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结膜炎的过敏原免疫治疗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学泉 林吉娇 +2 位作者 赵雅婷 姜雅琴 夏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95-1599,共5页
过敏性结膜炎是过敏性眼病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仅能对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只能短期内缓解症状,而过敏原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过敏的症状以及疾病的发病病程。该方法在... 过敏性结膜炎是过敏性眼病最常见的类型,尤其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药物治疗仅能对部分过敏性结膜炎有效,且只能短期内缓解症状,而过敏原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过敏的症状以及疾病的发病病程。该方法在国外已经应用多年,但在我国尚未见报道。文章将对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机制及几种免疫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其下一步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 淋巴结内免疫治疗
下载PDF
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致全身过敏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王青 李丽莎 +8 位作者 尹佳 王良录 支玉香 孙劲旅 关凯 刘君 郑杰 李宇 支凡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中重度全身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发生S... 目的回顾性分析变应原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中重度全身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2022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发生SCIT相关速发型全身过敏反应的变应性鼻炎哮喘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SCIT所用变应原种类与浓度、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等信息,探索可能影响全身过敏反应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2012—2022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共59例患者发生了72次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其中11例患者发生了多次全身过敏反应;患者诊断分别为变应性鼻炎者14例,哮喘者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者39例;根据世界过敏组织严重度分级,发生1级反应18次,2级反应46次,3级反应2次,4级反应6次,无致死事件;出现皮肤症状者占比72.2%,出现上下呼吸道症状者占比70.8%,循环系统受累者占比16.7%。轻症组(1级反应)患者皮下注射时的年龄显著低于中重症组(2~4级反应)[11(8,20)岁比24(9,35)岁,P=0.032]。结论在本研究所观察人群中,SCIT致全身过敏反应主要为轻中度,皮肤和呼吸道过敏症状是主要临床表现,年龄可能为影响全身反应严重程度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变应原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 全身过敏反应 严重程度
下载PDF
CBL教学模式在肝癌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朱广志 阳诺 曾智明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272-27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面对中晚期的不可切除肝癌,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肝癌系统治疗领域的重要治疗途径。但其在增强免疫反应抗肿瘤的同时,可能带来涉及全身器官的相关毒性。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 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面对中晚期的不可切除肝癌,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肝癌系统治疗领域的重要治疗途径。但其在增强免疫反应抗肿瘤的同时,可能带来涉及全身器官的相关毒性。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是一种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法,面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极为复杂和涉及学科众多的肝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临床教学工作,CBL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有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优势。本文就CBL教学法在肝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施办法方面进行阐述及探讨,旨在为临床上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一种实用有效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毒性管理 案例教学法 教育
下载PDF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林林 马圆 +1 位作者 陈智鸿 计海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是明确患者过敏原后,给患者反复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并逐渐增加浓度和剂量直到达到目标维持剂量,从而使患者对过敏原产生耐受,这是至今惟一一种可以调控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而改变其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AIT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AIT的作用机制、疗效和给药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鹏飞 韩天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普遍较高,严重威胁大众身体健康。目前,手术仍然是对能够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良好干预策略。免疫检测点类的抑制药物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的干预效果。随着研究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NSCLC的...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普遍较高,严重威胁大众身体健康。目前,手术仍然是对能够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良好干预策略。免疫检测点类的抑制药物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NSCLC的干预效果。随着研究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NSC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面也有着优异的表现,但仍缺乏远期预后评估,以及公认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疗程等。该文将阐述新辅助免疫治疗可切除的NSCLC的发展过程、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新辅助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肺腺癌中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山 李欣 +2 位作者 王若澜 夏伟 贺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共13页
目的:探究肺腺癌中与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IROSG)及其与肿瘤组织免疫浸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IROSG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队列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获取免... 目的:探究肺腺癌中与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IROSG)及其与肿瘤组织免疫浸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IROSG表达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队列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以获取免疫治疗相关基因,然后与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的氧化应激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IROSG。基于得到的IROSG对肺腺癌患者进行分型,对亚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单因素COX、LASSO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构建预后模型。使用模型公式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评分,并将患者划分为高、低风险组。从多个层面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进行肿瘤微环境(TME)分析、免疫治疗反应预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分析获取82个IROSG,IROSG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好(P<0.05)。基于IROSG表达水平分型和风险评分构建的肺腺癌患者预后模型预测能力好,基于风险评分和病例特征等预后因子构建的列线图和校正曲线能较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低风险组主要富集于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通路,而高风险组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和DNA复制等通路上,且低风险组肺腺癌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较高。高、低风险评分结合肿瘤突变负荷(TMB)、TME、肿瘤免疫功能障碍和排斥(TIDE)评分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能较好地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免疫治疗反应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可以预测肺腺癌患者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的模型,可为肺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治疗 氧化应激 免疫治疗相关氧化应激基因 免疫浸润 预后预测
原文传递
肿瘤新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劲松 王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0,共8页
肿瘤新抗原是由肿瘤特异性突变基因编码产生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显著外源性、突变随机性、分布集落性和基因突变相关性。这类抗原由于未受胸腺的阴性筛选,被T细胞识别为“异类”,不易受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且具有强免疫原性,是较好... 肿瘤新抗原是由肿瘤特异性突变基因编码产生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显著外源性、突变随机性、分布集落性和基因突变相关性。这类抗原由于未受胸腺的阴性筛选,被T细胞识别为“异类”,不易受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且具有强免疫原性,是较好的免疫治疗靶点。肿瘤新抗原可用于制备治疗性疫苗,诱导培养靶向性更强的T淋巴细胞,用于肿瘤生存预后和免疫检查点封锁疗法应答的预测,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肿瘤新抗原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抗原 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病理淋巴结转移程度与原发灶缓解程度
9
作者 徐源 梁乃新 刘洪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3,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缓解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病理淋巴结分期(N...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原发灶缓解程度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病理淋巴结分期(N1/N2)和原发灶缓解程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主要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非客观缓解(non-objective response,non-OR)]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风险分层模型。结果病理淋巴结分期和原发灶缓解程度单独考虑时,与PFS无显著相关性,且两者无显著交互作用。对于N1患者,pCR/MPR的PFS优于non-OR(P=0.038);对于N2患者,原发灶缓解程度与PFS无显著相关性。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1+pCR/MPR)和高危组(N1+non-OR/N2),两组PFS差异显著(P=0.003)。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病理淋巴结转移程度和原发灶缓解程度是NSCLC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两者的预后风险分层模型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但仍需前瞻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免疫治疗 病理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缓解 预后
下载PDF
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芳丽 华清泉 +5 位作者 许昱 章薇 陈霄 刘蒙 陈瑾 雷薇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 目的观察移动管理平台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1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治疗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依托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移动管理平台进行免疫治疗管理。应用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注射完成率等指标,分别于干预实施后6个月和1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注射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两组脱落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鼻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鼻结膜炎相关质量评分、注射完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管理平台有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依从性,提升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移动管理平台 有效性 依从性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和疗效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薛磊 陆志斌 +1 位作者 甑福喜 骆金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14-2218,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及疗效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n=27)、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组(n=30)...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及疗效的影响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n=27)、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组(n=30)、手术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组(n=33),对比3组淋巴结转移模式、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分析影响食管鳞癌患者pCR率的因素。结果:3组治疗后胸上段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转移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手术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组患者的胸中段淋巴结及胸下段的隆突下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P<0.05)。干预后,手术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组、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分期低于手术组,说明手术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及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有降期作用(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小、无淋巴结转移及手术联合新辅助+免疫治疗是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胸段食管鳞癌后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改变淋巴结转移模式,且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影响pCR的重要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淋巴结转移模式及pCR的影响因素调整淋巴结清除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新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 淋巴结转移模式 PCR
下载PDF
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2
作者 夏宁 周泽军 +2 位作者 方申存 王尊乔 潘宴青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蛋白样因子1(FGL1)、长链非编码RNA SChLAP1(LncSChLAP1)评估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晚期NSCLC患者98例为NSCLC组,均...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蛋白样因子1(FGL1)、长链非编码RNA SChLAP1(LncSChLAP1)评估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晚期NSCLC患者98例为NSCLC组,均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亚组74例和无效亚组24例,以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NSCLC患者血清FGL1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SChLAP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化疗疗效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FGL1、LncSChLAP1对晚期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血清FGL1、LncSChLAP1水平比较,NSCLC组高于健康对照组(t/P=57.365/<0.001、28.443/<0.001)。无效亚组TNM分期Ⅳ期比例、血清FGL1、LncSChLAP1水平高于有效亚组(χ^(2)/P=15.375/<0.001,t/P=35.077/<0.001、35.127/<0.001)。血清FGL1、LncSChLAP1高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327(1.104~1.596)、1.415(1.094~1.829)];血清FGL1、LncSChLAP1及两项联合的AUC分别为0.856、0.792、0.905,两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4.258/0.007、5.119/<0.001)。FGL1高、低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2.92%(11/48)、60.00%(30/50),LncSChLAP1高、低表达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7.66%(13/47)、54.90%(28/51),FGL1高表达组、LncSChLAP1高表达组晚期NSCLC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FGL1低表达组、LncSChLAP1低表达组(χ^(2)/P=14.180/<0.001、17.553/<0.001)。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FGL1、LncSChLAP1升高,是新的评估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纤维蛋白样因子1 长链非编码RNA SChLAP1 免疫治疗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13
作者 何学军 张晶 +2 位作者 张志胜 包赟 崔林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对老年晚期肺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4月至12月收治的年龄不低于60岁的Ⅳ期肺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标准化学治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或信迪利单抗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贝伐珠单抗,两组患者均治疗9周。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为3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疾病控制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变化均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更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KPS评分变化等级为增加的占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肝肾功能损伤、血液毒性及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均相当(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双靶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健康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贝伐珠单抗 抗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治疗 老年 晚期肿瘤
下载PDF
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
14
作者 郑宇 潘宏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34-239,共6页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进展期患者占比高的特点。既往胃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HER2阳性胃癌可应用曲妥珠单抗。由于胃癌的高度异质性,以致胃癌的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进展不尽人意。近几年,随着免疫治疗的...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进展期患者占比高的特点。既往胃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HER2阳性胃癌可应用曲妥珠单抗。由于胃癌的高度异质性,以致胃癌的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进展不尽人意。近几年,随着免疫治疗的进展及新靶点在胃癌中的探索,胃癌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就胃癌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患者报告结局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王惠临 蒋玮 于起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5-260,共6页
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的方法,依赖于患者主动自我报告,能够更全面地采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是作为一种... 患者报告结局作为一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的方法,依赖于患者主动自我报告,能够更全面地采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临床仍存在患者治疗反应差异、免疫耐受性或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等挑战。为了深入了解免疫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真实表现,以及评估治疗对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应用患者报告结局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患者报告结局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综述,并重点探讨了其在肿瘤治疗中,尤其是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毒副反应管理中的价值
16
作者 杨晓燕 苏舒 +2 位作者 周玉洁 王辰娟 陆开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92-995,999,共5页
目的观察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毒副反应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 目的观察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用于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毒副反应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免疫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相关Ⅲ度以上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88%(15/43)、76.74%(33/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后QOL-C30的功能领域评分、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症状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肺癌免疫治疗期间实施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干预管理可降低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增强遵医行为,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信息支持与管理协同模式 毒副反应
下载PDF
ITG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17
作者 乔洪源 付娟 +1 位作者 赵新程 庞雅琪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目的探索ITG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免疫治疗疗效影响,为胃癌的预后判断及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提供新的标志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信息进行分析,评估ITGB1... 目的探索ITG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免疫治疗疗效影响,为胃癌的预后判断及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提供新的标志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胃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信息进行分析,评估ITGB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ITGB1表达与免疫浸润、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免疫亚型及免疫治疗响应的关系。结果ITG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ITGB1高表达组T分期晚、存活率低,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免疫浸润评分分析显示CD4+T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在ITGB1高表达组评分升高,同时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SIGLEC15、TIGIT、CD274、HAVCR2、CTLA4、PDCD1LG2在ITGB1高表达组表达水平升高,且ITGB1的表达与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SIGLEC15、TIGIT、CD274、HAVCR2、CTLA4、LAG3、PDCD1LG2的表达呈正相关。TISIDB数据库分析显示ITGB1在胃癌不同免疫亚型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C6亚型(TGF-β主导型)中表达水平升高。TIDE算法提示ITGB1高表达组TIDE评分高于低表达组,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疗效差。结论ITGB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差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及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GB1 胃腺癌 免疫治疗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肝癌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林海清 肖艳玲 +3 位作者 谢少华 王状双 林一吟 陈燕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2-227,23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肝癌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肝癌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干预,进行个性化赋能。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疲倦、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腹泻、食欲丧失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运用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增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肝癌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提高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 肝癌 靶向联合免疫治疗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赵刚刚 张鸿毅 +3 位作者 肖克兵 杨辉 李子峰 赵华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D-L1阻断免疫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将其... 目的:探究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检测对PD-L1阻断免疫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D-L1阻断免疫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将其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对缓解组患者随访3个月,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NKG2A和PD-L1在CD4^(+)和CD8^(+)上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KG2A和PD-L1预测膀胱癌患者治疗反应性的价值。结果:100例研究对象中,缓解组患者72例(72.00%),未缓解组患者28例(28.00%),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缓解组患者肿瘤直径小于未缓解组,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水平均低于未缓解组(均P<0.05)。膀胱癌患者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预测免疫治疗后缓解的AUC值分别为0.771、0.724、0.710;联合诊断的AUC为0.836。72例缓解患者中,出现复发29例(40.28%),未出现复发43例(59.72%),两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直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复发组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NKG2A、PD-L1/CD4^(+)和PD-L1/CD8^(+)表达预测膀胱癌患者缓解后复发的AUC值分别为0.775、0.740、0.728;联合诊断的AUC为0.874。结论:NKG2A、PD-L1/CD4^(+)和PD-L1/CD8^(+)在不同治疗反应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不同,三者对于膀胱癌患者PD-L1阻断免疫治疗反应性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直径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免疫治疗 反应性
下载PDF
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策略:基于新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20
作者 文习之 张晓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1337,共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改善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但原发及继发性耐药使治疗进入瓶颈期。T细胞受体与肿瘤抗原的结合是免疫治疗发挥作用的关键。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由肿瘤特异性蛋白编码突变产生,在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在正常组织不表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显著改善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但原发及继发性耐药使治疗进入瓶颈期。T细胞受体与肿瘤抗原的结合是免疫治疗发挥作用的关键。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由肿瘤特异性蛋白编码突变产生,在肿瘤细胞中特异表达,在正常组织不表达,不受中枢免疫耐受影响,是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靶向肿瘤新抗原的疫苗、过继性细胞回输及抗体药物等能有效加强和扩大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识别并清除肿瘤,突破当前治疗瓶颈。本文就黑色素瘤新抗原的个性化治疗现状、最新进展、临床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新抗原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