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5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胶的酶法降解及其产物的体外免疫活性
1
作者 章倩 戚慧敏 +5 位作者 卞斌 马俊美 赖晨欢 黄曹兴 凌喆 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本研究以褐藻胶为底物,探究其在褐藻胶酶法降解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以及酶法降解制备褐藻胶低聚糖的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不同分子质量褐藻胶酶解产物的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褐藻胶经褐藻胶裂解酶降解后分子质量显著下降,... 本研究以褐藻胶为底物,探究其在褐藻胶酶法降解过程中的分子质量变化以及酶法降解制备褐藻胶低聚糖的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不同分子质量褐藻胶酶解产物的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褐藻胶经褐藻胶裂解酶降解后分子质量显著下降,通过乙醇分级分离可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的降解产物,其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13.4、5.73kDa和3.85kDa。单因素试验优化获得酶法制备褐藻胶低聚糖的最适工艺参数为pH7.0、褐藻胶裂解酶用量15U/g(底物质量计)、酶解时间24h,此时,褐藻胶低聚糖得率为28.05%。利用小鼠巨噬细胞模型对褐藻胶及其3种分子质量降解产物的体外免疫活性进行评价,发现褐藻胶及其酶解产物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活性,且重均分子质量为5.73kDa的酶解组分免疫增强活性最好,优于褐藻胶低聚糖。同时,通过添加巨噬细胞受体蛋白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阻断剂(TAK-242),验证了褐藻胶酶解产物通过诱导巨噬细胞TLR4的分泌,引起级联反应,增加NO、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从而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研究结果可为褐藻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低聚糖 免疫活性 分子质量 褐藻胶酶解产物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金丝小枣全枣、枣皮、枣肉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
2
作者 师仁丽 刘欣宜 +4 位作者 张彩玉 徐志悦 桑亚新 于文龙 王向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7期103-108,共6页
以金丝小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金丝小枣全枣、枣皮、枣肉的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并利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别诱导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和B... 以金丝小枣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金丝小枣全枣、枣皮、枣肉的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并利用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别诱导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探究金丝小枣的全枣、枣皮、枣肉的黄酮提取物的免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丝小枣全枣、枣皮、枣肉黄酮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存在差异,枣皮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最强,枣肉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免疫活性最弱,但全枣、枣皮、枣肉黄酮提取物对DPPH·和·OH的清除活性高于VC,且全枣、枣皮、枣肉黄酮提取物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大米免疫活性肽在小鼠体内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文诗雨 张芷萌 +4 位作者 吴昊 谢雨菲 黄庆明 廖娟 文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48,240,共9页
目的:证明前期筛选出的肽GBP1(NSVFRALPVDVVANAYR)在小鼠体内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探讨GBP1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GBP1肽处理前后的小鼠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阐释GBP1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 目的:证明前期筛选出的肽GBP1(NSVFRALPVDVVANAYR)在小鼠体内的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通过动物试验探讨GBP1肽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GBP1肽处理前后的小鼠脾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阐释GBP1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GBP1肽处理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数趋于正常值水平,肝脏器系数显著降低,血清中IgG含量稳定;终质量分数为25 mg/kg的GBP1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血清中IL-2、IFN-γ以及TNF-α的分泌;通过转录组分析,从脾脏组织中获得780个差异基因,该基因在机体内涉及与免疫相关的p53信号通路、铁死亡、补体和凝血级联等通路密切相关。结论:GBP1肽可以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介导信号转导通路,行使免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免疫活性 炎症反应 小鼠试验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酶解糖化滇黄精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
4
作者 黄俊源 袁晚晴 +4 位作者 苏艺 杨淑婷 黎攀 陈建萍 杜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该论文研究了酶解糖化下的滇黄精多糖结构和免疫活性,以探究酶解糖化下的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SPKP)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4.05%、4.1%。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PKP的红外光谱在1016~1147和931... 该论文研究了酶解糖化下的滇黄精多糖结构和免疫活性,以探究酶解糖化下的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SPKP)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4.05%、4.1%。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PKP的红外光谱在1016~1147和931 cm-1处有吡喃糖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0.032:0.117:0.419:0.048:0.383,重均分子量(Mw)为3820 u。甲基化结果表明SPKP主要的糖苷键连接方式为(→4-Glcp-1→),占比47.1%,分支度为34.1%结合碘碘化钾和刚果红实验结果可以推测SPKP是一种含有复杂分支的三股螺旋多糖。RAW264.7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在比较广的浓度范围内无毒性,均能促进细胞增殖,且有较高的细胞吞噬能力和NO水平,因此可以推测SPKP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且与其多糖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该研究可以为多糖与免疫活性的构效关系以及黄精新炮制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酶解糖化 多糖结构 免疫活性
下载PDF
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刘晶晶 刘洋 +3 位作者 李跑 覃业优 胡嘉亮 蒋立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77-285,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渥堆盐度(0、3%、5%)、水分(35%、42%、50%)浏阳豆豉多酚的组成、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差异。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一步分析活... 目的探究不同渥堆工艺对浏阳豆豉多酚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测定不同渥堆盐度(0、3%、5%)、水分(35%、42%、50%)浏阳豆豉多酚的组成、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差异。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一步分析活性最佳工艺豆豉的多酚组分。结果渥堆期间多酚含量变化明显,且随着渥堆水分的增加,豆豉的多酚及黄酮含量越高。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高水分、低盐度渥堆有助于提升豆豉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中以50%水分无盐渥堆豆豉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细胞实验表明,各样品组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经脂多糖刺激的RAW264.7细胞释放NO,免疫活性最佳为42%水分、5%盐度渥堆的豆豉样品。42%水分下无盐渥堆豆豉与5%盐渥堆豆豉的酚类差异代谢物共筛选出多酚及其衍生物(6)、黄酮类(13)以及异黄酮类(6)25种,相关性分析发现其中雌马酚、槲皮素与浏阳豆豉的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木犀草素、山奈酚、川陈皮素等与其免疫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50%水分无盐渥堆豆豉多酚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42%水分、5%盐度渥堆豆豉多酚的免疫活性最佳。本研究为浏阳豆豉的进一步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阳豆豉 多酚 渥堆工艺 抗氧化活性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超声波辅助黄鳍金枪鱼免疫活性肽酶解工艺优化
6
作者 徐远芳 王馨怡 +5 位作者 刘悦 杜童申 杨华 张慧恩 王燕 沈存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本文以黄鳍金枪鱼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黄鳍金枪鱼肉制备免疫活性肽。以小鼠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黄鳍金枪鱼肉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5 ... 本文以黄鳍金枪鱼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黄鳍金枪鱼肉制备免疫活性肽。以小鼠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黄鳍金枪鱼肉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37.6℃、超声波时间为11 min,在此条件下,小鼠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最佳,为43.04%±2.03%,与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值相近。对最佳酶解条件下的黄鳍金枪鱼免疫活性肽进行氨基酸组成与分子量分析,其必需氨基酸为41.42%±1.24%,疏水氨基酸含量为26.49%±0.79%,分子量集中分布在4.7~6.5 kDa。研究结果为黄鳍金枪鱼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超声波 酶解法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发酵乳杆菌GBJ荚膜多糖结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研究
7
作者 孙靖辰 高永娇 +5 位作者 潘禹溪 邰梦蝶 赵婧 王坤 王彦杰 鹿保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采用酶法提取发酵乳杆菌GBJ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s,CPS),并对其初级结构、体外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fermentumGBJ CPS的产量为124.37 mg·L^(-1),其中性糖含量为92.54%,蛋白质含量为3.06%... 采用酶法提取发酵乳杆菌GBJ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s,CPS),并对其初级结构、体外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fermentumGBJ CPS的产量为124.37 mg·L^(-1),其中性糖含量为92.54%,蛋白质含量为3.06%,硫酸基含量为1.04%,且不含糖醛酸;单糖组成分析显示CPS主要由摩尔比为3.64:1.00的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红外分析结果表明CPS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此外,CPS在体外表现出较高的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同时,合适浓度的CPS还可显著提高RAW264.7细胞的中性红吞噬能力和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10)分泌水平(P<0.05),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可以为乳酸菌CPS未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荚膜多糖 结构 抗氧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白玉菇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研究
8
作者 唐方媛 张娅娣 +1 位作者 刘咏 王军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8,共6页
文章采用常温水提和热水浸提法从白玉菇子实体中提取常温水提多糖(WHN)和沸水浸提多糖(WHB),通过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6种分级组分WHN_(1)、WHN_(2)、WHN_(3)、WHB_(1)、WHB_(2)、WHB_(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WH... 文章采用常温水提和热水浸提法从白玉菇子实体中提取常温水提多糖(WHN)和沸水浸提多糖(WHB),通过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6种分级组分WHN_(1)、WHN_(2)、WHN_(3)、WHB_(1)、WHB_(2)、WHB_(3)。理化性质结果表明:WHN和WHB的总糖质量分数为67.72%和80.54%,分级组分总糖质量分数为93.48%~98.77%,含有少量蛋白质和糖醛酸;多糖组分的单糖摩尔分数各不相同,WHN、WHN_(1)、WHN_(2)、WHN_(3)是以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主的杂多糖,WHB、WHB_(1)、WHB_(2)、WHB_(3)组分中葡萄糖占比均最大,WHB_(3)为葡聚糖。采用药理学模型考察多糖对鼠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吞噬活性以及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WHN_(1)和WHB_(3)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结果为白玉菇多糖在药物和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菇 多糖 巨噬细胞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树莓多糖组分RPP-5的结构特征与免疫活性研究
9
作者 尹星星 杨永晶 +2 位作者 陆杰 王学红 晁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7,共9页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对树莓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组分RPP-5,探究RPP-5的结构特征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RPP-5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RAW264.7细胞研...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对树莓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组分RPP-5,探究RPP-5的结构特征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RPP-5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RAW264.7细胞研究RPP-5的免疫活性,通过CCK-8法、微板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RPP-5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NO含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RPP-5主要由物质的量比为44.5∶21.7∶5.9∶8.8∶5∶4.1的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组成,其重均分子质量、数均分子质量和峰位分子质量分别为7598 Da、6183 Da和7492 Da,共存在12种单糖连接方式,糖链中→4)-Gal p-(1→、→4)-Xyl p-(1→、Ara f-(1→和→4,6)-Glc p-(1→的含量较高,分别为26.27%、16.50%、11.38%和10.41%。RPP-5可显著升高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内NO、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促进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综上,RPP-5是一种多支链的酸性杂多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中的免疫调节剂,为树莓多糖的结构表征和免疫活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多糖组分 结构特征 免疫活性 RAW264.7细胞
下载PDF
滁菊多糖结构特性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10
作者 韩天祥 刘文卓 +3 位作者 徐佳铭 李俊杰 赵哲 陈春旭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0-328,共9页
目的分离纯化滁菊多糖(Chuzhou chrysanthemum polysaccharides,CCPS),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并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以滁菊为原料,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到CCPS;通过快流速二乙氨基乙基-琼脂糖凝胶(diethylaminoethyl-sepharose fast flow,DE... 目的分离纯化滁菊多糖(Chuzhou chrysanthemum polysaccharides,CCPS),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并研究其免疫活性。方法以滁菊为原料,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到CCPS;通过快流速二乙氨基乙基-琼脂糖凝胶(diethylaminoethyl-sepharose fast flow,DEAE-FF)和葡聚糖凝胶G-100(Sephadex G-100)层析柱分离纯化CCPS,得到中性多糖CCPS-1-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和红外光谱法、刚果红实验等进行CCPS-1-1结构解析,建立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ouse mononuclear macrophages cells,RAW264.7)的免疫模型探究其免疫刺激活性。结果CCPS-1-1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具有三股螺旋结构。体外免疫活性实验表明,CCPS-1-1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吞噬作用,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分泌及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结论分离纯化得到的滁菊CCPS-1-1具有促进免疫活性的作用,在调节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多糖 结构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血满草酸性多糖的化学修饰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11
作者 刘瑜 刘浩博 +1 位作者 钟政昌 袁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 探讨化学修饰对血满草酸性多糖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血满草酸性多糖SPS-1为原料,采用氯磺酸-吡啶法、氢氧化钠-氯乙酸法和乙酸-亚硒酸钠法分别制备了SPS-1硫酸化、羧甲基化和硒化衍生物,通过测定硫酸化、羧甲基化的取代度和硒... 目的 探讨化学修饰对血满草酸性多糖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血满草酸性多糖SPS-1为原料,采用氯磺酸-吡啶法、氢氧化钠-氯乙酸法和乙酸-亚硒酸钠法分别制备了SPS-1硫酸化、羧甲基化和硒化衍生物,通过测定硫酸化、羧甲基化的取代度和硒含量以及红外光谱对衍生物进行验证,采用HPGPC分析其均一性和分子量,采用MTT法测定SPS-1及其衍生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Griess法和ELISA技术测定细胞释放NO和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SSPS-1和CSPS-1的取代度分别为0.624 4和0.489 8,SeSPS-1的硒含量为1.702 1μg/mg,红外光谱表明3种修饰方法均可用于SPS-1的化学修饰,HPGPC结果显示化学修饰导致多糖分子量降低,但分布仍较均一。SPS-1及其衍生物均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及分泌NO、IL-1β、IL-6和TNF-α(P<0.05,P<0.01)。结论 本研究为深入开展多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满草 多糖 化学修饰 红外光谱 免疫活性
下载PDF
人参多糖分散片制备工艺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12
作者 周铄 任京 +4 位作者 姜子烨 焦丽丽 吴巍 李慧 张晓瑜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旨在确定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处方、制备工艺并检测免疫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崩解剂、填充剂和润滑剂进行考察,以性状、崩解时限、硬度为考察指标,优化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处方;通过对小鼠脏器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吞噬指数和自然杀伤... 旨在确定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处方、制备工艺并检测免疫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崩解剂、填充剂和润滑剂进行考察,以性状、崩解时限、硬度为考察指标,优化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处方;通过对小鼠脏器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吞噬指数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测定考察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人参多糖分散片的优选处方为31.25%人参粗多糖作主药,38.67%微晶纤维素与19.08%α-乳糖作复合填充剂,10%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崩解剂,1%硬脂酸镁作润滑剂,50%乙醇作润湿剂。免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人参多糖分散片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脏器指数、足跖肿胀程度、吞噬指数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其中2.50 g/(kg·bw)人参多糖分散片的免疫活性最强,可作为潜在的保健食品或营养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多糖 分散片 制备工艺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黄芪多糖作为疫苗佐剂的免疫活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沈冠男 宛传奇 +2 位作者 杨扬 吴肖苇 何煜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84-387,392,共5页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最有效策略,但单一抗原成分的疫苗引出的免疫反应无法给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需要在疫苗中添加佐剂以提升人体免疫效果^([1])。佐剂是增强和调节疫苗抗原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物,与抗原共同注射...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最有效策略,但单一抗原成分的疫苗引出的免疫反应无法给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需要在疫苗中添加佐剂以提升人体免疫效果^([1])。佐剂是增强和调节疫苗抗原免疫反应的免疫刺激物,与抗原共同注射机体后,可延长机体对抗原的免疫时间,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呈递作用以及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以提高疫苗的有效性^([2])。铝佐剂是最早被发现的佐剂,自1932年首次应用于人体以来,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研究表明氢氧化铝一般只诱导Th2型免疫反应,近年来也有研究称铝佐剂可诱导Th1型免疫反应但是受接种途径的影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疫苗佐剂 免疫活性
下载PDF
基于分步醇沉法研究酒制黄精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
14
作者 孙婷婷 刘洋 +4 位作者 李卓柯 龚桂萍 王仲孚 黄琳娟 张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8-62,I0014,I0015,共7页
目的对酒制黄精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wine-processed Polygonatum sibiricum.,PSPW)进行分步醇沉,对各醇沉组分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步醇沉法对PSPW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 目的对酒制黄精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wine-processed Polygonatum sibiricum.,PSPW)进行分步醇沉,对各醇沉组分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步醇沉法对PSPW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各醇沉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采用MTT法、中性红吞噬实验及Griess法评价各醇沉组分对RAW 264.7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随分步醇沉中所用乙醇浓度增加,依次获得0~30%、30%~50%、50%~70%及70%~80%多糖组分,分别命名为PSPW-1、PSPW-2、PSPW-3及PSPW-4;理化性质结果表明4个醇沉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26×10^(4)、2.24×10^(4)、1.15×10^(4)及6.58×10^(3)u)均为糖蛋白复合物;各醇沉组分单糖组成种类和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均含高比例的半乳糖;免疫活性研究表明各组分均可促进RAW264.7细胞活力、吞噬中性红能力、分泌NO能力及分泌酸性磷酸酶活力,其中组分PSPW-3免疫活性最强。结论分步醇沉法所得PSPW各醇沉组分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推测PSPW-3为酒制黄精多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最佳活性组分,本研究为酒制黄精多糖最佳免疫调节活性组分的构效关系及黄精多糖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制黄精 分步醇沉 多糖 理化性质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小米谷糠多糖抗氧化及体外免疫活性
15
作者 李颖 王长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5-62,共8页
为深入探究小米谷糠多糖的抗氧化性和免疫活性,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小米粗多糖(millet polysaccharide,MP),经DEAE-52纤维素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组分MP-1和MP-2,并对分离前后多糖的化学成分、分子量、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进行评估。... 为深入探究小米谷糠多糖的抗氧化性和免疫活性,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小米粗多糖(millet polysaccharide,MP),经DEAE-52纤维素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组分MP-1和MP-2,并对分离前后多糖的化学成分、分子量、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小米谷糠MP、MP-1和MP-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59.78%、78.58%和45.78%,分子量分别为16.4、14.1、13.9 kDa;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小米谷糠多糖具有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细胞实验表明MP-1具有更显著的免疫调节能力,能够促进NO产生及RAW264.7细胞增殖,进而具有免疫调节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结果表明小米谷糠多糖通过与TLR4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并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小米谷糠多糖MP-1不仅可以作为抗氧化剂,更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功能性食品营养补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谷糠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免疫活性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沪农系列灵芝新品种活性成分及免疫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师小凡 刘艳芳 +5 位作者 唐传红 冯杰 唐庆九 王金艳 韩伟 张劲松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
以相同条件下栽培获得的沪农系列7个不同品种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作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总多糖、核苷、三萜和糖醇的含量、多糖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差异以及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总... 以相同条件下栽培获得的沪农系列7个不同品种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作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总多糖、核苷、三萜和糖醇的含量、多糖重均分子量分布特征差异以及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灵芝总多糖含量在1.15%~5.11%之间,含量较高的3个品种由高到低为‘沪农芝7号’(5.11%)、‘沪农芝8号’(2.36%)、‘沪农灵芝4号’(2.07%)。不同灵芝品种粗多糖分子量分布存在差异,‘沪农灵芝4号’主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3.38×10^(6)、4.24×10^(6)、4.38×10^(3)g·mol^(-1)的三个多糖组分,‘沪农灵芝1号’主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01×10^(7)和8.03×10^(3)g·mol^(-1)的两类多糖组分,‘沪农芝7号’主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4.50×10^(5)、6.20×10^(3)g·mol^(-1)的两个多糖组分,其余4个品种均含有重均分子量为(4.56×10^(3)~5.47×10^(3))g·mol^(-1)的多糖组分。7个灵芝新品种子实体中均含有胞苷、尿苷、鸟苷,其中‘沪农灵芝4号’的总核苷含量最高(1456.5μg·g^(-1));总三萜的含量为2241.93~5123.54μg·g^(-1),最高的为‘沪农灵芝1号’(5123.54μg·g^(-1));不同灵芝品种的糖醇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含有阿拉伯糖醇和甘露糖醇,赤藓糖醇含量较低,均低于0.9 mg·g^(-1)。七种灵芝子实体的粗多糖浓度在50~500μg·mL^(-1)范围内均能增强RAW 264.7巨噬细胞NO的释放量,其中‘沪农灵芝5号’的活性最强。研究结果将为沪农系列灵芝新品种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活性成分 多糖 三萜 免疫活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板栗黄酒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免疫活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美怡 梁建兰 +1 位作者 李润峰 杨晓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5,共8页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板栗作为一种营养强化成分,按照传统黄酒的发酵工艺,酿制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新型板栗黄酒。通过乙醇分级沉淀法得到板栗黄酒多糖CWP,并使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2种具有不同多糖分子质量段的板栗...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板栗作为一种营养强化成分,按照传统黄酒的发酵工艺,酿制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新型板栗黄酒。通过乙醇分级沉淀法得到板栗黄酒多糖CWP,并使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2种具有不同多糖分子质量段的板栗黄酒多糖CWP-1(>100 ku)和CWP-2(30~100 ku)。CWP-1和CWP-2主要由8种单糖成分组成,包括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种多糖均显示出多糖的典型吸收峰,并且CWP-1存在α-和β-糖苷键构型。体外免疫活性实验表明,CWP-1和CWP-2能够显著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一氧化氮,并且其分泌细胞因子能力高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的脂多糖。本研究结果将为板栗深加工产品开发和新型黄酒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黄酒 多糖 提取分离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菌草灵芝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凤丽 彭培植 +2 位作者 李静茹 黄文琪 赵立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2,共7页
采用乙醇提取菌草灵芝,对菌草灵芝醇提物(JGEH)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GEH含量为2 mg·mL^(-1)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1%、80.25%、100.00%;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对巨... 采用乙醇提取菌草灵芝,对菌草灵芝醇提物(JGEH)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GEH含量为2 mg·mL^(-1)时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5.61%、80.25%、100.00%;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对巨噬细胞RAW264.7无毒副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且细胞增殖率高达121.71%;JGEH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JGEH含量为25μg·mL^(-1)时的细胞吞噬指数高达345.2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JGEH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JGEH含量为25~200μg·mL^(-1)时可降低细胞中NO的释放量;JGEH可降低巨噬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炎症反应.综上可知,JGEH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灵芝 醇提物 抗氧化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盐制巴戟天多糖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岚玉 罗志锋 +3 位作者 朱思阳 陶倩 黎攀 杜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4,共8页
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盐制巴戟天中提取粗多糖(SMP),经DEAE-52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100柱分离纯化得到多糖(SMP-4),采用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凝胶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对SMP-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 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盐制巴戟天中提取粗多糖(SMP),经DEAE-52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100柱分离纯化得到多糖(SMP-4),采用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凝胶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对SMP-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通过测定其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来评价其免疫活性。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MP-4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摩尔比例为:0.55:0.23:0.16:0.03:0.02:0.01:0.01,分子量为1.32×10^(5) u的多糖。SMP-4具有六种糖苷键,其中→3)-D-Araf-(1→占比最高,为58.35%。在免疫活性评价分析中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5.625~500.0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同时能显著地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SMP-4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RAW264.7细胞分泌的TNF-α质量浓度最高,为2100.00 pg/mL(P<0.001);在31.25μg/mL质量浓度下,RAW264.7细胞分泌的IL-1β质量浓度最高,为14.50 pg/mL(P<0.05)。综上,SMP-4表现出良好免疫活性,具有成为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制巴戟天 分离纯化 多糖 结构表征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文蛤免疫活性肽酶解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研究
20
作者 惠珍珍 李娜 +3 位作者 王晓萱 孙舒扬 王平 杜超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1-169,共9页
目的:采用酶解法制备文蛤中的免疫活性肽(MLIP),优化酶解条件,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选用5种常用蛋白酶对文蛤进行酶解,以酶解液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效果为评价依据,筛选最适蛋白酶。然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影响较显著的3... 目的:采用酶解法制备文蛤中的免疫活性肽(MLIP),优化酶解条件,并对其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选用5种常用蛋白酶对文蛤进行酶解,以酶解液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效果为评价依据,筛选最适蛋白酶。然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影响较显著的3个因素,通过响应面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MLIP。最后,探究不同质量浓度MLIP对RAW264.7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形态及一氧化氮(NO)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复合蛋白酶为最适用酶,优化得到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pH 6.8、料液比1∶6.2、酶添加量3493 U/g,45℃酶解3 h,预测得到的酶解产物对RAW264.7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71.40%,验证试验得到结果与之相近。当MLIP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细胞相对增殖率最高,不同质量浓度的MLIP会引起细胞不同程度的分化且对NO的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以文蛤为原料制备的多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本研究可为文蛤免疫活性肽的制备及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活性 酶解条件优化 RAW264.7细胞 相对增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