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纳米生物膜层厚度测试的光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艳 孙锋 +1 位作者 杨玉孝 谭玉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研制出光纤感应生物传感器 ,用以测试 nm级的生物膜层的厚度 .给出了测试的实现过程、实验结果和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并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SPR)
关键词 纳米生物膜层 厚度测试 光纤生物传感器 抗原 直接感应生物传感器 医学诊断 血桨检测
下载PDF
应用光纤生物传感器测量肿瘤的自体荧光光谱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攀 徐晓轩 +3 位作者 刘燕楠 周新勇 梁骏 张存洲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1-584,共4页
光纤生物传感器是现代生物传感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当前,许多以荧光检测为手段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已经商品化了,但几乎都是依靠检测荧光指示剂的光强来获取生物信息,而直接利用生物样品的自体荧光光谱来获取生物信息的光纤传感... 光纤生物传感器是现代生物传感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当前,许多以荧光检测为手段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已经商品化了,但几乎都是依靠检测荧光指示剂的光强来获取生物信息,而直接利用生物样品的自体荧光光谱来获取生物信息的光纤传感系统却还未上市。利用自行研发的一套三维荧光光谱光纤传感系统对新鲜的人体乳腺组织切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腺癌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的峰位和峰强比值存在明显区别,这是因为癌变组织的生化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尽管其间的规律还需进一步探索,但可以展望,自体荧光光谱技术与光纤生物传感技术的结合有潜力成为人体恶性肿瘤在线原位诊断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光纤生物传感器 荧光 自体荧光光谱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蒲晓允 左世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7期1537-153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技术 光纤生物传感器 生物检测 抗电磁干扰 光信号 抗原抗体 生物材料 生物反应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国平 寿文德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光纤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近十年中取得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并已用于医学病原体、食物毒性、地下水污染、生化武器和环境样品等的快速检测,对其发展状况作详细报道。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生物敏感元件 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换能技术进展及商品化展望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深琪 闫玉华 李世普 《传感器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最近几年来光纤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换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特点 ,根据各种换能技术的特点及实现商品化应遵循的原则 ,指出了光纤生物传感器在走向商品化过程中应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 。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换能技术 商品化
下载PDF
免疫分析中的光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伟 陈坚 《化学传感器》 CAS 1995年第1期22-26,共5页
近几年基于免疫反应和荧光检测原理的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它们在实现生物体内进行遥测、原位和在线分析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优势,并被认为是非放射性免疫分析的一个重要突破。本文综述了光纤生物传感器在免疫分析中的... 近几年基于免疫反应和荧光检测原理的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它们在实现生物体内进行遥测、原位和在线分析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优势,并被认为是非放射性免疫分析的一个重要突破。本文综述了光纤生物传感器在免疫分析中的应用;介绍了基于多种荧光分析技术和消失波技术的光纤免疫传感器;概述了其发展方向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免疫分析 生物传感器 分析化学
下载PDF
基于透射式荧光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以明 张玉玉 陈文 《生命科学仪器》 2010年第2期61-64,共4页
本文设计的基于透射式荧光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样品反应池,采用光学技术和微流控技术、介电电泳及微/纳机械加工技术等,克服了现有同类仪器相对缺乏且多为断点测量的不足。该设计采用的微流控通道和温控系统保证生化样品在模拟生理条件... 本文设计的基于透射式荧光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样品反应池,采用光学技术和微流控技术、介电电泳及微/纳机械加工技术等,克服了现有同类仪器相对缺乏且多为断点测量的不足。该设计采用的微流控通道和温控系统保证生化样品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进行检测,真实地反映生物组分的特性;介电电泳将探针分子聚集到生物生物传感器的反应活性表面,保证靶标分子能探针分子的杂交,有利于微、痕量组分的富集;镜面的锥形腔体结构为聚光装置,然后将光信号耦合到光导纤维,导入光学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器加工处理。该设计能缩短响应时间,提高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微流控技术 介电电泳 微/纳机械加工技术
下载PDF
新型脱氧核糖核酸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8
作者 吴舒旭 施汉昌 +4 位作者 仝铁铮 何苗 朱安娜 龙峰 韩爽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8-1532,共5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脱氧核糖核酸(DNA)光纤生物传感器,以带尾纤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结合流动进样系统,能够快速方便地对光纤传感器表面发生的DNA杂交反应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作用修饰到传感器表面的DNA探针... 研制了一种新型脱氧核糖核酸(DNA)光纤生物传感器,以带尾纤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结合流动进样系统,能够快速方便地对光纤传感器表面发生的DNA杂交反应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通过链霉亲和素/生物素作用修饰到传感器表面的DNA探针对Dylight680荧光标记的完全互补DNA有良好的响应,而对非互补的DNA基本没有响应。系统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5×10-10mol/L;线性范围为1×10-9~3×10-8mol/L。光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光纤生物传感器 倏逝波 荧光检测
下载PDF
菲涅耳反射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研究
9
作者 俞文杰 郎婷婷 +3 位作者 赵春柳 周雨萌 王小明 杨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903,共5页
构建了一种基于菲涅耳反射原理的光纤生物传感器,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体系为模型验证了其进行生物传感的可行性。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在切平整的普通单模光纤端面修饰上生物素,将其作为吸附链霉亲和素的生物敏感膜。然后,将光纤端面浸... 构建了一种基于菲涅耳反射原理的光纤生物传感器,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体系为模型验证了其进行生物传感的可行性。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在切平整的普通单模光纤端面修饰上生物素,将其作为吸附链霉亲和素的生物敏感膜。然后,将光纤端面浸入不同浓度的链霉亲和素溶液中,测量宽带光源经过光纤端面反射后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相对功率与链霉亲和素溶液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测量得到灵敏度为15.38 d B/(mg/m L)。用牛血清白蛋白代替链霉亲和素,测量得到的反射光谱曲线与在之前浸入生物素后的反射光谱曲线基本重合,证明此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好。最后以人免疫球蛋白G与山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体系验证了此结构进行生物传感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耳反射 光纤生物传感器 生物素-亲和素 硅烷偶联剂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翟俊辉 杨瑞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1期67-69,8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生物 检测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在HER3抗体药物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史健松 于源华 +5 位作者 王美娇 吴再辉 石鑫 张昊 宫平 嵇晓强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3-512,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实时、灵敏、快速监测,获得生物分子的有无、浓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信息,本文设计了基于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生物亲和性检测方法。首先,针对光干涉生物亲和性传感检测系统的光学传输系统"Y&qu... 为了实现对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实时、灵敏、快速监测,获得生物分子的有无、浓度与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参数信息,本文设计了基于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生物亲和性检测方法。首先,针对光干涉生物亲和性传感检测系统的光学传输系统"Y"型分叉光纤与光纤探针之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自聚焦透镜与石英光纤耦合结构,该耦合结构偏心公差能够达到0.02 mm,倾斜公差能够达到0.1°;针对干涉光谱信号的高频噪声问题,采用一种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干涉光谱信号处理方法,有效避免了干涉光谱曲线滤波处理后极值点位置的偏移;同时采用局部拟合极值点计算生物分子膜层厚度的方法,将生物分子膜层厚度的分辨率提高到50 pm。利用所搭建的光干涉生物亲和性检测系统,建立了HER3-Ig G1抗体药物利用金纳米粒子进行信号放大,实现对其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的新方法,检测过程中无需清洗,不产生交叉污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检测限能达到0.082 6μg/m L,该系统具有检测时间短,测量准确、精度高、成本低廉等特点,能够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HER3 生物亲和性 光纤耦合结构 经验模态分解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用于检测胆碱的光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可 曹晓建 +2 位作者 吕华 王宏 陆祖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4,69,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快速准确检测胆碱含量的光纤生物传感器。方法:利用钌(Ⅱ)-联吡啶配合物作为氧指示剂,在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胆碱产生的氧气可以淬灭其产生的荧光,从而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胆碱的含量。结果:该...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快速准确检测胆碱含量的光纤生物传感器。方法:利用钌(Ⅱ)-联吡啶配合物作为氧指示剂,在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胆碱产生的氧气可以淬灭其产生的荧光,从而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胆碱的含量。结果:该传感器的检测下限为1×10-9mol/L,响应时间T≤10s,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结论:该传感器可以快速准确检测胆碱含量,且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信噪比高,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便于仪器的机械化、集成化和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荧光淬灭 钌(Ⅱ)联吡啶
下载PDF
用于荧光免疫光纤生物传感器中信号分析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京生 冯莹 +2 位作者 陈爽 魏立安 柳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7-1650,共4页
利用多层介质中偶极子辐射理论,得到了荧光免疫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初始荧光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光波导理论给出了荧光信号在光纤探针中的传输模型.通过定义光纤探针的耦合效率、传输效率、收集效率和有效收集效率等概念,实现了对基... 利用多层介质中偶极子辐射理论,得到了荧光免疫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初始荧光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几何光波导理论给出了荧光信号在光纤探针中的传输模型.通过定义光纤探针的耦合效率、传输效率、收集效率和有效收集效率等概念,实现了对基于倏逝波激发的荧光免疫光纤生物传感器系统中荧光信号的跟踪分析.并建立了理论模型,可用于该类传感器系统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荧光信号分析模型 偶极子辐射 几何光波导理论 效率
下载PDF
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光纤生物传感器
14
作者 章竹君 《国际学术动态》 1997年第10期54-54,共1页
1997年3月16~21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召开的第48届匹茨堡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会议(简称pittcon),集中反映了分析化学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就,同时也展示了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最新产品和最新设计。大会报告论文1 340篇,报... 1997年3月16~21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召开的第48届匹茨堡分析化学和应用光谱学会议(简称pittcon),集中反映了分析化学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就,同时也展示了分析测试仪器仪表最新产品和最新设计。大会报告论文1 340篇,报展论文652篇。光纤生物传感器诞生于80年代初期。由于它具有探头直径小,信息传输容量大,能量损耗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等重要优点,已成为传感技术的重要分支。会议的报告和讲座,反映了光纤生物传感器在分子识别系统、换能器系统、传感膜基质和传感动力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技术 传感器 光纤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系统中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
15
作者 李南雷 冯莹 +1 位作者 魏立安 邓立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0-974,共5页
在已构建的全光纤结构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对系统中关键器件——光纤连接器中的信号收集效率和噪声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荧光信号传输的特点,采用光纤端面光强均匀分布的模型,运用重叠面积积分的方法推导出计算信号耦合效率的公式,计算... 在已构建的全光纤结构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对系统中关键器件——光纤连接器中的信号收集效率和噪声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荧光信号传输的特点,采用光纤端面光强均匀分布的模型,运用重叠面积积分的方法推导出计算信号耦合效率的公式,计算了各种连接器结构下的信号耦合率,以求达到最好的接收效果.并分析了主要噪声的影响,通过建立的模型,给出了抑制噪声的方法和结构参数.最后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了现有系统的连接器,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光纤连接器 耦合效率 端面反射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检测嗜肺军团菌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宋玲玲 陈苏红 +3 位作者 张敏丽 张宏刚 肖瑞 王升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光纤生物传感器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为嗜肺军团菌提供一种快速、现场的检测手段。方法先用抗原或抗体包被光纤,再加入待测物质孵育6-10 min,最后加入荧光探针反应6-10 min,根据理化换能元件可以将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原理... 目的建立光纤生物传感器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为嗜肺军团菌提供一种快速、现场的检测手段。方法先用抗原或抗体包被光纤,再加入待测物质孵育6-10 min,最后加入荧光探针反应6-10 min,根据理化换能元件可以将荧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原理,实现对样品的定性或定量检测目的。同时探讨了光纤修饰方法,包被缓冲液以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光纤生物传感器法检测嗜肺军团菌时,最低可检测到3×104cfu/mL,检测响应时间为20 min;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结论光纤生物传感器检测嗜肺军团菌时,表现出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作为嗜肺军团菌的一种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光纤生物传感器 光纤修饰
下载PDF
SIOM FOB-3光纤生物传感器应用软件V1.0
17
《传感器世界》 2005年第1期49-49,共1页
本软件运行界面由工具栏及菜单、数值显示区、图形曲线显示区及状态组成,通过对计算机打印机口(并口)的操作来控制FOB-3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工作。本软件含有PMT控制电压设定功能、采集处理与保存功能按钮,并有相关调试功能和开关激光... 本软件运行界面由工具栏及菜单、数值显示区、图形曲线显示区及状态组成,通过对计算机打印机口(并口)的操作来控制FOB-3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工作。本软件含有PMT控制电压设定功能、采集处理与保存功能按钮,并有相关调试功能和开关激光器设置判定阈值及保存原始数据等按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M FOB-3 光纤生物传感器 应用软件V1.0 FOB3.exe控制采集程度
下载PDF
FOB系列光纤生物传感器
18
《传感器世界》 2006年第4期50-50,共1页
FOB系列光纤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核酸及蛋白质的检测。目前已研制成功三种型号的光纤生物传感器,FOB-1单探头,内置式多功能控制与采集卡,台式计算机控制并采集数据;FOB-3单... FOB系列光纤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适用于核酸及蛋白质的检测。目前已研制成功三种型号的光纤生物传感器,FOB-1单探头,内置式多功能控制与采集卡,台式计算机控制并采集数据;FOB-3单探头,外置式多功能控制与采集卡,USB接口,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控制并采集数据:FOB-2五探头,一次可检测一个样品中的5种生物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B系列 多功能控制 台式计算机 检测速度 笔记本计算机 采集数据 计算机控制 USB接口 研制成功
下载PDF
光纤生物传感器研究有突破cTnI检测达最高灵敏度
19
《传感器世界》 2018年第2期44-44,共1页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Volume 106)近期刊发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吴一辉研究小组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无标超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对急性心肌梗塞检测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出达到目前世界最高灵...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Volume 106)近期刊发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吴一辉研究小组提出的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无标超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对急性心肌梗塞检测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检出达到目前世界最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超高灵敏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检测 急性心肌梗塞 光纤耦合器 肌钙蛋白 标志物
下载PDF
一种基于激光加工微型通道的光纤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白忠臣 姜崇杰 +2 位作者 秦水介 李静 张欣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08,共4页
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利用的Nd:YAG激光(波长1064nm)在PMMA基片上加工制作合成的微米级的微型通道作为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样品检测微流路;利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在多模光纤上制作具有圆锥表面结构的分子识别探针和荧光接收探... 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利用的Nd:YAG激光(波长1064nm)在PMMA基片上加工制作合成的微米级的微型通道作为光纤生物传感器的样品检测微流路;利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在多模光纤上制作具有圆锥表面结构的分子识别探针和荧光接收探针。将分子识别探针、荧光接收探针和样品检测微流路组装成光纤生物传感器。在理论上,分析了荧光接收探针的圆锥形接收面的锥度角与接收到的荧光光线最小入射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实验上,分析了分子识别探针附近的荧光强度与荧光接收探针接收到的荧光强度不同的原因。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理论上和实验上是可行的;荧光接收探针的锥度角和分子识别探针与荧光接收探针的中心能否对准是影响接收到荧光多少的主要因素;同时,在检测溶液的浓度降低时,单个荧光分子的发光变得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生物传感器 激光加工 微通道 锥度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