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岩 江路 燕鑫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833-836,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或在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只有10%~20%。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目前没有标准的后线治疗方案,急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模式,随着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为晚期或在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只有10%~20%。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目前没有标准的后线治疗方案,急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模式,随着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二代基因测序等生物信息技术的成熟,将其在分子学上进行重新分类。目前已有大量基于分子分型的研究,以指导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的选择。鉴于子宫内膜癌中存在免疫调控异常,免疫检查点阻断成为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突破口。本文对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或与化疗、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 治疗 分子分型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VISTA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昊宇(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IST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有多种VISTA拮抗剂正在研发中。然而对VISTA分子机制和在免疫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VISTA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免疫微环境对髓母细胞瘤免疫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游环宇 常青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725-2730,共6页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患者通过标准的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能够获得长期生存,但需要承受严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因此,毒副作用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治疗MB的迫切要求。免疫治疗是...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患者通过标准的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能够获得长期生存,但需要承受严重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因此,毒副作用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治疗MB的迫切要求。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在部分脑外肿瘤和胶质瘤治疗领域中进展迅速,但在MB中免疫治疗往往以失败告终,这与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有关。深入探讨MB免疫微环境的组成与功能,有助于我们发现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该综述总结分析了目前MB免疫微环境及其对MB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提高MB免疫治疗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过继性免疫治疗
下载PDF
TGF-β、PD-L1及PI3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康杰 胡楠 +4 位作者 吴学雨 赖唤 洪义东 张竞舟 吴风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394-2399,共6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PD-L1以及PI3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PD-L1、PI3K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GF-β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和PI3K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TGF-β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TGF-β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I3K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TGF-β、PD-L1、PI3K阴性相比,TGF-β、PD-L1、PI3K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TGF-β、PD-L1以及PI3K的高表达,并且TGF-β、PD-L1、PI3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TGF-Β PD-L1 PI3K
下载PDF
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现状和免疫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建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5,共5页
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存在巨大挑战,尚无公认的治疗策略。中国HCC患者的起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诊断时常为晚期和终末期,临床预后不佳,有一定的特殊性,亟需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肿瘤(IO)治疗受到越来越多... 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存在巨大挑战,尚无公认的治疗策略。中国HCC患者的起因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诊断时常为晚期和终末期,临床预后不佳,有一定的特殊性,亟需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免疫肿瘤(IO)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成功,已有多种IO治疗药物获批用于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也给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文章在阐述中国晚期HCC治疗现状的基础上,对IO治疗在晚期H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肿瘤治疗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原文传递
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姜茹斌 张凯瑞 葛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421-2432,共12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锚定在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的细胞膜上,其特异性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是一种分子量约为40 kDa的I型跨膜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D-1和PD-L1之间的胞外结合通过抑制CTLs活性从而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然而,PD-L1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等恶性肿瘤中的异常上调表达通过促进PD-1/PD-L1介导的CTLs失活导致癌细胞逃避免疫监控。近年来,相关研究分别从基因扩增、染色质修饰、转录与转录后修饰、翻译与翻译后修饰等角度阐述了PD-L1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同时,针对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在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癌细胞中的PD-L1表达调控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针对PD-1/PD-L1轴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基因表达调控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