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免疫分析仪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1
作者 黄芝香 钱文文 +1 位作者 郑建 徐向彩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第3期114-121,共8页
免疫分析技术作为疾病分析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诊断已逐渐成为体外诊断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免疫分析仪作为免疫诊断的定量分析仪器,其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影响着免疫诊断行业... 免疫分析技术作为疾病分析的重要手段,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诊断已逐渐成为体外诊断行业最大的细分领域。免疫分析仪作为免疫诊断的定量分析仪器,其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影响着免疫诊断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程度。本文概述了免疫分析仪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细分领域的注册情况以及竞争格局,总结了免疫分析仪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分析 免疫诊断 体外诊断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衍生化3-氨基-2-恶唑烷酮的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2
作者 张世伟 吴会玲 +6 位作者 周迎春 王炳志 杨星星 杜业刚 汤璐 冯荣虎 郭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276,共6页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AOZ单克隆抗体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或抗生物素抗体作为第二结合物可实现AOZ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得到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两个表位的极限距离,分别为12Å和13Å,理想距离分别为16Å和17Å。在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8 pg/mL和0.8 pg/mL(以AOZ质量浓度计),相对于竞争ELISA,其灵敏度最高提高了25倍。平均回收率为73%~8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表位间隔距离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奇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0159-0161,共3页
目的:为提高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检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各40例纳入观察组,选... 目的:为提高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检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各4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水平。结果: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清TT3、TT4、FT3、FT4和TSH的检测诊断价值高。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准确性较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生化检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抗球虫药的人工抗原合成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佳蓓 田恒旗 +5 位作者 胡骁飞 孙亚宁 邢云瑞 王琳 王成宾 王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7-355,共9页
抗球虫药在畜禽业应用广泛,但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抗球虫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因此,实现动物性食品中抗球虫药残留的高效快速检测,有利于兽药残留的有效监管。在众... 抗球虫药在畜禽业应用广泛,但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抗球虫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因此,实现动物性食品中抗球虫药残留的高效快速检测,有利于兽药残留的有效监管。在众多残留检测方法中,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该文综述了抗球虫药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并对其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开发更高效的抗球虫药残留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球虫药 人工抗原 免疫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雪晴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安彪 白玉冰 代明慧 陈佳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82,共9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和低成本的优势,故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体制备、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李中伟 乔美英 王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3期39-43,共5页
传统PID控制作为最常用的控制算法,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温度控制单元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存在PID控制参数整定困难,调节时间长和超调量较大等问题,如何在保证温度控制精度的情况下,缩短温度调节时间,减小超调量,进一步提升仪... 传统PID控制作为最常用的控制算法,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温度控制单元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存在PID控制参数整定困难,调节时间长和超调量较大等问题,如何在保证温度控制精度的情况下,缩短温度调节时间,减小超调量,进一步提升仪器的检验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用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温度控制策略,可以避免依靠人工经验进行PID参数整定,并缩短温度调节时间,大幅度减小超调量,通过仿真实验分析温度控制的参数指标。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策略,在调节时间上分别提升14.9%和6.3%,在超调量上分别提升99.8%和99.2%,对于提升仪器的性能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免疫分析 温度控制 PID DDPG 强化学习
下载PDF
基于表面修饰的高灵敏度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牛奶中的卡那霉素
7
作者 顾鑫凯 朱宝成 +3 位作者 王亚妮 黄睿 曾昆 张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目的为了提高卡那霉素的检测灵敏度,将卡那霉素分子直接共价固化在酶标板上,由此开发一种直接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卡那霉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戊二醛以及聚乙二胺(polyamidoamine,PAMAM)-戊二醛两种方式,对酶标板进行表面修饰,同时通过酶联... 目的为了提高卡那霉素的检测灵敏度,将卡那霉素分子直接共价固化在酶标板上,由此开发一种直接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卡那霉素。方法本研究采用戊二醛以及聚乙二胺(polyamidoamine,PAMAM)-戊二醛两种方式,对酶标板进行表面修饰,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比较两种方式的差异,并对牛奶样本中卡那霉素进行检测。结果基于戊二醛表面修饰的ELISA检出限为0.219 ng/mL,线性范围为2.251~87.791 ng/mL;基于PAMAM-戊二醛表面修饰的ELISA检出限为0.119 ng/mL,线性范围为1.348~20.414 ng/mL。此两种方法比常规ELISA方法灵敏度分别提高5倍和10倍。将基于PAMAM-戊二醛表面修饰的ELISA应用于牛奶样本的检测,发现卡那霉素的检出率为12.5%,最高检出质量浓度为1.12 ng/mL。结论本研究采用的戊二醛以及PAMAM-戊二醛两种方式修饰酶标板后大大提高了免疫检测的灵敏度,为食品中小分子污染物的快速筛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分析方法 牛奶 卡那霉素 戊二醛 聚乙二胺 表面修饰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一致性研究
8
作者 马少杰 毕颖薇 +3 位作者 胡文娟 时琰丽 韩颖 王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民航总医院儿科健康体检的155名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留取血清,化学...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质谱法)检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一致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民航总医院儿科健康体检的155名1~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留取血清,化学发光法直接测定25(OH)D含量,液相质谱法分别测定25(OH)D2含量和25(OH)D3含量,再求和得到25(OH)D含量。应用Passing-Bablock回归、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用加权Kappa评价两种方法诊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一致性。结果液相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含量平均为(29.34±6.93)ng/mL,高于化学发光法[(27.74±8.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13,两个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值平均为1.6 ng/mL,95%CI:-6.2~9.4。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质谱法呈线性相关,R 2=0.760,P<0.010,回归方程为Y=1.285X-9.813。化学发光法与液相质谱法的Passing-Bablock回归方程斜率为1.285(95%CI:1.177~1.406),截距为-9.813(95%CI:-13.256~6.623)。化学发光法判断维生素D营养水平与液相质谱法总体符合率为92.90%(144/155),加权Kappa=0.412,两者检测方法不一致可接受。结论化学发光法和液相质谱法评估健康儿童25(OH)D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接受。在评价和监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方法学间各自存在的差异,兼顾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时小淋 吴美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对S/CO≥1的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的CMIA与TPPA阳性标本的符合率。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A对梅毒的预测价值。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60例)、40~65岁组(55例)和> 65岁组(26例),计算各组CMIA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 CMIA的阳性检出率为1.28%,TPPA的阳性检出率为1.07%。当S/CO值为1~2时,假阳性率为93.75%,当S/CO> 10时,假阳性率为1.00%。CMIA的AUC为0.973,95%可信区间(95%CI)为0.948~0.998,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截断值为4.62,诊断梅毒的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1.3%。年龄<40岁组、40~65岁组和> 65岁组的CMIA假阳性率分别为18.33%(11/60)、7.27%(4/55)和44.44%(8/26)。结论 CMIA具有高敏感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特点,可以用于梅毒大规模筛查试验,但CMIA对孕妇和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同时结合TPPA进行复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假阳性 孕妇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陈亚龙 任从棉 +1 位作者 周学武 张晓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价值。方法:自康复疗养中心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抽取12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体检结果分为三组,其中包含85例健康人员(正常组)、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组)、15例甲状... 目的:分析针对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检测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价值。方法:自康复疗养中心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抽取120例健康体检者,根据体检结果分为三组,其中包含85例健康人员(正常组)、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组)、1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组),各组均展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涉及指标为甲功七项(T3、T4、FT3、FT4、TSH、TpoAB、TGAB),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甲减组的T3、T4、FT3、FT4下降,TSH、TpoAB、TGAB增高,甲亢组的TSH下降,T3、T4、FT3、FT4、TpoAB、TGA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展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能够获得准确的甲功七项指标,从而为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检验价值高,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 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断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甲功七项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11
作者 胡加运 王瑞朋 李晓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LIA法、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LIA法、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水平,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LIA法与ELISA法在乙肝中的诊断效能及对低水平HBsAg的检出率。结果:154例疑似乙肝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法诊断阳性92例,阴性62例;HBsAg水平0.06~0.10 U/mL 5例,0.11~0.50 U/mL 5例,0.51~2.50 U/mL 8例,2.51~3.00 U/mL 2例。CLIA法诊断阳性89例,阴性65例;ELISA法诊断阳性78例,阴性76例。CLIA法诊断乙肝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ELISA法,漏诊率低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对HBsAg水平0.06~0.10 U/mL的检出率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法在乙肝中的诊断效能高于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学标志物 效能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价值分析
12
作者 田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LIA及综合检查,以综合检查诊断结果为...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IA)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金沙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LIA及综合检查,以综合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ELISA、CLIA诊断HBV感染的效能。结果:综合诊断结果显示,HBV感染阳性50例,阴性10例。CLIA检测HBV核心抗体、HBV表面抗体、HBV e抗原、HBV e抗体、HBV表面抗原的阳性符合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IA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应用于HBV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稳定检出血清标志物,可为HBV感染的诊断及后续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故障分析六例
13
作者 陈林霞 肖运春 +1 位作者 类蒙蒙 江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检测激素、药物、甲状腺功能、叶酸、新陈代谢等的重要仪器。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微粒子酶促发光原理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其最大的优点是分立4个进样系统及一体化整系统监测方式。...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检测激素、药物、甲状腺功能、叶酸、新陈代谢等的重要仪器。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微粒子酶促发光原理对所有样本进行检测,其最大的优点是分立4个进样系统及一体化整系统监测方式。4个进样通道能够加快进样速度,且互不影响,适合标本量较大的医院和实验室使用[1];通道间可共享孵育器、检测系统、读数系统,还可使用同1个光量子探测器、共享质控结果,避免了分系统所带来的结果差异。我院于2015年引进2台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该仪器可进行多种项目检测,如生殖激素、肿瘤标志物、产前筛查、甲状腺激素等,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工作原理 故障 维修
下载PDF
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故障维修两例
14
作者 陈健雄 邓钊坤 +1 位作者 刘仕峰 欧婉珊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103-103,106,共2页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主要用于检测人体内白蛋白、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生物分子的含量和性质,进而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分析[1-2]。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效率高、检测项目多、准确性好的特点,是医院检验科的重要...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主要用于检测人体内白蛋白、激素、肿瘤标志物等生物分子的含量和性质,进而对人体免疫系统进行分析[1-2]。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效率高、检测项目多、准确性好的特点,是医院检验科的重要检验仪器。仪器发生故障后,会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占用患者更多的就诊时间。为更好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应尽快解决故障,为医院挽回经济损失并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本研究阐述MAGLUMI 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2例维修案例,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故障维修 加样针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34-0037,共4页
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将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金标准,... 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为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患者,所有患者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将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筛查方法的筛查效果。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筛查效果均优于酶联法(P<0.05)。结论 梅毒血清学筛查过程中实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筛查,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梅毒 血清学筛查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运动部件故障分析与维护
16
作者 陈萧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70-0173,共4页
近几年以来,伴随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各个学科的不同需求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得到广泛适用,有着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灵敏度的优点,在食品安全、法医鉴定、临床生化分析、免疫检测、临床药物分析等方面起到巨大的积极影响,... 近几年以来,伴随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各个学科的不同需求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得到广泛适用,有着简便快速、高特异性灵敏度的优点,在食品安全、法医鉴定、临床生化分析、免疫检测、临床药物分析等方面起到巨大的积极影响,研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可推动诸多领域的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已成为医学检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在医疗工作中发挥显著作用。但设备应用期间有一定概率发生运动部件故障,需明确故障表现,寻找有效维护措施。为降低运动部件故障发生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正常运行、使用造成的不良影响,文章简单介绍回转部件故障、直线移动部件故障这两种比较常见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故障,并对故障表现、分析、维护进行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运动部件 故障 维护
下载PDF
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管华 石茂健 崔亚男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10期33-36,共4页
目的:综述免疫分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论文,对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 目的:综述免疫分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论文,对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结果:多种免疫分析方法相互结合,可大大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增大检测范围;CLIA和TRFIA是非放射免疫分析的两大主流,其中,CLIA更具有竞争力。结论:目前还没有一种免疫分析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各种技术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开发出更新、更理想的免疫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免疫分析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免疫分析仪检测新型炎症标志物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与CURB-65评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肺栓塞中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长洪 冯改霞 +3 位作者 曹亮 李琛 刘建华 张志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分析仪检测新型炎症标志物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与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标准(CURB-65)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依据是否合并PE将其... 目的:探究免疫分析仪检测新型炎症标志物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与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标准(CURB-65)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肺栓塞(PE)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依据是否合并PE将其分为单纯CAP组(60例)和CAP合并PE组(40例),采用ADVIACentaurCP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PLT),以及新型炎性标志物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心梗检测中肌钙蛋白I(TnI)以及CURB-65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检测指标在诊断肺炎合并PE中的价值。结果:CAP合并PE组患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C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6,P<0.05),而淋巴细胞和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R、D-二聚体、TnI及CURB-65水平均高于C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77,Z=6.403,Z=3.679,Z=2.372;P<0.05),而单核细胞、MLR及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NLR、TnI、D-二聚体及CURB-65水平在CAP合并PE诊断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17、0.713、0.888和0.642,联合后诊断效能提高至0.913,截断值分别为3.72、0.24 ng/ml、1.42 mg/l和1分。结论:D-二聚体、TnI、NLR及CURB-65对CAP合并P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为无法开展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的医疗机构提供一些必要的检测手段,但同时临床医生尚需根据实际病情开展相关检查,避免过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肺栓塞(PE) 肌钙蛋白I(TnI) 免疫分析
下载PDF
基于SERS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苹果中多菌灵的检测方法
19
作者 黄晓玮 张宁 +4 位作者 李志华 石吉勇 孙悦 张新爱 邹小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8-1484,共7页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 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苹果种植过程中的轮纹病和褐斑防治,若不合理使用会在苹果中残留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技术(surface-enhance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ed immunoassay,SERSIA),以SERS高灵敏度和分子“指纹”图谱特性为基础,结合免疫特异选择性,实现苹果中多菌灵的微/痕量检测。制备核-分子-壳“三明治式”结构的Au@M@Ag纳米SERS材料和结合抗原的SERS免疫探针,在包被抗体的Fe3O4磁性纳米材料可分离功能下,实现多菌灵的特异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紫外-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并优化了实验参数。研究表明多菌灵浓度与标记分子4-巯基苯甲腈的2 227 cm^(-1)处特征峰强度值在0.5~300 n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该免疫探针信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不同加标浓度的苹果实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95.6%~98.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15%~0.99%。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稳定性好,为苹果中痕量多菌灵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分析技术 多菌灵 苹果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的免疫分析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进展
20
作者 黄天海 邹瞿超 +2 位作者 褚永华 金锦江 陈长骏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广泛变化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拓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技术人员将免疫分析方法与智能手机传感技术结合,开发了多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样本分析检测传感系统,促进了免疫分析方法在POCT领域... 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广泛变化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拓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技术人员将免疫分析方法与智能手机传感技术结合,开发了多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生物样本分析检测传感系统,促进了免疫分析方法在POCT领域的应用。该研究基于所用传感器和检测对象的差别从基于摄像头的光谱仪、基于摄像头的酶标仪、基于摄像头的试纸条阅读仪以及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分光光度计4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手机在免疫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简要讨论了目前智能手机应用于免疫分析的一些局限性,并对智能手机传感系统的未来适用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智能手机的传感系统 免疫分析 比色法传感系统 光学检测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