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化结合胸腹水细胞蜡块切片在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梁伟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769-772,共4页
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采用胸腹水细胞蜡块切片与免疫组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80份胸腹水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结合细胞蜡块切片诊断(研究组)和液基细胞学诊断(参照组)。金标准为活检病理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标本诊断结果... 目的:分析病理诊断中采用胸腹水细胞蜡块切片与免疫组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80份胸腹水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结合细胞蜡块切片诊断(研究组)和液基细胞学诊断(参照组)。金标准为活检病理诊断。观察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标本诊断结果。结果:经过病理活检金标准诊断,80例患者中恶性胸腹水占比率为87.50%(70/80)。免疫组化结合细胞蜡块切片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胸腹水病理诊断中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细胞蜡块切片的检查手段,与常规液基细胞学诊断方法疾病检出准确率和灵敏度更高,有利于为诊疗方案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细胞蜡块切片 胸腹水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免疫组化标志物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
2
作者 王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检查的疑似胃癌患者92例,其中52例确诊为胃癌并将其作为B组,另外40例作为A组,收录时间:2022.6至2023.6,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 探讨免疫组化标志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胃癌阳性检测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检查的疑似胃癌患者92例,其中52例确诊为胃癌并将其作为B组,另外40例作为A组,收录时间:2022.6至2023.6,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对A、B组受检者进行Her-2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统计并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指标数据。结果 经过对比,B组HER-2和各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均高于A组,P<0.05;经过对比,Her-2+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单一方法。结论 随着HER-2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上升,则提示胃癌患者病情越严重,两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通过检测上述指标,能够为临床总结和诊断评估胃癌患者提供重要的依据,并确保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癌胚抗原 癌抗原724 免疫组化标志物 癌抗原50 癌抗原199
下载PDF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唐伟红 陈方舟 耿歆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30-133,共4页
目的:对比恶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诊断准确率,以评估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在恶性肿瘤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22年3月—2023年5月30例由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诊断... 目的:对比恶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诊断准确率,以评估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在恶性肿瘤术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22年3月—2023年5月30例由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样本,以这30例患者同样本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诊断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法的耗时和结果的诊断准确率,分析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与相应组织标本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对比发现,冰冻切片免疫组化耗时(810±36)s,短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的耗时(68000±35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的结果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结果匹配度高达96.67%,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且诊断准确率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无显著差异,提示术中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方法有望成为术中病理诊断的关键辅助手段,并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化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基于马立克病病毒Meq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王润锦 孙英杰 +5 位作者 石彬 吴少鹏 邵红霞 钱琨 叶建强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为了对临床上马立克病(MD)准确诊断,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马立克病病毒(MDV)强毒株Meq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MDV Meq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MD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制备了4株Meq蛋白特异... 为了对临床上马立克病(MD)准确诊断,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马立克病病毒(MDV)强毒株Meq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研制MDV Meq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MD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制备了4株Meq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DV-Meq-1D6、MDV-Meq-1D10、MDV-Meq-6B3、MDV-Meq-6D10;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不仅能与体外表达的Meq蛋白反应,而且能识别MD肿瘤细胞系MSB-1中的Meq蛋白和MD肿瘤组织细胞中的Meq蛋白;以Meq蛋白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免疫组化诊断MD的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结果稳定,易观察判定。研究表明,试验制备了4株Meq蛋白单克隆抗体(MDV-Meq-1D6、MDV-Meq-1D10、MDV-Meq-6B3、MDV-Meq-6D10),基于此建立的免疫组化MD诊断方法为临床MD鉴别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病 Meq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诊断
原文传递
骨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周霞 崔春晓 +6 位作者 林青 李志明 边甜甜 苏晓慧 张琦 李妍 李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分析骨转移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特征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以及骨转移灶的CT与MRI表现,并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远处转移患者各90例(90个病灶);比较骨转移乳腺... 目的:分析骨转移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特征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以及骨转移灶的CT与MRI表现,并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远处转移患者各90例(90个病灶);比较骨转移乳腺癌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及免疫组化的差异。结果:①骨转移乳腺癌肿块以高密度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肿块以等密度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转移乳腺癌肿块边缘以模糊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以毛刺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转移乳腺癌首诊区域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高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比骨转移乳腺癌,无远处转移乳腺癌无T4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肿块伴钙化为主,三阴性以肿块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居多,Luminal B型多未发生同侧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乳腺癌不同免疫组化分型对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不同,有助于临床医师预测不同免疫组化分型的骨转移可能性,为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乳房X线摄影术 病理学 免疫组化分型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6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乳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影像特征与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7
作者 周成礼 郭吉敏 +1 位作者 刘阳 汤红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目的:研究乳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的超声(US)、乳房X线摄影(MG)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乳腺乳头状癌亚型及影像学特征与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16日至2021年12月20日收治的47例乳腺乳头状癌病... 目的:研究乳腺乳头状癌病理亚型病例的超声(US)、乳房X线摄影(MG)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乳腺乳头状癌亚型及影像学特征与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16日至2021年12月20日收治的47例乳腺乳头状癌病例,其中,US检查47例(47病灶)、MG检查45例(45病灶)、MRI检查14例(16病灶),对比分析亚型病例及其影像特征与ER、PR、Her-2、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结果:US特征:在ER、PR表达中,各亚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肿块的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6%(41/42)、88.1%(37/42)。在Her-2表达中,pDCIS亚型肿块后方回声改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EPC亚型肿块直径、IPC亚型肿块后方回声改变在Ki-67表达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7,P=0.039)。MG特征:Ki-67表达中SPC亚型的钙化分布特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8),在ER、PR、Her-2表达中,各亚型的MG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肿块的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2%(25/26)和80.8%(21/26)。MRI特征:ER、PR、Her-2及Ki-67表达中4个亚型的MRI影像学特征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肿块的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3/13)及84.6%(11/13);Her-2阴性表达率达76.9%(10/13)。结论:乳腺乳头状癌是一种以ER、PR阳性表达为主的乳腺癌,US显示EPC亚型肿块直径≥2 cm及IPC亚型肿块后方回声衰减与Ki-67阳性表达存在关联。Ki-67阳性表达与SPC亚型钙化非良性分布的MG影像特征相关。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判断乳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特性,可协助临床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房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乳腺乳头状癌 病理亚型 免疫组化指标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分型和免疫组化表达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鸿恩 李悦龙 +3 位作者 吕培锋 曾益辉 李成威 张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45-1451,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分子分型和免疫组化(IHC)表达改变的情况,探讨新辅助治疗后IHC结果发生改变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NAC的共15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新辅助所有患...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分子分型和免疫组化(IHC)表达改变的情况,探讨新辅助治疗后IHC结果发生改变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NAC的共15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新辅助所有患者均进行4~6周期的新辅助放化疗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根据Miller-Payne分级为评估标准,分为pCR与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CR)两个亚组。观察分析NAC后non-pCR组患者IHC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抗原(Ki-67)及分子分型出现改变的现象,采用χ^(2)检验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non-pCR组IHC指标及分子分型的差异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检验IHC表达及分子分型在NAT后发生变化的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患者pCR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临床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年龄、累及乳腺、病理类型、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检验pCR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51例乳腺癌患者,Luminal A型6例,Luminal B型81例,Her-2过表达29例,三阴性35例。经NAC后,pCR患者占40.4%(61/151),non-pCR患者占59.6%(90/151)。90例non-pCR患者。病理学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ER(阳性表达无变化,χ^(2)=0.000,P=1.000)、PR(阳性表达减少9例,χ^(2)=2.730,P=0.098)和Her-2(阳性表达减少3例,χ^(2)=0.284,P=0.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治疗后54例(60.0%)较治疗前83例(92.2%)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5.697,P<0.001)。新辅助化疗pCR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分析,ER状态(χ^(2)=16.130,P=0.000)、PR状态(χ^(2)=18.881,P=0.000)、 Her-2状态(χ^(2)=25.414,P=0.000)、分子分型(χ^(2)=17.365,P=0.001)与新辅助化疗pCR效果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校正其他变量后,ER阴性(P=0.023,OR=0.141, 95%CI=0.026~0.760)和Her-2阳性(P=0.000,OR=10.674,95%CI=2.911~39.138)可作为新辅助化疗pCR效果的预测因子。结论:乳腺癌NAC能够降低Ki-67的表达水平,ER阴性和Her-2阳性与乳腺癌NAC病理缓解有关,对NAC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免疫组化 分子分型
下载PDF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9
作者 蔡秋裕 杨子涵 裴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探寻有助于鉴别诊断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判读结果量化分析AIH、PBC和OS之间及AIH和DI-AILH之间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差异;并针对DI-AILH和AIH之间显著性差异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组织学评估中,AIH出现显著的界面性肝炎、Rosette花环形成、界板处成簇的浆细胞浸润;PBC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明显的淋巴细胞性小叶间胆管炎;OS出现更高的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分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显示,AIH和PBC在汇管区和界板处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AIH出现IgG小叶内和汇管区沉积、PBC出现IgA沿小叶间胆管线状沉积。DI-AILH和AIH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界板处炎症差异明显,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0。结论 尽管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存在重叠,AIH、PBC和AIH-PBC OS仍存在有助于各自诊断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荧光特点,根据肝组织损伤模型,病理医师也可以给出关于AIH和DI-AILH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分析FASN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徐欣 张珊 +1 位作者 廖丽鑫 郭钰珍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101-107,116,共8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分析脂肪酸合酶(FASN)在宫颈癌(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CC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R4.2.2提取FASN表达数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免疫组化分析脂肪酸合酶(FASN)在宫颈癌(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CC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R4.2.2提取FASN表达数据,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FASN在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通过基因集富集(GSEA)揭示FASN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证实了FASN在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了FASN表达的免疫组化(IHC)评分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 TCGA数据库及本研究的临床标本均证实,与癌旁组织相比,FASN在CC组织中呈现高表达(P<0.001,P=0.028 5),并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01,P=0.029;P=0.012,P=0.047)。(2) FASN在CC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者,其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明显缩短(P <0.001,P <0.001)。(3) FASN表达的IHC高评分组CC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高于低评分组(P <0.001)。(4)HPV感染状态对于FASN表达的IHC评分高低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01)。(5) FASN高表达CC患者的基因富集在癌症途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关作用、氮代谢、黑色素瘤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等调节通路。结论 FASN在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HPV感染状态、BMI和不良预后相关,有望成为诊断CC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酶 宫颈癌 免疫组化 生物信息学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免疫组化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寇月阳 张元芬 姚德生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免疫组化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宫颈癌患者,其中HR-HPV阴性40例,HR-HPV阳性80例。比较HR-HPV阴性和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组化指标(p16、Ki-6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免疫组化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宫颈癌患者,其中HR-HPV阴性40例,HR-HPV阳性80例。比较HR-HPV阴性和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组化指标(p16、Ki-67、p53)及预后。结果HR-HPV阴性和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阴性宫颈癌患者p16、Ki-67阳性率及5年生存率均低于HR-HPV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阴性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更低、腺癌比例更高、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更低、p16和Ki-67阳性率更低、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临床特征 免疫组化指标 预后
下载PDF
免疫组化技术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冉 李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2-0025,共4页
分析对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诊断中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5月患者20例研究,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记录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20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切片中7例出现机械性挤压现象,为35%,其中一例严重... 分析对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诊断中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效果。方法 2022年5月-2023年5月患者20例研究,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诊断,记录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20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病理切片中7例出现机械性挤压现象,为35%,其中一例严重,无法确诊病理,需在二次活检后再次确诊。结论 这种疾病发展快,且疾病的严重程度高,往往会出现局部转移,而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查方式对于分泌肿瘤检出率高,可于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技术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的应用和进展
13
作者 马天时 贺慧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 第五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已于2022年正式出版[1]。尽管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给病理学带来了疾病的分类、命名、诊断、治疗和预后等多方面的新认识,但免疫组化染色仍然是病理诊断中最便捷、最经济和最广泛应用的辅助检测方法。该文结合第五版WHO分类的更新内容,梳理了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应用、可能遇到的陷阱和最新的研究进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王全志 宋京京 +3 位作者 张翰哲 薛培文 郭锦唯 何全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78-1681,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IHC)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9例HPV及宫颈液基细胞学双阳性的残留标本进行细胞块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液基细胞学被诊...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IHC)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9例HPV及宫颈液基细胞学双阳性的残留标本进行细胞块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液基细胞学被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90例标本中,经细胞块再确诊分流为低级别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39例、高级别鳞状细胞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17例、宫颈腺癌1例及炎性/未见上皮内病变33例。细胞学诊断为LSIL的87例标本中,经细胞块确诊分流:LSIL 79例、炎性/未见上皮内病变8例。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肿瘤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 not excluding neoplastic lesions,ASC-H)的20例中,经细胞块确诊分流:LSIL 2例、HSIL 15例、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例及炎性/未见上皮内病变2例。液基细胞学诊断为HSIL的32例中,细胞块确诊分流:HSIL 24例、SCC 6例及炎性/未见上皮内病变2例。液基细胞学诊断为腺细胞非典型增生(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的10例中,细胞块确诊分流:宫颈腺浸润性腺癌2例,子宫内膜腺癌1例。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块联合IHC在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分流细胞学中一些诊断不明确的病例,从而提高宫颈病变诊断准确性。是对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检测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液基细胞块 液基细胞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免疫组化在肺活检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伟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 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分析免疫组化法在鉴别肺活检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多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来确定肺癌类型。方法 分析13例小细胞肺癌和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穿刺活检标本、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和病理资料,采用免... 目的 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分析免疫组化法在鉴别肺活检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多种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来确定肺癌类型。方法 分析13例小细胞肺癌和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穿刺活检标本、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样本组织中CK、CK7、Napsin A、P40、P63、CgA、Syn、CD56、TTF-1、Ki-67等多种分子标记物表达水平。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分子标记物阳性表达率,分析肺癌分子标记物在小细胞肺癌(CgA、Syn、CD56、Ki-67)及非小细胞肺癌(P40、P63、Napsin A)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gA、Syn、CD56、Ki-67、TT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92.3%、100.0%、92.3%、92.3%,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4.2%、2.1%、4.2%、6.4%、34.0%, P40、P63、Napsin 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9.6%、55.3%、25.5%,有显著差异(P<0.05);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K7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K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CgA、Syn、CD56、Ki-67诊断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0.923、0.923、1.000、0.923,特异性分别为0.957、0.979、0.957、0.936,准确率分别为0.950、0.967、0.967、0.933。P63、P40和Napsin 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现高阳性率, P40、P63和Napsin A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0.596、0.553、0.255,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1.000,准确率分别为0.683、0.650、0.417。结论 病理学诊断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63、P40和Napsin A的表达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病理学诊断结合免疫组化检测CgA、Syn、CD56和Ki-67的表达水平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免疫组化检测可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化 肺活检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ADC值与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李丹菲 邱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探索ADC值与乳腺癌预后的联系。方法:搜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病...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探索ADC值与乳腺癌预后的联系。方法:搜集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67例,所有患者均行乳腺MRI检查,测得病灶区平均ADC值。统计分析各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ADC_(mean)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各免疫组化指标组阳性细胞百分比与ADC_(mean)值之间、HER2组阳性等级与ADC_(mean)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ER阳性组与阴性组、PR阳性组与阴性组ADC_(mean)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ER组细胞阳性率与ADC_(mean)值间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细胞阳性率与ADC_(mean)值间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组阳性等级与ADC_(mean)值间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与ADC_(mean)值间、P53组细胞阳性率与ADC_(mean)值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ADC值越低的浸润性乳腺癌可能预后越好,而ADC值越高的浸润性乳腺癌可能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ADC 免疫组化指标
下载PDF
149例涉及免疫组化检测的病理医疗纠纷分析
17
作者 李霞斌 文雪 +1 位作者 刘俊 孙兴旺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因免疫组化检测(immunohistochemistry examination,IHC)引发的病理科医疗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下载并回顾性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2021年149例涉及IHC的病理医疗纠纷案件。结果基层医院为主要涉案医院... 目的分析因免疫组化检测(immunohistochemistry examination,IHC)引发的病理科医疗纠纷案件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下载并回顾性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2021年149例涉及IHC的病理医疗纠纷案件。结果基层医院为主要涉案医院(44.0%),医方责任案件137例,案件获赔率91.9%。病变部位以女性生殖、淋巴造血和软组织系统为主,病变种类以淋巴瘤、各类肉瘤、交界肿瘤以及少见罕见病为主。各种原因未行IHC检测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IHC指标不全、技术局限、病理医生判读错误等致病理诊断偏差为次要原因。结论病理科涉及IHC的医疗纠纷防范主要在于提高病理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高IHC送检率、会诊率,规范IHC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检测 病理科 医疗纠纷
下载PDF
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赵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对病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过程中筛选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支撑数据分析,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对其开展综合诊断,结果患...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对病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过程中筛选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支撑数据分析,筛选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对其开展综合诊断,结果患者确诊27例,将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将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患者开展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诊断,本次研究截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同时筛选该时间段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高度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患者(均已确诊)30例作为研究参考,将其纳入对照组,对其开展免疫组化检查,观察两组诊断结果。结果:30例疑似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经综合诊断确诊27例阳性,3例阴性,将此结果作为金标准参考,经病理组织形态学诊断,结果检出阳性患者27例,阴性患者3例,但结果中存在误诊与漏诊情况,其中假阳性(误诊)与假阴性(漏诊)各1例,计算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33%、96.30%、66.67%;经免疫组化诊断,结果检出阳性患者28例,阴性患者2例,其中包含漏诊与误诊情况,假阴性1例(漏诊),假阳性2例(误诊),计算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6.30%、33.33%,两种诊断结果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中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可以有效地诊断病症,减少各种影响因素,观察患者病症情况,并通过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精准性,鉴别患者病症类型,以便于患者及时确诊,尽早开展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病理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19
作者 李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中的作用,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01-2021.12收治的64例疑似GEPNEN的患者,全部进行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并统计检查结果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58例(90.63%)... 目的分析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中的作用,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9.01-2021.12收治的64例疑似GEPNEN的患者,全部进行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并统计检查结果以及检查的准确性。结果58例(90.63%)患者经胃肠内镜活检和胰腺CT引导检查后确诊为GEP-NEN。经活检病理后,共47例患者确诊GEP-NEN,诊断准确率为81.03%;经免疫组化检查后,共49例患者确诊GEP-NEN,诊断准确率为84.48%。其中,发病部位在胃肠、胰腺的占比分别为63.27%、36.73%,男女比例为28/21,G1占比为77.55%,G2为22.45%,无G3病例。结论活检病理与免疫组化在GEP-NEN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免疫组化结果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活检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