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的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路路 刘娜 +4 位作者 李春霞 东冰 张楠 任丹丹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34-1137,共4页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肝脏一般无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以发生HBsAg自然阴转,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该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抗病毒治疗。然而随着慢性HBV感染逐渐进入老龄化,此期患者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疾病进展以及肝硬化... 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肝脏一般无损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部分患者可以发生HBsAg自然阴转,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该期患者通常不推荐抗病毒治疗。然而随着慢性HBV感染逐渐进入老龄化,此期患者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疾病进展以及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介绍了对于慢性HBV感染免疫控制期患者,把握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对其预后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免疫控制期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陈阅 高文康 +1 位作者 舒艳芸 叶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436-443,共8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自然病程通常分为4个阶段:免疫耐受期、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即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HBeAg阴性CHB(即再活动...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自然病程通常分为4个阶段:免疫耐受期、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即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HBeAg阴性CHB(即再活动期).根据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肝脏组织学表现,将不适合上述任何一个阶段的不确定期患者分为以下四组:(1)免疫耐受期相关不确定期:其余指标符合免疫耐受期,但HBV DNA<10^(6)IU/mL或肝脏有显著炎症和纤维化;(2)免疫清除期相关不确定期:其余指标符合免疫清除期,但HBV DNA<2×10^(4)IU/mL或ALT 1-2倍正常值上限(the 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3)免疫控制期相关不确定期:其余指标符合免疫控制期,但HBV DNA>2×10^(3)IU/mL或有显著炎症和纤维化;(4)再活动期相关不确定期:其余指标符合再活动期,但HBV DNA<2×10^(3)IU/mL或ALT 1-2 ULN.据统计我国约有7000万人感染了慢性HBV,其中约有2000-3000万是CHB患者.此外我国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77%和84%.慢性HBV感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并给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现有指南建议动态监测这部分不确定期患者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并评估肝脏组织学,但是否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仍存有争议.本文主要介绍了CHB免疫控制期及与其相关不确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和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控制期 不确定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治过程中的评估作用
3
作者 赵文萍 王丽旻 +3 位作者 王静月 谢思 靳婕华 黄缘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疾病分期及治疗过程中评估作用。方法收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并行1次以上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肝脏硬度值(LSM)。计数资...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疾病分期及治疗过程中评估作用。方法收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并行1次以上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获得肝脏硬度值(LSM)。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理论频数小于5,用Fisher’s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多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055例患者,其中男性669例(63.4%),女性386例(36.6%)。757例(71.8%)为未治疗的患者。未治疗患者中免疫清除期的LSM为(10.2±3.8)kPa(187例,40.4%),再活动期(114例,24.6%)LSM为(9.1±3.4)kPa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的(8.7±3.6)kPa(78例,16.8%)和免疫控制期的(8.4±3.5)kPa(84例,18.1%),4组比较,F=5.31,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ALT男性:30 U/L,女性:19 U/L来界定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控制期,其LSM分别为(5.8±0.9)kPa、(7.1±2.5)kPa,显著低于现用的ALT正常值界定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控制期的患者LSM,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确定期患者294例(38.8%),除外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不确定期的患者分为灰色区(GZ)的4组:免疫耐受期:LSM为(5.1±1.3)kPa明显低于GZ-A的(6.5±2.4)kPa,t=2.06,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控制期:LSM为(5.6±1.5)kPa也低于GZ-C的(6.8±1.3)kPa,t=3.08,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清除期:LSM>8.0 kPa。扩大适应证的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随访3年LSM均呈逐年下降。结论ALT正常高值下降后界定的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控制期患者的LSM显著下降,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GZ-A、GZ-C患者LSM高于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控制期患者的L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 慢性感染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不确定 免疫耐受 免疫控制期 免疫清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