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江流域油菜免耕移栽效应及其适宜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金仁 夏绪仁 +7 位作者 朱聚溪 乐国太 蒋存有 何长水 黄炳华 夏岩昌 张宗良 林国卫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油菜免耕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移栽较翻耕移栽增产8.07%,投入降低14%;信江流域适宜免耕移栽的品种为中熟或中熟偏迟品种,其中绵油11号是较适宜该区域免耕移栽的品种。
关键词 油菜新品种 免耕移栽 产量效应 筛选
下载PDF
四川冬水田区免耕移栽对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蒋鹏 张林 +5 位作者 周兴兵 朱永川 刘茂 郭晓艺 徐富贤 熊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4,77,共3页
为探明免耕移栽对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川香9838为材料,于2010-2013年在冬水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翻耕移栽相比,免耕移栽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产量平均增加了2.27%。可见,冬水田区水稻生... 为探明免耕移栽对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川香9838为材料,于2010-2013年在冬水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翻耕移栽相比,免耕移栽处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产量平均增加了2.27%。可见,冬水田区水稻生产可采用免耕移栽代替传统的翻耕移栽,还能节省整田费用1 875元/h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移栽 杂交稻 产量 冬水田
下载PDF
低纬高原稻后油菜免耕移栽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符明联 杨正富 +7 位作者 余绍伟 字德华 李根泽 李劲峰 杨兆春 王佐 张云云 段正培 《作物研究》 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
针对以腾冲市界头镇为代表的低纬高原水稻—油菜水旱轮作茬口紧张、养分不平衡、病虫害严重、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建立扣种稀植培育幼壮苗、免耕移栽、综合防控病虫害的稻后油菜免耕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6.67 hm2... 针对以腾冲市界头镇为代表的低纬高原水稻—油菜水旱轮作茬口紧张、养分不平衡、病虫害严重、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建立扣种稀植培育幼壮苗、免耕移栽、综合防控病虫害的稻后油菜免耕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6.67 hm2平均产量2937 kg/hm2的连片高产,产值达到13 216.5元/hm2,生产效益达到9346.5元/hm2,比非示范区和全市油菜生产分别增效1.19倍和2.0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移栽 低纬高原区
下载PDF
适宜稻板田油菜免耕移栽的开沟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俊 吴崇友 +1 位作者 袁文胜 汤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6-159,171,共5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黏重土壤条件下免耕移栽机机具配重小、开沟松土阻力大及开沟器易缠草等问题,设计了波纹圆盘开沟器。开沟器采用波纹圆盘设计,通过螺栓调节开沟深度,有效解决了入土难问题。运用Pro/E构建了波纹圆盘开沟器...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油轮作区黏重土壤条件下免耕移栽机机具配重小、开沟松土阻力大及开沟器易缠草等问题,设计了波纹圆盘开沟器。开沟器采用波纹圆盘设计,通过螺栓调节开沟深度,有效解决了入土难问题。运用Pro/E构建了波纹圆盘开沟器的三维模型,通过力学性能分析了影响开沟器开沟性能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了基于ANSYS/LS-DYNA的开沟器切削土壤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开沟模型三向应力和应变云图,并计算出开沟器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开沟沟深为70-80mm、沟宽为62mm,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移栽 稻板田 有限元
下载PDF
双低油菜稻田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熊飞 殷少华 +3 位作者 吴安平 阮祥金 胡海珍 夏起昕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79-79,共1页
总结了优质双低油菜稻田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整地、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推动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稻田免耕移栽 品种选择 适时移栽 肥水管理
下载PDF
贵州省水稻免耕移栽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6
作者 冯跃华 宋碧 +3 位作者 樊卫国 周维佳 潘兴书 田晋文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3期60-60,54,共2页
通过对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总结出了贵州水稻免耕移栽田块选择、品种选用、育秧、大田栽前处理、栽植方式和密度、移栽方法、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移栽 规程
下载PDF
油菜稻茬免耕移栽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庆才 《耕作与栽培》 1998年第4期11-13,共3页
通过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其它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表明: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稻茬翻耕移栽产量无明显差异,两种移栽方式较同品种小窝点播分别增产11.32%和12.77%,达极显著水平,同是小窝点播的甘兰型油菜较芥菜油菜增产20.93%;... 通过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其它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表明: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稻茬翻耕移栽产量无明显差异,两种移栽方式较同品种小窝点播分别增产11.32%和12.77%,达极显著水平,同是小窝点播的甘兰型油菜较芥菜油菜增产20.93%;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与稻茬翻耕移栽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不大,除千粒重外,两移栽方式的经济性状均优于小窝点播,它们均以较好的幼苗素质,较强的营养生长阶段,人为可控制的单株田间分布和良好的根系发育来增加光能利用率和吸收土壤养分以促进分枝生长、增加角果数和每角粒数,达到增产的效果;油菜稻茬免耕移栽以省工、省费、增产、增收的特点其经济效益高于本研究的其它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稻田 免耕移栽 效益 产量
下载PDF
油菜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试验初报 被引量:4
8
作者 祝剑波 王岳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61-62,共2页
油菜是绍兴县冬季的主要作物,是种粮大户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探索稻草用于油菜田覆盖的可行性,避免秋收后农民为冬种方便将稻草付之一炬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进行本试验.
关键词 稻草覆盖 试验初报 油菜田 免耕移栽 经济效益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绍兴县
下载PDF
益油1号油菜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肖本燕 罗绮霞 +5 位作者 张莹 王晓殿 廖卫琴 王燕玲 钟永先 张瑞茂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89-89,91,共2页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益油1号不同密度和叶龄免耕移栽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益油1号免耕移栽的最佳叶龄为6叶,最佳密度为10.5万株/hm2,其产量为3 085 kg/hm2。
关键词 益油1号 密度 叶龄 免耕移栽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复合肥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廷波 赵继献 +1 位作者 胡权 戴祥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32-35,共4页
为免耕移栽油菜轻简化栽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油菜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复合肥的处理;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处理间的油菜产量... 为免耕移栽油菜轻简化栽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油菜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复合肥的处理;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处理间的油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施用量70kg/667m2和60kg/667m^2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施肥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复合肥施用量与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经济效益和油菜田间性状考虑,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复合肥适宜施用量在60kg/667m^2左右,可实现田间性状的合理结构,进而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复合肥 稻田 免耕移栽 产量
下载PDF
稻田免耕移栽双低油菜苏油4号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政辉 张戟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43-45,共3页
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已作为江苏省冬作生产中重要农作物之一。苏油4号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45d左右,植株较矮,缩茎段粗壮,株形紧凑挺拔,茎... 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已作为江苏省冬作生产中重要农作物之一。苏油4号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半冬性,全生育期245d左右,植株较矮,缩茎段粗壮,株形紧凑挺拔,茎秆坚韧,抗倒性好,产量2700~3000kg/hm2,适合在江苏省及相邻地区稻田免耕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免耕移栽 稻田 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 栽培 种植业结构 江苏省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8号、黔油29号制种技术研究——育苗翻犁移栽与育苗免耕移栽制种产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兵 饶勇 +4 位作者 李大雄 罗莉斯 杨斌 李超 肖华贵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黔油28号、黔油29号育苗翻犁移栽和育苗免耕移栽制种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制种,产量均以翻犁移栽较高,免耕移栽较低;成本投入均以翻犁移栽较多,免耕移栽较低;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及产投比均以... 通过对黔油28号、黔油29号育苗翻犁移栽和育苗免耕移栽制种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制种,产量均以翻犁移栽较高,免耕移栽较低;成本投入均以翻犁移栽较多,免耕移栽较低;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及产投比均以免耕移栽制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油28号 黔油29号 翻犁移栽 免耕移栽 制种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免耕移栽密度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川 徐洪志 +2 位作者 廖淑梅 伊淑丽 黄涌 《中国种业》 2012年第3期43-44,共2页
通过设置6个密度处理,探索出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一次性施肥的栽培模式下,最佳的移栽密度为10000株/667m^2,产量为137.4kg。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移栽 密度 试验
下载PDF
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廖永红 赵继献 任廷波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27-29,共3页
为免耕移栽油菜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油研11号和三北9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情况下,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不施钾肥处理产量为196.34公... 为免耕移栽油菜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油研11号和三北98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情况下,不同施钾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无显著影响;不施钾肥处理产量为196.34公斤/亩,施钾肥处理平均产量为201.81公斤/亩,增产3.49%。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在移栽较迟(10月30日)、密度较低(4 000株/亩)的情况下,只要管理及时,仍可获得200公斤/亩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钾肥 稻田 免耕移栽 产量
下载PDF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晓霞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58-58,53,共2页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栽培技术,是指在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后,土壤不经耕翻整地,板田移栽油菜,并结合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使油菜达到高产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免耕具有保持土壤结构,透水透气性好,可防渍促爽;实行早播早栽,有利于提... 稻茬油菜免耕移栽栽培技术,是指在前茬作物水稻收获后,土壤不经耕翻整地,板田移栽油菜,并结合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使油菜达到高产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免耕具有保持土壤结构,透水透气性好,可防渍促爽;实行早播早栽,有利于提高冬前土地利用率和抗灾夺丰收等许多优点,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搞好稻茬油菜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发挥油菜的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稻茬油菜 免耕移栽 配套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体系 免耕栽培技术 土壤结构 土地利用率
下载PDF
册亨县油菜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骆仕弘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4期43-43,53,共2页
总结册亨县油菜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移栽、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建立册亨县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指导该县农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油菜 免耕移栽 栽培技术 贵州册亨
下载PDF
水稻节水免耕移栽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科学 王友萍 +1 位作者 曾朝秀 吴寒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8-28,共1页
水稻免耕移栽是我市近年来研究推广的水稻栽培新技术,目前推广面积已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技术要点是在小春作物收获后,不翻耕田直接灌水,移栽秧苗的一种栽培方式;是我市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模式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降... 水稻免耕移栽是我市近年来研究推广的水稻栽培新技术,目前推广面积已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以上。其技术要点是在小春作物收获后,不翻耕田直接灌水,移栽秧苗的一种栽培方式;是我市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模式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降耗、增产、增收、缓解农忙季节用工用水,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农民群众乐意接受的特点。现将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面积 栽培新技术 免耕移栽 节水 栽培技术要点 作物收获 栽培方式 栽培模式
下载PDF
烟田油菜免耕移栽不同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强 余仕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39-39,42,共2页
烟田油菜免耕移栽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德江县现有施肥水平和管理条件下,烟田油菜免耕移栽,采用穴栽双株的定植移栽技术,其最佳密度为9万~12万株/hm2。
关键词 烟田油菜 免耕移栽 密度
下载PDF
水稻免耕移栽技术规程
19
作者 万田角 程光平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1-21,共1页
免耕技术已在世界上近30多个国家研究应用,面积超过7亿亩,但绝大多数为旱地少耕,稻田免耕仅以撒播为主。1997年,广东省农科院研究所首先提出了双季稻田完全除去犁翻耕耙的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之后,这一技术迅速在广东、湖南、四川... 免耕技术已在世界上近30多个国家研究应用,面积超过7亿亩,但绝大多数为旱地少耕,稻田免耕仅以撒播为主。1997年,广东省农科院研究所首先提出了双季稻田完全除去犁翻耕耙的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之后,这一技术迅速在广东、湖南、四川等地推广。2000年,我站受英国捷利康公司的委托,在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早、晚稻免耕试验示范,现将克无踪水稻免耕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移栽技术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栽培制度
下载PDF
油菜不同叶龄免耕移栽试验初报
20
作者 韦崇葳 王光发 +1 位作者 赖大礼 王昌友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通过油菜不同叶龄免耕移栽试验,结果表明:4.2叶、5.2叶、6.2叶为适宜移栽叶龄。与7.2叶移栽相比,达显著水平,分别增产19.0%,18.3%,17.9%。
关键词 油菜 叶龄 免耕移栽试验 产量 生育动态 经济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