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7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莱斯芽孢杆菌角蛋白酶的克隆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
1
作者 殷方荣 翟李欣 +3 位作者 田乔鹏 管政兵 蔡宇杰 廖祥儒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6,共10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羽毛粉降解酶,作者从贝莱斯芽孢杆菌基因组中筛选到一个角蛋白酶基因(baker1),对其克隆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最后对重组角蛋白酶(BaKer1)进行分离纯化、表征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aKer1的最适反应pH为9.5,... 为了获得更好的羽毛粉降解酶,作者从贝莱斯芽孢杆菌基因组中筛选到一个角蛋白酶基因(baker1),对其克隆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最后对重组角蛋白酶(BaKer1)进行分离纯化、表征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BaKer1的最适反应pH为9.5,最适反应温度为55℃,在中温和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 mmol/L Ca^(2+)对BaKer1有显著促进作用,5 mmol/L Mn^(2+)对BaKer1有轻微抑制作用,其他金属离子对BaKer1影响不大。PMSF对BaKer1的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BaKer1是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分别以羽毛粉、偶氮酪蛋白、酪蛋白为底物测定了BaKer1的动力学参数,Km值分别为5.06、1.09、1.39 mmol/L,k_(cat)/K_(m)值分别为1058.24、2536.54、3733.79 s·mmol/L。BaKer1处理羽毛粉,能达到酸水解效果的33.51%,说明它在羽毛粉降解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酶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羽毛粉 贝莱斯芽孢杆菌
下载PDF
疥螨eIF4E和UP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鉴定
2
作者 张倩 徐路阳 +3 位作者 郭茂川 李晓萍 李敏 何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3-439,共7页
目的克隆、表达疥螨(Sarcoptes scabiei,S.scabiei)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和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UPP),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首先提取兔疥螨总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克隆、表达疥螨(Sarcoptes scabiei,S.scabiei)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和尿苷磷酸化酶(Uridine phosphorylase,UPP),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首先提取兔疥螨总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得到cDNA,根据NCBI数据库eIF4E和UPP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疥螨eIF4E、UPP完整基因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32a(+)重组质粒,SDS-PAGE验证重组蛋白表达情况,最后免疫印迹法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疥螨eIF4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约为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疥螨UPP基因的ORF长度约为939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eIF4E、UPP氨基酸序列与粉尘螨、屋尘螨、热带无爪螨亲缘关系较近,进化树分析eIF4E、UPP氨基酸序列与节肢类动物在同一分支。同时,成功诱导表达了疥螨重组eIF4E和UPP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重组eIF4E和UPP蛋白可与自然感染疥螨的兔血清结合,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结论疥螨重组eIF4E和UPP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螨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尿苷磷酸化酶 克隆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群体感应淬灭酶AiiO的克隆表达及其发酵工艺优化
3
作者 田唱 郭婉萍 +2 位作者 陈阳 赵晶 陈明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群体感应淬灭酶AiiO具有降解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的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的致病性。为提高AiiO表达量,构建了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aiiO,对其发酵生产AiiO过程中诱导温度、氮源质量浓度、诱导时... 群体感应淬灭酶AiiO具有降解信号分子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的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的致病性。为提高AiiO表达量,构建了重组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pET-28a(+)-aiiO,对其发酵生产AiiO过程中诱导温度、氮源质量浓度、诱导时机和乳糖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诱导温度25℃、蛋白胨20g/L和酵母粉10g/L、发酵初始时添加乳糖、乳糖添加量为5g/L的优化条件下,胞内可溶性AiiO的表达量达到374.2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淬灭酶 克隆表达 发酵工艺 优化
下载PDF
重组果聚糖蔗糖酶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及产物表征
4
作者 吴元元 李志伟 +3 位作者 魏小龙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果聚糖通常以蔗糖为底物酶法催化合成,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抗病毒等生理功能,又可作为增甜剂和稳定剂被添加到食品中,制备意义重大。本研究将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RS)克隆到pET-28a(+)上,在E.coli BL21(DE3)... 果聚糖通常以蔗糖为底物酶法催化合成,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抗病毒等生理功能,又可作为增甜剂和稳定剂被添加到食品中,制备意义重大。本研究将Bacillus subtilis来源的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RS)克隆到pET-28a(+)上,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得到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28a(+)-LRS,后对纯化酶进行酶学性质探究及催化产物表征。结果表明,果聚糖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为50℃,该温度下保温90min,剩余酶活仍为初始酶活的88%。最适pH为5.5。此外,Mn^(2+)和Ca^(2+)对酶活力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以蔗糖为底物时,Km和Vmax分别为22.06mmol/L和6.4μmol/(L·s)。对催化产物通过HPLC、核磁、红外光谱表征确定其为β-(2,6)糖苷键连接的果聚糖。本研究构建的重组果聚糖蔗糖酶具有热稳定性好,催化效率高等特点,对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聚糖蔗糖酶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酶催化 结构表征 果聚糖
下载PDF
氨基酸转氨/脱羧双功能酶克隆表达、功能鉴定及其机理研究
5
作者 丁小洁 刘嘉荔 +2 位作者 杨静文 胡雪芹 张洪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14,I0001,共9页
大肠杆菌来源的L-天冬氨酸转氨酶(L-AspAT)是一种具有严格立体选择性、高效一步合成特性的生物催化剂,研究该酶对于手性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该研究将野生大肠杆菌来源的L-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克隆表达至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DE3... 大肠杆菌来源的L-天冬氨酸转氨酶(L-AspAT)是一种具有严格立体选择性、高效一步合成特性的生物催化剂,研究该酶对于手性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该研究将野生大肠杆菌来源的L-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克隆表达至大肠杆菌工程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分离纯化出该酶,并对该酶催化的反应进行功能鉴定。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具有催化氨基酸转氨和二羧酸底物非氧化脱羧2种催化能力的双功能酶,该研究对其催化的2种反应酶学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酶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检测反应液中底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反应体系中先进行转氨反应,待反应液中脱羧底物浓度足够多时才开始进行脱羧反应,脱羧反应同时又促进转氨反应,2种反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同时将L-AspAT分别与转氨和脱羧的底物小分子对接,结果显示,L-天冬氨酸转氨酶对于谷氨酸和酮戊二酸而言,对接获得的结合位点是不同的,该双功能酶存在2个催化活性中心用来催化不同的反应。实验发现转氨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脱羧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2种反应的最适pH均为8,5 mmol/L的Cu^(2+)和Mg^(2+)能够促进转氨反应,5 mmol/L的Ni^(2+)能够促进脱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天冬氨酸转氨酶 克隆表达 双功能酶 酶学性质 机理研究
下载PDF
芽孢杆菌BC4铬抗性相关基因chrA的克隆表达
6
作者 苍岩 陈旭 +1 位作者 冉钟吕 蔡亚君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以芽孢杆菌BC4菌株为对象,通过对其铬抗性相关基因chr A的克隆表达来测定其编码蛋白ChrA还原Cr(Ⅵ)的能力以及该蛋白在芽孢杆菌Cr(Ⅵ)去除中的作用,可帮助进一步阐明芽孢杆菌与Cr(Ⅵ)的作用机理,并为芽孢杆菌应用于铬污染治理奠定理论... 以芽孢杆菌BC4菌株为对象,通过对其铬抗性相关基因chr A的克隆表达来测定其编码蛋白ChrA还原Cr(Ⅵ)的能力以及该蛋白在芽孢杆菌Cr(Ⅵ)去除中的作用,可帮助进一步阐明芽孢杆菌与Cr(Ⅵ)的作用机理,并为芽孢杆菌应用于铬污染治理奠定理论基础。PCR扩增出芽孢杆菌BC4菌株铬抗性相关基因chr A,PCR产物经克隆与测序,得到chr A完整的DNA序列。该序列大小为1182bp,共编码393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3kDa。根据利用NCBI所进行的BLAST序列比对结果,判断该基因为铬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将chr A基因PCR产物双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b并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中,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r A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约43kDa的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重组菌株对Cr(Ⅵ)的耐受能力高于对照菌株,说明ChrA蛋白在芽孢杆菌BC4的Cr(Ⅵ)抗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且重组菌株对Cr(Ⅵ)具备较强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chrA基因 基因克隆表达 重组菌株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功能、应用及克隆表达 被引量:25
7
作者 雷安平 陈欢 +1 位作者 黎双飞 胡章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91,共7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E.C.2.5.1.18)是由多个基因编码、具有多种功能的超家族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组织中。在生物体遇到高盐、干旱、除草剂、有机污染物等逆境时,GSTs常发挥其Ⅱ相...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E.C.2.5.1.18)是由多个基因编码、具有多种功能的超家族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组织中。在生物体遇到高盐、干旱、除草剂、有机污染物等逆境时,GSTs常发挥其Ⅱ相代谢酶和抗氧化酶的双重功能,以保护生物体免受逆境的损害。文章综述了GSTs的分类、结构、功能、应用及克隆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抗氧化 生物标记 克隆表达
下载PDF
猪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克隆表达和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武英 黄江 +4 位作者 胡旭初 余新柄 徐劲 廖兴江 戴佳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研究。方法利用NCBI和ExPASy中有关基因、蛋白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分析工具,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从猪带绦虫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乳酸脱氢酶A(TsLDH-A)的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将TsLDH-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 332bp,编码331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LDH-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可达54%,具有乳酸脱氢酶保守结构域。其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3 5461.1Da,有3个跨膜区和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较稳定。预测有4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L-乳酸脱氢酶活化位点之一的His192包含于表位190-199aa中。酶催化位点的3个关键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质粒pET-28a(+)-TsLDH-A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能被TsLDH-A重组蛋白免疫的SD大鼠血清、感染了猪带绦虫的病人血清及猪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TsLDH-A的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该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学活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带绦虫 乳酸脱氢酶A 序列分析 克隆表达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嗜酸乳酸杆菌ATCC4356菌株异源二聚体β-半乳糖苷酶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潘渠 李晋川 +3 位作者 丛延广 刘丽娜 朱军民 胡福泉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9-1343,共5页
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异源二聚体β-半乳糖苷酶属于糖苷水解酶2家族,由两个部分重叠、协同翻译的基因编码(lacL和lacM)。【目的】克隆表达该酶并测定其酶学特性。【方法】参照已全基因组测序的嗜酸乳酸杆菌NCFM菌... 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异源二聚体β-半乳糖苷酶属于糖苷水解酶2家族,由两个部分重叠、协同翻译的基因编码(lacL和lacM)。【目的】克隆表达该酶并测定其酶学特性。【方法】参照已全基因组测序的嗜酸乳酸杆菌NCFM菌株,以嗜酸乳酸杆菌ATCC4356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将lacL的RBS到lacM的终止子之间的序列(2834bp)克隆到pQE31质粒上,并电转化JM109菌株。以下列步骤纯化表达产物:硫酸铵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以凝胶排阻层析测定纯化酶的天然分子量,以邻硝基苯基半乳糖为底物测定其酶学特性。【结果】实现了该酶在JM109菌株中的可溶性表达。其氨基酸序列有一处不同于嗜酸乳酸杆菌NCFM菌株,即其大亚基(LacL)的第512位氨基酸不是组氨酸而是精氨酸。纯化酶比活力为226U/mg蛋白,天然分子量为96.3±4.6kDa,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49℃,Km和Vmax值分别是:2.18±0.12mmol/L,273±5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酸杆菌 Β-半乳糖苷酶 克隆表达 纯化 KM值
下载PDF
水貂阿留申病毒部分VP2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重组蛋白的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庆峰 梁艳婷 +3 位作者 肖成蕊 宋战昀 钱爱东 王伟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3,共4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ADV国内分离株部分V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证实其已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原...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DV)VP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ADV国内分离株部分VP2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证实其已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P2。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为21 kD,与理论推测的分子质量一致;在终浓度为1 mmol/L的IPTG诱导下,5 h时表达量达到高峰;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能被兔抗水貂抗体所识别,具有相应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毒 VP2基因 克隆表达 重组蛋白
下载PDF
壳聚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琦 崔阳 +4 位作者 刘进宝 孙慧慧 郭娜 孙建安 毛相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5,共9页
作者从NCBI数据库中挖掘到来源于Butyrivibrio sp.MC2013的壳聚糖酶基因,命名为BUT,该壳聚糖酶基因大小为903 bp,编码301个氨基酸。通过NCBI数据库和进化树比对发现,该壳聚糖酶(BUT)属糖苷水解酶46家族(后简称GH-46),与其它壳聚糖酶相... 作者从NCBI数据库中挖掘到来源于Butyrivibrio sp.MC2013的壳聚糖酶基因,命名为BUT,该壳聚糖酶基因大小为903 bp,编码301个氨基酸。通过NCBI数据库和进化树比对发现,该壳聚糖酶(BUT)属糖苷水解酶46家族(后简称GH-46),与其它壳聚糖酶相似度为59%,是一种新型的壳聚糖酶。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全基因序列合成,与表达载体pET21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 ET-21a-BUT,转入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表达宿主,进行诱导表达。所得重组壳聚糖酶通过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确定其蛋白分子量为35 kDa,DNS法测定其酶活为146.0 U/mg。对BUT酶的酶学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BUT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8.0,在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强。Mn^(2+)对其酶活力具有促进作用,SDS、Fe^(3+)、Cu^(2+)、Zn^(2+)等的抑制作用极强。通过TLC对其水解产物分析发现,BUT水解壳聚糖的产物是壳二糖、壳三糖和壳四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壳聚糖 壳寡糖 克隆表达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主要变应原原肌球蛋白的一个片段区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易海涛 夏立新 +5 位作者 刘芳 闫浩 黄钟 汤慕瑾 陈大玮 刘志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0-285,共6页
克隆克氏原螯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一个片段区基因,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原性.提取克氏原螯虾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得到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连入pMD19-T载体,提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达... 克隆克氏原螯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一个片段区基因,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原性.提取克氏原螯虾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得到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连入pMD19-T载体,提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FPLC)纯化目的蛋白;利用Western-blotting和ELISA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克隆获得目的基因,其片段长为291 bp,编码97个氨基酸.重组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blotting和ELISA结果表明该蛋白与克氏原螯虾过敏病人混合血清中IgE结合,具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原肌球蛋白 变应原 克隆表达 纯化 免疫印迹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红叶芥低温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梓健 汤青林 +1 位作者 宋明 任雪松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0-94,共5页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 用8℃低温处理红叶芥四叶期植株,在低温处理的52 h内分别取样6次,取样后分别提取叶片总RNA,再利用RT-PCR克隆得到红叶芥PAL基因开放阅读框内1 908 bp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红叶芥PAL基因与芜青PAL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9%.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8℃低温胁迫下,红叶芥PAL基因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处理18 h后达到最低点,随后迅速升高,这与PAL活性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红叶芥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PAL基因克隆表达 花青素
原文传递
鳗源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粘附素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粘附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培德 杨金先 +2 位作者 吴学敏 龚晖 林天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6,123,共6页
目的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ZN1的主要粘附素基因(major adhesin gene,Mah)进行克隆表达及产物粘附功能分析。方法在GenBank上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序列比对。将Mah重组到pET-32a表达质粒并转化E.coliDE3(... 目的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ZN1的主要粘附素基因(major adhesin gene,Mah)进行克隆表达及产物粘附功能分析。方法在GenBank上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序列比对。将Mah重组到pET-32a表达质粒并转化E.coliDE3(BL21),采用ELISA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DNA序列分析表明PCR产物包含一个1 074bp的完整阅读框架,编码357个氨基酸,N-端22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疏水信号肽。与已知的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粘附素基因同源率为70%。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被鼠抗ZN1主要外膜蛋白血清特异性识别。同时,表达产物及其免疫血清能够竞争性抑制和阻断ZN1菌对EPC细胞的粘附作用。结论 Mah是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粘附因子;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Mah-TrxA具有天然粘附素的粘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主要粘附素 粘附 克隆表达
下载PDF
重组猪表皮生长因子在酿酒酵母中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蜀金 周琳 +4 位作者 陈惠娜 张正帆 黄艳玲 郭春华 王永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71-1980,共10页
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pEGF)能够刺激小肠DNA合成及细胞增殖,促进肠道发育,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等。由此,研发分泌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的益生菌,用于畜牧生产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克隆内... 猪表皮生长因子(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pEGF)能够刺激小肠DNA合成及细胞增殖,促进肠道发育,从而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等。由此,研发分泌表达猪表皮生长因子的益生菌,用于畜牧生产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克隆内江猪乳腺组织EGF及酿酒酵母中分泌信号肽Mfα,在综合考虑酿酒酵母密码子使用频率和表达效率的基础上,人工合成优化后的内江猪EGF基因(Synthetic porcin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spEGF),构建pYES2-Mfα-spEGF表达载体并在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该重组酿酒酵母INVSc1(pYES2-Mfα-spEGF)表达蛋白spEGF进行Tricine-SDS-PAGE电泳、蛋白质免疫印迹、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及断奶SD大鼠体内生物学活性检测。根据RT-PCR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地构建了pYES2-Mfα-spEGF表达载体并在酿酒酵母中实现表达;在Tricine-SDS-PAGE电泳及蛋白质免疫印迹中可以分别观察到目的条带及印迹条带;体外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INVSc1(pYES2-Mfα-spEGF)表达蛋白spEGF对肠上皮细胞具有明显增殖作用(P<0.05);断奶SD大鼠体内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酿酒酵母组INVSc1(pYES2-Mfα-spEGF)能促进小肠发育(如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小肠黏膜总蛋白、总DNA及RNA含量等)(P<0.05),显著提高其生产性能(如体重、日增重、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及免疫功能(如IgA、IgG及IgM)等(P<0.05)。本研究成功构建的INVSc1(pYES2-Mfα-spEGF)菌液上清中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约为30mg·L-1,且具有高生物学活性,可以直接用于畜牧生产及临床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酿酒酵母 克隆表达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花生过敏原Ara h 8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易海涛 刘志刚 +4 位作者 刘芳 闫浩 汤慕瑾 肖小军 夏立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克隆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8基因,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提取花生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花生Ara h 8基因;将反转录的基因连入pMD19-T Simple Vector,提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 目的:克隆花生主要过敏原Ara h 8基因,表达并纯化该蛋白,检测其免疫活性。方法:提取花生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克隆花生Ara h 8基因;将反转录的基因连入pMD19-T Simple Vector,提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将测序正确的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入BL21(DE3)宿主表达菌中;IPTG诱导表达;通过Ni2+亲和层析(FPLC)纯化目的蛋白Ara h 8;Western blot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花生Ara h 8基因片段全长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蛋白序列100%相同。重组蛋白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蛋白与花生过敏病人混合血清中IgE结合,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纯化了花生过敏原Ara h 8,该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过敏原 ARA H 8 克隆表达 纯化 免疫印迹
下载PDF
玉米黑粉菌cyp51基因结构分析与克隆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睿 邓灵福 +6 位作者 黎晨 张青叶 张劼 高强 熊丽 万坚 刘德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47-1753,共7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cyp51基因结构,并根据GenBank登记的玉米黑粉菌cyp51 DNA序列,设计cyp51引物和两对分别截短不同跨膜区的突变体引物,构建了多种重组表达质粒及突变体重组表达质粒。选用不同宿主菌包括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cyp51基因结构,并根据GenBank登记的玉米黑粉菌cyp51 DNA序列,设计cyp51引物和两对分别截短不同跨膜区的突变体引物,构建了多种重组表达质粒及突变体重组表达质粒。选用不同宿主菌包括Escherichia coli BL21(DE3)、BL21(DE3)pLysS和Rosetta(DE3)诱导表达并优化条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突变体pET32--35能够在E.coli BL21(DE3)中高效表达(30oC,0.5 mmol/L IPTG诱导)。通过与戊唑醇等4种商品化杀菌剂农药和14种XF系列农药先导化合物的紫外结合光谱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其中一种XF系列化合物的结合常数接近商品化杀菌剂,有可能开发为新的杀菌剂,为设计开发新型高效抗真菌新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黑粉菌 cyp51 克隆表达 结合常数
下载PDF
人载脂蛋白A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百坤 郭利利 +1 位作者 方蓉 徐东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77,共5页
To identify, clone ,sequence and highly express the mature peptide gene of ApoA Ⅰ, total RNA was prepared from human fetal liver tissu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human ApoA Ⅰ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 To identify, clone ,sequence and highly express the mature peptide gene of ApoA Ⅰ, total RNA was prepared from human fetal liver tissue. cDNA fragment encoding human ApoA Ⅰ was amplified by RT-PCR using specific primers, and then was inserted in pGEM-T vector. DNA sequencing indicates that the fragment is 729 base pairs in length and has 100% nucleotide homology with that of reported ApoA Ⅰ cDNA gene previously. The ApoA Ⅰ gene was cloned into pGEX 5X-1.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E.coli DH5α, purified by glutathione-Sepharose 4B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confirmed by SDS-PAGE. It was shown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expressed in E.coli, and the target protein amounted to 36% of total bacteria proteins.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poA Ⅰ was capable of promoting transfer of CE from HDL to LDL.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protein could react specifically with anti-ApoA Ⅰ anti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Ⅰ 克隆表达 EXPRESS Western total human 基因 was with the CLONE and cDNA The in RNA VEC HDL
下载PDF
霍乱弧菌毒力基因zot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长辉 杨梦 +2 位作者 刘晓青 王鹏 徐晓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6-1001,共6页
目的对霍乱弧菌zot毒力基因进行表达并研究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方法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MO45中克隆zot的全基因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zot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通过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 目的对霍乱弧菌zot毒力基因进行表达并研究重组蛋白的生物活性。方法从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MO45中克隆zot的全基因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zot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通过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研究zot表达蛋白对人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纯化蛋白的浓度为0.324mg/mL,经Western blot验证表达蛋白为目的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表达蛋白作用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显示重组zot蛋白能引起人小肠上皮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霍乱弧菌毒力基因zot,重组蛋白能引起人小肠上皮细胞的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克隆表达 zot基因 人小肠上皮细胞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光军 田银芳 +6 位作者 文其乙 张小荣 潘志明 高玉 高崧 焦新安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诱导表达后 ,做SDS -PAGE电泳 ,出现特异的表达产物条带。表达产物做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小鼠实验。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发现特异的目的基因条带。SDS -PAGE电泳后 ,发现重组菌株有特异的表达条带。实验证明表达产物具有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后致死小鼠特性。结论 重组菌株BL2 1(pGEX6p - 1-cpα)表达了具有活性的α毒素蛋白。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方法 设计针对α毒素基因的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扩增出α毒素的全基因。经测序确认正确后 ,回收的α毒素目的条带与 pGEX6 p - 1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 ,转化大肠杆菌BL2 1。诱导表达后 ,做SDS -PAGE电泳 ,出现特异的表达产物条带。表达产物做溶血活性、卵磷脂水解活性和腹腔接种小鼠实验。结果 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Α毒素基因 克隆表达 生物学活性 鉴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