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L1和IFN-ɑ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廖永强 孟芳 +5 位作者 肖妮 夏洪娇 刘剑荣 彭可君 俞丹菁 戴森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16-2019,2022,共5页
目的:探讨PD-L1和IFN-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SLE患者52例(SLE组)和健康志愿者48例(对照组)。根据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将SLE组分为抗dsDNA抗体阳性组(18例)和阴性... 目的:探讨PD-L1和IFN-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SLE患者52例(SLE组)和健康志愿者48例(对照组)。根据抗dsDNA抗体检测结果,将SLE组分为抗dsDNA抗体阳性组(18例)和阴性组(34例)。ELISA检测血清PD-L1和IFN-α,分别采用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PD-1和PD-L1,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和C4,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上调,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CD8^+T和CD19^+B细胞表面PD-1表达上调,PD-L1表达下调,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阴性组和对照组相比,阳性组血清PD-L1、补体C3和C4显著降低,而IFN-α、CRP、SLEDAI及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增高(P<0.01);SLE患者血清PD-L1与IFN-α、SLEDAI、抗dsDNA抗体滴度和CRP呈显著负相关(r=-0.468,-0.494,-0.493,-0.352,P<0.05),与补体C3和C4呈显著正相关(r=0.498,0.326,P<0.05)。结论:PD-L1和IFN-α异常表达于SLE患者T、B淋巴细胞表面和血清,共同参与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功能异常 PD-1/PD-L1 IFN-Α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费克香 雷元卫 +1 位作者 赵修竹 彭先导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1999年第6期323-326,共4页
本文就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粘附分子、一氧化氮、超抗原、HLA及细胞凋亡等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探讨有关RA时免疫功能异常研究进展,旨在为RA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功能异常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免疫功能异常与急性心肌梗塞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波 张彦亮 +2 位作者 张秀平 吕开荣 潘祥林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2期81-83,共3页
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浓度,结果发现AMI病人血清sIL-2R的水平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心绞痛(A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NC)(均P<0.001),且其升高程度与梗塞面积、次数、并发心衰及... 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浓度,结果发现AMI病人血清sIL-2R的水平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心绞痛(AP)病人及正常对照组(NC)(均P<0.001),且其升高程度与梗塞面积、次数、并发心衰及心律失常有关。提示sIL-2R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判断AMI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无创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塞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异常
下载PDF
游离二氧化硅致免疫功能异常机理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曙海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游离二氧化硅 免疫功能异常 矽肺
下载PDF
热性惊厥与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张思智 +1 位作者 董巍 李茂军 《医学科技》 1999年第2期45-45,共1页
热性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其复发率为25—35%,有11.3%转化为癫痫。本文检测 FC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T 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旨在了解 FC 患儿体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情况,探讨 FC 的病因和其复... 热性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其复发率为25—35%,有11.3%转化为癫痫。本文检测 FC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T 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旨在了解 FC 患儿体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情况,探讨 FC 的病因和其复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免疫功能异常 儿童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良 龙村 楼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范围的扩大和延伸的典型范例,是治疗顽固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1-2]。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常见有两类,一是免疫性疾病:...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范围的扩大和延伸的典型范例,是治疗顽固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1-2]。免疫功能异常患者常见有两类,一是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慢性肉芽肿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免疫功能异常
下载PDF
反复感染综合征与免疫功能异常
7
作者 吴纲烈 汪升科 李劲松 《蚌埠医药》 1992年第2期9-10,共2页
对128例反复感染综合征(RID)病史分析,其中先天性异常8例,扁桃体肥大反复发炎56例,营养缺乏48例,哮喘11例,肺门结核5例,免疫紊乱或低下以营养缺乏病是小儿RID的重要原因,其次为先天性发育缺陷病,结核和遗传性疾病。提出了在治疗上及时... 对128例反复感染综合征(RID)病史分析,其中先天性异常8例,扁桃体肥大反复发炎56例,营养缺乏48例,哮喘11例,肺门结核5例,免疫紊乱或低下以营养缺乏病是小儿RID的重要原因,其次为先天性发育缺陷病,结核和遗传性疾病。提出了在治疗上及时地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感染综合征 免疫功能异常 小儿 营养缺乏 扁桃体肿大 遗传因素
下载PDF
自噬、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异常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何昱静 温雪 +3 位作者 卢利霞 马俊 于晓辉 张久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急危重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易并发多脏器损伤,导致死亡率升高,故充分了解AP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早期干预、准确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启动该...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较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急危重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易并发多脏器损伤,导致死亡率升高,故充分了解AP的发病机制可为临床早期干预、准确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启动该病发生和影响其进展的机制复杂多样,并且目前对AP的病理生理方面的认识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关键问题是其机制中精确而关键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和担心获取人胰腺组织的操作会加重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而无法取样,因此,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自噬、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异常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探讨上述机制在AP中的作用,可能为AP的缓解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异常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创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研究概况
9
作者 孟凡云 章阳 《医学研究杂志》 1991年第8期12-14,9,共4页
创伤不仅引起解剖组织学方面的变化,也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无论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其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的数量及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或降低,基本趋于抑制状态。这一变化可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日... 创伤不仅引起解剖组织学方面的变化,也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表现为无论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其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的数量及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或降低,基本趋于抑制状态。这一变化可给机体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异常 非特异性免疫 抑制状态 动物实验 粘附作用 解剖组织学 巨噬细胞 组织水肿 血管通透性 大鼠
下载PDF
免疫功能异常如何调节
10
作者 朱启仁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7年第3期50-50,共1页
免疫功能过高或过低,称为免疫功能失衡或异常。有充分证据表明,几乎所有疾病都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失衡有关,可以说免疫功能异常是百病之源。
关键词 免疫功能异常 调节 功能失衡 自身免疫
下载PDF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皓婷 郑静 +1 位作者 傅梦姣 周建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1-706,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1/PD-L1)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肺癌最具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临床医师对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仍缺乏足够认识,免疫相关甲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1/PD-L1)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肺癌最具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临床医师对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仍缺乏足够认识,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immune-related thyroid dysfunction,irTD)作为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本文从发病率、发病机制、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肺癌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 被引量:29
12
作者 赵术胜 杨月亮 +2 位作者 武金莲 荆秀荣 房丽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3,共1页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赵术胜杨月亮武金莲荆秀荣房丽娟(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滨州256603)中国图书分类号R371R592.31作者简介:赵术胜,男,33岁,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杨月亮,男... 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赵术胜杨月亮武金莲荆秀荣房丽娟(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滨州256603)中国图书分类号R371R592.31作者简介:赵术胜,男,33岁,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学研究;杨月亮,男,41岁,主治医师,主要研究临床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 免疫功能异常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缺陷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永兰 黄绍良 +4 位作者 魏菁 吴燕峰 方建培 陈纯 周敦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多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造血系统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再障患儿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质和量的改变及其与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对26例特发性再障患儿的骨髓进行了... 多数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造血系统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再障患儿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质和量的改变及其与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我们对26例特发性再障患儿的骨髓进行了HSC/HPC表型、HPC集落培养、淋巴细胞表型及骨髓干扰素1(IFN-1)测定,评价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在特发性再障患儿骨髓衰竭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祖细胞 免疫功能异常 骨髓衰竭 祖细胞缺陷 患儿 HSC/HPC 细胞免疫功能状态 淋巴细胞表型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文传递
基于XGBoost算法的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曹新志 沈君姝 王杰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肿瘤患者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预测模型。方法 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专病库科研平台中,通过队列定义和特征提取等方法选取1200例使用抗肿瘤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XGBoos...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肿瘤患者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预测模型。方法 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专病库科研平台中,通过队列定义和特征提取等方法选取1200例使用抗肿瘤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建模并训练得到预测模型,并用Shapley附加解释器(SHAP)可视化工具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该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其中肝炎病史、甲状腺球蛋白、BMI值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重要特征。结论 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工具直观展示各指标的影响,有助于医生临床决策,并做好病情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异常 XGBoost算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被引量:22
15
作者 宋红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98-902,共5页
我国自1978年在全国推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即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消灭对应传染病的目的。1982年全国统一了儿童计划免疫程... 我国自1978年在全国推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即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从而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消灭对应传染病的目的。1982年全国统一了儿童计划免疫程序,2008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接种制度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异常 人群免疫状况 计划免疫程序 专家 患儿 国家免疫规划
原文传递
“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试行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解读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红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完善的针对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免疫接种程序,也因此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是否可以按照常规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谁负责判断这些...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都有非常完善的针对健康儿童和成人的免疫接种程序,也因此预防了多种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对于免疫功能异常的患儿,是否可以按照常规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进行、谁负责判断这些患儿是否可以进行预防接种、有无特殊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这些患儿是否应该给予二类疫苗的接种等问题,是经常困扰儿童保健医生和免疫专科医生的临床决策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功能异常 预防接种 患儿 免疫接种程序 解读 专家 健康儿童
原文传递
热性惊厥与免疫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强 张思智 +1 位作者 董巍 李茂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3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免疫功能异常 临床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免疫功能异常反应与多器官衰竭
18
作者 方国恩 华积德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9期496-498,共3页
多器官衰竭(MOF)是7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本文仅就机体免疫反应与MOF的联系作一探讨。免疫反应本来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机制,当外因作用于机体时,免疫反应作为全身整体防御反应体系的一个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可能... 多器官衰竭(MOF)是7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本文仅就机体免疫反应与MOF的联系作一探讨。免疫反应本来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机制,当外因作用于机体时,免疫反应作为全身整体防御反应体系的一个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可能给机体带来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免疫反应表达过度时,这种损害就可能明显地表现出来。因此,有人提出,MOF可能是机体抵抗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异常 多器官衰竭
原文传递
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认知的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仁钊 高怡瑾 +4 位作者 周芬 张桦 阮海珊 何梦雪 费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73-677,共5页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免疫异常儿童预防接种(上海)专家共识》,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电子问卷,选择某三甲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430例医护人员完成问卷;77. 4%调查对象认为... 目的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方法根据《免疫异常儿童预防接种(上海)专家共识》,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电子问卷,选择某三甲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共430例医护人员完成问卷;77. 4%调查对象认为免疫功能异常儿童应在稳定期接种疫苗;42. 3%调查对象认为即使疾病诊断或治疗前已经完整接种过疫苗,仍然有必要重新接种;90. 9%及94. 4%调查对象分别认为免疫受损儿童的传染病及传染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风险增高;48. 8%、47. 2%、53. 7%的调查对象分别推荐身体状况允许的免疫功能异常患儿可接种乙肝、麻疹、所有灭活疫苗;文化程度、工作岗位、所在科室、参加工作年限及免疫功能异常科室工作年限的因素会影响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的认知。结论儿科医护人员对免疫功能异常儿童预防接种认知不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充分考虑所在科室、工作岗位、职称、参加工作年限等差异,加强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培训;以更有效地推广免疫功能异常患儿的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免疫功能异常 儿童 预防接种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佳 高金明 《国际呼吸杂志》 2022年第22期1694-1699,共6页
慢性气道疾病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其中涉及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多种复杂机制。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从而改善疾病的进展。本文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免疫功能... 慢性气道疾病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其中涉及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多种复杂机制。免疫调节剂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从而改善疾病的进展。本文总结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免疫功能异常相关机制以及相应的免疫调节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哮喘 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调节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