脐螺 组织学 血吸虫感染
下载PDF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被动抗性转移的进一步描述
8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中间宿主 光滑双脐螺 被动抗性转移
下载PDF
光滑双脐螺敏感和抗性株感染曼氏血吸虫的遗传学标记
9
作者 胡小邦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3年第5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敏感 抗性株感染 曼氏血吸虫 遗传学标记
下载PDF
氯代水杨胺杀灭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效果研究
10
作者 涂珍 赵琴平 +4 位作者 李博 单晓伟 张聪 孙凌聪 元艺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新型灭螺剂10%氯代水杨胺制剂(chlorosalicylicamide,LDS)对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和藁杆双脐螺(Biomphalaria straminea)的作用效果,为该灭螺剂的现场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目的观察新型灭螺剂10%氯代水杨胺制剂(chlorosalicylicamide,LDS)对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和藁杆双脐螺(Biomphalaria straminea)的作用效果,为该灭螺剂的现场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10%LDS配制成有效浓度分别为0.4000、0.2000、0.1000、0.0500、0.0250、0.0125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在实验室浸泡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观察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浸杀上述2种双脐螺24、48、72 h后螺的死亡情况,统计各组死亡率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_(50))和相对毒力指数,同时设立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50%wet‐table power of niclosamide ethanolamine salt,WPN)为药物对照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去氯水)。结果LDS有效浓度在0.1000 mg/L及以上时,WPN有效浓度在0.2000 mg/L及以上时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浸泡24、48、72 h后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光滑双脐螺浸泡在LDS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4795、0.04652、0.03710 mg/L;光滑双脐螺浸泡在WPN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6348、0.05705、0.05705 mg/L。藁杆双脐螺浸泡在LDS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1235、0.01399、0.00840 mg/L;藁杆双脐螺浸泡在WPN系列浓度溶液中,24、48、72 h LC_(50)分别为0.05895、0.02571、0.02375 mg/L。以LC_(50)值较大的WPN为标准药物,其相对毒力指数为1.00,LDS对光滑双脐螺浸杀24、48、72 h后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32、1.23、1.54;LDS对藁杆双脐螺浸杀24、48、72 h后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4.77、1.84、2.83。使用LDS浸杀上述2种双脐螺24、48、72 h后,光滑双脐螺存活数均高于藁杆双脐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4、5.263、4.658,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灭螺药物WPN,10%LDS对光滑双脐螺和藁杆双脐螺杀灭效果更佳,尤其对藁杆双脐螺作用效果更为敏感,具有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藁杆 曼氏血吸虫 氯代水杨胺
原文传递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的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宜安 杨坤 +4 位作者 梁幼生 曲国立 石锋 邢云天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9-254,259,共7页
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 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采集中国大陆南方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级气象站点1955-2010年温度资料,建立光滑双脐螺环境温度相关基础数据库,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空间分布区域。结果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的半数致死低温分别为6.80、6.34℃和6.60℃,半数致死高温分别为35.99、33.59℃和32.20℃,发育起点温度为7.16℃,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为(1 970.07±455.10)日·度。结合我国南方229个国家级气象站点温度资料的GIS分析显示,中国大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局部地区以及海南全省的气温条件已能满足光滑双脐螺生存的温度要求;其中广东少部分地区和整个海南省区,甚至可完成3个世代以上发育繁殖,可成为该螺入侵后的高风险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大陆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结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已具备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温度条件,且此区域呈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因此,中国大陆存在光滑双脐螺传入后的定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光滑双脐螺 定殖 潜在地理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灭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建荣 汪伟 +3 位作者 李洪军 陶永辉 Gerald C Coles 梁幼生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对光滑双脐螺的杀灭效果。方法用SCN、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和氯硝柳胺原药分别配制成药物有效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 mg/L和0.063 mg/L的溶液,在实验室浸泡光滑双脐螺成螺,计算L...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悬浮剂(SCN)对光滑双脐螺的杀灭效果。方法用SCN、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和氯硝柳胺原药分别配制成药物有效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 mg/L和0.063 mg/L的溶液,在实验室浸泡光滑双脐螺成螺,计算LC50。采用上述3种剂型的氯硝柳胺分别配制成药物有效浓度为0.500、0.250、0.125、0.063mg/L和0.032 mg/L的溶液,浸泡螺卵,计算LC50。结果将成螺浸泡在SCN、WPN和氯硝柳胺溶液中,24 h LC50分别为0.218、0.218 mg/L和0.203 mg/L;48 h LC50分别为0.189、0.203 mg/L和0.189 mg/L;72 h LC50分别为0.165、0.218 mg/L和0.177 mg/L。将螺卵浸泡在SCN、WPN和氯硝柳胺溶液中,24 h LC50分别为0.153、0.173 mg/L和0.171 mg/L;48 hLC50分别为0.085、0.096 mg/L和0.155 mg/L;72 h LC50分别为0.077、0.097 mg/L和0.087 mg/L。结论SCN对光滑双脐螺成螺和螺卵均具有与WPN和原药相同的杀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悬浮剂 氯硝柳胺 光滑双脐螺 曼氏血吸虫 效果
原文传递
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生物学特性:生殖与生存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宜安 梁幼生 +3 位作者 曲国立 石锋 邢云天 戴建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的繁殖力差异,观察昼夜和光照对产卵的影响,以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该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的光滑双脐螺,分成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比较两组受精螺的产卵... 目的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的繁殖力差异,观察昼夜和光照对产卵的影响,以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该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的光滑双脐螺,分成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比较两组受精螺的产卵能力、所产卵的发育和孵化、幼螺生长发育等状况。将成螺分成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自然环境状态)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比较各组螺的产卵情况。将光滑双脐螺成螺分别暴露在相对湿度为0、65%、87%和100%的不同环境中,观察其生存情况。采用快速烘干法去除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内水分,观察螺体重分别减轻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的存活率。结果在25℃环境条件下,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螺15 d的产卵数分别为(8.77±16.92)枚/螺和(149.71±142.28)枚/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99 999,P <0.01);所产螺卵的孵化率分别为50.1%和78.9%(χ^2=18.18,P <0.01),生殖成熟率分别为19.3%和3.8%(χ^2=11.83,P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下产卵量分别为(999.07±444.00)、(602.93±510.68)、(944.07±392.53)、(577.07±279.76)枚/d;其中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的日间和夜间产卵量分别占10.1%和89.9%,提示该螺产卵以夜间为主;但光照可改变其昼夜节律性。光滑双脐螺成螺在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25℃环境中的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70、150 d及100 d,而缺食对照组为50 d。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脱水率为10%、20%、30%、40%、50%、52%、55%、57%、60%和70%时,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70%、30%、0、0、0、0。结论光滑双脐螺可通过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完成生殖过程;自体受精螺的繁殖力弱于异体受精螺,但其生殖成熟率高于异体受精螺。光滑双脐螺对缺水缺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提示光滑双脐螺孳生区旱季后仍存活的螺对当地螺种群的维持及曼氏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曼氏血吸虫 自体受精 异体受精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光滑双脐螺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琴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光滑双脐螺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组测序、新基因的发现、基因差异表达以及类纤维素蛋白原研究等方面,为理解螺类生物学、综合鉴定水生螺类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螺和寄生虫共进化机制及自然选择机制、鉴定灭螺药... 本文介绍了光滑双脐螺基因组计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组测序、新基因的发现、基因差异表达以及类纤维素蛋白原研究等方面,为理解螺类生物学、综合鉴定水生螺类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螺和寄生虫共进化机制及自然选择机制、鉴定灭螺药物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湖北钉螺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基因组计划 差异表达基因 类纤维素蛋白原基因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苏阳 邢云天 +3 位作者 袁轩 曲国立 姚甲凯 戴建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探讨氯硝柳胺的杀螺机制。方法用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光滑双脐螺成螺线粒体,考马斯蓝染色法检测提取线粒体蛋白含量,用线粒体复合体Ⅳ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提取过程中组织破碎液、丢弃上...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氧化磷酸化的影响,探讨氯硝柳胺的杀螺机制。方法用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提取光滑双脐螺成螺线粒体,考马斯蓝染色法检测提取线粒体蛋白含量,用线粒体复合体Ⅳ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提取过程中组织破碎液、丢弃上清和线粒体悬液中复合体Ⅳ活性以评价提取线粒体的纯度。用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检测试剂盒提取光滑双脐螺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每种复合物各分成0.2μg/ml、1.0μg/ml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和1.0μg/ml的氯硝柳胺、0.5%DMSO,分别测定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计算复合体的活力值。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蛋白浓度为33μg/ml的线粒体悬液,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和1.0μg/ml的氯硝柳胺(0.2μg/ml组和1.0μg/ml组)或0.5%DMSO (DMSO组),测定25℃条件下10、20、30 min的A;值,计算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 PTP)开放度。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含终浓度为5μg/ml的JC-1染料、蛋白浓度为0.1 mg/ml的线粒体悬液,0.2、0.4、0.6、0.8、1.0μg/ml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0.4、0.6、0.8和1.0μg/ml的氯硝柳胺,氰化羰基-3-氯苯腙(CCCP)组加入20μg/ml的CCCP作阳性对照组,DMSO组加入0.5%的DMSO作阴性对照组,在激发光485 nm、发射光590 nm、25℃条件下连续检测荧光强度30 min。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取获得的线粒体总蛋白浓度为(4.24±0.11) mg/ml,组织破碎液、丢弃上清和线粒体悬液中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Ⅳ活性分别为(14.88±1.80)、(5.60±0.96)、(24.19±3.53) U/mg,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22,P<0.01)。0.2μg/ml组、1.0μg/ml组与DMSO组的复合物Ⅰ活性分别为(523.98±120.37)、(559.74±238.48)、(796.64±218.79) U/mg;复合物Ⅱ各组活性分别为(3.70±0.36)、(3.54±1.90)、(5.47±2.18) U/mg;复合物Ⅲ各组活性分别为(6.03±0.79)、(5.01±0.80)、(5.82±0.69) U/mg;复合物Ⅳ各组活性分别为(31.20±3.99)、(32.08±3.20)、(30.82±4.21) U/mg;复合体Ⅴ各组活性分别为(22.38±3.83)、(23.08±6.50)、(25.84±6.86) U/mg。0.2μg/ml组、1.0μg/ml组线粒体复合物Ⅰ、Ⅱ、Ⅲ、Ⅳ、Ⅴ活性与DMSO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58、1.215、1.181、0.138、0.298,P>0.05)。加入氯硝柳胺10 min时,0.2μg/ml组、1.0μg/ml组和DMSO组mPTP开放度分别为(0.040±0.005)、(0.041±0.002)、(0.039±0.036);加入20 min时分别为(0.069±0.008)、(0.067±0.002)、(0.065±0.015);加入30 min时分别为(0.090±0.009)、(0.088±0.002)、(0.087±0.012)。加入氯硝柳胺10、20、30 min,0.2μg/ml组、1.0μg/ml组与DMSO组mPTP开放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25、0.094、0.060,P>0.05)。相对于DMSO组(1.000),在加入氯硝柳胺15 min时0.6、0.8和1.0μg/ml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0.874±0.008)、(0.843±0.018)、(0.773±0.027),均低于DMSO组(F=44.285,P<0.05);加入30 min时,0.2、0.4、0.6、0.8和1.0μg/ml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0.951±0.051)、(0.886±0.022)、(0.766±0.019)、(0.746±0.016)、(0.675±0.021),除0.2μg/ml组,其余各组均低于DMSO组(F=125.738,P<0.01)。结论浓度低于1.0μg/ml的氯硝柳胺对光滑双脐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活性无影响,也未造成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的开放,但可引起光滑双脐螺线粒体膜电位的剧烈下降,影响光滑双脐螺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氯硝柳胺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磷酸化
原文传递
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生物胺UPLC MS/MS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黄涛 郭云海 +1 位作者 刘和香 张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48,178,共5页
目的建立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 MS/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在纯甲醇溶液中破碎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经过2次高速离心获得含有目标检测物的上清液,通过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 目的建立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超高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 MS/M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在纯甲醇溶液中破碎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经过2次高速离心获得含有目标检测物的上清液,通过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Waters TQ-XS系列质谱检测器,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上机检测。结果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五羟色胺UPLC MS/MS检测限为0.03 ng/ml,定量限为0.1 ng/ml;多巴胺UPLC MS/MS检测限为0.05 ng/ml,定量限为0.15 ng/ml。在1~40 ng/ml添加范围内,五羟色胺的回收率为90.68%~94.72%;多巴胺的回收率为91.68%~96.12%。结论建立的UPLC MS/MS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光滑双脐螺神经系统五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定量检测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双脐螺 神经系统 五羟色胺 多巴胺 UPLC MS/MS
原文传递
淡水螺类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桂 黄四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淡水螺类属于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其消化系统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有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消化作用一般是同时进行、互相配合的。消化腺能分泌多种酶,参与对食物的消化。
关键词 淡水 系统结构与功能 消化腺 研究简介 消化系统 大蜗牛 酸性磷酸酶活性 血吸虫病防治 消化道 光滑双脐螺
下载PDF
曼氏血吸虫毛蚴寻找螺宿主的特异行为遗传
18
作者 王显红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宿主 毛蚴 光滑双脐螺 适宜 行为 遗传基础 识别 特异性 区分
下载PDF
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原肌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建平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7年第6期241-245,共5页
原肌球蛋白(TM)是存在于细胞、能调节细胞功能并具有保守性的一类酸性蛋白或多肽,通常每个分子由28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独特性质和功能。曼氏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TM均有两种同质异构体,现已获克隆和表达,对其在血吸虫病免疫... 原肌球蛋白(TM)是存在于细胞、能调节细胞功能并具有保守性的一类酸性蛋白或多肽,通常每个分子由284个氨基酸组成,具有独特性质和功能。曼氏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TM均有两种同质异构体,现已获克隆和表达,对其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保护性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血吸虫 光滑双脐螺 原肌球蛋白 中间宿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