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辛酸酯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戴珍珍 黄青昕 +4 位作者 胡淇睿 吴汉城 潘瑶 邓泽元 陈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1,77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钙网蛋白(CRT)的膜外翻,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Rh2-O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HMGB1分泌、ATP释放及CRT膜外翻,使细胞内蓄积大量ROS,提高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eIF2α、p-eIF2α表达(均P<0.05)。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可显著减弱Rh2-O诱导的CRT膜外翻(P<0.05)。结论:Rh2-O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Rh2-O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细胞CRT膜外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辛酸酯衍生物 肝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健伦 黄思剑 +6 位作者 牟漫 卫向红 操媛 王丽娟 卓可星 李旭 钟茂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2-557,共6页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分型多、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免疫疗法通过激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已被证实对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的大量释放。在经过某些化疗药物、物理疗法、生物疗法或联合治疗后,肺癌细胞会发生ICD,由非免疫原性转变为免疫原性,进而募集和活化免疫细胞,最终激活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该文就ICD的发生机制以及ICD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ICD诱导剂
下载PDF
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3
作者 苏楠 高晓馨 +2 位作者 陈诗 廖一鸣 张桂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探讨夹竹桃苷(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设置空白对照组及Oleandr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 目的:探讨夹竹桃苷(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和HepG2,设置空白对照组及Oleandrin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免疫荧光法和流式技术检测细胞钙网蛋白(CRT)的膜外转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中PERK和eIF2α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Oleandrin作用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Oleandrin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引起肝癌细胞ATP、HMGB1的释放及CRT的膜转位,同时提高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ERK、eIF2α和p-eIF2α等)的表达水平。结论:Oleandrin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苷 肝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其在肝癌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巩辰宇 谭凯 杜锡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9期1025-1033,共9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在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包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钙网蛋白(calr...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在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包括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 HMGB1)、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和干扰素(Interferon, IFN)等。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并促进其成熟、活化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诱导ICD治疗肝癌主要通过药物方式(化疗药物、靶向药物等)、生物方式(溶瘤病毒)及物理方式(纳米脉冲刺激、光动力疗法等)。本文就ICD的相关分子及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在临床上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hen ICD occurs in the body, cells secrete various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s), and the major DAMPs include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calreticulin (CRT),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 (HMGB1), heat shock protein (HSP), and interferon (IFN), etc. DAMPs attract natural killer cells, macrophages, dendritic cells and other immune cells through various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and promote their maturation and activation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Currently, the induction of IC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 is mainly done by pharmacologic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targeted drugs, etc.), biological (oncolytic viruses), and physical (nano-pulse stimulat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etc.) modalitie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important molecules related to ICD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ced IC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 in order to help design more effective and precise strategies to trea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三磷酸腺苷 钙网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基于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探讨中药抗肿瘤新机制
5
作者 李尤 廖文琦 +2 位作者 刘峰林 马琳 钱晓萍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6-94,共9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免疫激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中药ICD诱导剂如紫草素、姜黄素、白藜芦醇、异槲皮苷、欧夹竹桃苷、雷公藤红素等单体及其载药纳米颗粒、联合疗法通过促使濒死的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免疫激活的特殊细胞死亡形式。中药ICD诱导剂如紫草素、姜黄素、白藜芦醇、异槲皮苷、欧夹竹桃苷、雷公藤红素等单体及其载药纳米颗粒、联合疗法通过促使濒死的肿瘤细胞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nger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招募并活化免疫细胞,使抗肿瘤治疗取得长远的疗效。其上游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基于活性氧的内质网应激,调控NF-κB、PI3K/Akt/mTOR、AMPK、JAK/STAT等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焦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或调控自噬。中药诱导ICD作为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方式,通过“祛邪以扶正”的新颖机制,为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中药 肿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新型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分型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预后价值
6
作者 罗小彬 钟亚丽 +2 位作者 邹勇 邓云良 丁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 目的探究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潜在机制和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GBM样本信息,并获取ICD基因,同时进行基因分型,再进行整合生物信息学验证基因分型的预后价值,最后进行预后模型的构建。结果通过共识聚类获得了2种与ICD基因相关的亚型,ICD高亚型(风险)组与不良的预后、PTEN基因高突变、高基质评分、高免疫评分有关。重要的是,本研究还构建了基于ICD特征的GBM新分类系统。结论本研究首次使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并成功构建预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基因分型 胶质母细胞 预后价值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鹏福 杨磊磊 张锐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发生ICD时,细胞分泌多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DAMPs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吸引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先天免疫细胞,并促进其成熟、活化,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产生记忆效果。目前通过诱导ICD治疗结直肠癌主要是药物方式、生物方式及物理方式。本文就诱导ICD通过免疫途径改变致癌信号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发现进行综述,以帮助未来设计更有效和更精确的策略来治疗结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结直肠癌 肿瘤免疫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基因对膀胱癌预后分型及免疫治疗的影响
8
作者 白洋洋 陈瑞廷 +1 位作者 孙继建 郭依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 目的探讨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基因对膀胱癌(BC)预后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BC数据集,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BC中34个ICD相关基因的表达。基于ICD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聚类分析,对2种ICD相关亚型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体细胞突变差异和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分析。构建LASSO Cox回归风险预后模型,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ICD相关基因在B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有差异。2种ICD相关亚型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T细胞激活、免疫球蛋白生成等生物学功能;参与T细胞激活、B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正向调节等信号通路。体细胞突变结果显示,ICD高评分组TP53突变频率更高,富含更多免疫细胞。利用7个ICD相关基因建立风险预后模型,该模型在不同临床特征中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ICD相关基因对BC患者的预后预测和免疫治疗指导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预后 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金属药物在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欣如 郝炳荣 +1 位作者 孙丽新 李欣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0期2672-2679,共8页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金属配...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展现了良好的优势,已成为目前最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金属配合物除了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外,还具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及ICD诱导剂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诱导ICD的金属药物研究进展,讨论了可诱导ICD的金属药物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诱导ICD的金属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金属药物 诱导剂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辣椒素诱导人骨肉瘤细胞MG-63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涛 彭昊 +1 位作者 王艳林 吴红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7期918-922,共5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与顺铂能否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并诱导其免疫原性死亡(ICD)。方法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膜上钙网蛋白(CRT)表达量;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外ATP的释放;ELISA检测细胞上... 目的探讨辣椒素与顺铂能否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并诱导其免疫原性死亡(ICD)。方法 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线粒体膜电位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膜上钙网蛋白(CRT)表达量;荧光素酶法检测细胞外ATP的释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分泌。结果辣椒素及顺铂作用均能抑制细胞MG-63增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辣椒素和顺铂均可诱导MG-63细胞凋亡(P<0.01),但只有辣椒素能诱导MG-63细胞内质网中CRT转移到细胞膜表面,且促进ATP及HMGB1的释放(P<0.01)。结论辣椒素可诱导人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免疫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骨肉瘤
下载PDF
ATP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肝癌免疫应答中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李然 刘秀平 +1 位作者 李新 穆晓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1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探讨ATP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肝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epG2购自于上海弘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培养及传代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TP组。ATP组中采用6 mmol/L ATP的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24 h;对照组将处于对... 目的探讨ATP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在肝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系HepG2购自于上海弘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培养及传代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TP组。ATP组中采用6 mmol/L ATP的培养液孵育HepG2细胞24 h;对照组将处于对数期HepG2细胞常规培养。CCK8实验检测HepG2细胞毒性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epG2细胞的钙网蛋白膜转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T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TAP相关糖蛋白(TAPBP)、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Tap2和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PD-L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6 mmol/L的ATP的作用下,能使HepG2细胞的抑制率达到50%;ATP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TP组中钙网蛋白明显发生膜转位;且ATP组中HepG2细胞释放ATP和HMGB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中β2m、Tapbp、Tap1、Ta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中PD-L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ICAM-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中cGAS和STING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可以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增强肝癌的免疫原性,激活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ATP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杂交蛋白氧载体光动力治疗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志宽 刘兰兰 +3 位作者 梁锐晶 何华美 郑明彬 蔡林涛 《集成技术》 2018年第5期20-28,共9页
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能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从而触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对评估肿瘤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血红蛋白(Hb)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二硫键共价偶联的方法构建了包载光敏剂二... 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能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从而触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对评估肿瘤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血红蛋白(Hb)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为材料,采用二硫键共价偶联的方法构建了包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的杂交蛋白氧载体(C@Hb/HSA),并考察了C@Hb/HSA对结肠癌细胞(CT26.WT)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和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激光照射下,低剂量的C@Hb/HSA能显著提升CT26.WT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使其细胞存活率降低至(17.8±5.5)%。同时,基于C@Hb/HSA的光动力治疗能有效增加细胞表面钙网蛋白的暴露,从而增强CT26.WT细胞的免疫原性,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蛋白 纳米氧载体 光动力治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钙网蛋白
下载PDF
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秀 李伟文 +2 位作者 孙蕾 黎媛 赵嘉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GFBP-4组、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组。经培养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ROS、钙网... 目的:探讨IGFBP-4对A549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GFBP-4组、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组。经培养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ROS、钙网蛋白(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和细胞内SOD、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p38和p38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FBP-4组细胞内ROS、CRT、HMGB1、MDA含量、p-p38和p38表达升高,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下降(P<0.05);与IGFBP-4组相比,IGFBP-4+NAC组和IGFBP-4+si-p38细胞内ROS、CRT、HMGB1和MDA含量下降,细胞存活率、SOD2含量增高(P<0.05)。结论:IGFBP-4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诱发细胞内氧化应激促使A549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p38 MAPK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机制及对免疫的调节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督 田同德 岳文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研究表明,用部分化学药物和放射线等手段治疗肿瘤,肿瘤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随后细胞表面高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如钙网蛋白(CRT)、三磷酸腺苷(ATP)、热休克蛋白(HSP)、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信号分子,增强肿瘤细胞的... 研究表明,用部分化学药物和放射线等手段治疗肿瘤,肿瘤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随后细胞表面高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如钙网蛋白(CRT)、三磷酸腺苷(ATP)、热休克蛋白(HSP)、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信号分子,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招募树突状细胞(DC)到肿瘤床并提高其功能,激活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攻击。ICD及其DAMPs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依据和手段,监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变化,将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机结合,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ICD相关分子的表达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调节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钙网蛋白 三磷酸腺苷 热休克蛋白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三种商品化光敏剂诱导小鼠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林萱 毛铎 白瑞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1798,共8页
目的研究二氢卟吩e6(Ce6)、中性红(NR)以及虎红钠盐(RB)3种商品化光敏剂的光敏性质、光动力治疗(PDT)效果及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能力,筛选出最高效的ICD诱导剂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溶液实验:利用不同的活性氧(ROS)荧光探针评... 目的研究二氢卟吩e6(Ce6)、中性红(NR)以及虎红钠盐(RB)3种商品化光敏剂的光敏性质、光动力治疗(PDT)效果及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能力,筛选出最高效的ICD诱导剂用于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溶液实验:利用不同的活性氧(ROS)荧光探针评估溶液中3种光敏剂的光敏能力。细胞实验:探针检测肿瘤细胞内ROS生成能力;CCK-8细胞毒性试验比较3种光敏剂的细胞杀伤效果以及生物相容性;检测细胞表面暴露的钙网蛋白(ecto-CR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及培养基上清三磷酸腺苷(ATP)浓度评估3种药物的ICD诱导能力。动物实验:建立BALB/c小鼠4T1皮下肿瘤模型,10 d后分别在瘤内注射Ce6和NR(30μL,5 mg/mL),2 h后白光光照处理(10 min,400 mW/cm^(2)),监测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组织体积变化。14 d后取材,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及脾脏组织CD8^(+)T的IFN-γ因子分泌量;通过HE染色和TUNEL组织染色分析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3种光敏剂中,Ce6的ROS产生能力最高,且显示出最强的肿瘤细胞杀伤效果;ecto-CRT、HMGB1荧光成像及胞外ATP含量显示Ce6相对于NR和RB具有更好的ICD诱导能力。动物实验显示,Ce6和NR组小鼠在光动力治疗后肿瘤体积显著变小,其中Ce6肿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NR及PBS组。流式结果显示Ce6与NR组瘤内CD8^(+)T细胞占比分别为12.7%和6.1%,脾脏组织IFN-γ+CD8^(+)T细胞占比分别为7.1%和2.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TUNEL染色显示相对于PBS组,两个治疗组肿瘤组织有明显核凋亡情况,且Ce6的治疗效果明显强于NR。结论3种光敏剂中Ce6的ROS生成效率最高,光动力效果最好,诱导ICD能力最强,并且在肿瘤治疗中能明显提升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能相对高效的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卟吩e6 中性红 虎红钠盐 光动力治疗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抗肿瘤免疫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钟蒙 杨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6期774-783,共10页
光动力疗法(PDT)已被证明可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但是由于PDT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肿瘤部位的免疫原性差和免疫抑制环境的原因,单独的PDT在癌症免疫治疗中难以获得强大而持久的适应性抗肿瘤功效,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提高肿瘤... 光动力疗法(PDT)已被证明可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但是由于PDT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肿瘤部位的免疫原性差和免疫抑制环境的原因,单独的PDT在癌症免疫治疗中难以获得强大而持久的适应性抗肿瘤功效,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提高肿瘤的免疫应答效果.因此,文章简述了光动力学机理、ICD原理,以及对PDT诱导的ICD的各种不同策略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策略包括增加氧气(O_(2))和靶向性提高PDT效果,PDT联合光热疗法(PTT)和化疗等治疗方式,PDT结合免疫检查点以及免疫佐剂抑制来提高ICD效应,以此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PDT)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 多模式联合治疗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与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郑好 何祥久 徐静雯 《今日药学》 CAS 2024年第7期546-554,共9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死亡,其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利用特定的化疗药物、放射疗法或靶向药物等治疗乳腺癌时,肿瘤细胞会释放或增加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死亡,其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利用特定的化疗药物、放射疗法或靶向药物等治疗乳腺癌时,肿瘤细胞会释放或增加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激活ICD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募集和激活免疫细胞,进一步激发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对利用诱导ICD治疗乳腺癌的相关临床前研究进行总结,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乳腺癌 化疗 放疗
原文传递
肺癌治疗新方向: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18
作者 汪增明 陈双庆 +3 位作者 任大虎 赵斌 赵洪珍 段国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或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然而,肺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当癌症已达到晚期或发生远...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通常会接受多种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和/或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然而,肺癌五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特别是当癌症已达到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因此,必须开发更有效、更新颖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诱导剂应用已被证明可以增强接受各种类型治疗患者的免疫力。ICD是指一种触发对死细胞抗原,特别是来自癌细胞的抗原的免疫反应的细胞死亡类型,它最初是关于使用传统细胞毒性药物进行抗癌化疗的效果提出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和讨论ICD作为肺癌有前途的联合免疫疗法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联合免疫疗法
下载PDF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悦 巴黎 吴长君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8-272,共5页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是一种由部分化疗药物、溶瘤病毒、光动力疗法和放射疗法等应激压力驱动的肿瘤细胞死亡形式。ICD的发生可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增加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是一种由部分化疗药物、溶瘤病毒、光动力疗法和放射疗法等应激压力驱动的肿瘤细胞死亡形式。ICD的发生可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增加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的释放,进而引起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发生。ICD及DAMP为肿瘤免疫治疗与肿瘤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与思路。该文主要对ICD的诱导、ICD相关分子及其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等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