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一体化增产关键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徐珂 杨海军 +7 位作者 张辉 王志民 王海应 尹国庆 刘新宇 袁芳 李超 赵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克深10气藏是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钻井情况复杂,自然产能低,增产难度大。为了提高天然气勘探开发效益,在克深10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现今地应力场、裂缝活动性等地质力学分析,明确了克深10气藏现今地应力...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克深10气藏是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钻井情况复杂,自然产能低,增产难度大。为了提高天然气勘探开发效益,在克深10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现今地应力场、裂缝活动性等地质力学分析,明确了克深10气藏现今地应力场和裂缝活动性分布规律,发现不同方位的裂缝渗透性有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不同井型、不同方向的井眼轨迹压裂改造效果,提出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方法,指导优化井眼轨迹设计。结果表明:(1)超深层气藏不同于中—浅层气藏,现今地应力及其影响下的裂缝活动性与超深层气井产能有明显关联,现今地应力低且裂缝活动性好有利于气井高产;(2)超深储层不同部位的现今地应力及裂缝特征、井壁稳定性、压裂缝网延伸情况差异大,大斜度井相比直井在钻井安全、低应力区和高角度裂缝钻遇率、压裂改造效果方面更具优势,有利的井眼轨迹能有效克服超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强非均质性以获得高产;(3)基于现今地应力场建模的裂缝活动性分析、井壁稳定性预测和压裂缝网模拟是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中的关键技术,有利于最佳井眼轨迹优选及改造方式和改造层段的优选;(4)地质工程一体化搭建了地质研究和工程施工的桥梁,对超深层气井增产、提高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效益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地应力 裂缝活动性 井眼轨迹 增产 地质工程一体化 克深10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