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低成本、低本底的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燕 于顺 +1 位作者 丁爱石 范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6,T035,共4页
为了探讨一种适合培养细胞的低本底、低成本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本研究将低浓度的 Triton X-10 0加入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 ,观察了其对 ABC反应时的抗体和 ABC的使用浓度和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 ,在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加入 0 .1%Trito... 为了探讨一种适合培养细胞的低本底、低成本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本研究将低浓度的 Triton X-10 0加入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 ,观察了其对 ABC反应时的抗体和 ABC的使用浓度和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 ,在抗体稀释液和洗液中加入 0 .1%Triton X-10 0可以增强细胞对抗体的通透性 ,在不减弱阳性信号的状况下使 -抗的使用浓度明显降低 ,使生物素化二抗和 ABC的使用浓度达到 1/ 10 0 0~ 1/ 40 0 0 ,并大大减弱染色本底。本研究结果提示 ,在这一稀释度明显低于目前试剂盒建议的使用浓度。在充分显示阳性信号的前提下 ,使抗体的使用浓度和量大幅度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反应方法 TRITONX-100 抗体 培养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在同一切片标本上,对豚鼠小肠内的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孝儒 王云川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47-150,220,共5页
Hellerstrm-Hellman(HH)银染法一直被认为是银染法中唯一能够显示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SSLI)细胞的较好方法。本试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通过免疫细胞化学PAP技术和HH银染法的比较研究,明显地观察到并不是所有的PA... Hellerstrm-Hellman(HH)银染法一直被认为是银染法中唯一能够显示生长抑素或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SSLI)细胞的较好方法。本试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通过免疫细胞化学PAP技术和HH银染法的比较研究,明显地观察到并不是所有的PAP阳性细胞能够被HH银染法着色;另一方面,某些HH银染阳性细胞都呈现为抗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阴性。试验结果表明,HH银染法用来显示SSLI细胞并不是非常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样细胞
下载PDF
一种不溶血红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李琴 杨清松 +1 位作者 徐彬 毛建文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3期24-26,共3页
目的以氯通道蛋白ClC-3为靶蛋白,建立一种不溶血的红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集大鼠红细胞,涂片,0.5%丙烯醛/PBS固定,以不同浓度的Triton X-100/PBS(含0.1 mol/L甘氨酸)溶液透膜,用含0.05 mmol/L甘氨酸、2%BSA、0.05%NaN3... 目的以氯通道蛋白ClC-3为靶蛋白,建立一种不溶血的红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方法。方法采集大鼠红细胞,涂片,0.5%丙烯醛/PBS固定,以不同浓度的Triton X-100/PBS(含0.1 mol/L甘氨酸)溶液透膜,用含0.05 mmol/L甘氨酸、2%BSA、0.05%NaN3的PBS溶液封闭抗原,随后孵育ClC-3的一抗和荧光标记的二抗,最后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0.1%Triton X-100/PBS结合其他优化液处理的红细胞未出现溶血现象,共聚焦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目的蛋白及其亚细胞分布情况。结论通过优化固定液、透膜液、封闭液和洗涤液,解决了常规免疫细胞化学法导致红细胞易溶血的缺点,在确保红细胞不溶血的同时成功检测到红细胞氯通道ClC-3蛋白,即成功建立了一种不溶血的红细胞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方法 氯通道蛋白 溶血
下载PDF
荜茇提取物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的增殖作用及与化学官能团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熙灿 周健洪 +4 位作者 黎晖 杜少辉 李伊为 黄玲 陈东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荜茇挥发油和水溶性部分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分子中化学官能团的关系。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经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 目的:观察荜茇挥发油和水溶性部分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体外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与分子中化学官能团的关系。方法:使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经Brdu标记和CD44染色及两者双重染色鉴定后,观察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荜茇挥发油及其水溶性部分的条件下MSC的生长变化。应用形态学、MTT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荜茇挥发油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MSC增殖活力和增加Brdu、PCN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经GC-MS检测,荜茇挥发油含C=C(50.66%)、-OH(27.02%)、多种官能团(5.05%)等;而荜茇水提物对MSC无增殖作用。结论:荜茇挥发油明显促进MSC的增殖,这种作用可能与分子中C=C、-OH等官能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增殖作用 MSC 官能团 大鼠 提取物 荜茇挥发油 5-溴脱氧尿嘧啶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水溶性部分 BRDU标记 细胞增殖活性 cells 密度梯度法 体外增殖 体外培养 染色鉴定 CD44 生长变化 不同浓度
下载PDF
脑膜癌病患者的脑脊液细胞学与免疫组化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标 李相磊 +3 位作者 马春燕 黄利娜 刘妍 高园林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55例MC患者,均做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行CSF常规检查、生化检... 目的分析脑脊液细胞学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55例MC患者,均做腰椎穿刺采集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行CSF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统计患者首发临床症状表现、白细胞计数(WBC)、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水平分布情况,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20(CK20)、癌胚抗原(CEA)、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细胞角蛋白7(CK7)6种肿瘤标记物在CSF中定位表达,统计各指标诊断MC情况,比较各指标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结果⑴55例MC患者MGG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其中49.09%患者首次腰穿发现肿瘤细胞,50.91%患者经反复腰穿发现;⑵MC首发症状以头痛(83.64%)、恶心/呕吐(78.18%)、精神改变(78.18%)、脑膜刺激征(63.64%)、意识不清(47.27%)、听神经受累(32.73%)为主,WBC、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水平均伴有不同程度异常,肿瘤原发病灶为肺癌(34.55%)、乳腺癌(25.45%)、胃癌(21.82%)、卵巢癌(18.18%);⑶EMA、CEA、CK7、EMA+CEA、EMA+CK7、EMA+CEA+CK7诊断MC阳性预测值均为100%,灵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EMA+CEA+CK7诊断MC灵敏度高于任何单一或两两联合灵敏度(P<0.05);⑷CK7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CK20在卵巢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胃癌中阳性表达率25.00%(P<0.05);CEA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0,低于胃癌、卵巢癌、肺癌中阳性表达率66.67%、100.00%、52.63%(P<0.05);Napsin A、TTF-1在胃癌、卵巢癌、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低于肺癌中阳性表达率84.21%、73.68%(P<0.05)。结论MC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脑脊液常规检查与生化检查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应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EMA+CEA+CK7可用于MC辅助性诊断,CK20、CEA、Napsin A、TTF-1有助于MC原发灶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病 MC原发灶 脑脊液细胞 脑脊液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 被引量:1
6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336-1336,共1页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或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标记上可见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来检查细胞及组织上原位抗原或抗体成分的方法。此方...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或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标记上可见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来检查细胞及组织上原位抗原或抗体成分的方法。此方法可以识别定位各种细胞组织成分,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部分类酯、多糖、激素、病原体(寄生虫、细菌病毒)、受体、神经介质、肿瘤的标记物(抗原或相关抗原)等,一般认为凡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物质都可以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查并显示出来。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性质定位,还可以利用细胞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细胞原位定量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和简便快速等优点,又能够有机地同形态、功能及代谢的研究结合起来,用以研究其它技术(如化学、生化、免疫及生理等)难以深入的领域。免疫细胞化学对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预防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军事医学的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特异性结合 原位抗原 显微镜下观察 共聚焦显微镜 医学基础研究 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分光光度计
下载PDF
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立业 郑佳坤 +3 位作者 刘相名 惠国桢 费俭 郭礼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成年大鼠的... 目的 研究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为神经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β-巯基乙醇诱导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分化的和未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从成年大鼠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基质细胞 ,在体外生长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 ,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增殖 ,体外扩增可超过 10多代。β-巯基乙醇可诱导这种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分化的细胞早期表达巢蛋白 ,后期则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微丝 ,在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下约 60 %~85 %的细胞表达这两种神经元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 基质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β-巯基乙醇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郭晏同 冷希圣 +3 位作者 李涛 宋盛晗 秦致中 熊亮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PARγ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α 平滑肌 肌动蛋白(α SM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仪分析细胞凋亡。 结果 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PPAR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7,P<0.01), PPARγ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4.627,P<0.01);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5.542,P<0.01),其α SMA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4.627,P<0.01),其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6.682,P<0.01)。 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通过增加PPARγ的表达,能够抑制激活的HSC表达α SMA及Ⅰ胶原,抑制激活的HSC增殖,诱导激活的H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 罗格列酮 细胞生物学特性 配体 特异 WESTERN印迹 受体 活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星状细胞(HSC)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PPARγ mol/L 四甲基偶氮唑盐 流式细胞仪分析 α-SMA RT-PCR mRNA表达 对照组
原文传递
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被引量:17
9
作者 沈伟哉 郭国庆 +1 位作者 邢旭光 余菁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2期138-140,I00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为探讨nNOS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结果 大鼠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以中脑和脑桥分布丰富 ,延髓较稀... 目的 观察大鼠脑干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为探讨nNOS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结果 大鼠脑干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以中脑和脑桥分布丰富 ,延髓较稀少 ;在中脑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背侧部、被盖背外侧核、中缝背核、上下丘灰质等部位 ;在脑桥 ,主要分布于被盖背外侧核、脑桥中缝核、被盖脚桥核、蓝斑、臂旁核、斜方体核 ,以及脑桥网状结构 ;与中脑和脑桥相比 ,延髓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较少 ,主要分布于延髓网状结构、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孤束核等核团。结论 分布于脑干内丰富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其生成的NO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分泌 ,共同参与内脏活动、感觉和运动的传导 ,以及睡眠和觉醒等脑的高级整合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神经元 一氧化氮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脑干 免疫阳性神经元 形态学 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ES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卜丽佳 左莉 +4 位作者 任传利 张素梅 周青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ESM-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用1 ml/L和5 ml/L的LPS在不同时间作用于ECV304,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L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ESM-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用1 ml/L和5 ml/L的LPS在不同时间作用于ECV304,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细胞增殖和ESM-1、ERK、p-ERK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LPS作用于ECV304 24 h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梭形明显,排列紊乱.短时间内(0.5、1 h)LPS对ECV304有增殖作用.LPS可快速促进ESM-1的表达,在0.5、1 h时表达量较高.LPS作用后,ERK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在一段时间(0.5~4 h)内ERK的磷酸化明显增加.结论 LPS对ECV304中ESM-1的表达有促进作用.推测ESM-1可能作为一种细胞因子与LPS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表达量 ERK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4 细胞形态 增殖作用 磷酸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变化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细胞中Calretinin、CEA、p53、c-erbB-2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善明 邱前程 +1 位作者 黄杰雄 林莹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94-95,98,共3页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5例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水平。结果 Calreti...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45例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的表达水平。结果 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在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 (1/2 6)、5 4% (14 /2 6)、69% (18/2 6)和77% (2 0 /2 6) ,间皮细胞中分别为79 % (15 /19)、16% (3 /19)、5 % (1/19)和2 1% (4 /19)。该4种标志物在腺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Calretinin、CEA、p5 3、c- erbB- 2抗体联合检测可辅助鉴别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RETININ c-erbB-2 浆膜腔积液 CEA P53 其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间皮细胞 腺癌细胞 阳性表达率 显著性差异 方法应用 联合检测 细胞 标志物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敏 郭继中 +1 位作者 严洁 唐建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556,共2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胃腺癌细胞生长及环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COX- 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用... 目的:观察特异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胃腺癌细胞生长及环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COX- 2高表达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的改变. 结果:塞来昔布25 μmol/L对SGC7901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作用72 h后细胞存活率为80.0%;50-100 μmol/L的塞来昔布与SGC7901细胞相互作用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5%,80.7%,42.3%,48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9.8%, 60.2%,40.1%,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8.6%,37.8%、21.2%. 塞来昔布同时减少COX-2蛋白表达;当浓度为50μmol/L的塞来昔布与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后,COX-2表达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结论:塞来昔布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生长及COX-2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COX-2蛋白 SGC7901细胞 细胞存活率 高表达 抑制作用 胃癌细胞 胃腺癌细胞 生长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Bc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原丽英 何志义 赵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0,i001,共4页
目的 观察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MSCs)治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时bcl- 2蛋白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及扩增骨髓基质细胞后,将实验大鼠2 4只分为3组:第1组(n=8)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第2组(n=8) ,MCAO后4 8h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目的 观察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MSCs)治疗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时bcl- 2蛋白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及扩增骨髓基质细胞后,将实验大鼠2 4只分为3组:第1组(n=8)单纯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第2组(n=8) ,MCAO后4 8h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第3组(n=8) ,MCAO后4 8h经尾静脉注射1×10 7个MSC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日一次进行。所有动物均在MCAO后第8天处死。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体外鉴定骨髓基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鼠脑内bcl-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原代培养2 0 d后可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在5代以前生长形态相对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严重程度评分有明显改善(P<0 .0 0 1) ,且脑内bcl-2表达增加(P<0 .0 0 1)。结论 经静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可明显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并可上调脑内bcl- 2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梗死 BCL-2蛋白表达 静脉移植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实验研究 细胞治疗 骨髓基质细胞 BCL-2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严重程度评分 bcl-2表达 尾静脉注射 神经功能恢复 蛋白表达水平 体外培养
下载PDF
新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系定向分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卜曙阳 黄强 +1 位作者 徐国旭 周丽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索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规律。方法经颅开眶法获取P2期小鼠管内段视神经2mm,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化学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分化培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结果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7d... 目的探索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规律。方法经颅开眶法获取P2期小鼠管内段视神经2mm,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化学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分化培养纯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结果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7d时细胞分层,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2A)分散于星形细胞层上,分离后的O2A祖细胞抗神经节苷脂GD3阳性;无血清甲状腺素限定性培养基定向培养2周后O-2A祖细胞分化为MBP阳性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细胞。结论组织块法培养、振荡法分离纯化P2期小鼠视神经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纯度高。O-2A祖细胞可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分化 视神经 新生小鼠 鉴定 少突胶质细胞 O-2A祖细胞 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原代培养 抗神经节苷脂 血清甲状腺素 组织块法 分离纯化 前体细胞 星形细胞 细胞分化 定向培养 振荡法 培养基 管内段
下载PDF
汉防己对胸腺细胞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英杰 陈元晓 +2 位作者 廖文云 李必俊 周轶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防己(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对小鼠胸腺的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取昆明小鼠的胸腺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实验组(无防己)、阴性对照组(用0.05MPBS代替一抗)和3个药物实验组(其浓度分别为10μg/ml、50μg/ml、100... 目的探讨防己(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对小鼠胸腺的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取昆明小鼠的胸腺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实验组(无防己)、阴性对照组(用0.05MPBS代替一抗)和3个药物实验组(其浓度分别为10μg/ml、50μg/ml、100μg/ml),分别培养1h、6h、12h、24h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内Fas和Fas-L的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随着汉防己煎剂浓度的增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实验组Fas和Fas-L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防己可以诱导小鼠胸腺的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凋亡 汉防己煎剂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NRF4转染对横纹肌肉瘤RD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李光辉 王东林 +2 位作者 陈正堂 李德志 万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76-877,F004,共3页
为观察MRF4转染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MyoD表达的影响,利用脂质体法将MRF4转染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F4、MyoD 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及... 为观察MRF4转染对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MyoD表达的影响,利用脂质体法将MRF4转染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F4、MyoD mRNA的表达,观察细胞形态、生长速度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横纹肌肌球蛋白重链及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结果显示,转染后RD细胞形态向高分化方向变化,生长受抑;MRF4、MyoD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α-actin表达显著增强。提示MRF具有促进RD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可激活另一生肌调节因子MyoD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MRF4 横纹肌肉瘤 肌形成调节因子 原位杂交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下载PDF
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c-fos表达与纤维结合蛋白分泌的影响
17
作者 高景燕 李新荣 +2 位作者 邓湘蕾 李艳平 邓红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结合蛋白 (FN)分泌以及c fos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高糖作为刺激因素 ,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FN含量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 ... 目的 :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纤维结合蛋白 (FN)分泌以及c fos表达的影响 ,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高糖作为刺激因素 ,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FN含量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c fos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培养上清中FN含量 ,在对照组每孔中为 (88.9± 19.1)ng ,高糖组 (15 6.0± 40 .9)ng ,甘露醇组(15 6.0± 2 1.9)ng ,后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c fos的光密值 ,在对照组中为 0 .14± 0 .0 2 ,高糖组 0 .2 8± 0 .0 3 ,甘露醇组 0 .2 8± 0 .0 4,后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 :高糖可增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c fos的表达 ,促进FN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c-fos 对照组 FN 表达 纤维结合蛋白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分泌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细胞培养
下载PDF
^(131)I-GMCSF诱导HL-60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18
作者 周慷 娄世锋 +2 位作者 张萍 邓建川 罗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观察和探讨1 31 I-GMCSF诱导HL - 6 0细胞凋亡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MTT比色法、TUNEL来研究1 31 I -GMCSF辐射后HL - 6 0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的改变;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细胞... 目的 观察和探讨1 31 I-GMCSF诱导HL - 6 0细胞凋亡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放射免疫治疗模型,通过MTT比色法、TUNEL来研究1 31 I -GMCSF辐射后HL - 6 0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的改变;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放射性浓度≥18.5×10 8Bq/L时HL - 6 0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1 31 I -GMCSF能致HL - 6 0细胞凋亡、细胞发生G2 /M期阻滞。结论 GMCSF作为载体携带1 31 I能诱导HL - 6 0细胞凋亡,凋亡与细胞发生G2 /M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131I 凋亡 诱导 G2/M期阻滞 改变 细胞周期阻滞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载体 MTT比色法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杨晓宁 田宗文 +1 位作者 黄焕斌 朱艳霞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2期28-29,32,F004,共4页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其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并分组给药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其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并分组给药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同时减弱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心肌细胞肥大 肾上腺素 fos表达 原癌基因c-fos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fos蛋白表达 细胞表面积 细胞原癌基因 肥大心肌细胞 计算机图像 体外培养 分析软件 同时减弱 作用机制 抑制 乳鼠
下载PDF
体外神经干细胞三维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
20
作者 关水 陆瑞欣 +2 位作者 刘天庆 马学虎 崔占峰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2期71-71,共1页
研究目的:建立中药对神经干细胞诱导转变为神经细胞的体外模型,不仅对研究脑的发育和分化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研究评价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 研究目的:建立中药对神经干细胞诱导转变为神经细胞的体外模型,不仅对研究脑的发育和分化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有助于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研究评价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在胶原凝胶内的生长情况,探讨胶原凝胶作为神经系统组织支架材料的可行性,以建立适合于干细胞药物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的三维培养模型。研究方法:①细胞培养:体外培养来源于孕13天胎鼠的海马部位神经干细胞,传至第三代;根据胶原的特性,把神经干细胞均匀混合于胶原的预凝胶溶液中,便可形成“细胞.胶原”的凝胶三维结构。②检测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胶原凝胶中神经干细胞的生长、伸展情况;通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荧光显微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BrdU染色标记增殖的细胞;采用CCK-8法及Live/DeadViability/CytotoxicityKit试剂盒检测神经干细胞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存和增殖能力,筛选出最佳的胶原工作浓度。结果:①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胶原凝胶中的神经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药物筛选模型 体外模型 三维结构 细胞生长状态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胶原凝胶 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