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7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进展
1
作者 张爱萍 陈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33-138,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但其可能引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获益。本文系统性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和治疗等方面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但其可能引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获益。本文系统性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及时干预CIP的发生与发展,为ICIs的临床应用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肺炎
下载PDF
PARP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琳 袁琳 +3 位作者 万一聪 张林 程文俊 姜旖(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6-209,214,共5页
近年来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等已改变了妇科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但部分患者疗效有限... 近年来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迅速,如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oly(ADP-ribose)polymerase inhibitor,PARP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等已改变了妇科肿瘤的传统治疗模式,但部分患者疗效有限或出现耐药。临床前研究发现,PARPi损伤DNA修复过程,可造成肿瘤突变负荷与肿瘤特异性抗原增加,调节肿瘤微环境,刺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产生并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为PARPi与ICI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多项临床研究发现PARPi与ICI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郑欣晔 张韶君 任跃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ICI-D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irAEs。ICI-DM主要见于单独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的肿瘤患者,常...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ICI-D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irAEs。ICI-DM主要见于单独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的肿瘤患者,常呈暴发性起病,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部分患者血清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阳性。ICI-DM的发病可能与胰腺B细胞上PD-1配体异常表达、ICIs打破胰腺周围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及胰腺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
下载PDF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效果
4
作者 梁丹 易颖 +1 位作者 黄为福 农先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 目的研究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治疗对标准治疗方案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个标准治疗方案失败后的晚期实体瘤患者,采用了MTKIs联合ICIs的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该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截至2023年3月1日,整体人群ORR为38%,DCR为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15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肺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对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MTKIs和ICIs联合治疗方法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探索出最有可能从这种治疗方法中获益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实体肿瘤 标准治疗方案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白勇 李萍 姜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前30d是否有PPIs服药史(至少连续服...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前30d是否有PPIs服药史(至少连续服用7 d)将其随机分为抑酸组和非抑酸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接受ICIs抗肿瘤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病理及临床数据、治疗方案等基线数据。自患者接受ICIs治疗开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非抑酸组总有效率(72.00%)高于抑酸组(53.00%)(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服用PPIs可显著降低NSCLC患者随访期间的无病生存率(HR:0.428,95%CI:0.282~0.650)和总生存率(HR:0.538,95%CI:0.304~0.953)。两组患者经ICIs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PPIs可能对ICIs治疗NSCLC的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6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卢璐 冯煜 阎良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转归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ICI相关性结肠炎诊断年龄为48~70岁。6例患者在接受2~6次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疗程后,出现ICI相关性结肠炎,中位疗程为4.1个;首次抗PD-1/PD-L1治疗后,ICI相关性结肠炎起病时间为14~84 d,中位时间为53 d。6例患者中,4例为2级ICI相关性结肠炎,且病变在左半结肠,3级、4级各1例,病变范围均为全结肠。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而连续性的黏膜糜烂、充血和水肿,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下可见多发不规则溃疡。黏膜活检病理均表现为黏膜活动性炎症伴隐窝炎、隐窝脓肿。6例患者完成结肠镜后,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3 d临床应答不佳,升级为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6例患者均未重启ICI治疗。结论ICI相关性结肠炎有其相应的ICI治疗史以及临床、内镜、组织学特征,应根据患者症状予以分级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应答不佳时,应尽早开启生物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肠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斌 郭述良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8,共6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及其与传统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的结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了重要突破,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本综述主要阐述ICIs在晚期N...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及其与传统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的结合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了重要突破,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本综述主要阐述ICIs在晚期NSCLC中的不同治疗策略及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化疗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的证据总结
8
作者 郝素娟 柴春燕 +4 位作者 黄晓燕 杨雪芳 谷斌 丁欢 杨丽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irAEs)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循证决策支持系统BMJ Best Practice、JBI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Web of scienc...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irAEs)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 系统检索循证决策支持系统BMJ Best Practice、JBI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Web of science、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专业学会网站、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中关于ICIs irAEs管理的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间限定为2013年1月1月-2022年10月31日。对检索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再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整合。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包括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4篇专家共识。经过阅读、提取和归纳,共总结出14条证据,包括培训、健康教育、评估与监测和治疗4个方面。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应用最佳证据对ICIs irAEs进行规范管理,降低ir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方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外周血细胞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风险的研究
9
作者 韩冷 曲春静 +1 位作者 代恩勇 卢振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近几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发展十分迅速,是继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又一针对肿瘤的新兴治疗方案[1]。ICIs治疗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 近几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发展十分迅速,是继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又一针对肿瘤的新兴治疗方案[1]。ICIs治疗是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及程序性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的结合,阻断对T细胞的负性刺激来诱导抗肿瘤T细胞活化,达到抗肿瘤的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治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 death T细胞活化 外周血细胞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张琼妍 周颐 +3 位作者 朱娴雅 曾丽丽 王静 孙杨承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索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单药组(56例)和联合组(62例)。单药组采用安罗替尼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 目的探索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单药组(56例)和联合组(62例)。单药组采用安罗替尼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1分、治疗线数≤2线患者的PF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单药组无完全缓解(CR)患者,部分缓解(PR)4例(7.1%),疾病稳定(SD)41例(73.2%),疾病进展(PD)11例(19.6%);联合组无CR患者,PR 17例(27.4%),SD 37例(59.7%),PD 8例(12.9%)。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27.4%高于单药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DCR)87.1%略高于单药组的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PFS为4.1个月,长于单药组的3.0个月(P<0.05)。联合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1分患者、治疗线数≤2线中位PFS分别为5.0、7.0个月,均长于单药组的3.8、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高血压发生率为19.6%(11/56),乏力发生率为14.3%(8/56),尿蛋白发生率为7.1%(4/56),内分泌异常发生率为5.3%(3/56)。联合组高血压发生率为16.1%(10/62),乏力发生率为16.1%(10/62),内分泌异常发生率为11.3%(7/62),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9.7%(6/62),免疫性肺炎发生率为4.8%(3/62)。单药组3级高血压患者为2例,联合组3级高血压患者为3例,其余均为1~2级高血压。停药并治疗均好转。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具有安全性。但治疗越进入晚期治疗效果越差;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1分、治疗线数≤2线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在延长PFS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安罗替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irAE后免疫治疗再挑战
11
作者 张东 王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增加抗肿瘤免疫力[1]。然而,由于免疫应答增强和免疫系统失衡,患者可能会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 免疫治疗再挑战(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hallenge)
下载PDF
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疹伴大面积皮肤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12
作者 王莹 丁玮 马颖丽 《全科护理》 2024年第8期1582-1584,共3页
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皮疹伴大面积皮肤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过程。护理要点:制定以多学科团队协作为基础的综合护理策略,包括出血与再出血的风险管理、积极处理皮肤损伤部位、加速剥脱皮肤修复、感染的综合预警护... 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皮疹伴大面积皮肤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过程。护理要点:制定以多学科团队协作为基础的综合护理策略,包括出血与再出血的风险管理、积极处理皮肤损伤部位、加速剥脱皮肤修复、感染的综合预警护理、序贯式营养支持护理、及时评估并促进病人心理康复。治疗28 d后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消化道出血 大面积皮肤损伤 多学科协作诊疗 护理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肝细胞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林琳 肖丽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88-891,894,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给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但通常伴随着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TD)是最常见的ICIs内分泌相关不良反应,而HCC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等基础肝病,也可出现TD,二者可同时发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给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但通常伴随着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的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TD)是最常见的ICIs内分泌相关不良反应,而HCC患者常合并有肝硬化等基础肝病,也可出现TD,二者可同时发生在同一患者中,互为促进,从而加重疾病进展。研究就ICIs对HCC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现有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管理、预测生物标志物以及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对甲状腺irAEs的认知,掌握发生甲状腺irAEs的HCC患者的治疗特点,早期监测、治疗后随访,减轻irAEs给癌症患者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障碍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耐药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选择
14
作者 王虎 尹艳梅 +1 位作者 李婧 朱克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5,共4页
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单药治疗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未见成效,采取合理的联合疗法是克服PDAC ICB抵抗的有效策略。目前为克服PDAC ICB耐药的联合手段主要包括增强PDAC... 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单药治疗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中未见成效,采取合理的联合疗法是克服PDAC ICB抵抗的有效策略。目前为克服PDAC ICB耐药的联合手段主要包括增强PDAC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或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靶向免疫细胞中发挥抑制功能的关键效应因子,改善PDAC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联合能量消融、光动力疗法、纳米材料包裹等手段促进肿瘤相关抗原的释放,刺激免疫激活。本综述旨在对近年PDAC中发现的ICB耐药靶标和新兴手段进行梳理,为克服PDAC ICB耐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 耐药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扶正方药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刘芳芳 蔡雨晴 +2 位作者 姜怡 顾爱琴 刘苓霜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72-78,共7页
目的观察扶正方药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211例三线及以上晚期NSCLC患者分为暴露组(106例)、非暴露组(105例),非暴露组给予标准西医治疗方案,暴露组... 目的观察扶正方药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211例三线及以上晚期NSCLC患者分为暴露组(106例)、非暴露组(105例),非暴露组给予标准西医治疗方案,暴露组在标准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扶正方药。观察无进展生存期(PFS),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临床因素及预后指标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治疗4个周期后计算疾病控制率,比较生活质量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QLQ-C30)、肺癌特异性量表(QLQ-LC13)]评分、血清可溶性免疫检查点[包括可溶性CD137(sCD137)、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sPD-L1)、可溶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2(sPD-L2)、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1(sPD-1)、可溶性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sLAG-3)、可溶性半乳糖凝集素-9(sGal-9)等]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暴露组脱落2例、非暴露组脱落1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08例,暴露组、非暴露组各104例。②暴露组、非暴露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5个月、6.3个月,暴露组PFS长于非暴露组(χ^(2)=4.656,P<0.05);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PFS缩短的风险降低了22.8%。③暴露组、非暴露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6%、79.8%;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暴露组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便秘、腹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LC13量表中气促、咳嗽、口腔溃疡、其他部位痛评分降低(P<0.05);非暴露组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疼痛、气促、便秘、腹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LC13量表中气促、咳嗽评分降低(P<0.05),其他部位痛评分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气促、食欲、便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LC13量表中气促、咳嗽、口腔溃疡及其他部位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暴露组血清sPD-L1、sPD-L2水平降低,sPD-1、sGal-9水平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D137、sPD-L1、sPD-L2、sLAG-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相比,加用扶正方药治疗三线及以上晚期NSCLC患者具有延长PFS、改善生活质量、调节免疫微环境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生存期 中药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免疫检查点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外周血液学指标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关系
16
作者 梁嘉欣 张桂芳 +3 位作者 慕竹青 黄普超 马晓艳 李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52-658,共7页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索外周血液学指标与ICIs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9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疗效、病例特征及外周血液学指标,并对免疫客...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索外周血液学指标与ICIs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9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疗效、病例特征及外周血液学指标,并对免疫客观疗效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95例入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2.63%(31/95),疾病控制率为70.53%(67/95);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5个月。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线数(P=0.016)、驱动基因(P=0.018)、淋巴细胞百分比(P=0.036)、血红蛋白(P=0.049)、红细胞压积(P=0.039)、凝血酶原时间(P=0.021)、白蛋白(P=0.002)、前体白蛋白(P=0.031)、乳酸脱氢酶(P=0.001)、C反应蛋白(P=0.028)、PNI(P=0.004)与ICIs治疗后疾病是否有效控制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细胞百分比(P=0.042)、白蛋白(P=0.003)、乳酸脱氢酶(P=0.006)、预后营养指数(P=0.029)、治疗线数(P=0.011)是ICIs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尽早应用ICIs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白蛋白、乳酸脱氢酶、PNI可作为预测ICIs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血液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
17
作者 丛慧颖 崔宏伟 +3 位作者 于天为 陈小刚 李杰 董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肿瘤治疗的革命性突破,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可以引起各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本文报道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出现TEN的病例,分别为1例早期SJS/TEN病例和1例难治性TEN病例,两例患者均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是肿瘤治疗的革命性突破,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可以引起各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的发生。本文报道2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接受ICI治疗后出现TEN的病例,分别为1例早期SJS/TEN病例和1例难治性TEN病例,两例患者均应用血浆置换治疗作为一线治疗,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合系统性内科治疗,2例患者后期均获得痊愈且无复发。ICI相关TEN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故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及及时救治至关重要。此2病例早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效果较好,为ICI相关重度irAE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陈翔 加冷·热哈提汗 +4 位作者 顾国民 阿布地力·阿布都许库 莎毕娜·迪力夏提 杨喆 王海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情况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接受ICI治疗的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情况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分析接受ICI治疗的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ICI治疗14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IP组和非CIP组,随后将发生CIP的患者分为轻度(1、2级)CIP和重度(3、4级)CIP两个亚组,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生存曲线,分析CI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对于患者PFS及OS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与PFS和OS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145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出现CIP,发生率为17.93%,重度CIP发生率为3.45%。CIP组患者PFS明显长于非CIP组患者(12.3 vs 7.6个月,P<0.05),CIP组与非CIP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 vs 15.8个月,P>0.05)。亚组分析显示,轻度CIP和重度CIP相比,PFS(12.2vs 12.9个月)及OS(16.1 vs 17.8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IP[HR=0.55,95%CI(0.33,0.90),P=0.02]、免疫疗程>6个[HR=0.51,95%CI(0.31,0.85),P=0.01]是影响患者PFS的有利预后因素,免疫疗程>6个[HR=0.4,95%CI(0.18,0.88),P=0.02]是影响OS的有利预后因素。结论:CIP的发生率为17.93%,CIP的发生与PFS的延长密切相关。免疫疗程>6个是影响NSCLC患者PFS、OS的有利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预后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陆睿 廖祎 +2 位作者 王敏 林心情 鲁明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41-144,150,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但其常造成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诸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肌炎,而最近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动...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但其常造成包括心血管系统在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诸多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肌炎,而最近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恶化可能相关。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可能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意识并警惕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机制
下载PDF
18例肿瘤患者并发危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护理
20
作者 莫然 常晓未 +1 位作者 马芳芳 顾晴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危重度相关心肌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共18例患者,5例患者为本院呼吸科、肿瘤科转入心内科监护室,13例患者为外院发病经急诊科收入院。科室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预见性评估及动态监测心脏功... 目的总结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危重度相关心肌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共18例患者,5例患者为本院呼吸科、肿瘤科转入心内科监护室,13例患者为外院发病经急诊科收入院。科室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预见性评估及动态监测心脏功能,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监测药物安全性,危重患者给予高级生命支持,加强起搏器、心肌活检围术期观察,给予患者全周期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12例患者病情控制,好转出院,恢复良好;6例死亡。结论加强多学科协作,早期评估、动态监测心功能是重要策略,有助于医护人员早识别、早干预,减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对患者的损伤;心理护理、个性化健康宣教、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监测、心肌活检围术期护理等是护理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心脏 肿瘤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