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风多糖体内外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1
作者 孙萌 范海涛 +1 位作者 姜艳艳 刘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1,I0020,I0021,共6页
目的采用体内外多指标免疫调节活性评价方法,研究防风多糖体内外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选用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Griess法测定巨噬细胞NO释放量... 目的采用体内外多指标免疫调节活性评价方法,研究防风多糖体内外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选用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Griess法测定巨噬细胞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量。体内实验选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BALB/c小鼠,通过碳粒廓清实验探讨防风多糖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以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评价防风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并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体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补体(C3、C4)含量。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防风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吞噬能力,并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TNF-α和IL-6,但对IL-1β的释放量影响不显著。体内实验结果表明,防风多糖可使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吞噬能力和免疫器官指数显著提高,并使免疫低下小鼠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补体(C3、C4)的含量升高。结论防风多糖在体内外水平均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多糖 免疫调节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葛根汤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0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陶夏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李舒冉 郭姗姗 王道涵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1·kg^(-1)·d^(-1)),每组10只,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感染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同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中剂量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50.73%;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4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延长,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葛根汤颗粒可通过调节模型小鼠免疫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改善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从而减轻模型小鼠的肺部炎性损伤;对模型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葛根汤颗粒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死亡保护 肺指数 小鼠
下载PDF
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小红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叶、果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因其无毒、可降解及良好的生物活性而被国内外广泛关注。LBP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免疫增效剂和良好的疫苗佐剂应用于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的实践和研究。本文综述了LBP结构与生物活...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叶、果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因其无毒、可降解及良好的生物活性而被国内外广泛关注。LBP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免疫增效剂和良好的疫苗佐剂应用于畜禽养殖及疾病防治的实践和研究。本文综述了LBP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LBP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LBP在畜禽安全养殖、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及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生物活性 免疫调节 畜禽生产
下载PDF
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4
作者 李晓静 杨国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及... 目的:探究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及观察组(联合免疫调节剂),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肺功能[最大呼气量(PEF)、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气道黏液高分泌[Toll样受体4(TLR4)、痰液干湿比重、黏蛋白5AC(MUC5A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PC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F、MVV、FEV_(1)%pred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气道黏液高分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LR4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干湿比重、MUC5AC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OPD采用免疫调节剂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雾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气道黏液高分泌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黑豆纳豆激酶粗提取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5
作者 田玥玮 张永坡 +2 位作者 高春艳 赵晋忠 杜维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以壶关大黑豆为原料发酵纳豆,分离得到黑豆纳豆激酶粗提取物(BNCE),对其结构进行初探,测定其酶活力和溶栓能力,并研究BNCE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对BNCE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使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动物血块法测定BNCE... 以壶关大黑豆为原料发酵纳豆,分离得到黑豆纳豆激酶粗提取物(BNCE),对其结构进行初探,测定其酶活力和溶栓能力,并研究BNCE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对BNCE结构进行鉴定;分别使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动物血块法测定BNCE的酶活及其对小鼠血块的体外溶栓作用;用MTT比色法探究BNCE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中性红染色法测定BNCE对RAW264.7细胞吞噬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BNCE对RAW264.7细胞分泌IL-6、TNF-α和IL-1β的影响。结果表明,BNCE具有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表观呈现大小不同且无规则的碎片形状,具有一定的纤溶活性和体外溶栓作用。BNCE可以促进正常状态以及LPS激活状态下RAW264.7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吞噬率,并且有浓度依赖性。另外,BNCE还可以促进正常状态下的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的分泌,抑制IL-6的分泌;也能抑制LPS激活状态下RAW264.7细胞IL-6、TNF-α和IL-1β的分泌。因此,BNCE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食品工业上可以作为保健食品的一种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纳豆激酶 溶栓作用 RAW264.7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板蓝根多糖酶法脱蛋白工艺、组成分析与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6
作者 赖梦亭 麦麦提敏·麦提萨伍尔 +3 位作者 李彤 肖平 宿树兰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目的优化板蓝根多糖脱蛋白工艺,并进一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活性,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 目的优化板蓝根多糖脱蛋白工艺,并进一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活性,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板蓝根多糖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斑马鱼免疫低下模型探讨脱蛋白板蓝根多糖对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IL-1β和IL-6含量的影响。结果酶法脱蛋白最佳工艺为:胰蛋白酶500 U·mL^(-1)、pH 8.0、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37℃,脱蛋白率为(86.39±0.07)%,综合评分(91.15±0.37)%。紫外、红外光谱扫描和电镜扫描显示酶法可以除去粗多糖中含有的蛋白质,脱蛋白后相对分子量在5.82~60.26 kDa之间,单糖摩尔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2.17∶0.96∶2.90∶83.25∶4.88∶5.84。免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脱蛋白后的板蓝根多糖浓度在50~300μg·mL^(-1)时,能显著增加斑马鱼免疫细胞密度,增加巨噬细胞增殖,降低免疫低下斑马鱼体内IL-1β和IL-6含量,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结论酶法可以有效去除板蓝根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脱蛋白后的板蓝根多糖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多糖 酶法除蛋白 多糖结构 免疫调节 斑马鱼
下载PDF
刺玫根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7
作者 查苏娜 苏日娜 +2 位作者 齐和日玛 彭斯格热希 萨仁高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5,292,共11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玫根粗多糖,以Sevage法和TCA法脱蛋白,进一步分级醇沉法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60%醇沉物(RDRP)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出刺玫根多糖RDRP总糖含量为94.1%;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表明主要含有重均分...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刺玫根粗多糖,以Sevage法和TCA法脱蛋白,进一步分级醇沉法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60%醇沉物(RDRP)进行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出刺玫根多糖RDRP总糖含量为94.1%;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表明主要含有重均分子量为13.1 kDa,相对分散度为1.2的多糖;通过高效离子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测定,鉴定刺玫根多糖为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等5种单糖组成的含有α-构型的中性吡喃多糖。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刺玫根多糖各剂量组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发现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小板显著升高(P<0.05);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相关蛋白IgG、IgM、IgA以及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与IL-2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刺玫根多糖组显著上调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浓度水平(P<0.01)及IL-2、IFN-γ、TNF-α、IL-6的含量(P<0.01);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TLR4、MyD88、TRAF-6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刺玫根多糖各剂量组脾脏中TLR4、TRAF-6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高剂量组的MyD88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其他组呈现上升趋势;刺玫根多糖各剂量组NF-κB p65蛋白均有上升趋势,因此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可能与TLR/NF-κB通道有关。本研究初步阐明刺玫根多糖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其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刺玫根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价值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根 多糖 结构鉴定 免疫调节 TLR/NF-κB
下载PDF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移植通过免疫调节缓解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菌群失调
8
作者 刘秦 常梦源 +5 位作者 宋豪锋 杜晨旭 李永海 张胜辉 刘彦礼 林俊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08,共8页
目的:研究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对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黏膜炎和菌群失调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顺铂(cisplatin,Cis)组和Cis+MenSC组,每组10只:Cis... 目的:研究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对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黏膜炎和菌群失调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顺铂(cisplatin,Cis)组和Cis+MenSC组,每组10只:Cis组和Cis+MenSC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is(2 mg·kg^(−1)·d^(−1),连续5 d)的方式建立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模型,正常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Cis+MenSC组小鼠经尾静脉移植MenSCs,而正常组与Cis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过程中观察小鼠体征及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小肠、结肠部位,通过HE染色评估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肠道组织中F4/80和IL-6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检测肠道组织中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粪便微生物菌群16S rDNA扩增子测序检测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丰度的改变情况。结果:与Cis组小鼠相比,MenSCs移植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HE染色显示小肠及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绒毛水肿减轻,腺体排列较有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显著上调Cis损伤后小鼠肠道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P<0.05)。随后,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显著降低Cis损伤后小鼠肠道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P<0.01),下调肠道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IL-6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1);同时显著上调肠道组织中抑炎因子IL-10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P<0.01)。进一步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改善Cis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显著降低有害微生物艾森伯格氏菌(Eisenbergiella tayi)和人结肠厌氧棍状菌(Anaerotruncus colihominis)的丰度(P<0.01),同时显著增加肠道中有益微生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podemi)的丰度(P<0.05),有助于恢复健康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结论:MenSCs移植能够减轻化疗药物造成的小鼠肠道屏障损伤,减轻化疗相关小鼠黏膜炎的症状,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顺铂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中医药对肛瘘术后促愈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昌盛 畅立强 +2 位作者 李仲云 宋杰 张高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65-68,共4页
肛瘘是以肛周硬结、反复破溃流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消肿祛瘀、敛... 肛瘘是以肛周硬结、反复破溃流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创面感染、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达到消肿祛瘀、敛疮生肌之效。但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尚存在研究方法单一、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炎症因子、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免疫球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机制,旨在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肛瘘 免疫调节 创面愈合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与自身免疫调节因子共同参与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
10
作者 文廷浩 李远迪 +5 位作者 何可可 宋雯茜 王先斌 高杰 苏敏 胡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6-2001,共6页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 背景: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 gene,Aire)及Wn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及分化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Wnt信号与Aire是否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向胸腺上皮祖细胞的分化尚未可知。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和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两步分化方法定向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内胚层再分化为胸腺上皮祖细胞,然后用Aire shRNA慢病毒感染小鼠胚胎干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单克隆稳定株,再采用两步分化方法进行诱导分化,分别于定向诱导分化第0,3,10天,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eal-Time qPCR检测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定向诱导分化第0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SEA1、OCT4表达呈阳性;②定向诱导分化第3天,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OX17、FOXA2表达呈双阳性;③定向诱导分化第10天,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EPCAM1、K5、K8表达呈阳性;④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升高,Aire蛋白表达降低;⑤与未分化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相比,诱导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及Aire mRNA表达升高;⑥与正常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相比,敲低Aire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最终分化的胸腺上皮祖细胞中Wnt7a、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综上所述,Wnt信号通路和Aire共同参与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小鼠胸腺上皮祖细胞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 胚胎干细胞 胸腺上皮祖细胞 内胚层细胞
下载PDF
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汪海波 王广伟 +2 位作者 朱彦泽 李叶 陈星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究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大鼠60只,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桑通颗粒低浓度(C)组、桑通颗粒中浓度(D)组、桑通颗粒高浓度(E)组、西药(F)组,10只/组。... 目的探究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大鼠60只,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桑通颗粒低浓度(C)组、桑通颗粒中浓度(D)组、桑通颗粒高浓度(E)组、西药(F)组,10只/组。除A组外,其余均建立肺炎模型,A组与B组每日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C、D、E组每日灌胃5、10、20g/kg桑通颗粒,F组给予20 mg/kg左氧氟沙星每日1次灌胃处理,均连续干预30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与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核转录调节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抑制因子蛋白(p-IKBα)、p65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以上指标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肺组织结构无损伤;B组、C组肺泡塌陷及间质水肿、充血、炎症浸润严重;D组、F组肺部仍伴随轻度增生及少量炎性浸润;E组水肿、炎性、管壁平滑肌及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B组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CD4^(+)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CD4^(+)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其中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p-IKBα、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以上指标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可降低IL-1β、IL-6、TNF-α炎症水平,增加CD8^(+)、降低CD4^(+)而参与免疫调控,研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IKBα、p65表达相关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通颗粒 肺炎 免疫调节 核转录因子(NF)-κB
下载PDF
短期服用蛹虫草对不同状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12
作者 张美娜 赵南南 +2 位作者 廖思晴 王升厚 王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143,共9页
为研究短期服用蛹虫草对不同状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将KM系小鼠随机分为低倍组(DB组)、高倍组(GB组)和对照组(CK组),DB组和GB组连续灌胃不同剂量蛹虫草水溶液21 d,CK组灌胃同等剂量蒸馏水。测定小鼠体... 为研究短期服用蛹虫草对不同状态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将KM系小鼠随机分为低倍组(DB组)、高倍组(GB组)和对照组(CK组),DB组和GB组连续灌胃不同剂量蛹虫草水溶液21 d,CK组灌胃同等剂量蒸馏水。测定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M、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和IL-10含量,外周血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及空肠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TLR4、髓样分化因子88及核因子(nuclear factor)-κB表达量的变化。腹腔注射80 mg/kg mb环磷酰胺溶液诱导小鼠免疫抑制状态,在蛹虫草水溶液灌胃的第0、7、14、21天取材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蛹虫草对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IgG、IgM、IL-2和IL-10水平、外周血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蛹虫草可以上调小鼠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和操作分类单元数量,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肠道益生菌Lactobacillus和Alistipes相对丰度明显升高(P<0.05),炎症促生菌Clostridium XIVa、Helicobacter及Lachnospiracea_incertae_sedi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蛹虫草均引起小鼠空肠组织TLR4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F-κB表达量的降低程度与蛹虫草灌胃剂量呈正相关。蛹虫草能够提前恢复环磷酰胺导致的脏器损伤,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IgM、IgG和IL-2水平(P<0.05),促进外周血CD3^(+)CD4^(+)和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综上,短期服用蛹虫草可以降低肠道炎症的发生风险,不会引起正常免疫状态的失衡;蛹虫草可以通过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促进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恢复,可用于免疫调节剂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外泌体对细菌感染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书灵 李智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Vs),包含蛋白质、脂质、DNA、RNA、miRNA、lnc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参与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病原识别、抗原呈递、自噬调节、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lncRNA和蛋白质在调... 外泌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Vs),包含蛋白质、脂质、DNA、RNA、miRNA、lnc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参与细菌感染过程中的病原识别、抗原呈递、自噬调节、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lncRNA和蛋白质在调节机体抗菌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对几种胞内菌和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研究外泌体与细菌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外泌体 MIRNA lncRNA 蛋白质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红芪活性成分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善茹 李昕蓉 +3 位作者 刘书斌 李文龙 强正泽 李成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0-137,共8页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基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红芪活性成分主要有红芪多糖、黄酮类、萜类、皂苷类等,其中红芪多糖为红芪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机体疾病发生,基于调节机体免疫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应用热点。红芪活性成分主要有红芪多糖、黄酮类、萜类、皂苷类等,其中红芪多糖为红芪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来调节、平衡自身及外来抗原识别和应答的过程,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外界刺激和病理状态,从而维持机体的健康。红芪增强机体免疫力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器官功能,诱导免疫细胞分化、促进免疫因子分泌,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激活相关通路等方面。本文主要阐述红芪活性物质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以期为红芪在食品、药品保健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活性成分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牙周膜干细胞免疫调节特性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文雯 田宇阳 谢旭东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牙周组织再生的首选种子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PDLSCs还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特性,深入探究其具体分子机制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 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牙周组织再生的首选种子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PDLSCs还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特性,深入探究其具体分子机制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归纳总结PDLSCs对各种免疫细胞的调控以及炎症环境对PDLSCs免疫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PDLSCs的异体移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从而提升牙周组织再生的治疗效果。现有研究表明,PDLSCs对固有免疫细胞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炎症刺激可导致其免疫调节特性受损。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体外细胞试验,缺乏对体内环境下PDLSCs免疫调节作用的深入研究,基于细胞谱系示踪和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的体内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组织再生 免疫调节 获得性免疫 固有免疫 中性粒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
下载PDF
微小RNA在过敏性哮喘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16
作者 乔伟 张苗苗 +2 位作者 刘璐佳 王有鹏 宋明达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60-363,共4页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 AAS)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迁延难愈[1]。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2 nt的内...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 AAS)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易感者中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迁延难愈[1]。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长约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与靶点mRNA的特定碱基结合,引起靶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进而调控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过敏性哮喘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通过调控TLR9/AP-1信号通路对过敏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白三烯水平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17
作者 刘顺利 粱萌萌 +2 位作者 刘大英 刘夏辉 何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8-1192,共5页
目的 探究玉屏风颗粒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TLR)9/激活蛋白(AP)-1信号通路对过敏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白三烯水平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选取大鼠60只,除健康10只外其余建立过敏性鼻炎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健康(A)组、模型(B)组、玉屏风... 目的 探究玉屏风颗粒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TLR)9/激活蛋白(AP)-1信号通路对过敏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白三烯水平及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选取大鼠60只,除健康10只外其余建立过敏性鼻炎模型,所有大鼠分为健康(A)组、模型(B)组、玉屏风颗粒低剂量(C低)组、玉屏风颗粒中剂量(C中)组、玉屏风颗粒高剂量(C高)组、氯雷他定(D)组,各10只。分组后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其中,C高、中、低组用5.40、2.70、1.35 g/kg灌胃,D组以0.90 mg/kg灌胃,A、B组每天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干预30 d。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4、组织胺(HIS)、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球蛋白(Ig)E,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对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检测,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癌基因fos蛋白(C-Fos)、原癌基因蛋白(C-Jun),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白三烯受体(CysLT1-R)和CysLT2-R基因mRNA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清中IL-4、TNF-α、IgE、HIS表达、鼻黏膜组织中EOS细胞及CysLT1和CysLT2 mRNA表达、C-Fos、C-Jun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B组相比,C中组血清中IL-4、TNF-α、IgE、HIS表达、鼻黏膜组织中EOS细胞及CysLT1和CysLT2 mRNA表达、C-Fos、C-Ju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中组比较,C高组血清中IL-4、TNF-α、IgE、HIS表达、鼻黏膜组织中EOS细胞及CysLT1和CysLT2 mRNA表达、C-Fos、C-Ju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C高组比较,D组血清中IL-4、TNF-α、IgE、HIS表达、鼻黏膜组织中EOS细胞及CysLT1和CysLT2 mRNA表达、C-Fos、C-Ju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B组与C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中组与D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鼻腔内黏膜组织良好,无EOS浸润、充血;B组与C低组鼻腔内黏膜组织损坏严重,大量EOS浸润产生及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腺体增生和血管扩张充血;C中组与D组鼻黏膜仍有部分肿胀及嗜酸性粒细胞,仍有炎性浸润现象;C高组鼻腔黏膜中仍有少量水肿和轻度血管扩张现象,EOS浸润明显降低。结论 过敏性鼻炎大鼠经玉屏风颗粒治疗后,白三烯表达降低,黏膜病理及免疫功能改善,机制可能与调节TLR9/AP-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过敏性鼻炎 Toll样受体(TLR)9/激活蛋白(AP)-1 鼻黏膜重塑 白三烯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应用进展
18
作者 马传贵 张志秀 王琦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天然植物抗肿瘤成分,其治疗潜力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通过对人参皂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人参皂苷在联合用药、纳米给药体系及结构修饰等方面...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天然植物抗肿瘤成分,其治疗潜力已被广泛研究和证实。通过对人参皂苷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目前人参皂苷在联合用药、纳米给药体系及结构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人参皂苷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蜂王浆中10-HDA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傅铮滢 胡福良(指导) 《蜜蜂杂志》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蜂王浆为重要的蜂产品之一,具有广泛而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文章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蜂王浆中所含的特有成分10-羟基-2-癸烯酸(10-HDA)白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蜂王浆 王浆酸(10-HDA)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9(Gal-9)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凌珺 朱冰 +3 位作者 陈威巍 王卓然 余丽梅 游绍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98,共6页
半乳糖凝集素-9(Gal-9)是能够特异性识别、结合半乳糖苷的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Gal-9在肝脏中高水平表达,有助于维持肝内免疫稳态并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Gal-9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不同肝脏... 半乳糖凝集素-9(Gal-9)是能够特异性识别、结合半乳糖苷的半乳糖凝集素家族成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Gal-9在肝脏中高水平表达,有助于维持肝内免疫稳态并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Gal-9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Gal-9在不同肝脏疾病中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基于对Gal-9具体免疫调节机制和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发现Gal-9在肝脏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9 免疫调节 肝脏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