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范传莲 李海亮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8-434,共7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骨损害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尽管目前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多种,但患者仍无法治愈,大多数患...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疾病,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骨损害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尽管目前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多种,但患者仍无法治愈,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复发。而免疫调节药物的引入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结局得到显著改善,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的基石,贯穿于治疗的每一个阶段。本文主要讨论免疫调节药物作用机制及总结目前免疫调节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药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段圆圆 李子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11-115,共5页
免疫调节药物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中的常用药,其耐药性的发生与CRBN表达下调或基因改变、CRL4及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3突变、表观遗传改变、信号通路失调、转运蛋白及RUNX表达异常等多种机制相关。患者发生耐药后容易变得复发难治... 免疫调节药物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中的常用药,其耐药性的发生与CRBN表达下调或基因改变、CRL4及Ikaros家族锌指蛋白1/3突变、表观遗传改变、信号通路失调、转运蛋白及RUNX表达异常等多种机制相关。患者发生耐药后容易变得复发难治,病情加速进展。新一代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及表观遗传疗法等针对免疫调节药物耐药的新型治疗方法相继开发,有望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结局。然而,免疫调节药物耐药机制及逆转耐药的策略研究主要处于细胞实验水平或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未来还需要在大样本量患者中进行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肿瘤耐药 多发性骨髓瘤 CRBN蛋白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 表观遗传疗法
下载PDF
一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危险因素和预防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王春晖 魏征 +2 位作者 李晓宇 吕迁洲 刘澎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目的亚洲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流行病学与欧美人群有着显著差异,是否需要及给予何种血栓预防方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MM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制... 目的亚洲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流行病学与欧美人群有着显著差异,是否需要及给予何种血栓预防方案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国MM患者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血栓预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或来那度胺)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用药和是否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VTE事件发生率并探讨VTE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85例MM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5例患者出现VTE事件(发生率2.70%),包括肺栓塞1例和下肢静脉血栓4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人口学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用药等多项指标,未发现免疫调节药物致静脉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肿瘤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分层,136例高风险状态患者根据指南推荐应予以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抗凝,实际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的患者分别为5例及10例,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患者高达159例。出现VTE事件的5例患者均为VTE高风险状态,其中1例未予任何预防措施,其余4例皆使用阿司匹林单药预防,均未按指南推荐合理给予预防用药,提示MM患者普遍存在血栓预防措施不足。高风险状态患者按指南推荐预防用药的VTE发生率为0,仅予阿司匹林的发生率为3.4%,未予任何预防用药的发生率高达33.3%。结论本研究验证了亚洲MM患者VTE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欧美国家,但VTE事件为免疫调节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可影响患者预后,仍应给予血栓预防以足够的重视。有必要积累更多数据来建立中国MM患者VTE事件风险评估模型,为制定针对中国患者的VTE预防指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药物 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 静脉血栓 阿司匹林 低分子量肝素 华法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调节药物联合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影响评价
4
作者 杨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1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免疫调节药物联合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R-DLBCL)的疗效及毒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R/R-DLBCL患者... 目的观察免疫调节药物联合R-GemOx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R/R-DLBCL)的疗效及毒性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R/R-DLBCL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2)和观察组(n=72)。对照组采用R-Gem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肿瘤负荷指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差异,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36个月,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IL-10、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以Ⅰ~Ⅱ级为主,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后,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调节药物联合R-GemOx方案治疗R/R-DLBCL可降低肿瘤负荷指标、IL-10、TNF-α的表达,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R-GemOx方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负荷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胸腺肽类免疫调节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心霞 申平鑫 +8 位作者 杜姗 杨勇 舒永全 边原 童荣生 闫峻峰 何林 龙恩武 陈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58,共8页
有效的机体免疫应答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后有重要关系,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胞内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胸腺肽类免疫调节药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该文根据现有证据,对临床常用胸腺肽类药物的来源、区别、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调节... 有效的机体免疫应答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后有重要关系,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胞内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胸腺肽类免疫调节药物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该文根据现有证据,对临床常用胸腺肽类药物的来源、区别、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在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对药物选择和药学监护提出建议,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类 免疫调节药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 合理使用 药学监护
下载PDF
Er:YAG 2940nm激光与倍频KTP Nd:YAG激光联合免疫调节药物治疗顽固性扁平疣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蕊联 曾维惠 +3 位作者 刘晨越 李晓莉 王梅 刘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Er:YAG2 940nm激光及倍频KTPNd:YAG激光联合口服免疫调节药物治疗面颈部、手部顽固性扁平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门诊诊治的88例难治性多发性面颈部、手部扁平疣患者,根据皮损颜色和皮损是否... 目的:观察Er:YAG2 940nm激光及倍频KTPNd:YAG激光联合口服免疫调节药物治疗面颈部、手部顽固性扁平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门诊诊治的88例难治性多发性面颈部、手部扁平疣患者,根据皮损颜色和皮损是否高出皮面分为三组。A组:皮损呈肤色,明显高出或未高出皮面,Er:YAG2 940nm激光治疗;B组:皮损呈褐色而未高出皮面,倍频KTPNd:YAG激光治疗;C组:皮损呈褐色且高出皮面,倍频KTPNd:YAG激光治疗1个月后给予Er:YAG2 940nm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各组同时口服免疫调节药物(转移因子胶囊)4周。另收集30例非激光治疗的扁平疣患者为对照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外用干扰素凝胶,疗程4周。各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结果:激光联合口服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后各组有效率分别为87.88%、79.41%、85.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P<0.0001)。结论:根据扁平疣皮损的颜色和厚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周期短,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顽固性 ER:YAG 2 940nm激光 倍频KTP ND:YAG激光 免疫调节药物 疗效
下载PDF
2014~2016年南京地区35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利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璐璐 刘慧 戴惠珍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最新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南京地区2014~2016年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本地区35家医院近...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最新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南京地区2014~2016年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本地区35家医院近三年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序号比值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免疫抑制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素,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雷公藤总苷、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均呈增长趋势,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5~4.0之间;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白细胞介素、乌司他丁和匹多莫德,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白细胞介素、羧甲基淀粉钠和匹多莫德,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呈波动性,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3~2.0之间。结论: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现状基本符合当前患者的用药需求。建议治疗时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滥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用药频度 销售金额 限定日费用 序号比值 药物利用
原文传递
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使用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瑶 刘慧 +1 位作者 戴惠珍 葛卫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552-555,569,共5页
目的:了解近年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 目的:了解近年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等指标,并分析用药趋势。结果:2016~2018年南京地区50家医院免疫调节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免疫增强药下降更显著。免疫抑制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素;DDDs排名前3位的是雷公藤总苷、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2018年艾拉莫德DDDs排名升至第二;免疫抑制药排序比为0.5~4。乌司他丁和匹多莫德等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上升明显;羧甲基淀粉钠、川黄口服液和参麦注射液DDDs排名连续3年位居前四,白细胞介素-2DDDs下降较多;免疫增强药排序比为0.1~9。三级医院为免疫调节药物主要使用者,但2017年开始,二级及以下医院免疫调节药物使用逐渐增多。结论: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患者的用药需求,其中免疫增强药用量逐年下降,与其使用合理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药物利用
原文传递
衰老的免疫机理和抗衰老免疫调节药物
9
作者 刘俊达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S1期529-529,共1页
本文在总结衰老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从整体观点着重阐述了衰老的免疫机理.明确指出,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遗传因素以及从基因、细胞、器官至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调节变化等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神经... 本文在总结衰老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从整体观点着重阐述了衰老的免疫机理.明确指出,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遗传因素以及从基因、细胞、器官至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调节变化等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机体的生长发育、防御、功能调节及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之,此系统与衰老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它们在功能上的改变对某些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理 免疫调节药物 抗衰老 功能调节 衰老过程 T细胞 胸腺退化 淋巴细胞膜 胸腺激素 老年疾病
下载PDF
免疫调节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桂行 陈敏 +1 位作者 钟海利 张建超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01-270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调节药物(IMiDs)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 目的:系统评价免疫调节药物(IMiDs)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31日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ww.ClinicalTrials.gov中有关IMiDs治疗MM患者发生DVT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对DVT发生率和相对危险度(RR)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系统对所得证据进行评估分级。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3 365例患者(其涉及3种药)。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IMiDs治疗MM时DVT的发生率为7.3%[95%CI(4.5%,10.2%)]。与常规化疗相比,IMiDs治疗MM发生DVT的风险更高[RR=3.57,95%CI(2.42,5.27),P<0.01]。不同治疗阶段的亚组分析显示,IMiDs治疗诱导阶段MM患者后,DVT发生的风险较常规化疗方案增加386%[RR=4.86,95%CI(2.85,8.30),P<0.01],该证据级别为中等;与常规化疗方案相比,IMiDs在维持阶段[RR=2.40,95%CI(0.70,8.27),P=0.16]和复发阶段[RR=2.01,95%CI(0.74,5.46),P=0.17]治疗MM患者DVT发生风险无显著性差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致DVT发生率分别为11%[95%CI(9%,13%)]、3%[95%CI(2%,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IMiDs在MM治疗发生DVT的风险较高,临床用药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 深静脉血栓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天然免疫调节药物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蕾 周正宏 +1 位作者 周俊萍 晏廷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7-251,共5页
寻求肿瘤治疗或肿瘤辅助治疗的药物一直以来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致力的热门研究领域,但长期以来,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的侵入性治疗仍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放化疗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肿瘤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以整体调节... 寻求肿瘤治疗或肿瘤辅助治疗的药物一直以来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致力的热门研究领域,但长期以来,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的侵入性治疗仍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放化疗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肿瘤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以整体调节机体主动免疫、低毒副作用成为目前肿瘤放化疗辅助治疗的研究热点。作者从中药升白免疫调节复方和复方中单味药活性成分的免疫功效研究进展方面,对近年肿瘤辅助治疗的天然免疫调节药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中药 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应用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爱军 金永新 要林青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4年第12期17-19,29,共4页
目的: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模式,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3年658份肿瘤患者住院医嘱,对其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归纳免疫调节药物评价... 目的: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模式,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3年658份肿瘤患者住院医嘱,对其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归纳免疫调节药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免疫调节药物点评模式。结果:抽取的658份医嘱中,合格医嘱为495份,适应证及用法、用量适宜,合格率为75.2%;不合格医嘱为163份,多数为无适应证和超剂量使用,另有少部分为给药途径及稀释溶媒不适宜,不合格率为24.8%。结论:通过对住院肿瘤患者应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处方点评和分析,初步构建肿瘤辅助药物的评价体系。通过此体系的临床实践,使我院处方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免疫调节药物 点评模式
下载PDF
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
13
作者 王爱军 金永新 要林青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肿瘤患者辅助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2012—2013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开具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病历632份,填写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表658份,分析医嘱中免疫调...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规范肿瘤患者辅助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2012—2013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开具免疫调节药物的患者病历632份,填写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表658份,分析医嘱中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合格病历医嘱为512份,合格率为77.81%,不合格医嘱为146份,不合格率为22.18%。不合理用药主要为适应证和给药剂量不适宜。结论: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有待规范;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免疫调节药物 处方点评
下载PDF
咪喹莫特:一种新的免疫调节药物
14
作者 张华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年第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咪喹莫特 免疫调节药物 抗肿瘤活性 抗病毒活性
下载PDF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飞虹 赵德明 苟少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铂(Ⅳ)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优于铂(Ⅱ)配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铂配合物,通过化疗协同免疫疗法提高抗肿瘤疗效,为具有免疫功能的铂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铂(Ⅱ)药物 铂(Ⅳ)配合物 联合用药 免疫化学疗法
下载PDF
沈阳药科大学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王立辉团队在小分子免疫调节药物领域取得新进展
16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56-856,共1页
近日,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IF=7.3)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王立辉团队在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剂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文章题目为“Novel4-Ar... 近日,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IF=7.3)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王立辉团队在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剂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文章题目为“Novel4-Arylindolines Containing a Pyrido[3,2-d]pyrimidine Moiety as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1Interaction Inhibitor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药科大学 免疫调节药物 药物化学 生物制药 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
原文传递
沈阳药科大学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王立辉团队在小分子免疫调节药物领域取得新进展
17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903-903,共1页
近日,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F=7.3)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王立辉团队在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剂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文章题目为“Novel 4-... 近日,药物化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F=7.3)发表了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宫平教授课题组秦铭泽团队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王立辉团队在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剂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文章题目为“Novel 4-Arylindolines Containing a Pyrido[3,2-d]pyrimidine M oiety as the Programmed Cell Death-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Interaction Inhibitor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药科大学 免疫调节药物 药物化学 生物制药 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
原文传递
从天然产物到免疫调节药物芬戈莫德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宗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对有代... 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加以剖析和解读。芬戈莫德是以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为先导物研发免疫调节剂的成功实例,于2010年上市,治疗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病。冬虫夏草是由于昆虫真菌感染所生成,具有增强免疫的功效,从中发现了天然活性物质。比对ISP-1与鞘氨醇结构的相似性,推测并证实ISP-1的作用靶标是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在受体结构未知的情况下,用药物化学方法和构效分析成功地指导了优化过程,去除ISP-1中不必要的基团和手性中心是结构优化的策略。以电子等排和药效团原理指导后继药物的研发,赋予了结构新颖性和选择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芬戈莫德 天然产物 天然活性物质 抗真菌药 免疫抑制作用 代谢产物 多球壳菌素
原文传递
免疫调节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前沿
19
作者 孙敏捷 张峻峰 《药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641-644,共4页
1免疫调节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1891年,有着“免疫治疗之父”之称的William BradleyColey采用灭活细菌治疗肿瘤,启发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对免疫调节的深入研究。随着高通量数据分析的普及与应用,免疫学的相关数据呈指数型爆发式增长,不仅为... 1免疫调节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1891年,有着“免疫治疗之父”之称的William BradleyColey采用灭活细菌治疗肿瘤,启发了无数科研工作者对免疫调节的深入研究。随着高通量数据分析的普及与应用,免疫学的相关数据呈指数型爆发式增长,不仅为针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指引了方向,而且发现诸多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关键靶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药物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治疗 治疗肿瘤 数据分析
原文传递
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20
作者 薛敏 李智 +3 位作者 原栋洋 卫玉华 赵芊 冯瑞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 瘢痕疙瘩是发生于皮肤表面的纤维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导致。手术切除可以直接有效去除病灶,但术后复发率很高,因此临床常与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复发率。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注射类的糖皮质激素、钙通道阻滞剂、抗肿瘤药物、肉毒素等,以及外涂的免疫调节剂、硅凝胶、洋葱提取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及中药制剂等。注射类药物起效较快,但同时疼痛、局部皮肤萎缩坏死等不良反应也较多;外涂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起效较慢,且操作后注意事项较多,如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刮蹭等。临床上多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药物疗法 糖皮质激素 抗肿瘤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 肉毒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