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免疫异常相关表现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蓓 热娜·买买提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异常与ASD发病的关系密切。该文就ASD中免疫异常相关表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免疫遗传学、自身免疫病家族史...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异常与ASD发病的关系密切。该文就ASD中免疫异常相关表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免疫遗传学、自身免疫病家族史、母体免疫激活和ASD个体免疫功能紊乱,为探索ASD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免疫异常 母体免疫激活
下载PDF
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大金 李超荆 +5 位作者 朱影 王文君 王明雁 孙晓溪 孟毅 邵彦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透明带抗体阳性者采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磷脂抗体及ABO血型机体阳性者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中药复... 目的:探讨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透明带抗体阳性者采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磷脂抗体及ABO血型机体阳性者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治疗,磷脂抗体阳性者加用阿司匹林口服。结果:经治疗后,再次妊娠成功率为92.3%。在治疗过程中,透明带抗体、磷脂抗体及ABO血型抗体水平呈明显下降。妊娠后透明带抗体水平无明显再次升高现象;而磷脂抗体及ABO血型抗体水平于妊娠后再度升高,但经继续治疗后又呈明显下降。结论:中药复方主要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自身及同种抗体水平,可有效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免疫异常增高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维生素D受体Apa I基因多态性及免疫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越 韩菁 +3 位作者 吴瑞勤 谢匡成 朱光斗 施伟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维生素D(VDR)受体Apa I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免疫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46例白癜风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VDR Apa I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及各基因型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目的探讨白癜风维生素D(VDR)受体Apa I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免疫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46例白癜风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VDR Apa I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及各基因型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①VDR-Apa I位点的aa基因型在白癜风患者中出现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a、aa基因型组白癜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P<0.01),aa基因型患者补体C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aa基因型组白癜风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携带aa基因型的白癜风患者存在体液与细胞免疫的异常。维生素D受体以及免疫异常与白癜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VDR基因 基因多态性 免疫异常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免疫异常及肝损害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泽雄 罗致强 +4 位作者 马翠玉 张诗军 马志楷 杨惠玲 郑芹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26,共2页
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治疗组TNF、细胞毒性T细胞(CD_8)较正常人升高(p<0.01),总T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 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患者,并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T淋巴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治疗组TNF、细胞毒性T细胞(CD_8)较正常人升高(p<0.01),总T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CD_4/CD_8较正常人低(p<0.01)。治疗后,TNF、CD_8有所下降(p<0.05),CD_3、CD_4、CD_4/CD_8有所上升(p<0.05或P<0.0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ALT、ALB、GLB、TBIL)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优于乙肝宁冲剂对照组。说明小柴胡汤能调整CAH患者的免疫功能及改善肝损害,是治疗CAH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异常 肝损害 中医药疗法 小柴胡汤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免疫异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但小苹 熊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1,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并且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持续存在并且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性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5位影响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的疾病。COPD的每一次急性加重均会造成患者肺功能的显著恶化,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防御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及免疫调整治疗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晓理 芦灵军 冯新富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7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免疫异常 免疫调整 治疗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免疫异常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理 吴浩 +1 位作者 黄兴兰 吴晓娟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40,243,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 ,并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 )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 实验选用 SD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n=6 )、急性胰腺炎组 (采用开腹胰管注射 5 %牛黄胆酸钠 1.0 m l/ kg...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变化 ,并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 )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方法 实验选用 SD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n=6 )、急性胰腺炎组 (采用开腹胰管注射 5 %牛黄胆酸钠 1.0 m l/ kg诱导急性胰腺炎 ,不治疗 )和生长抑素治疗组 (胰腺炎诱导成功后 0 .5小时静脉注射思他宁 2 0μg/ kg)。后两组动物分别在术后 2小时 (n=6 )、6小时 (n=6 )和 2 4小时 (n=8)处死抽血 ,用 Bioassay法检测血中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TNFα和 IL - 6 ;用 EL ISA检测血中抗炎症性细胞因子 IL - 10和 TGF-β;作血清淀粉酶及胰腺湿重测定。结果 对照组血中 IL - 1为 0 .5 6± 0 .0 6 ng/ m l,TNFα为 2 3.5 0± 1.871IU / m l,IL - 6为 6 9.0±6 .40 IU/ m l,IL- 10为 32 .0 5± 14.87pg/ ml,TGF- β为 6 6 .4± 13.2 0 pg/ ml。急性胰腺炎组成模后 2 4小时其血中 IL-1为 1.15± 0 .13ng/ m l,TNFα为 5 5 .33± 12 .79IU/ m l,IL- 6为 12 7.17± 13.91IU/ ml,IL- 10为 6 8.13± 19.90 pg/ml,TGF- β为 10 3.77± 2 8.95 pg/ m 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 .0 5 )。生长抑素治疗组在生长抑素治疗后2 4小时 ,其血中 IL- 1为 0 .83± 0 .12 ng/ m l,TNFα为 33.0 0± 7.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急性胰腺炎 免疫异常 双向调节作用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自身体液免疫异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付纳新 寿康全 +5 位作者 王小丹 李坚 刘成 肖军 詹玮玮 赵伟 《颈腰痛杂志》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自身体液免疫异常。方法在SD大鼠身上建立非机械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运用透射比浊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针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和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进行检测,并用HE染...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自身体液免疫异常。方法在SD大鼠身上建立非机械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运用透射比浊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针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和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进行检测,并用HE染色观察大鼠神经根的变化。结果大鼠模型建立后,后肢机械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1),其外周血IgG、IgM水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0.05),髓核中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阳性沉积(P<0.01),其相应节段神经根出现较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存在自身体液免疫异常,这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身体液免疫异常 免疫球蛋白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超微粉化瓜蒌根对2型糖尿病SD大鼠免疫异常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瑢 陈华群 邵国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观察超微粉化瓜蒌根对2型糖尿病(T2DM)SD大鼠免疫机制异常的干预研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8周后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 目的:观察超微粉化瓜蒌根对2型糖尿病(T2DM)SD大鼠免疫机制异常的干预研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8周后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组分别予微粉化瓜蒌根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采用稳态模式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IS)、检测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CD系列)。结果:T2DM大鼠模型呈现CD4+T细胞、CD19+B细胞、CD11a+表达水平显著低下(P<0.05);中药治疗后FPG、Ho-ma-IR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oma-IS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的CD4+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CD56+、CD14+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T2DM大鼠模型存在着特异、非特异免疫细胞功能低下;超微粉化瓜蒌根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及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T2DM大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大鼠 免疫异常 微粉化瓜蒌根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特点与免疫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丽君 闫永龙 +1 位作者 任秀英 郑桂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3期3554-355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临床特点、系统损害与免疫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PS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系统损害与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的关系。结果 PSS首发症状以口眼干燥、关节痛占前二位;系统损害中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临床特点、系统损害与免疫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PS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系统损害与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沉的关系。结果 PSS首发症状以口眼干燥、关节痛占前二位;系统损害中血液系统为最多,肺部受累次之;免疫学异常表现为IgG、IgA、IgM升高,IgG明显。补体C3、C4降低。ANA、抗SSA抗体阳性率高,抗SSB抗体阳性特异性高,ANCA阳性率较低。ESR升高明显。结论加强对PSS的认识,如有口眼干、关节痛、多系统损害患者,及时行免疫学检查,尤其是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RF、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免疫异常 系统损害
下载PDF
脑瘫患儿的免疫异常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志刚 李铁生 吴军 《现代康复》 CAS CSCD 1999年第7期804-805,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在脑性瘫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H3_Tdr渗入法分别检测脑瘫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6(IL_6)、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lgG、lgM、lgA含量及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在脑性瘫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H3_Tdr渗入法分别检测脑瘫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6(IL_6)、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lgG、lgM、lgA含量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脑瘫患儿血浆IL_6、TNF_α、IgG、Ig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中、重度及极重度运动障碍组血浆IL_6、TNF_α亦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免疫因素在脑瘫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开展现代康复的基础上,改善免疫功能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小儿 免疫异常 检测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孤独症脑的神经形态变化与神经免疫异常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瑞锡 张应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孤独症或自闭症(Autism),自1943年Kanner首次报道并命名以来,逐步被确定为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的发病率,过去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为3~4:1。但近年来报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患儿通常于2~3岁时被... 孤独症或自闭症(Autism),自1943年Kanner首次报道并命名以来,逐步被确定为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的发病率,过去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为3~4:1。但近年来报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患儿通常于2~3岁时被发现与同龄健康儿不同,表现为独自玩耍,不善交际;难以进行言语及非言语性交流;兴趣局限;行为刻板单调。孤独症的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免疫异常 形态变化 神经 发育障碍性疾病 病因不明 治疗方法 发病率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的免疫异常和多器官衰竭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理 田伯乐 《华西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537-539,共3页
急性胰腺炎的免疫异常和多器官衰竭陈晓理田伯乐综述严律南张肇达审校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Chiari自1896年首先提出胰腺酶激活,胰腺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AP)发病假说〔1〕。一百年来,以此为理论发展起来的... 急性胰腺炎的免疫异常和多器官衰竭陈晓理田伯乐综述严律南张肇达审校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Chiari自1896年首先提出胰腺酶激活,胰腺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AP)发病假说〔1〕。一百年来,以此为理论发展起来的抑制胰腺外分泌和降低酶活性的传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免疫异常 多器官衰竭
下载PDF
脂肪组织区域免疫异常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洋 张明 陈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肥胖是由多种炎性因子诱导产生的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在肥胖过程中,脂肪组织内稳态平衡被打破,巨噬细胞数量增加。极化的巨噬细胞在肥胖状态下的脂肪组织微环境中,与脂肪细胞相互作用引起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区域... 肥胖是由多种炎性因子诱导产生的一种全身性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在肥胖过程中,脂肪组织内稳态平衡被打破,巨噬细胞数量增加。极化的巨噬细胞在肥胖状态下的脂肪组织微环境中,与脂肪细胞相互作用引起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区域免疫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是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始动因素,巨噬细胞募集/极化及脂肪前体细胞巨噬样变是脂肪组织区域免疫异常的中心环节,通过炎症信号通路与胰岛素信号通路之间的交叉对话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引起胰岛素抵抗。这种免疫异常为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为肥胖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免疫异常 巨噬细胞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免疫异常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丹 刘培淑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4期2124-2127,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以及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异常是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发现的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有关T辅助细胞中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尚不清。目前认为,Th1/Th2反应失衡以及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异常是重要的免疫学机制之一。现对近年发现的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有关T辅助细胞中各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6、8、10、1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7等不同种类的免疫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免疫调控网络中的异常改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确定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免疫异常 TH1/TH2漂移
下载PDF
自身免疫异常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素珍 李成海 李素云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1093-1094,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异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作期 相关性分析 诊断 X线检查 治疗
下载PDF
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伴免疫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煜敏 潘家杰 +6 位作者 杨建设 罗达人 陈勇 张梁 郭元元 李晓军 王宏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伴免疫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予患者静注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病情变化、体征和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静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多数单神经病、多发性肌炎...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伴免疫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方法予患者静注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内的病情变化、体征和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静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多数单神经病、多发性肌炎、Takayasu病及难治性癫痫疗效好,特别是对重症肌无力伴呼吸和吞咽麻痹有快速改善症状的作用,还可对抗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减量引起的反跳作用;对运动神经元病和小脑变性无效。结论静注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疾病疗效好,对变性或遗传病疗效不佳或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神经系统 治疗 免疫异常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和免疫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素英 靳培英 李安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和免疫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炎(LV)中的作用。方法两组均用药前取静脉血,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ELISA等方法测定LV患者体内抗核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ACA、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的水平。结...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和免疫异常在青斑样血管炎(LV)中的作用。方法两组均用药前取静脉血,用间接免疫荧光、免疫印迹、ELISA等方法测定LV患者体内抗核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免疫球蛋白、ACA、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的水平。结果LV组4例抗核抗体阳性,3例免疫复合物阳性,2例免疫球蛋白升高,其中2例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ACA阳性13(43.33%)例,β2GP1水平增高9(30.00%)例,其中3例合并下肢网状青斑样改变。对照组ACA阳性1例,无抗β2GP1抗体阳性者。两组ACA及抗β2GP1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LV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免疫反应无明显相关性,ACA与LV血栓形成有关,与合并严重网状青斑患者的ACA和抗β2GP1抗体尤其相关。说明LV的发病与血凝异常及血栓形成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斑样血管炎 免疫异常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免疫异常肝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沛 吴海滨 +1 位作者 王兆荃 宋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本研究利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建立了肝坏死动物模型。其结果:①24小时死亡率为83%(20/24)。肝组织学检查所见肝小叶中有大量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并出现大片肝坏死;②脾细胞对PHA和ConA反应明显降低;③肝枯否氏细胞... 本研究利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建立了肝坏死动物模型。其结果:①24小时死亡率为83%(20/24)。肝组织学检查所见肝小叶中有大量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并出现大片肝坏死;②脾细胞对PHA和ConA反应明显降低;③肝枯否氏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生成能明显增高;④白细胞介素2不能调节脾细胞对PHA的反应。上述结果说明此模型与免疫异常有着密切关系,是研究肝坏死免疫发生机理的较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坏死 内毒素 免疫异常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调免Ⅰ号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阎乐法 刘锐 +2 位作者 陈瑞玉 金光香 许福亮 《山东中医杂志》 2005年第12期717-718,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调免I号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中药调免I号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泼尼松治疗,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95.2%,年... 目的:研究中药调免I号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8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中药调免I号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泼尼松治疗,疗程3月。结果:治疗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95.2%,年内受孕率47.6%;对照组各种抗体的转阴率52.1%,年内受孕率2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调免I号对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流产 调免Ⅰ号 免疫异常增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