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检测鸭疫里氏杆菌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琪 张加勇 刘晓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1,共1页
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对鸭疫里氏杆菌进行特异性检测 ,从而与鸭大肠杆菌病、鸭霍乱等进行区分鉴别 ,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特点 ,对发病小鸭的检测结果表明 ,鸭脑组织、鼻窦及肝脏等细菌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鸭疫里氏杆菌 鸭传染性浆膜炎 诊断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立群 张泮河 +12 位作者 杨宝安 吴晓明 赵秋敏 刘玮 刘洪 邓永强 詹琳 韩伟国 吕富双 吴劲松 杨红 祝庆余 曹务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4-486,共3页
目的 评价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诊断中的可靠性 ,探讨SARS患者发病后血清抗体在体内的产生规律。方法 采用IFA方法检测不同发病时间的临床确诊SARS病例、疑似病例和其他人... 目的 评价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IFA)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诊断中的可靠性 ,探讨SARS患者发病后血清抗体在体内的产生规律。方法 采用IFA方法检测不同发病时间的临床确诊SARS病例、疑似病例和其他人群的血清SARS病毒抗体 ,同时对每一个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在发病 10天内 ,SARS患者血清IgG阳性率为 5 5 .1%,IgM阳性率为16 .3 %;发病 10天后SARS患者IgG阳性率达89.8%,IgM阳性率达6 5 .3%;发病 2 5天以后SARS患者IgG、IgM阳性率均为90 .9%。对发病时间与抗体阳性率采用趋势χ2 检验 ,结果显示SARS患者血清IgG、IgM抗体阳性率随着发病时间而上升 (IgG趋势检验χ2 =16 .376 ,P =0 .0 0 0 0 5 ;IgM趋势检验χ2 =2 8.736 ,P =0 .0 0 0 0 0 )。IFA法用于检测SARS患者发病 10天后血清抗体 ,结果显示灵敏度、特异度及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均在 90 %以上。结论 IFA法适于SARS发病 10天后作为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马立克氏病病毒囊膜糖蛋白I原核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凌霞 陈雷 +1 位作者 丁家波 崔治中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54-57,62,共5页
以重组质粒 p GEX-MDg I在大肠杆菌 BL2 1中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特超强毒 64 8A株的囊膜糖蛋白 I(g I)完整基因 ,通过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相应的蛋白条带 ,切下并碾碎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 ,用以制备针对MDV64 8A g I糖蛋... 以重组质粒 p GEX-MDg I在大肠杆菌 BL2 1中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特超强毒 64 8A株的囊膜糖蛋白 I(g I)完整基因 ,通过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相应的蛋白条带 ,切下并碾碎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 ,用以制备针对MDV64 8A g I糖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以 M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为检测抗原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反应(IFA)筛选到 9株杂交瘤细胞株 ,选其中 3株 2 H7、6F1 0、2 H3制备腹水 ,其 IFA效价均达到 1∶ 1 50 0以上 ;与 I型 MDV不同致病型的毒株 CVI988/ Rispens、GA、RB1 B、Md1 1株感染的 CEF测 IFA,均呈现特异性荧光 ,但反应强度不同。腹水经 PBS稀释后与 MDV感染的 CEF做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呈特异性显色。对 MDV感染的 CEF裂解物做 West-ern-blotting,可检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毒力型 囊膜糖蛋白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牛新孢子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雪平 陈志蓉 +1 位作者 薄新文 Dieter Palmer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6,共2页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种检测方法 ,对新疆地区部分牛和牦牛的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 ,2 98头份牛血清全部为阴性 ,4份牦牛血清
关键词 新疆 新孢子虫病 血清学调查 新孢子虫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IEST、IFAT和Dot-ELISA诊断华枝睾吸虫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晓明 王之怀 +2 位作者 胡万富 尹晓梅 许强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用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斑点-ELISA(Dot-ELISA)对比检测了51例华枝睾吸虫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2%、88%和92%.检测健康人血清50例,假阳性率分别为2%、4%和2%.用3法检测22例急性血吸虫... 用成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斑点-ELISA(Dot-ELISA)对比检测了51例华枝睾吸虫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2%、88%和92%.检测健康人血清50例,假阳性率分别为2%、4%和2%.用3法检测22例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20例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和15例肺吸虫感染者血清.IEST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5%和0;IFAT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10%和0;Dot-ELISA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5%和0.显示3种方法诊断华枝睾吸虫病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IEST和Dot-ELISA更适于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虫冰冻切片 免疫酶染色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斑点-ELISA 华枝 睾吸虫病
下载PDF
DIA与ELISA和IFA诊断恶性疟的比较观察
6
作者 王捷 张龙兴 +2 位作者 韩萌 章幼妹 冯晓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75-176,229,共3页
对53份恶性疟病人血清同时用DIA、ELISA和IFA进行了检测比较,前者的阳性符合率最高,为96.2%,IFA和ELISA分别为83.0%和79.20%。在IFA和ELISA漏检的大多数血清样本,DIA可出现阳性,多数患者血清稀释度1:5120时DIA仍呈阳性。表明DIA检测... 对53份恶性疟病人血清同时用DIA、ELISA和IFA进行了检测比较,前者的阳性符合率最高,为96.2%,IFA和ELISA分别为83.0%和79.20%。在IFA和ELISA漏检的大多数血清样本,DIA可出现阳性,多数患者血清稀释度1:5120时DIA仍呈阳性。表明DIA检测恶性疟抗体的效果较ELISA和IFA的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下载PDF
乳源县红星村班氏丝虫病防治试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黄少玉 崔惠儿 +3 位作者 骆雄才 欧作炎 谭德平 李接 《华南预防医学》 1991年第2期45-47,共3页
作者于1986年和1990年在乳源红星村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测定该村居民的抗体水平。1986年和1990年该村微丝蚴率分别为1.50%(14/931)和0.23%(2/874)。IFAT阳性率分别为52.82%和5.8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08.14和85.86,... 作者于1986年和1990年在乳源红星村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测定该村居民的抗体水平。1986年和1990年该村微丝蚴率分别为1.50%(14/931)和0.23%(2/874)。IFAT阳性率分别为52.82%和5.8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08.14和85.86,阳性率和滴度均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丝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Cardiac Lesions in Naturally Infected Dogs with Trypanosoma cruzi
8
作者 K. Y. Acosta-Viana E. Guzman-Marin +3 位作者 M. Jimenez-Coello M. A. Torres-Leon R. F. Colin-Flores A.Ortega-Pachec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1年第6期932-938,共7页
关键词 心肌病变 自然暴露 锥虫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PCR检测 犬恶丝虫 感染
下载PDF
广西消灭丝虫病后部分县(市)血清学监测结果
9
作者 杨小春 谢祖英 +4 位作者 吕先纲 麦富珍 廖宁 何为涛 杨益超 《广西预防医学》 2001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广西 丝虫病 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下载PDF
莱姆病临床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姚海建 《医学信息》 1994年第2期58-59,共2页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夫等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莱姆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 1989~1991年,他们在我国东北林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流行病学调查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精神分裂症 病原学 东北林区 微生物学 大剂量 精神病院 诊断
下载PDF
子孢子和肝期抗原肽与人肝细胞结合
11
作者 陈锦荣 江丽君 《生物制品快讯》 2004年第8期6-6,共1页
关键词 子孢子和肝期抗原肽 人肝细胞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子孢子 裂殖子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学等诊断技术的应用
12
作者 常维毅 杨宏伟 《中国禽业导刊》 2003年第4期28-28,30,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血清学 诊断 病毒 血凝抑制试验 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原文传递
贵阳航空口岸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3
作者 田虹 韩勇 姜鹤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36-137,190,共2页
为探明贵阳航空口岸人群是否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orferi)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3~5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对口岸不同人群血清324份进行了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IgG)检测。结果表明:口岸存在莱姆病感染者,感染率为2.... 为探明贵阳航空口岸人群是否有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orferi)感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3~5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对口岸不同人群血清324份进行了抗伯氏疏螺旋体抗体(IgG)检测。结果表明:口岸存在莱姆病感染者,感染率为2.78%,此调查结果为今后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航空口岸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伯氏疏螺旋体感染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